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里昂,人们就会想到这是法国的丝绸之城。从16世纪起,它出产的丝绸畅销欧洲,尤其受到各国王公贵族的喜爱。在里昂城的中心,可以看到整洁的大街、林立的店铺和穿戴讲究的行人。可是在工业区,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里街道狭窄,遍地垃圾,街道两旁密布着低矮破旧的作坊。在作坊里十活的都是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的纺织工人,其中有许多是妇女和儿童。还有不少工人连这样的房子也没有,只好露宿街头,或者睡在机器下面。这样的生活把工人们逼得走投无路,他们开始了反抗。他们最迫切的要求是增加工资。1831年10月,工人代表提出了工资标准草案,要和资本家一起开会讨论。
可是,资本家们根本不打算接受工人的要求。开会的这一天,他们想方设法地讨价还价,而工人代表则是理直气壮,毫不让步。正在双方激烈争论的时候,从外面传来了震耳的吼声和歌声。原来6000名纺织工人停止了工作,列队来到省政府门前示威。他们高唱着战歌,雄赳赳地来到了会议厅外。资本家们赶忙闭上嘴,仔细一听,听出工人们在唱《马赛曲》。他们顿时着了慌,乱成一团,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有几个大商人凑到一起交头接耳商量对策,决定先来个退兵之计,然后再想办法。这一天深夜,工资标准协议终于被通过了。胜利的消息一传出,整个里昂的工人区立刻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工人们为斗争的初步胜利而欢呼。
然而,资本家们并不甘心认输。他们派人向内阁总理告状,反对工资标准协议。政府立即根据制造商的要求否决了这项协议,还准备用武力镇压工人。将军罗盖公开叫嚷:“如果工人敢于起来,那就叫他们的肚皮开花。”制造商们有罗盖撑腰,马上背信弃义地撕毁了协议。3个星期过去了,工资还是照旧。这种强硬的态度使工人们预感到一场恶战就要开始,他们立即行动起来。
11月21日早晨,工人们罢工了。一支2000人的游行队伍从工人区出发,直奔市中心。他们4个人一排,踏着坚定的步伐,高歌行进;
前进,前进,
冲向敌人的枪口,
冲过枪林弹雨,
奔赴胜利!
这时候,里昂通向工人区的城门已经有重兵把守。士兵们一个个手持马刀,荷枪实弹,满面杀气地站在城门口。显然他们已经接到命令,要向冲进城的游行者开枪。
游行队伍走到城门前,被军队挡住,一支支乌黑的枪口对准了工人们的胸膛。
工人们毫不示弱,齐声愤怒地高喊:“放我们过去!”反动军官也大声回答说:“回去!都给我回去!”双方怒目而视,气氛十分紧张。这时候,一位年轻的工人冲出队伍向城门跑去,口里高喊;“弟兄们,冲过去!”
“砰!砰!砰!”军队开枪了。几颗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鲜血浸透了上衣,他倒在了血泊中。工人们愤怒极了。他们呼喊着冲向敌人,没有枪支,便挥起木棍、腰刀;有的人拿起了石头,有的人抡起了拳头……不一会儿。他们在城门外的空地上,筑起了街垒,用夺来的武器向敌人射击,政府军队顿时乱了手脚。
枪声传到了工人区,这里的人们立即沸腾了。他们拥进军械铺,把里面的枪支、弹药和刀剑抢在手里,又一齐赶到城门前。
工人的力量加强了。他们向政府军发动猛攻,终于破门而入,冲进了城里。
城里每个主要街口差不多都有政府军防守。工人们把路上的石头和灯柱刨起来,把货车推翻,又运来木板和桌柜,筑起了一处处街垒。就这样,他们同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缺少子弹,他们把机器上的铅质零件拆下,熔制成小块顶替。英勇的少年儿童也投入战斗:送子弹,侦察敌情,有的直接拿起了枪。妇女们做饭,护理伤员。工人们越战越勇,攻占了一条又一条街道,一座又一座房屋,从四面八方向市政厅推进。
下午,在市政厅周围也出现了起义者的街垒。在一处坚固的街垒上升起了一面大旗,迎风招展,上面写着两行醒目的大字:“工人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晚上,工人们连夜派人和其它行业的工人联系,起义队伍不断扩大。里昂城整夜枪声不断,火光冲天。各路反动军队招架不住,纷纷向军营和市政厅退却。
第二天早晨,罗盖妄图重整队伍进行反扑,但是官兵已经溃不成军,他手下只剩一小队骑兵可以作战。凶狠狡猾的罗盖摇头叹气,无计可施。他焦躁不安地踱来踱去,盘算着脱身之计。偏偏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向他报告坏消息:兵器库被捣毁,军营失陷,200多官兵被俘,运粮队中了埋伏……罗盖又急又怕,好容易挨到深夜,他就偷偷地带领着残兵出城逃跑了。
23日清晨,起义队伍占领了整个里昂城。武装起义司令部立即派出哨兵和巡逻队,社会秩序很快恢复了。起义工人成立了工人委员会,宣布废除捐税,实行工资标准协议。委员会还发表告市民书,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实行民主选举,把自己的代表选进政府。工人领袖甚至邀请警察局长也参加他们的辩论会。他们对政府的官员完全没有戒心。
资产阶级政府利用了里昂工人的麻痹大意,在国王的支持下调来了大军。12月1日,6万名政府军包围了里昂城。第二天,处于被动局面的起义队伍被血腥镇压下去了(1834年,里昂工人再次起义,也失败了)。
