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
15883100000084

第84章 木版水印技艺

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北京编号:Ⅷ-77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荣宝斋

荣宝斋以制作木版水印画而名扬海内外,其前身为“松竹斋”,创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光绪二十年(1894)更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荣宝斋前后延续计300余年历史,历来是书画界人士荟集、交流和乐于往来的场所。

荣宝斋木版水印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套印。所谓“版”套印,是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设色的深浅、浓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阴阳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块,然后对照原作,由深至浅,逐笔依次叠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术,是从印制诗笺开始的。1896年,荣宝斋设帖套作,延聘刻、印高手,印制了大量精美的诗笺、信笺。所谓诗笺,就是带有暗花和格纹的信纸,是传统文人用的东西。清末的诗笺不但代表了雕版印刷技术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这个时期典型的绘画风格。

民国期间荣宝斋重刊《十竹斋笺谱》,使彩色套印和拱花术获得了延续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宝斋木版水印由原来只能印大不及尺的诗笺、信笺发展到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地印制笔墨淋漓、气势豪放的《奔马图》及唐代周的《簪花侍女图》、宋代马远的《踏歌图》等大幅艺术作品,标志着雕版印刷术已发展到了巅峰,也说明荣宝斋木版水印技术已真正成熟。

后来,为了复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书画,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师田永庆,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发明了印绢上水法,攻克了绢画印制的技术难关。此后,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无论是纸本,还是绢本都普遍采用了这种上水的技法。清代王云的《月色楼阁》是复制成功的第一幅绢本木版水印作品。此幅作品开印制绢本国画的先河,为木版水印技术走向巅峰铺平了道路。

荣宝斋制作的木版水印画中,最著名的要数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复制过程历时8年,雕刻木版1667块,套印6000多次,使用了与原画完全相同的材料和珍贵颜料。这些作品印制完成之后,便直接被故宫博物院定为“次真品”,其意指这些作品的珍贵程度仅次于真品。上世纪80年代后,荣宝斋曾数次计划重新复制这幅作品,但单就印刷一项工艺都远不能达到当年的程度。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木版水印《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目前,荣宝的木版水印技艺久已闻名海内外,其制作工场的师傅们均为艺林楚翘。荣宝斋汇集了大量古今书画家的真迹或木版水印书画,供应文房四宝,提供装裱、加工修复等服务,为书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便利,为繁荣书画艺术市场、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荣宝斋木版水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并将之发扬光大,其技艺过程具有观赏价值,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现在木版水印正经历着后继乏人和市场运营成本高的考验,需要有关方面施以援手,帮助解决困难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