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风沙线上的绿色长城
15876300000020

第20章 产业建设(1)

一 多种经营

45年来,林场在多种经营方面,重点发展了种植业、林农间作和林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用多种经营收入弥补了国家几十年一贯制的造林、育苗投资标准的不足,每年在造林、育苗和成幼林抚育等林业生产上的补贴,由最初的近十万元增至数十万元,甚至达到后来的百万元,由于资金投入有了保证,才确保了国家下达的造林、育苗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同时,多种经营的扩大,经济收入的增长,也壮大了林场的经济实力,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节 大力发展种植业 努力改变林场贫困面貌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境内,1964年建场,主要承担武威市北部沙漠的治理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任务。 建场45年来,由于国家在造林、育苗等林业建设方面投资标准的几十年一贯制,林场的造林、育苗经费严重不足。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的造林、育苗任务,每年林场在造林、育苗上需要补贴大量资金。 曾几何时,这个拥有“全国百佳”称号的国有林场,因林业生产资金短缺、经济发展危困、职工收入偏低,而制约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日显重要的生态环境治理。

为此,林场为了摆脱贫困面貌,改善林场职工生活,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在始终坚持以林为主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尤其是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以此来增强林场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自建场以来,种植业由开垦土地起步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由开垦土地起步,以种植粮油、蔬菜为主,着力解决林场职工吃粮问题

建场初期,由于造林任务大,要培育大量苗木,再加上改善职工生活的需要,林场在沙漠腹地的盐碱滩开垦了一些土地,这些新垦土地就是林场最初的苗圃地,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4 000多亩,重点用于育苗。 1960至1970年,由于全国粮食形势比较紧张,林场为了解决职工吃粮这个首要问题,在保证完成育苗任务的前提下,适当留出一部分土地,通过搬沙、施有机肥和深耕等改良措施,种植农作物。 重点种植小麦、青稞、玉米、谷子、糜子等粮食作物,适量种植胡麻、麻子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少量种植洋芋、萝卜、大白菜、辣椒和茄子等常规蔬菜。尤其是粮食作物的种植,使林场真正有了“自产粮”。从1970年开始,林场的“自产粮”解决了全场近300名职工的吃粮供给问题。 在当时粮食困难的情况下,既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改善了职工的生活。 后来随着苗圃地面积的扩大,还种植了饲草,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二、利用宜林空地、改造残败林地,扩大种植业面积,着力增强林场自我发展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给林场发展多种经营开辟了广阔前景,增添了发展活力。 为了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林场积极开发、利用宜林空地和残败林地,逐年扩大种植业面积。 据统计,到1989年底,苗圃地单种和林间套种农作物面积达6 800亩,收入达60多万元。 种植业的发展,明显地扭转了林场经济危困的态势,保证了正常的林业生产活动,且为以后的发展开始蓄积力量。仅1984年到1989年,这6年的时间里,林场利用多种经营收入(其中80%的收入来自种植业)购置卡车3辆,客货两用汽车7辆,大型拖拉机8台,小四轮拖拉机4台,手扶拖拉机2台,打井配套15眼,新增变压器4台,架设输电线路13.6千米,修建果园围墙10 700米。

三、调整产业结构,开展林瓜、林粮、林药间作套种,着力增强林场经济实力

到1990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林场把调整林种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相配套的管理机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济林比重有明显增加,同时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多种经营也得到长足发展,自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收入逐年增加,多种经营纯收入由1970年五六万元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近百万元。 随着事业的发展,职工人数的增加,地方财力困难,当时有60多名职工工资需要自己供给,同时对生产设施,包括水、电、机械和职工生活设施建设等每年需要支出数十万元左右,这些资金缺额,大部分是靠多种经营中种植业的收入来弥补的。 在管理机制上,从总场到分场,采取并岗减员,大力压缩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实行全员满负荷工作,要求人人为振兴林场经济作贡献。 推行了满负荷工作制以后,在种植业方面,林瓜、林粮、林药等间作套种面积由过去的2000多亩增加到5 000多亩。自营面积的扩大,带来了经济收入的明显增加。林场每亩纯收入80至100元,承包职工除过工资和生产资料费用,少者落几百元,多者落几千元。 同时,1990年由于发展小尾寒羊的需要,还种植了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500多亩,有力地促进了林场畜牧业的发展。

四、创新思路,发展高效特色种植业,着力振兴林场经济,增强快速发展能力

2000年后,总场确立了“走好一条路子,抓好两大工程,实施三大战略,主攻四大产业”

