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4
15877000000017

第17章 传奇人物揭秘(5)

不久,邓肯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打算去美国巡回演出。申请很快被批准,但邓肯又提出:必须和叶赛宁同行。出发前,他们决定要在新设立的苏维埃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当书记员微笑着问他们选择什么姓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希望用双姓——“邓肯·叶赛宁。”这对伉俪整整相差了15岁。这一年,叶赛宁27岁,邓肯42岁。

这对世界闻名的明星夫妇在海外共待了十几个月,直到次年4月回国。可以说,他们婚姻关系的最初还是很幸福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在各方面的差异便逐渐显露,感情出现了问题。

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在激情过后接踵而至。两个人在出身和教育背景、年龄、性格、语言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使得两个人不能像正常夫妻那样交流沟通。从本质上讲,叶赛宁是个“忧伤”的诗人,他身上凝聚着与生俱来的悲剧气质,他追求理想的幸福,可他对现实中存在的“幸福”却缺乏“消化”与“吸收”的能力。他患有周期性的抑郁症,经常会莫名其妙地陷入哀伤,消沉绝望,或脾气暴躁,歇斯底里。由于不适应国外氛围的“挤压”,他经常冲“快乐的妻子”发火,大吵大闹,还时时喝得酩酊大醉,做出种种荒唐的举动。叶赛宁的性格缺点在此时暴露无遗。他虽然也不满自己的表现,但他不能控制,只能任由自己的想法支配自己的行为。他是一个极端自我的人,痴恋着“想象中的婚姻”,又恣意地践踏着现实的婚姻,他似乎永远也无法在现实中品尝一匙“平静的天伦之乐”。

邓肯伤心地看着丈夫的无理取闹而无力改变。她没有任何办法来制止丈夫的所作所为。也许,他们真的并不适合,她不应继续在叶赛宁身上浪费时间了。

他们都努力过,宽容过,但失败了。终于,在巴黎,他们达成协议:回到俄罗斯后暂时以“朋友”相待,并许诺尽可能地修复两个人的感情。但是,邓肯的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

叶赛宁真的是自杀身亡吗

1925年3月初,在一个家庭晚会上,叶赛宁与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相遇了。诗人又做出了惊人之举,他又爱上了这位年轻高贵的少女。半年之后,叶赛宁和索菲亚结婚,搬进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豪华住宅里。像早就注定的那样,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他感到压抑和束缚,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我所期待和希望的一切都幻灭了……看来,这个家给我的并不是轻松和快乐。”

直到此时,叶赛宁可能才意识到,昔日情人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最可贵的,但他留给她的只是失望,他鼓不起勇气去回头找她,于是只能自责并选择了死亡,以此来赎罪。

但是不少学者指出,叶赛宁实际上是患精神抑郁症而自杀的。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叶赛宁的性格愈来愈暴躁,到后来竟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显得喜怒无常。经医院检查,医生认为他已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

不管是死于爱情悲剧说还是死于精神抑郁症说,两者都以叶赛宁的自杀为前提。但近来,有人对传统的说法大胆地提出了挑战,认为叶赛宁的“自杀”结论值得怀疑。其证据之一是,通过研究相关照片,发现许多疑点。诗人死后,苏联国内外报刊都以显著标题和大幅版面作了报道,并刊登了诗人死亡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额头和鼻梁上有一块很大的凹痕,应该是被钝物猛击所留下的;诗人颈上还有横向的勒痕,看起来符合缢死的情况。所有这些都表明诗人可能是被身后的绳索勒死的。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作为定论,还有待于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茨威格夫妇自杀之谜

为文学创作而生的茨威格走了,静静地离开了当时那个苦难深重的世界。这位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与宽恕的伟大作家及其妻子的离世,给人们带来悲哀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狂欢节传出的噩耗

1942年2月,当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全城正沉浸在狂欢节的热烈气氛中时,突然传出了一个惊人的噩耗:居住在如亚贡加里埃斯路24号的一对外籍夫妇自杀身亡,死者正是侨居巴西的奥地利知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及其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消息传开,里约热内卢全城由欢乐的巅峰落入悲哀的深谷。