里昂工人的起义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表明它已经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流血的星期日
沙皇俄国的首都彼得堡是一座美丽的千岛之城。宽阔的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从城里穿过,在瓦西里夫岛的顶端汇合,向北流入波罗的海。从瓦西里夫岛穿过皇宫桥向大涅瓦河对岸走去,就到了冬宫广场。著名的冬宫建筑群耸立在汉瓦河岸边,格外引人瞩目。首都是美丽的,可是俄国人民在沙皇制度的专制统治下,一直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
历史上,曾经有许多英雄义士为了自由起来反对沙皇,但都遭到了失败。一直到20世纪初,俄国还是沙皇的天下。沙皇尼古拉二世凭着他的几十万军队和庞大的宪兵警察、官僚机构,控制着整个俄国。差不多在所有稍大一点的工厂和商店里,都有沙皇宪兵警察和密探的足迹。深夜,抓人的警车那刺耳的尖叫声常常把人们从梦中惊醒,使人提心吊胆。
可是,到1905年初,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大街上,在工厂里,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人在那里谈论着什么,显得非常热闹。这时,只要沙皇政府的宪警一露面,人们立刻警觉地散去。就是伪装得很巧妙的密探也很难混进这些人群里去。
这些人都是彼得堡的工人,他们再也忍受不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威胁了。沙皇政府把对日战争的失败造成的损失转嫁到人民身上,更激起了工人的不满。他们开始串连起来,向反动政府展开斗争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工人中间积极活动。并且得到了工人们的拥护。工人的罢工接连不断,沙皇政府和工厂主十分恼怒。
1905年俄历1月初,天气特别寒冷。彼得堡郊区的普梯洛夫工厂里,气氛也十分紧张。在车间堆放废品的角落里,有十几个工人在商量事情。
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人说:“厂主已经动手了,开除了我们4个工人,怎么办?”
好几个人齐声说道:“罢工!不达目的,就不复工!”
“好,就这样吧!”
1月3日,普梯洛夫工厂的汽笛长鸣,12万工人开始罢工了。彼得堡其他工厂的工人也纷纷起来支持他们。几天之内,罢工人数就达到15万人。
沙皇政府感到十分震惊,军政要人躲在密室里商量对策。差不多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焦虑的神色,只有宪兵司令祖巴托夫嘴角上露出了一丝狡猾的奸笑。他慢吞吞放下烟头,站起身来说:“诸位,镇静!沙皇陛下已下决心要杀一些人,压压这伙工人的威风。不过,我们现在还不能把军队直接开进工厂。只有这样办……”
1月8日,一个名叫格奥尔塞·加邦的牧师带着他的一批亲信在工人中间鼓动起来。他对工人们说:“你们明天可以上街举行和平游行,把你们的要求和希望告诉沙皇。沙皇一定会接见你们,倾听你们的声音,满足你们的要求。”他见很多工人都在认真听他讲话,又放大声音说:“仁慈的上帝会保佑你们,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一部分人相信了加邦的鼓动,在请愿书上签了字,准备第二天参加游行。然而布尔什维克党人反对这么做。工人们没有注意这些,他们被牧师的花言巧语迷惑住了。善良的工人们哪里知道,这个牧师正是祖巴托夫的密探,他是要把工人带到冬宫前面,好让刽子手屠杀。
就在当天晚上,以沙皇的叔父弗拉基米尔为首的将军们举行了秘密军事会议。会议批准了第二天准备对工人进行残酷屠杀的“作战”计划。弗拉基米尔是个极端残忍的家伙。他说:“治疗灾难的最好药方,就是吊死百把个造反的人。”
1月9日(公历1月22日)是星期日。这一天清晨,10多万工人带着他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排成长长的队伍,从郊区向年宫进发。游行队伍举着教堂的旗幡、十字架、圣像和沙皇的画像,口里唱着祷歌,完全是一支和平请愿的队伍。
按照加邦的计划,游行队伍预定在9个地区集合。沙皇的军警早已在集会地点附近设置了重兵,并且将所有的街道和广场都控制起来。当一支游行队伍走到拉尔夫大门的时候,一群骑兵飞驰过来,向人群发射了第一排枪弹。大约有100名工人中弹倒地,大屠杀就这样开始了。在冬宫广场,在亚历山磊罗夫公园,都挤满了赤手穿空拳的游行群众。巴甫罗夫团和谢苗诺夫团的骑兵来回奔驰,不断向人群开枪。枪声和人们的抗议声、恕骂声以及家属们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震响在冬宫的上空,也震醒了受骗的工人们。这一天,在整个彼得堡,死伤的游行工人超过了3000人。从此,俄国工人把这一天叫做“流血的星期日”。
流血使工人们擦亮了眼睛,认清了沙皇的狰狞面目。许多曾经相信沙皇的老工人回到家里,立刻把沙皇的画像取下来一把撕碎,再重重地踩上几脚。年轻的工人更是怒冲冲地说:“沙皇痛打了我们,我们也只好把他痛打一顿。”傍晚,彼香堡的工人们掩埋了同伴的尸体,在交通要道筑起了街垒。他们从警察和军队手里抢夺武器装备自己,并且在街垒上插上了迎风招展的红旗。
“打倒专制制度!”
