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香蕉种植新技术
15890900000010

第10章 香蕉贮运保鲜技术(1)

香蕉贮运保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采前管理、采收、采后处理、防腐保鲜、贮藏和运输管理等许多环节,而且环环相扣,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应做好;否则,都会影响最终的贮运保鲜效果。

(第一节)选择优良品种

香蕉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其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耐贮性也有差异。香蕉贮运保鲜,应选择果形大、果形美观、果梳较整齐、风味良好、耐贮性强的香牙蕉品种。从国外引进的巴西蕉、威廉斯蕉及各地的地方优良品种均适用于贮运保鲜。

(第二节)搞好采前管理

采前栽培技术措施与香蕉产品质量及其耐贮性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提高香蕉的贮运保鲜效果,必须十分重视并做好蕉园的采前管理:一是注意增施有机肥、钾肥,适当施用钙肥,以提高香蕉的耐藏性;二是注意采前适当控水,切忌人为大量灌水;三是重点防治香蕉炭疽病、黑腐病、黑星病等病害。

香蕉炭疽病的防治:必须从栽培时做起,首先做好冬季的清园工作,清除病叶、枯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潜藏与传染,并增施肥料加强树势。同时进行药物防治,从抽蕾开花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高脂膜的混合液,连续喷3~4次,可有效地减轻炭疽病的危害。

也可使用其他对炭疽病有防治效果的药剂,如托布津、施保克等。

香蕉黑腐病的防治:除做好清园工作外,要特别强调防止机械伤;在采后要进行去轴落梳,并应用清洗剂、防腐剂等药物处理果实,能有效地防止发生黑腐病及其蔓延。

香蕉黑星病的防治:除了选育抗病品种、搞好果园卫生外,在抽蕾挂果期套袋,并定期用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溶液,或40%灭病威胶悬剂600~800倍溶液喷洒叶片和果实。

目前,为预防果实的病虫害,常在断蕾后立即套袋护果,其效果显著,生产上已普遍推广使用。常用的果袋为长80~120厘米,宽为50~60厘米,厚为003~004毫米的浅蓝色聚乙烯薄膜套袋,套袋打有小孔,以便通气和散热。其具体做法是:在最后一次喷药并断蕾后,用套袋由下而上套住整个果穗,套的上端紧扎在果轴上,下部随其开口且要比果穗长出15~20厘米,这样,既可防范病菌的入侵,也可通风透气。

(第三节)无伤采运

采收是香蕉栽培管理的最后一项作业,又是贮运保鲜的开始。采收和运送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贮运保鲜的效果。要做好香蕉的贮运保鲜,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做到适时、适熟、无伤采收和无伤运送。

一、适时采收

1采收标准香蕉采收时,一般不是凭果皮的颜色变化或果实的硬度来确定,而是根据香蕉果实成长的大小即饱满度来确定采收期。采收标准的确定常用以下方法:(1)根据果实棱角明显与否确定成熟度:果实在发育初期棱角明显,以后随着果实长大,棱角变钝,果身变圆,果皮颜色由绿色变淡,果肉发育也日益充分,逐渐成熟。通常以蕉身的饱满程度来判断香蕉的成熟度,目测法是最可靠而又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习惯上以果穗中部的蕉果为准,在一穗果中,中部几梳蕉指棱角明显高出,则其成熟度在7成以下;若果身近于平满则达到7成熟;果身圆满但尚见棱角为8成熟;果身圆满且棱角不明显则达到9成熟以上。

(2)根据断蕾日数确定成熟度:在6~8月断蕾的,多数品种经80~100天即可达到7成或8成熟;在10~11月断蕾的,需经130~150天才能达到8成熟。

(3)根据果实横切面长短径的比值确定采收期:香蕉果发育初期的横断面为扁长形,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而渐近圆形,假如蕉指中部横切面的短、长径比值为075时,即达到可采收标准。

(4)根据果肉和果皮比率确定采收期:果实发育初期,果皮厚,所占比率高于果肉;随着果实的生长和发育,果肉渐渐增加,果皮也变薄,所占的比率逐渐降低。当果肉占全果重量为75%时,果实发育已达7成熟以上,可以立即采收;也可延长7~10天再采收。