在事发现场,警察们看到,茨威格夫妇安静地躺在卧室的床上,面容安祥。两个人仿佛睡着了一样,毫无死亡时的痛苦。床头柜上静静地放着药瓶和茶杯。

经验证,这对夫妇约在中午12时至下午4时之间服用了一种叫做“佛罗那”的安眠药而自杀身亡。两个人走得无声无息,斯蒂芬·茨威格死时年届60,而他的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死时年仅33岁。

消息传来,原本沉浸于狂欢节中的人们自发组成了送葬队伍,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来为茨威格夫妇送行。载着作家夫妇的灵车进入巴西国家公墓,茨威格夫妇被安葬在国王保罗二世的墓旁,这样的殊荣并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难解的自杀之谜

一直以来,人们都不明白,茨威格夫妇为什么会自杀呢?

一种说法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使茨威格夫妇有了自杀的念头。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莫里兹·茨威格善于经商,并因此致富,同时又很有头脑,注重对孩子的文化和音乐才能的培养和发掘。

茨威格从小就敏感、脆弱、害怕约束、向往自由。他很早就在文学上显露出过人的才华。茨威格生性敏感,富有同情心、正义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而这正是从事文学创作所必需的。1901年,他发表了处女作《银色的琴弦》,之后,又陆续发表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马来狂人》、《家庭女教师》、《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等。

然而,这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却带给了他深深的痛苦。

1914年6月,正当他在比利时旅行时,世界局势急剧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场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厮杀,给一向爱好和平、自由的茨威格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他匆匆结束旅行,回到奥地利,参加反战活动,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然而,战争阴影愈加浓重,茨威格第一次萌生了自杀的念头:“我在写我的遗嘱……德国人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践踏了法国领土,又向巴黎推进,这种行为究竟是天才抑或神经错乱?世界从未如此疯狂,此刻,我感到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儿童嬉戏,我只能在昏睡中消磨时光,什么都不想知道,什么也不想经历,这是我至今度过的最可怕的日子。”

4年后,一战结束了,欧洲局势暂时平稳下来。此时的茨威格从战争的恐惧中慢慢恢复过来,他害怕战争的再次来临。他在奥地利远离城市的萨尔茨堡里买了一幢房子,又开始了专心创作。这里风景怡人,交通便利,安静祥和,非常适于他心情的平复。

1933年,希特勒攫取了德国政权,开始对外侵略,发动战争。纳粹首先将打击矛头对准犹太人。在国内,茨威格、海涅和托马斯·曼等犹太作家的作品首先成为被查禁与焚烧的对象。这位曾经拥有广大读者群的著名作家不得不离开德国,前往英国避难。1933年10月,茨威格与夫人弗里特丽凯来到伦敦。在伦敦的难民营里,夫人为他挑选了一位德国姑娘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做他的秘书。夏绿蒂性格坚毅、温文尔雅。由于从小受哮喘病折磨,她身体虚弱,性格内向,与弗里特丽凯的活泼、爱打扮、好交际、讲排场的性格特点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38年,茨威格与妻子弗里特丽凯分手,1939年9月6日,他与夏绿蒂正式结为夫妇。1941年他们正式迁居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然而,尽管茨威格远离了战场,但他仍然能听到很多关于战争的消息,为了摆脱战争的困扰,在1942年2月巴西人欢庆狂欢节时,茨威格却同妻子双双服毒自杀。

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

关于茨威格夫妻双双自杀原因的另外一种说法是:他们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

一战中,茨威格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及信仰,但二战时,希特勒的上台,让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完全破灭了,他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

茨威格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着眼于人的命运、人的内心,他对那些被社会唾弃,被生活压迫得扭曲变形的灵魂充满了同情。他对不幸命运的描写,对饱经忧患灵魂的刻画,有些就是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读起来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