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烟草工业与人类健康
15873700000007

第7章 烟草工业的盛衰和持续(5)

无烟世界,清新一片。2011年3月,我国卫生部公布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细则新增加“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四、戒烟运动

(一)世界范围内的戒烟运动

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人类正式向烟草“敲响了战鼓”。1927年,英国医生弗·伊蒂尔登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撰文,称他看到或听到的所有肺癌患者都吸烟。近代关于吸烟与健康问题的研究论述可追溯到1900年,当时的一些流行病学者根据对人类流行病的调查研究,发现患肺癌的患者逐年增加,这些调查研究引起了人们对吸烟与健康的问题的关注。

吸烟几时止?美景几时还?青春何能驻?生命何与共?只愿君能禁吸烟,盼回“无烟好世界”!为了建设这无烟好世界,许多国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吸烟运动。

1954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发表了“吸烟有害健康”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吸烟与肺癌有关,为声势浩大的反烟运动吹响了号角。

1957年,由美国癌症心脏研究所、美国癌症研究会和美国心脏学会共同成立的一个研究小组明确宣布:吸烟与肺癌有直接关系或因果关系。

1962年,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发表“吸烟与健康”的报告,首次陈列出一系列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的证据,从此“禁烟派”与“产烟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迫于公众的压力,美国成立了一个研究会研究烟草对人体的危害。然而,研究会的成立受到烟草公司的干预,经过艰难的选拔过程,最终11名专家组成小组,其中5名为吸烟者。研究会最后的研究结果与皇家内科医师学会的结果一致。

1963年,瑞典25位科学家建立了国家“吸烟与健康协会”,并倡导发起反吸烟运动。

1964年,美国医政总署根据6000多篇相关论文,发表“吸烟与健康”的报告,其结论是:吸烟是一种与疾病和死亡有关的重要因素,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1966年,美国香烟盒上开始注有一条警告说明:“注意——吸烟有害健康”。同年,在英国,由市民创建的反吸烟运动组织改为控制吸烟的官方机构。

1967年,在纽约首次举行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其后每四年召开一次,以推动国际合作,加强戒烟工作。

1968年,美国成立烟草安全领导小组,国内有30个团体参加吸烟与健康的研究,国际上有英、德、日、瑞士等20多个国家参加。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欧、美会员通过决议,指出吸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在世界卫生组织开会的场所吸烟。

1974年,为研究吸烟对健康的影响,联合国卫生组织组建了专门的专家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向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提出减少青少年吸烟,帮助吸烟者戒烟的3条总建议和12条具体策略。

1975年,第三次“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在纽约召开。同年挪威通过了关于限制烟品销售法,瑞典科研人员发现尼古丁可提高人的大脑功能。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决议,制定了戒烟的政策。同年法国掀起反吸烟运动,烟叶消耗量下降45%;芬兰在全国开展吸烟与健康教育活动,议会通过了烟草法令。

1977年,美国癌症学会发起并确定11月21日为全国范围的戒烟日,这就是后来每年一度的全国戒烟活动日。同年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将“吸烟与健康”改为“吸烟或健康”,提出第三次报告。

197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第二次专家会议发出控制吸烟的报告。该组织内部吸烟与健康技术委员会作出结论:在吸烟较为广泛的国家内,吸烟能导致死亡。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科伦坡召开的发展中国家控制吸烟会议上提出:要实现“使人人都享有健康”的目标,必须先实现2000年无吸烟者的目标。

1982年,中国轻工业部发出《关于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的通知》,决定从1982年1月起正式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确定了烟草专卖和集中管理体制。同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第三次专家委员会,讨论并制定出发展中国家控制吸烟策略的报告。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1988年4月7日——该组织40周年纪念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后来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1996年,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召开,大会发表了关于“吸烟与健康”的第一份世界综合性的报告《警惕烟草》。大会通过一系列议题,要求各国实施与吸烟作斗争的总体计划、逐渐禁止烟草广告、加重对烟草的课税、加强对不吸烟者在公共场所的保护、减少被动吸烟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等。

(二)历届世界无烟日主题

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年:妇女与烟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年:烟草与经济;