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为指导,抢抓机遇,发展林场产业经济。 在新的总体发展思路引导下,种植业按照“一稳定二压缩三扩大”的结构调整思路(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压缩黑瓜子种植面积,扩大高效特色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林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逐步由过去“单打一”的风险种植方式向结构多元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 小麦玉米套种、优质食葵、棉花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得到长足发展,制种、中药材(甘草、板蓝根、黄芪)、理想大根萝卜、美国红辣椒、甜美南瓜等特种经济作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得到普遍重视。 在经营中逐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职工自营面积进一步扩大,涌现出了许多承包经营大户和高效种植示范户,引种推广高效经济作物的氛围逐年浓厚,各分场逐步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特色、产业化特色、生态特色和品种特色,种植业结构逐步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据统计,2003年全场种植业面积达到15 447亩,其中粮食作物5 957亩(小麦3 239亩,大麦823亩,玉米1 895亩),特色种植8329亩(制种670亩,甘草297亩,食葵3 058亩,棉花892亩,籽瓜3 096亩,美国红辣椒、甜美南瓜等其他作物316亩),饲草1 161亩。 粮、经、饲三者的比例达到38.6∶53.9∶7.5。

近年来,林场一直很重视高效特色种植业发展,以节水为前提,进一步压缩小麦、玉米和黑瓜子等常规作物种植面积,适度发展棉花、食葵和饲草,重点发展以甘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为武威市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发展以节水为主的沙产业探索新途径。 甘草栽培面积达到3000多亩,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

第二节 以农养林 林农间作实现生态经济的有机结合

一、发展概况

林场的林农间作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3—1986年,陆续发展了2万余亩杨树用材林,由于发展杨树用材林,配套了机井等设施,林地又作了大的平整,树间行距2~6米,具备了间作农作物的各种条件,因此,杨树用材林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把林农间作作为降低营林成本,增加林场收入的一件重要工作来抓。 间作粮食、油料、瓜类、饲草等农作物,间作期一般3年左右,饲草可间作5年左右。2万亩杨树用材林间作累计面积约为2.4万亩次,林草间作累计面积4.2万亩次。 这一阶段林农间作实现增收100万元以上(每亩次30元左右),林农间作前后节省林木浇水费60万元(每亩每年8元左右),同时还节省了一定的肥料费。

第二阶段从1987年开始,以前发展的杨树用材林抚育经费断流,林场无力筹措经费,在大部分用材林不能成材、难以继续经营的情况下,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借鉴历史经验和社会经验,利用已有的农电线路和机井等设施,对因地下水位下降而濒临死亡的成片杨树,组织大强度间伐,行间种植农作物,灌水抚育,使之成材; 1987年前后,林场还同时发展了以苹果梨为主的经济林,新建果园实行间作经营。 间作的方式和规格一般为杨树林单行带距12~20米,每亩有林20~40株;双行带距25~30米,每亩有林40~55株;灌木行距6~12米。果园按果树设计的行距间作农作物,以农养林,以短养长。到1991年,全场林农间作面积达到6 133亩。 按林种分,杨树3 615亩,经济林1 292亩,灌木林1226亩;按树龄分,成林3 150亩,幼林2 983亩。 这一阶段,杨树间作一般在5年左右,经济林3~4年,灌木可长期经营。据统计,1986—2000年,先后间作经营杨树约6 000亩,经济林2 000亩,灌木林2 500亩。 间作面积累计达到7万亩次,实现间作收入400万元(每亩每年约60元),节省林木浇水费150万元(每亩每年约20元)。

二、发展成效

生态效益突出。 林农间作拯救了一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杨树,开辟了一条继续经营杨树林的路子。 种农养树之后,使原来枯萎无望的树木,全部复活,而且生长旺盛,部分已经成材。 据记载,小坝口分场1974年栽植的400亩成片杨树,长过把材之后,因无力灌水,即枯头谢枝,1988年间种之后,到1992年全部长成了椽子以上的材料。红崖山分场截河子北面路东50亩、路西80亩成片杨树,是1978年同时栽植的。 路东于1989年开始间作,后来全部成材;而路西的原样未动,每年浇水五六次,仍不免于干枯,无奈之下,于1992年以枯立木做了处理。

