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风沙线上的绿色长城
15876300000022

第22章 产业建设(3)

除了药用外,甘草提取物是很好的甜味剂、乳化剂和矫味剂。 甘草根及根茎中所含的甘草甜素,良好的乳化性能,使甘草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日用化工、轻工及畜牧业等领域。日本每年从我国进口甘草107 23吨比进口上百种药材的总和还多。美国年平均进口甘草22 482吨,甘草浸膏1 280吨,而后加工制成甘草酸向其他国家出口以获取利润。

每产1吨甘草甜素,需甘草30吨,价格15万~20万元,粗加工后价格30万~35万元,深加工成甘草甜素价值50万~57万元,生产1吨甘草甜素的利润在15万~25万元。 经专家测算,全球甘草年需求量为27万吨,而我国目前只能提供6万吨。

——发展甘草产业,符合国家保护天然资源的政策。 我国商品甘草主要来源于内蒙、宁夏、甘肃、新疆等地的野生资源,原植物主要为乌拉尔甘草,近年来随野生资源的枯竭人工栽培的甘草面积逐年增大。 甘肃人工栽培的甘草主要分布在河西的民勤、张掖、安西、敦煌等县市。 50年来,甘草的购销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年来的增幅更大,因国内外需求量增加,价格一涨再涨,由20世纪70年代的0.2元/千克增至90年代的10.2元/千克,增长了50多倍。目前在国内10多家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上,一级甘草收购价为15~18元/千克,二级为10~14元/千克,混等品为6~7元/千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甘草在国际市场上的销量也在逐年增加,年出口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 200多万千克,增加到近年来的3 500万千克,增长了190%,等级草的价格也由700美元/吨左右,增加到3 000美元/吨,增长近3倍。

甘草的丰厚利润诱发了人们对野生甘草的大量采挖, 各甘草主产区的野生资源面积急剧下降,甘肃野生甘草资源已近于枯竭。 由于连年超强度的掠夺性采挖,导致草地退化和沙化,植被覆盖度急剧下降,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的沙漠化。 而甘草又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药材,属二级保护品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制止采挖野生甘草。 综上所述,一面是价格稳定上涨,市场前景广阔;另一面是野生资源面积锐减,植被破坏严重,国家不得不采取生态保护政策。 因此,大面积发展人工种植甘草,变野生为家种,生产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无污染的绿色甘草药材,既可以提供大量优质的甘草原料,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又可以减少对野生资源的采挖,保护现有天然甘草资源。

——甘草具有改良盐碱地和治沙的良好作用。 甘草在干旱荒漠地区适应性强, 抗干旱、盐碱,耐热、耐贫瘠沙埋,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生长期长,植被覆盖度高,防风固沙作用大、经济价值高,是荒漠、半荒漠地区优良的固沙植物。 规模化人工种植甘草,符合干旱地区生物治沙的生态学原理,具有防止土地沙化、保护沙漠植被、减轻沙尘暴危害等综合作用。

——发展甘草产业具有资源优势。 民勤是甘草的主产区之一,有大面积可供甘草生长的沙荒地、弃耕地。 光热资源丰富,光质上乘,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内陆性沙漠气候。 由于丰富的光热资源与甘草生物学特性要求的一致性,再加上辽阔的地域面积、甘草很强的适应性和防风固沙的特性,以及甘草抗盐性和改土肥田的作用,无疑都为甘草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甘草节水明显。 甘草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荒漠、半荒漠生态环境的特性,其根可扎入很深的沙地吸取水分,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种植甘草的用水量只为种植农作物用水总量的1/3~1/2,节水效果明显。不仅能在土层较厚的沙荒地、松散沙土地上种植,也可以合理利用林下空地种植,还可以在无灌溉的干旱地、沙漠、盐碱荒地上生长,特别是在流沙埋压的情况下生长的主根和地下茎粗细均匀,毛根少,药用价值高。 由此可见,适度规模地种植甘草,建设无公害甘草生产基地既是沙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更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正确抉择。

