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15882900000003

第3章 藏医药(2)

1.拉萨北派藏药水银洗炼法和“佐塔”工艺拉萨北派藏医药是整个藏医药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水银洗炼法”和“仁青常觉配伍技艺”是北派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 藏药浴“水银洗炼法”,又简称为“水银加工”或“佐珠钦莫”。藏族人民把“佐珠钦莫”称之为藏药的宝中宝,是藏族历代名医把含有剧毒的水银经过复杂的特殊加工炮制后,炼制成无毒而具有奇特疗效的药中之王“佐塔”。作为藏药材重要的加工方法和藏药实践的唯一精华,千百年来历代藏医药学者都非常重视该技术的实践与传承,并代代相传,使此技术至今得以发扬光大。水银加工的实践方法始载于公元8世纪玉妥宁玛·云登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中,并在珍宝药“仁青常觉”丸的配方中有较详细的阐述。13世纪末,大圣邬坚巴·仁钦贝成功地进行了“水银洗炼”的冷热处理及祛毒等整个实践操作,并编著了《制水银论典》等著作,开创了藏药“水银加工”系统完整的实践操作,为“水银加工”的普及和弘扬作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后经贤者噶玛巴·让琼多吉、苏喀·年尼多吉、贡珠·云丹嘉措等著名藏医药学家的不断实践和传承,使这一藏医药文化的精粹得以世世相传,继续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经过水银洗炼加工后的“佐塔”药物,是配制其他名贵藏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这种方法在藏医药的使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经过了近2000多年的实践验证,应用面广,使用量大,是藏药中的极品,并具有延年益寿、强身壮体、减毒增效等功效。

公元8世纪时,藏药“仁青常觉”的配伍和技艺本品的成功是北派医学发展中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藏医经典巨著《四部医典》有着详细的介绍。其特效是根据藏医学原理,选用生长在世界屋脊特殊生态环境下的天然、珍贵、稀有藏药材,并采用现代科学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方法精制而成。经100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本品对陈旧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胆等疾病具有独特疗效,沿用至今,以它的独特功效,驰名于中外,倍受国内外医学专家和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此方由120多种西藏特有的天然动、矿、植物配伍而成。由于现在全国有多达数十家的藏药企业在生产销售,所以其中有多数药材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出现了种群衰退和灭绝的危险。为此,从藏药“仁青常觉”配伍和技艺出发,尽快保护和再生利用“仁青常觉”配伍中濒临灭绝的一些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2.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甘孜州位于四川地区,是南派藏医学的故乡,也是整个藏医药的发祥地之一。

其实南派藏医学的故乡有很多,历史上就把以康巴为中心的藏医药统称为南派藏医药。康巴地区包括四川甘孜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达55万平方公里。

公元12~15世纪的时候,藏医药产生了以宿喀·娘尼多吉为代表的南派藏医药。后来又经过医学家杰巴泽翁、释迦汪秋、五世达赖喇嘛、达姆·门然巴洛桑曲批等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南派医学。历史上,南派藏医药一直作为藏医药的中坚力量,领导了整个藏医药学的继承、发扬。

六、传承价值

藏医药学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地区人们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藏族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而现在随着环境的恶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无奈,再加上现代科学进一步证实了藏医药学对人类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的科学价值,研究这些传统医药对健康保健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大量青少年对传统医药学的不了解和珍贵药物的流失,藏医学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危险。

七、藏医学著作

现在流传至今的藏医学著作,为医典《居悉》(即《四部医典》),相传最早为玉妥·云登贡布编著。但据《玉妥·云登贡布》中记载,此医典是译师白若杂纳翻译的作品,云登贡布只是对它进行了补充和注释。现目前我们能看到几种版本,都不是原来版本了。相传11世纪时,云登贡布的后裔玉妥·萨玛汲取了《月王药珍》的精华,对《四部医典》的内容作了进一步充实;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著名学者第司·桑嘉措对《四部医典》进行了校对和修订;十三世达赖喇嘛时,又组织人员对《四部医典》的文字进行修订。

《四部医典》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各种疾病的分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等。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藏医学进行了研究。前苏联艺术家出版社曾出版《藏医图集》,他们认为《四部医典》和《藏医图集》是举世无双的藏医文献,对它所引起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医学范围。

