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
15883100000054

第54章 雕漆技艺

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北京编号:Ⅷ-50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崇文区

北京雕漆漆器

漆器的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已见使用,战国时期更加发达。所谓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北京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它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雕漆工艺始于唐代,盛于明、清。乾隆以后逐渐衰退,到光绪二十二年已无官营作坊,雕漆工艺几乎失传。光绪三十年,艺人萧乐安及李茂隆在北京开办了近现代第一个民间雕漆制造作坊——“继古斋”。其雕漆刀法棱角清晰,题材以花鸟龙凤、山水人物、吉祥图案为多,对近代北京雕漆技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光绪以后,全世界只有北京还在生产雕漆工艺品。目前国内唯一的雕漆厂位于宣内大街油坊胡同。

北京雕漆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过去主要是平雕,现在大量的是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等。雕漆的配色也很讲究,除传统的黑、红、黄、绿外,还有白、杏黄、茶红、粉红等20多种颜色。

北京雕漆工艺制品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其设计创作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具有庄重典雅的艺术性,对于现代社会人们审美素养的提升和美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雕漆工艺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髹漆工艺文化传统,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转型、生产周期长、投资大及管理体制变化等原因,雕漆行业发生萎缩。北京雕漆厂名存实亡,真正的手工雕漆品越来越少,雕漆行业技艺人员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无新人后继的残酷现实。从现在的情况看,延续几百年的北京雕漆工艺已濒临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