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风沙线上的绿色长城
15876300000018

第18章 生态建设(14)

六是固沙造林必须建立一定宽度的灌、草带,才能达到控制流沙的目的。 我场在民勤西沙窝营造的固沙林带,宽为2.5~6千米,为控制流沙前移的第一道屏障,同时,我场又采用人工辅助方式进行封沙育草,形成阻沙的第二道屏障,在此基础上,紧连封沙育草区再划定一定宽度的封禁区,促进天然植物群落的恢复作为第三道屏障,使其形成一定宽度的防护体系,并严禁放牧、樵采,达到了有效控制流沙前移的目的。

(作者现任石羊河林业总场党委书记、副场长)

不断创新造林技术 推进治沙造林进程

杨仲平

石羊河林业总场经过了45年的治沙造林历程,取得了十分突出的生态建设成效。 几十年来,每次得到的生态建设成绩,均是治沙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治沙技术的不断创新支撑的结果,回顾几十年的治沙历程,其主要过程和技术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生态环境演变,不断调整治沙造林布局,和改进治沙造林措施

1.建场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宜林地面积较多,规划设计多在绿洲和沙漠边缘、地势平坦,地下水深1~2米,适宜非灌溉机械造林作业。 规划布局在喇叭泉、小西沟、义粮滩、扎子沟、红中、永宁等平坦滩地集中成片地进行机械造林,面积达15.9万亩,平均每年造林2.65万亩, 机械造林占规划造林16.2万亩的95.8%, 造林树种主要选择适应当时环境条件、 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沙枣。 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了90%, 保存率达到了87%。 在亘古荒原上营造起了19.5万亩的人工沙枣林,在近百千米的风沙前沿,为保护周边农田和基础设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自然环境逐年恶化。 主因是解决农业灌溉,大量的打井提灌,导致土壤干燥,非灌溉机械造林的方法已不适用,不能保证造林成活,于是采用的主要造林方法是打土井人工补墒造林,同时考虑到林场的经济效益,造林目的由单一的生态防护转向生态经济并举。自1973年开始,大面积营造杨树用材林1.7万亩。各场圃栽植的5 000多亩片林和四旁林,地点多在场圃周围,立地条件较好,抚育及时,部分成材,生产了一定数量的木材和小径材。 增加了林场的经济收入、解决了群众和职工的部分用材。

但是大面积营造杨树用材林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抚育经费困难,经营管理粗放是主观因素,地下水位下降,大气干旱是最重要的客观因素,用材林多为耗水型,大面积的营造用材林只能是事倍功半,不可取之。

3.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后期,在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演变退化的条件下,林场如何在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 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给林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过调查研究,及时调整林场治沙造林布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确定重点,对民勤西沙窝沙患严重的新沟、西河滩、沙井子、城西滩、王谋滩、城北墩等大风沙口进行先期治理,而后又对小西沟无量庙、沙井子民昌路、大滩中沙窝进行重点治理。 造林立地条件较差、地下水位下降到3~4米,造林方法仍然采用人工补墒造林,树种选择梭梭、毛条、红柳、沙拐枣、白刺等耐旱灌木树种,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

在西沙窝进行大面积固沙造林的过程中,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积极把我场固沙造林科研成果示范推广,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不断积累和总结固沙造林经验:以保护天然植被为主,与封育相结合;以植灌育草为主,乔灌草相结合;以治理流动沙丘为主,沙丘造林与丘间地造林相结合;以工程措施先行,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4.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土壤盐碱化、板结严重,水质条件差,环境条件极其恶化,致使造林条件更加严酷,造林采用远距离机械拉水人工补墒造林,造林布局重点在绿洲内部,充分利用三北三期、三北四期、退耕还林、日元贷款工程实施的机遇,采用封造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相结合的办法,用沙生灌木梭梭、毛条、花棒、红柳等树种,并辅以营养袋苗新技术造林10万亩,采用生态经济相结合的办法,在各场圃营造红枣、葡萄等经济林9000多亩。

