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
15883100000074

第74章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云南编号:Ⅷ-68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拉县云南民族手工造纸的历史悠久,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汉族的手工造纸都有据可查,手工纸在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中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东巴纸,又称“白地纸”,因用于书写东巴经而得名。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用白地东巴纸书写的东巴经有五千多卷,从而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东巴纸制作技艺较为独特,融入了一些中原造纸的方法,是多元文化交汇的产物,现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东巴文化研究的复兴和深入,纳西族学者注意到了东巴文化传承对纳西族的重要性以及东巴纸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支持恢复了东巴纸的制作。

傣族手工造纸

傣族缅纸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主要原料为纤维较好、较细的构树皮。缅纸纸质薄而柔软、韧性好,主要用于制作高升、孔明灯和书写佛经。缅纸还用于制作油纸伞,即以纸为伞面,上涂芝麻油,是老人丧葬的必备品,意为老人死后可以借助伞飞向天堂。油纸伞除用来遮风避雨,还具有观赏价值。现在曼召村已不制作油伞,但在勐遮镇能购买到。

纤维较粗、木质化多的构树皮和含杂质较多的纸浆则用来制造纸毯,纸毯颜色较青黑,厚约5毫米,是老人丧葬死后的垫子,也是傣族男孩升和尚必坐的垫子,以前也是垫床的重要材料。

由于机制的应用、原料资源减少、造纸成本高以及耗薪材大等几大原因,手工纸制作规模已有所萎缩,现主要用于祭祀、卫生用纸、丧葬等。但手工纸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在旅游发展的今天,如何与现代市场结合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