“向沙皇讨还血债!”
这样的口号迅速传遍了全国。不但工人的罢工更加广泛,连农民也发动起来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俄国1905年革命爆发了,而且声势越来越大:
5月,全国有200多个城市的工人大罢工。他们选出了自己的代表,成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
6月,黑海舰队“波将金号”铁甲舰官兵起义,引起了沙皇的极大恐慌。
10月,全俄形成了政治总罢工: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停业,邮电不通,机关瘫痪。
12月,莫斯科的工人首先开展了装武斗争,各地相继举行了起义。革命达到了高潮。
1905年,在俄国的大地上,枪声不断,人心沸腾。人们预感到,沙皇制度的寿命不长了。虽然这场革命暂时被镇压了下去,但它为以后的1917年革命做好了准备。
攻占冬宫
1917年,对于俄国人民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欢欣鼓舞的一年。
在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政府参加协约国一方,把俄国人民投入帝国主义战争的苦难之中。大约有1400万青壮年被拉去当兵,大批工厂关门了。土地荒芜了,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于是,从后方到前线,从首都到边疆,一个反对战争,反对沙皇制度的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以列宁为领袖的布尔什维克坚决反对参加帝国主义战争,主张推翻沙皇的反动统治。
冬宫
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和影响下,俄国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起义,于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打倒了沙皇,结束了长达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可是,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一个是资产阶级把持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意为会议)。临时政府代表着俄国资产阶级和英美法帝国主义利益,它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维护旧的统治机器,企图解散工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列宁及时提出,必须进行一次新的革命,把国家权力从临时政府手中夺过来。他提出了“全部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口号。这一来,临时政府慌了手脚。他们急忙调来军队要消灭布尔什维克。
这一年10月20日(俄历10月7日),被迫流亡在芬兰的列宁秘密地回到了彼得堡。武装革命的日程立刻加快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列宁关于准备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然而,消息被人泄露,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立刻警觉起来,下令逮捕列宁。形势这样紧张,双方的决战就迫在眉睫了。
11月6日清晨,一伙临时政府的军队突然开到布尔什维克的《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的印刷所。他们强占了印刷所,并且查封了这两家报纸。
消息传开,彼得堡全城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都行动起来。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们立即赶到印刷所,把临时政府的军队轰了出去。上午11点的时候,《工人之路报》照常出版了。人们拿起报纸,高声读着:
“政权应该交给工兵代表苏维埃。执掌政权的应该是由苏维埃选出的、苏维埃有权更换的和对苏维埃负责的新政府。”
“好哇!”大家欢呼着。他们知道,武装起义就要开始了。革命的暴风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了全城。几个小时以后,20多万人组成的革命队伍集合起来,进入了战斗状态。前来支援临时政府的外地军队已经被武装起义的各地人民阻止住了。大批大批的临时政府军队官兵转到了人民的一方面。临时政府完全孤立了。
这天夜里,一位个头不高、工人打扮的人匆匆来到了武装起义的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他走进宫内,立即摘去了假发,果断地下达了起义的命令:“今天晚上,我们一定要把政府人员全逮捕起来,解除他们的武装!”
这个人就是列宁。他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当机立断,做出了立即提前起义的决策,并亲自指挥起义。
第二天,也就是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的早晨,除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和几个据点以外,彼得堡实际上都掌握在革命军队的手里。因此,列宁在白天举行的苏维埃会议上,在一阵热烈的欢呼声中宣布:“布尔什维克始终认为必要的工农革命,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