经济效益明显。林农间作的净种面积前后两期共计11万亩次(13.6万亩的80%),除了养树之外,种植小麦、大麦、籽瓜、啤酒大麦等,每年每亩地可以得到45元左右(第一阶段30元,第二阶段60元)的经济收入,总量超过500万元,同时节省浇水费200多万元。2000年后,林农间作以枣草、枣药间作为主。

第三节 因地制宜 发展以苹果梨为主的林果业

一、经济林发展概况

1984年,林场为了发展经济,开始规模发展经济林。事实上,早在1972年,林场在提出发展2万亩杨树用材林时,同时就提出了发展2 000亩经济林的规划,期间除了几个分场建起了小果园外,大的经济林规划没有实现。 1984年,提出用5年时间发展经济林1 500亩,主要发展苹果梨、红枣,加上小果园,总规模达到2 000亩。到1996年,先后投资118万元,经济林规模达到2 212亩(苹果梨800亩,苹果500亩,红枣900亩),其中600亩以上的果园2个(大滩园林场、红崖山分场),枣园2个(小坝口分场、红崖山分场)。 全场共有果枣园15个,其中小坝口分场就有5个。苹果梨、枣树初步形成了基地。当时,发展经济林的配套工程是打围墙,以“土围子”圈栽经济林木,成为当时的发展模式,“场场建果园,处处有围墙”,成了发展经济林的一道“风景”。

二、取得的成效

1.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经济林期间,采取聘请专家授课、选派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现场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训果树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修剪、施肥、防病灭虫等常规管理措施得到普遍应用,果园覆草、树盘覆膜、综合管理等丰产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开始在一些果园推广应用。 生产中始终以“四化”为目标,即优质化、规范化、良种化、高效化。 严把“四关”,即苗木质量关、品种关、密度关、栽植关。 果园管理以科学化、规范化进行要求,涌现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生产能手。

2.果品总产量逐年提高,取得了经济效益。 1984年全场果品产量仅为4万千克,1996年达到100万千克,当年产值80万元,占全场总产值的23%,利税10万元。 全场经营经济林先后取得经济效益160多万元。

3.建起了果品贮存库、拓展了果品销售市场。 期间建起了大容量果窖、果棚2个,单个容量超过25万千克。 果品批量直销杭州、上海、北京等地。 同时,还建起了果品包装纸箱厂。

三、经营方式方法

1.发展经济林,先培育苗木。 1985年,大滩园林场搭建小拱棚6个,种杜梨苗2亩,当年嫁接苗木3万余株。1986年以“半成品”苗木用于定植建园。先后自行培育苗木的分场有大滩园林场(苹果梨)、小坝口分场(苹果梨,红枣)。 但是,全场发展经济林,苗木主要依靠外调,红枣来自河南,苹果梨来自张掖,苹果来自武威等。 由于苗木来源复杂,建园后程度不同出现了品种混杂、甚至成活不好的情况。

2.建园设计。由于受规划设计的局限,当时经济林设计方案中品种配置繁杂,往往主栽品种有3个以上,还有很多个辅栽品种。 如大滩园林场300亩梨树,主栽品种是苹果梨、早酥、锦丰,其他品种有身不知、雪花梨、巴梨、车头梨、茄梨、汤山酥梨等。 受机械条件、经济条件限制,整地不彻底。如大滩园林场建园前1米×1米见方人工整地,并施入了有机肥;红崖山分场建园时未整地,直接栽苗。 后来,红崖山分场的果树由于立地条件优越长势反而比大滩园林场为好,经验是发展经济林立地条件是选择的第一因素,土壤加工处于第二因素。

3.经济林的经营管理。 当时,林场已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林的经营也不例外。职工包成活、包产量、包间作,销售前期由分场集中完成。1996年后,销售出现多元化趋势,一些分场甚至以职工个人销售为主。 经济林承包经营初期,林农矛盾突出,如树拉枝(开张角度)和耕种便利的矛盾很突出。

4.病虫害的蔓延和产品的卖难。 在全场经济林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之时,1996年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势急转直下。 一是果园病虫害严重(黄粉蚜、僵斑病等),果品质量下降,市场逐年减小,主要产品苹果梨已退出大、中城市,产品出现滞销;二是发展的主栽品种(苹果梨)在新品种的冲击下遭到市场的无情淘汰。 教训是发展经济林,技术保障、技术跟进、营销服务、与时俱进缺一不可。

5. 经济林的规模砍伐。 在果品质量不断下降、 市场萎缩、 难以取得效益的情况下,1997—2001年,先是苹果梨,后是苹果,陆续间伐以至伐除殆尽,但红枣一直得到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