二、依据立地条件和地下水位的变化,不断探索造林方式和创新造林技术

气候干燥,土壤贫瘠,雨水稀少,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在这样的严酷条件下,不断改进、创新造林技术,确保了造林成活率的提高。

1.整地方式的转变:建场初期,地下水位较浅,在1~2米之间,土壤湿润,质地松软,适于非灌溉机械造林。 具体做法是在造林前一年按复耕、秋耙冬压的程序进行全面整地,促进土壤熟化,保蓄水分、为造林创造条件,翌年运用机械造林,效率高,成本低、质量效果好。

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土壤含水量低,土壤干燥坚硬,表层板结,不便于机械作业。 而且全面整地还会破坏原有植被和地表层,引起风蚀。 除了带状整地用机械外,一般采用人工穴状整地方式,提灌补墒造林。 每亩挖穴83~167个,穴的大小有150厘米见方、50厘米见方、40厘米见方。 整地时间一种是在雨季之前按规划设计挖穴,短期熟化穴土再填入穴内,上部留10厘米左右呈现“凹”状,以便积沙蓄水,改善土壤。 另一种是在地块分散,丘间低地采用边整地边造林的办法进行。

2.造林树种的选择:建场初期,由于地下水位较浅,荒沙荒滩地造林主要采用旱生乔木树种——沙枣,随着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乔木沙枣林逐渐衰退死亡。 七十年代初期,经过实地调查,同一时期造林树种中,梭梭、毛条、拐枣、白刺、花棒、红柳等沙生灌木树种成活率较高、生长较好。 因此,在无灌溉条件的荒漠地区只能选择梭梭、毛条、拐枣、白刺、花棒、红柳等耐旱、耗水量少的灌木树种进行造林。

3.造林密度的转变:建场初造林,目的是为了尽快达到郁闭度,起到防护作用,一般宜密不宜稀,每亩栽植333~444株,最高达666株,在地下水位浅的条件下,防护效果的确显著,但终因栽植过密,随着树冠扩大、耗水增加、地下水分供应不足导致生长不良和死亡。

据实地调查,一些散生的沙枣树,可以生长几十年,而密度越大,衰退越早,林区内零星分布的散生木现在还保持生长。 因此,干旱荒漠地区造林密度对林分的生长起着决定作用,关系着造林的成败。 在没有灌溉条件仅靠很少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来营造林的地区,只能合理密植,才能解决水分、养分的供需矛盾。 在造林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适宜的造林密度,丘间地造林一般为每亩40~60株为宜,沙丘造林一般为83~110株为宜,造林的最高密度每亩为167~222株。

4.树种配置方式的改进:树种配置方式也是治沙造林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建场伊始造林,在滩地栽植用沙枣纯林的方式,沙丘上用梭梭纯林的方式大面积造林,由于当时地下水位高,土壤墒情好,造林成活和生长比较理想,防护效益明显。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纯林生长到中龄后病、虫、鼠害严重,林木争水争肥明显,部分死亡,林分生长不稳定。

因此单一树种纯林方式不宜大面积造林。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林树种的适应性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成活,提高质量,按照立地条件和树种的适应性选择树种,进行合理配置,扩大混交林面积, 采取多种混交方式造林。 ①丛式混交(一穴内栽植2~3个耐旱灌木树种);②隔行混交(隔一行或几行混交1~3个树种);③株间混交(隔一穴在穴内栽植1~2个树种);在混交的同时采用一穴多株植苗办法,通过环境选择适生树种,据调查,近几年混交营造的林木成活均比纯林成活好。 但是混交造林一要把好苗木质量关,必须是1、2级苗木,二要搭配好树种,穴内避免单株栽植。

5.灌水量和灌水方式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地下水位下降,采用拉水补墒造林,灌水量由沙丘每桶水(约15千克)浇4穴,滩地浇2穴,增加到目前沙丘每桶浇2穴,滩地每桶浇1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