书城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15873600000040

第40章 心理危机干预(1)

引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心理危机的概念及其各种类型表现,掌握心理危机的干预方法。

[内容提要]

每个人一生的生存与发展中,谁也不可能是一马平川,总会有遇到危机的时刻。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我们人生的分路口。若是在这一阶段我们处理得完善,那么它则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助推器;若是我们败给了它,等待我们的只能是无底深渊。在本章中,我们主要介绍有关心理危机干预中专业协助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第一 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概述

一、心理危机及其特征

(一)心理危机的定义

目前关于心理危机的理论比较权威的是Caplan的理论。Caplan于1954年开创性地对心理危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在1964年首次发表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他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境,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常用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所面临的处境时,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系数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调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危机”,既包括“危”,也包括“机”。Mitchell和Resnik认为,危机是情感上的重大事件,该事件可作为人生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心理危机就是这种情感紊乱状态。胡泽卿、邢学毅认为,心理危机是由于突发性的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引起焦虑、悲伤、愤懑等不良情绪,也可以使人更加成熟。正常人都处于身心平衡状态,也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思维、意志、情感和生理需要处于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在不适当的应激发生时,人的平衡状态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情绪和思维失控,以致经历一种极端的情感紊乱,这时人就处于危机期。

此后心理危机的理论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关于心理危机的定义。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risti认为,不管哪种方式的定义,心理危机实质上都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①危机事件的发生;②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③惯常的应对方法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Gilliland和James认为,心理危机是一种认识,即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以上两个定义都认为危机是当事人的一种主观认识,认为心理危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并不能使人处于心理紧张状态。同时,这两个定义也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理危机的过程和实质,因而许多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都认同这两个定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心理危机定义为: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一种内心以及自身与环境的平衡稳定状态,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难以解决,个体先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应对眼前的环境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累。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出现暂时的心理困扰,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二)心理危机的特征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危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持有不同的观点。吉里兰德和詹姆士(Gilliland &; James,2000)认为,危机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危险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以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和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够利用这一机会,则心理危机干预就能够帮助个体成长。

2.成长和变化的机缘

在伴随心理危机的不平衡中,焦虑情绪总是会存在的,这种情绪导致的不舒服会为变化提供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个体的焦虑水平达到了极限以后,他们才会承认自己对问题失去了掌控。有人寻求心理治疗,有人则药物滥用、放弃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区别。

3.复杂的症状

心理危机是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它没有规律可循,没有一般的因果关系,就像一张网,个体环境的所有方面都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个体所处的环境、家庭、同事都是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和恢复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4.选择的必要性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去面对,生活总是由许许多多的危机与挑战交织在一起的。在心理危机的领域中,不选择的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最后总会变成消极毁灭性的。

5.缺乏万能的解决方法

帮助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我们没有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法,即使有些解决方法也只能称之为“短期治疗”。

6.普遍性与特殊性

心理危机是普遍的,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下,没有人可以幸免;心理危机是特殊的,因为即使面对同样一种境遇,每个人所面对的方式会不一样。有些人能够成功地战胜心理危机,有些人则一败不起。

二、心理危机的历程阶段

Caplan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而这种平衡是否能够维持,与个体对逆境或应激事件的认识水平、环境或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技巧这三方面关系密切。他还认为,心理危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个体会有不同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并且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必须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一: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突然发生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时,其内心失衡,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开始感到紧张。为了重新获得平衡,个体试图用其惯常的方法作出反应。此阶段的个体一般不会向他人求助。

阶段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个体发现惯常的方法未能解决问题,于是焦虑程度开始上升,同时也开始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阶段中,当事人开始有了求助的动机,不过这时的求助行为只是他尝试错误的一种方法。但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影响当事人的冷静思考,从而影响其采取行动的有效性。

阶段三:如果经过尝试各种方法,未能有效解决问题时,当事人内心的紧张程度就会持续增加,并想方设法寻求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法。此阶段,当事人求助动机最强,常常不顾一切,不分场合、时间、地点和对象发出求助信号,甚至尝试自己曾认为荒唐的方法,例如一向不迷信的人开始求神问卦。此时,当事人最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会采取一些异乎寻常的无效行动宣泄紧张情绪,比如无规律的饮食起居、酗酒吸烟、无目的的游荡等。这些行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降低当事人的自我评价。