——甘草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采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人工种植甘草,变区域性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和种植结构,开辟一条种植、加工绿色药用经济作物的致富之路,促进农民不断增加收入,推进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工种植甘草比种植一般粮食作物收入高,种植1亩甘草,需投入1 000元左右,三年可收鲜甘草1 500~2 000千克。按目前市场价3元/千克计算,产值可达4 500~6 000元,投入产出比在1∶4,是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几倍。

二、甘草产业的发展现状

林场甘草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因经营机制、政策、市场销售等原因而中断。

2001年在新的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对甘草种植有了新的认识,被列入产业结构调整中特色种植的重点品种之一,先后在义粮滩、试验场、泉山等3个分场进行引种、种植示范试验。

近几年,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和关井压田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林场甘草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规模化种植面积已达到3 500亩。 发展甘草产业坚持市场主导和经营者主体的原则,总场给予资金扶持,分场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全程服务。 职工分户种植,自主经营,谁种植谁受益。 积极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展试验研究,着力解决甘草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大育苗移植、病虫防治、提高产量、采收加工和机具开发等方面的科技支撑力度,为职工提供规范化栽培技术,制订规范化的甘草质量管理和操作规程,从技术上保证甘草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近年来,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先后进行了甘草直播技术、甘草根系分布规律与生物量、播种期对栽培甘草越冬性及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栽培甘草生长动态的影响、地膜覆盖对甘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灌水次数及节水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杂草防除措施等16项研究,《甘草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及配套技术集成》 于2006年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课题鉴定,2007年获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与民勤甘草协会共同注册了“民勤甘草”商标。

三、无公害甘草基地的建设构想

——稳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化生产。 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积极稳妥地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地膜甘草,形成规模化生产,使甘草产业成为现有农业的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科研部门,开展甘草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 林场在种植甘草方面虽然做了一些技术研究,但在生产中仍存在栽培技术不够规范、种植经营粗放和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 因此,在大力发展人工种植甘草中,要生产无污染的绿色甘草,并确保有效成分含量,就必须依托科研部门,开展规范化节水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机械化作业等方面的试验研究,从技术上保证甘草产业的持续发展。

——强化加工销售,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服务。 随着甘草基地的建立和扩大,甘草产量不断增加,加工销售将成为甘草产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必须从甘草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甘草加工业销售重要性的认识。 在稳步推进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大甘草加工的研发力度,建立销售网络,发展“订单”生产,借助“公司+农户”的联动模式,把种植户与加工销售企业联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机体,逐步实现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系列化研发、科学化加工和无公害管理的现代化甘草产业链。

——立足产业优势,努力打造“民勤甘草”品牌。 民勤发展甘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甘草,其甘草酸的含量高,品质优良,是其他地区所不能相比的。 因此,在甘草产业发展中,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民勤甘草”品牌,是林场甘草产业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之一。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甘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扶持职工发展甘草产业;二是根据发展规模,争取对甘草种植进行立项,以项目争取投资,以投资促进发展;三是总场以贴贷的方式,扶持有经济实力的职工兴办甘草粗加工企业或招引药材商家来场兴办甘草加工企业,走“企业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四是抓好甘草种植的技术培训;五是关注国际国内的甘草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甘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红枣产业

民勤县三面环沙,日照充足,热辐射量高,昼夜温差大,发展红枣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处民勤县境内的石羊河林业总场,在搞好生态建设的同时,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林业生产由生态防护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积极发展以红枣为主的商品林业。 截至2008年底,发展红枣产业3 000亩。

一、基本情况

林场在继续坚持以林为主方针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发展红枣经济林作为增强林场经济实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展红枣500亩,其中薛百苗圃100亩,小坝口分场400亩,品种均以民勤小枣为主。小坝口分场的400亩枣园作为行署林业处示范点,取得了在立地条件非常不好的环境下“全国少有,全省第一”的成果。500亩红枣从栽植的第8年开始进入挂果期,年亩产鲜枣400千克,总产量达20万千克,年收入12万元。 同时,年培育繁殖根蘖苗30万株,年增加经济收入45万元。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巩固和发展经济林建设成果,把红枣列为产业开发的重点,积极发展枣粮间作,在红崖山分场新建高产优质红枣基地630亩。 全场发展规模达到1 130亩,品种以民勤小枣、河南灰枣为主。

