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15882900000009

第9章 蒙药

蒙族地区的药种类不但繁多、资源丰富,而且以植物药为主。据历史文献记载,分布在本地区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351种,其中引种栽培的植物有184种,野生植物共2176种,分属于133科720属;野生药用植物1122种,分属117科1033种;此外药用藻类1科2种,菌类24科68种,地衣5科7种,苔藓11科12种。其中常用植物药104种,最常用植物药78种,占全国最常用植物药的36%。

萨日娜(【蒙药名】《蒙药正典》)

蒙族医生常用的药材有450余种。其中本区自产药材占30%,以清热药、祛巴达干药、抑赫依药、祛黄海水药物为主。还有驱虫药、促使热疾成型的药物、粘药、利尿逐水益肾药、破痞去滞药、止咳化痰药、泻下药、止泻药、滋补强壮药等17类。

在众多的蒙药中,有不少种药材只有蒙医常用的药物,在常用蒙药中约有140种。如:广枣,蒙医用于心悸、心绞痛心脏病;沙棘,蒙医用来止咳化痰,活血化瘀;蓝盆花,蒙医用于清肺和治疗肝热病;文冠木,蒙医用于清热燥湿,治疗风湿、痹症。现代有关科学研究都证实了它们的药效确切,疗效可靠。

1.蒙医独特的治疗方法 蒙医五疗拔火罐

正骨疗法:蒙医正骨疗法是治疗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病症的民族疗法,和汉医相比具有很鲜明的特色。其方法简炼、疗效明显。一般分整复固定、按摩、药浴治疗、护理和功能锻炼等6个步骤进行。有固定的矫形器械和支架,如凸面青铜镜或银杯、圆形银镘、蛇蛋花宝石、压板、压垫、缚带、沙袋、绷带等。当用器械固定时,先用烈性白酒充分喷洒在伤肢骨折处和关节部位,再进行揉捋按摩,有解毒、舒筋和活血的作用。正骨术实际上包括了:骨折整复手法、骨折按摩法以及蒙医震脑术等各种正骨疗法。

震脑术:是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用之有效等特点。其治疗原理也随着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而得到更进一步发展,治疗技术也得到完善。“震脑术”采用“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等理论来治疗不同的震荡部位及病情轻重,选用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各种震脑术进行震治。蒙医认为脑震荡属头部内伤范畴,分“脑气震荡”和“脑髓震荡”两类,“以震治震”是蒙医治疗脑震荡的基本原理。

拔罐穿刺疗法:本法是拔罐与放血结合的外治法。先固定某一部位进行拔罐,取罐后在隆起部位用三棱针或皮肤针浅刺几下,再行拔罐,吸出恶血与黄水,从而达到改善气血运行,治疗疾病的目的。多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进行。其特点是见效快,疗程短,简便易行,病人无痛苦,没有危险性。根据临床经验,在肺大叶穴或肺小叶穴用此法施治,对气管炎、哮喘病有显著疗效。在第一胸椎棘突与肩胛骨内上缘之间进行拔罐穿刺,对血脉黄水病引起的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等有显著疗效。

酸马奶疗法:酸马奶疗法是蒙古民族的一种传统的饮食疗法。具有强身、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尤其对伤后休克、胸闷心前区疼痛疗效显著。据研究,酸马奶中有多种有益于身体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较大,还有氨基酸、乳酸、酶、矿物质以及芳香性物质和微量元素。

2.蒙医专家

罗布桑(1932年—2006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曾任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主任。为首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

他积累了丰富的蒙药辨认、采集、鉴别、炮制加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掌握了蒙药药用植物分类的科学知识。编写的《蒙医伤科简编》于1979年出版,并获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4等奖。担任自治区高等医药院校蒙医教材编委会副总编,对25门教材进行了编审定稿,并任《蒙药学》、《蒙药炮制学》的主编。

《蒙药炮制学》被评为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蒙文教材1等奖和省级优秀教材奖。《蒙药学》被评为省级高校自编优秀蒙文教材1等奖和自治区优秀蒙文图书2等奖。并在第2届世界传统医药大学荣获国际金杯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