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

1999年:放弃香烟;

2000年: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2年: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2003年: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

2004年: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2005年:卫生工作者与控烟;

2006年:烟草吞噬生命;

2007年:创建无烟环境;

2008年:无烟青少年;

2009年:烟草健康警示;

2010年:重视针对女性的性别与烟草营销;

2011年: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2012年:烟草业干扰控烟。

第四 烟草销售和烟草广告

一、烟草业未公开的调查结果

科学家已发现,肺癌发病的增长率与吸烟人数的增长率每一年都有所提升,两者成正相关。1950年5月27日出版的《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报道,传染科医生莫顿·莱文对236名癌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长期频繁吸烟者得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这个事实直接证实了吸烟与肺癌在统计学上存在直接的联系。此后,关于吸烟与肺癌有相关性的说法日渐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重视。显然,这对吸烟者和烟草制造商都十分不利。

1953年,烟草业举行了第一次关于此问题的保密会议。二十年后,烟草业仍然坚持对此类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的态度直接反应在刊登于全美448家报纸上的《对吸烟者的坦诚宣言》上。宣言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话:“虽然这些实验是由专业医生做出的,但在癌症研究领域并没有被看作是结论性的”“提醒大家注意,一些杰出的医生和科研人员已经公开质疑这些实验所谓的重要性,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宣言发布没多久,书中的语句“我们绝不会生产并出售任何会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的产品”便改成了“我们将维护公众健康作为基本责任,在经营中对其优先考虑”。其实此时的烟草业从业者已经注意到香烟的致癌作用,只是为了利润和财富,他们极力压制事实,企图误导消费者。一家受雇调查吸烟问题的咨询调查公司的“机密”备忘录上透露:“烟草中有某些生物放射性物质,它们可能致癌,可使癌症恶化,有毒,令人精神愉悦振奋,有芳香。”

二、烟草产品的销售情况

(一)中国烟草产品的销售情况

中国是世界第一烟草大国,我国现阶段吸烟人口约占世界总吸烟人口的25%,卷烟消费量达3894.5万箱。近年来,中国的烟叶生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5%,卷烟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2%,中国吸烟人口数、烟叶生产量及卷烟生产量都稳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中国烟草业产量和销售量均不断提高,利税年年创新高,从1987年起,烟草业便一直是我国第一大税源。2002年,我国烟草业上缴税利1456亿元,占我国财政收入的8%。2004年我国烟草业累计实现利税超过2100亿元,与2000年相比翻了一番,烟草业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10%。现在,烟草业已成为纳税最多的行业,占政府收入的近10%,2005年上缴的税费增长到2400亿元。

同时,我国卷烟的产销量也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2003年的3578.3万箱增加到2005年的3857.6万箱,增长率为7.2%;销量从2003年的3595.9万箱增加到2005年的3899.87万箱,增长了7.8%。由此可见,即使在控烟的大背景下,烟草业的实际利润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2006年上半年,中国烟草仍然保持卷烟产量与销量同比均衡增长,效益继续稳步提升的发展状况。1~6月份,全行业累计生产内销卷烟2047.6万箱,同比增长2.9%;累计销售卷烟2061.2万箱,同比增长4.1%;累计实现工商税利1525.8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工业税利1069.63亿元,同比增长13.2%;商业税利456.14亿元,同比增长33.4%。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烟草业就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几大主要的烟草集团,无论是产销量还是利润均有稳步的提升。数据显示,2007年1~4月份,云南省内的卷烟企业共实现利税203.11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销量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4.0%,结构调整的贡献率约占72.0%。云南省烟草制品业1至3月份累计完成增加值203.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5%,增幅比去年一季度提高1.5%。2006年红塔集团实现税利211.6亿元,“玉溪”“红塔山”“红梅”三大品牌销售增幅创历史新高。2007年第一季度,红塔集团就实现了税利87.62亿元,同比增幅达21.47%。“红塔山”更是单一品牌实现了销售38.91万箱,同比增长106.2%。2007年一季度,拥有“云烟”“石林”“红山茶”等主力品牌的红云集团共销售卷烟72.42万箱,同比增长8.85%;实现销售收入77.64亿元,同比增长30.82%;实现税利63.07亿元,同比增长40.69%。湖南中烟公司,2006年实现利税突破200亿,达到217.4亿元,同比增长19.34%。