2001年以来,按照新的发展思路,在三北四期、退耕还林、日元贷款风沙治理和重点公益林补偿等生态建设项目的支撑带动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拟定了万亩红枣发展规划。

先后在沙井子、小坝口、红崖山、义粮滩、泉山、扎子沟发展红枣1 870亩,初步形成了以河南灰枣、梨枣和民勤小枣为主的红枣产业,规模达到3 000亩,年产鲜枣50万千克,年收入达75万元。 同时,发展红枣育苗150亩,年产嫁接合格苗20万株,增加经济收入30万元。

二、主要措施

多年来,在红枣产业发展中,坚持“分户经营、谁栽谁有、保证成活、适当补助、连片发展”的原则,在政策上优惠,资金上倾斜,技术上扶持,有效地促进了红枣产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由过去单一栽植模式向枣粮间作、枣草间作、连片建园、林网栽植等多种模式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构筑起以枣粮间作为主要形式的生态经济复合型林业防护体系。

——理清思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使红枣产业工作落到实处,领导分工负责,将栽植面积、技术管理、产量和经济效益纳入考核内容,总场、分场、技术人员、生产职工层层签订责任书,奖优罚劣,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红枣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使红枣产业建设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制订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为了加快红枣产业发展步伐,依据地理、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制定了《万亩红枣发展规划》,确定了红枣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 小坝口分场以酸枣为砧木,嫁接培育红枣优质苗100亩,引种驯化以梨枣、新郑灰枣、赞皇大枣等大果型鲜食枣和龙枣、磨盘枣、茶壶枣等观赏枣为主新品种15个,完成梨枣矮化密植栽培试验120亩;红崖山分场建成400亩的枣树高效栽培示范区。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发展红枣产业。 为了鼓励支持职工发展红枣产业,总场出台优惠政策,采取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验收的政策措施,实行统一挂账,分户经营,产权归己,逐年归还的管理运行机制,对集中连片、标准化发展红枣200亩以上,亩植红枣25株以上且当年成活率80%以上,红枣种苗按栽植穴每株补助2元;开挖的红枣栽植营养沟每米补助3元(亩开沟50米以上),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

——狠抓栽植,加强管理,提高水平。 为了确保建设质量,总场制定和完善了《红枣栽培技术规程》,积极推广“小株距、大行距”枣粮间作和枣草间作种植模式。 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四化”标准,即优质化、规模化、良种化和高效化;严把“四关”,即苗木关、品种关、栽植关和验收关;采用丰产栽培技术,狠抓改土施肥、整形修剪、拉枝刻芽、病虫害防治关键措施,对刚挂果的幼园坚持覆膜3年,抓好灌水、施肥、修剪、土壤等管理环节。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队伍,提高素质。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专家举办红枣技术专题讲座,实施以红枣先进适用技术为主的科技培训活动。 在每年红枣管理关键期对全场经营红枣的职工进行巡回授课,普及科学定植、嫁接、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积极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抓好红枣开沟、定植、沟灌、铺膜、施肥、喷水、开甲、疏花疏果、果品采摘等各个环节,对红枣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积极推广“春季定植促生长,夏季喷水保花果,摘心拉枝增产量,秋季追施农家肥,冬季定干整树形,四季修剪防病虫”及矮化密植丰产栽培等实用技术;积极使用油渣、畜禽粪肥等高效有机肥; 大力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实现规范化管理,使红枣修剪率和嫁接率达98%以上,施肥率达100%,病虫害监测率达96%以上,提高了发展红枣产业的科技含量,为红枣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管理促发展。全场红枣总面积已达3 000亩,但30%的枣树已老化,加之品种杂,产出的红枣质量低,特别是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枣树遭受了灭顶之灾,枣树的枝条被冻死,正在兴起的红枣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如何强化受冻枣树的管理,进一步改良优质红枣树种,成为林场的当务之急。 在这关键时刻,总场、分场两级领导,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并果断地指导职工剪掉已经冻死的枣树枝条,增施肥料,让枣树休养生息。

经过一年的精心管护,大面积的枣树又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 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集中可用的财力、物力、人力,加大老果园更新改造和优质红枣苗木定植工作,确保了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节 草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