阶段四:如果当事人经过前三个阶段仍未能有效解决问题,他就容易产生习惯性无助。他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甚至把问题泛化,对自己整个生命意义发生怀疑和动摇。正是在这个阶段,有的人才会产生企图自杀的念头。同时,强大的心理压力有可能触发以前未能完全解决的、被各种方式掩盖的内心深层冲突,甚至有的人由此而走向精神崩溃和人格解体。此阶段的当事人特别需要通过外援性的帮助,才可能渡过心理危机。

三、 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和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其主要目的有三个:①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②促进交流与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③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惹状态。

四、常见的几种心理危机

(一)躯体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1.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1)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伴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2)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3)抑郁:病人因心理压力导致的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等。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2.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1)抑郁:多数病人心情抑郁、沮丧等,尤其那些性格内向的病人更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甚至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2)性格改变:病人总是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人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对自己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从而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

(二)恋爱关系破裂

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甚至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

(三)婚姻关系障碍

夫妻的感情破裂,其结局多是离婚。如果双方都能接受,不会引起危机;否则可能引起危机。

第一种情形,夫妻间暂时纠纷。若受当时情绪的影响而使矛盾激化时,则可能引发冲动行为,甚至凶杀。

第二种情形,夫妻间长期纠纷。其原因包括彼此不信任、一方有外遇、受虐待、财产或经济纠纷等。这可以使双方(尤其是女方)产生头痛、失眠、食欲和体重下降、疲乏、心烦、情绪低落等,严重者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

(四)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

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猝死或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1.急性反应

在听到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

2.悲伤反应

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

3.病理性居丧反应

悲伤或抑郁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明显的激动或迟钝性抑郁,自杀企图持续存在,存在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活动过多而无悲伤情感,行为草率或不负责任等。

(五)破产或重大经济损失

可使当事者极度悲伤和痛苦,感到万念俱灰而萌生自杀的想法,并进一步采取自杀行动。

(六)重要考试失败

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可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行动。

(七)晋升失败

偶有自杀或攻击行为,主要是对将来感到悲观或觉得无脸见人,有时因愤懑情绪导致攻击行为,如认为自己的晋升失败是由于某人作梗所致,因而对其施行攻击或凶杀。

五、成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

成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经验

一个完整的具有丰富多样生活经验的人才能够有效地去处理这样一个心理危机事件。

(二)镇静的心态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必须经常面对那些完全失去控制的求助者。最有效的帮助就是保持一种镇定冷静的心态,将事件情况控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创造一个稳定安静的氛围和有利于求助者恢复平衡的模式。

(三)精力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经常会去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工作,同时还要能够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并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所以,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来说,具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四)快速的心理反应

与一般的治疗比较,心理危机干预需要更多的指导和行动。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很少能够对问题进行慢条斯理的考虑。所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要能够对不断变化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

(五)创造性和灵活性

面对复杂、看起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能够在危机面前,敢于面对挑战,在危机干预工作中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情境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不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和自己过去的经验。

(六)换位思考能力

换位思考能力也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危机受害者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要能够从危机受害者的角度理解其所处的现实环境,并帮助危机受害者尽快与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如家庭、单位等)建立联系。如果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危机受害者的世界观,将有可能作出错误的解释、判断和结论,从而对危机受害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七)专业技巧

仅仅有个人的能力与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专业性的技巧作为基础。比如,专心致志,准确地捕捉信息并作出合适的反应,稳定和支持的技巧,分析、综合和诊断的基本能力,基本的评估和转诊技巧,等等。

第二 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

一 、心理危机的理论

(一)基本危机理论

基本危机理论是由林德曼提出的,他认为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通过短期危机干预技术进行治疗。“正常”的悲哀行为反应包括:①总是想起死去的亲人;②认同死去的亲人;③表现出内疚和敌意;④日常生活出现某种程度的紊乱;⑤某些躯体诉述。林德曼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观念,即把求助者所表现的危机反应当作异常或病态进行治疗。

林德曼关心的主要是悲哀反应的即时解决,而卡普兰则是将其结构扩大到整个创伤事件。卡普兰认为,危机是一种状态,而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生活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且用常规的行为无法克服。阻碍的来源既可以是发展性的,又可以是境遇性的。林德曼和卡普兰两人所采用的危机干预模式是一样的,都是平衡/失衡模式。林德曼将这一模式分为:①紊乱的平衡;②短期治疗或悲哀反应起作用;③求助者试图解决问题或悲哀反应;④恢复平衡状况。卡普兰发展性地将林德曼的概念和对危机的分期应用于所有的发展性和境遇性事件,并将危机干预扩展到去除那些在开始时引发心理创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问题。

(二)扩展危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