卷烟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烟草产品,约占各类烟草消费总量的90%。中国卷烟产量占全球的比重,1960年为10.4%,1980年为17.3%,2000年为29.9%,2005年为32.9%,总体上一直在不断攀升。中国卷烟产量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每年增加量占同年全球卷烟增加量的80%左右。

(二)美国、英国烟草产品的销售情况

2003年,美国烟草产品的消费总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11%,而1998年为0.96%。2003年,在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中,大约有1.04%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用于卷烟消费。从卷烟产量来看,美国最大的20家烟草商的卷烟产量从1994年的7255亿支下降到2004年的4926亿支,在全球总产量中的份额从1994年的13.1%下降到2004年的8.5%。即便如此,美国目前仍然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卷烟生产国。

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球卷烟产量总体上一直保持着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但自从1987年全球卷烟产量首次突破5万亿支以后,其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一些发达国家的卷烟产量甚至出现持续下降态势。

英国是世界上烟草课税最重的国家之一,也是欧盟成员国中卷烟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包香烟价格为5~7英镑,税收达到了普通包装卷烟零售成本的84.5%。在这一背景下,英国的合法卷烟消费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790亿支下降到了2002年的760亿支,2003年下降到740亿支左右。1996年,全英最大的20家烟草商卷烟总产量为1703亿支,占全球总产量的3.0%;2004年,全英卷烟总产量约为997亿支,其占全球卷烟总产量比例下降到1.7%左右。

三、烟草广告

广告的目的是使更多的消费者对市场中的商品产生购买欲,这是近代商业文化中最强调的一种文化经营手段。所有生产商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并为企业创造利润,打广告便是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烟草工业的发展,烟草商们对广告的投入越来越多,同时也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中国常见的烟草广告包括:爱我中华——中华的高度、中华的力度、中华的深度、中华的风度、中华的速度;和烟——天地人和,舍和其谁;黄金龙——黄金龙在手,越抽越有;红豆——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双喜——欢欣时刻常伴您,人生得意装双喜……可见,烟草商对广告设计也是煞费苦心。

烟草广告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利用报纸、广告牌、壁画、招贴画、传单、日历、香烟牌、漂亮而又牢固的烟盒、电视、电影、街道、广场及公共交通工具等一系列的广告媒介发布,广告中直接出现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等;②在利用媒介发布的广告中未直接出现烟草产品名称、商标、包装等,而是在广告的画面、语言、背景等处隐含或显示出来,或者是出现已有特定含义的烟草广告创意,如“万宝路”广告的特定音乐、牛仔和奔马形象,“555”广告的黄、蓝特定色彩组合等;③直接向商业、服务业场所和居民住所发送带有烟草制品名称、商标等的广告品,如打火机、门票、节目单等;④促销活动,包括邮寄产品、打折、优价券、赞助公共娱乐和体育活动等。

有需求就有市场。烟草商掌握了上千万吸烟者和潜在吸烟者的名单、通信地址和其他信息,他们将产品或广告邮寄给客户(或潜在客户),以达到其营销目的。直接邮寄给顾客的物品主要包括优惠券、打折凭证、受控发行杂志、品牌忠诚项目、产品目录、彩票宣传材料、小礼物以及香烟样品等。使用这些优惠券、奖券,消费者可以在整盒购买时享受一定优惠。烟草商常利用邮寄、零售商店、促销活动,或者报刊向消费者直接发放奖券。奖券降低了烟草产品的价格,也可以抵消高额税收、提价等烟草控制措施的作用。再加上年轻的吸烟者常对价格较为敏感,奖券和优惠券等促销工具可使特定品牌的香烟对他们具有较长期的吸引力,也能使他们更容易上瘾;同时,这样的促销还可以鼓励人们品尝新的品牌和新的产品,让吸烟的消费者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