八、藏医的医德藏医给人看病

藏医学的历史悠久,不但技艺高超,而且还十分注意医学道德。大致有以下几点:1.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全力治疗。《玉妥·云登贡布传》中说:“把六方俗世的众生,视为自己的父母”“爱护他人胜于爱护自己,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不加敌视”。

2.医生要有高尚的情操,穷人和富人使用一样的药物,把扶贫济困作为自己的责任;不论男女,美丑,要一视同仁;不贪女色;不得谋取私利,要舍弃自私和贪婪、狡诈。

3.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病人的病情要保密。如《玉妥·云登贡布传》中说:“医生不应在没有进行适当的诊断时,就猜测是什么病,只有在诊断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才向病人透露疾病的情况,应该告诉病人他是否能复之。”

4.要努力地钻研新的知识,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云登贡布曾经指出:当还不甚了解病情时,就想拿病人的生命去操作,是可鄙的;缺少知识而又没有有关的经验,却对病人提出许多劝告和解释的人,也不是好医生;用治寒的药去治疗热病,或者相反的人,都是江湖医生。老玉妥常说,作为一个好医生,如果你轻易伤害一个病人,你的罪过和杀死一个人是一样大的。

5.医生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藏医学·誓约》指出:“正在接受医药训练的人,对自己的老师应当给予极大的关心,把他当成一个神来看待。与同学必须保持良好的关系,互相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关心。”

九、自治区藏医院

西藏解放后,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当地的人民政府将“门孜康”和“药王山”两处医药机构合并,把当时仅有的80名医生和学徒进行合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拉萨市藏医院。1980年,拉萨市藏医院又扩建并改名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自治区藏医院

由于大量基金的扶持,藏医院得到了极快的发展。目前,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有职工400多名,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下属12个科室,有内科、妇儿科、门诊药方科、藏医外科、五官科、藏西医结合科、针灸按摩科和心电图室、化验室、图书资料室等科室。看病人次已从1980年前后的每年3.24多万人次,达到26万多人次。图书资料室存有驰名中外的藏医典籍《四部医典》木刻本和《四部医典》标准注释本《兰琉璃》以及大量藏医学书籍和资料。

1978年,藏医院设立了两个研究所,即藏医研究所和天文历算研究所。这两个研究所在抢救医药资料、整理藏医文献,进行临床研究和利用天文历算为农牧业生产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治区藏医院附属有1个藏药厂,到2007年8月止,能年产藏药20万斤左右,品种350多个。“然纳桑培”(即“珍珠七十味丸”)曾2次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玉宁”、“祖胎三十五味丸”和“常觉”等几种藏成药,也多次荣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如今,药厂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药品质量,还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为了培养藏医药人才,自治区不但成立了藏医学校,而且在西藏大学还设立了藏医系。

十、藏医大师——措如·才郎

措如· 才郎(1928年——2004年),生前为西藏藏医学院院长、中国高级佛学院教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干事、中国气功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医学科委委员、西藏佛教协会副会长,是当今藏医药的一代宗师,对继承和发展藏医药作出了巨大贡献。

措如·才郎,1928年出生于西藏昌都地区的一个小乡村。从小,他就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幼年的时候进入少林寺学习,在那里他学到了藏医药学方面的知识,这些都为他后来成为一代传奇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他经常为当地的藏族同胞解除疾病痛苦,并在医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藏族人民都敬称他是藏医始祖玉妥· 云登贡布的真正传人!

在藏药上,措如·才郎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挖掘并开发出了“水银洗炼‘坐台法’”。当时,这门绝技已失传50余年。

措如· 才郎

“水银洗炼‘坐台’法”,是传统藏药制作的一项高难度技术,它需要从水银中提炼出“坐台”,用以制作许多名贵藏药的“引子”,没有这“坐台”,藏药中许多名贵品种就无法制作。因此,“水银洗炼‘坐台’”是继承和发展藏药生产的关键技术。

自从“水银洗炼‘坐台’法”在藏医药中得到应用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便很快根据这种方法生产出了一大批名贵藏药。于是,“珍珠七十”、“常觉”等多年不见的藏药很快便上市了。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不但继承和发扬古老的藏医绝技,而且他还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经常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去为病人排忧解难,还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知识遗产。自从藏医学院建立以来,措如·才郎一直担任副院长,就着手抓这件工作。多年来,措如·才郎培养了大量的藏医药专门人才,为西藏和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4年10月19日中午12时许,措如·才郎大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