除上述采收标准外,还应考虑果实销售市场的远近、用途以及运输工具等条件。一般常温远途运输或打算较长期贮藏的香蕉,要求在七八成熟即采收。蕉果的饱满度与贮藏寿命成负相关,饱满度越大越不耐藏。近十成饱满度时采收的果实,不但不耐藏,而且在催熟后果皮容易爆裂;尤其是贮运条件不好,没有冷藏库(车)贮运的,采收时的饱满度不能过高。

假如用于近销或加工香蕉干、香蕉酱、香蕉酒或香蕉粉的,则要求果实在八九成熟时才采收。

2采收时间:采收香蕉也与采收其他果实一样,通常选择在阴天或晴天早晨露水干后采收。假如在晴天露水未干时或雨天采收,容易造成香蕉果梳从梳柄处感染病菌,引起梳柄与果柄在运输途中腐烂。采收前7~10天蕉园应严禁灌水,同时蕉园畦、沟内的积水也应排干,以提高香蕉果实在贮运中的耐藏性。

二、无伤采收

采收香蕉通常需要两个人合作进行。在采收香蕉时,最好是俩人一组,一人首先用刀将假茎斜割1刀放倒植株,另一人则接住果穗,然后再砍断果轴。收获的果穗应放在砍前平铺于地上的蕉叶或地毯或海绵垫上,不能让果穗直接接触地面,尽量避免擦伤或机械损伤,以降低贮运过程中的腐烂率。

也可由一人先用砍刀在香蕉假茎离地面约1米高处斜砍1刀,放倒蕉株,在此同时,另一人肩披软垫,及时托住缓慢倒下的果穗,拿刀者再砍断果轴(约留存25厘米长的果轴,以便于绑扎、抓拿),托蕉人将果穗直接托出到果园旁边事先铺有垫床或软垫物的车上。最好将整穗香蕉垂直挂于车上的吊钩上,尽量避免压伤,运至包装加工场进行下一步处理。无伤香蕉催熟后外观相当漂亮,售价往往可提高20%以上。

三、无伤运送

无伤采收和运送是生产高品质香蕉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在采运过程中,应避免割、擦、撞、压伤等,做到“不着陆”或“软着陆”。一般在采前1天打开套袋,用报纸作为缓冲物垫于果把之间,砍蕉时俩人合作,一人砍蕉一人接蕉,轻轻地把蕉斜靠在垫有海绵的特制手推车上运回包装场,在包装场连车一起过磅(磅后再扣除皮重),尽量减少中间搬动操作环节,尽可能避免机械伤。

有条件的大型蕉园,最好在蕉园架设索道,用吊索将采下的香蕉吊挂在索道上,然后将香蕉通过索道无伤运出果园,运到集贸市场或采后加工场处理。在采收运输的整个过程中不让蕉果着地,这样,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实现无伤运送,从而大大提高香蕉的卖相和耐藏性。在国外一些香蕉主产地如菲律宾等地,多数采用索道运蕉。目前,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区已有不少大型蕉园架设索道进行无伤运送和商品化处理,并将香蕉运往国外,每千克香蕉售价提高03~04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福建漳州万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国较早建设香蕉空中采运索道,实施香蕉无创伤机械化采运的公司。建成的铁索道由拱架、轨道和滑车3部分组成。拱架用50镀锌管弯制成倒“U”字形,拱架上端用角铁焊制成1个倒“T”字形架,并焊在拱架上端和一侧。在倒“U”字形架的两边着地处各焊上1块钢板,钢板上各钻2个20圆孔。安装时,用砖块将钢板垫高,使拱架上端的“T”字形架达到设定高度(离地面约21米),并与其他拱架的“T”字形架同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在西20圆孔上打入钢钎,以固定拱架。轨道由空心方钢组成,铺在倒“T”字形架的一侧(位置正好在拱架的中央)。方钢上再铺设1条20镀锌管,作为滑车滑行的轨道。轨道应尽量校正为水平铺设,且镀锌管的连接处应平滑过渡。滑车由2个滑轮用两块钢板平行连接,轴距11厘米,可在方钢上端的镀锌管轨道上自由滑行。

从连接两滑轮的钢板中间套接出1条铁钩,绑在香蕉果穗轴上的尼龙绳就挂在铁钩上。为防止香蕉果穗之间的碰撞,滑车之间用1条79厘米长的10钢条连接,挂接在铁钩上的倒“U”字形架上,以使索道上的香蕉果穗之间保持88厘米的距离。采收香蕉时,一人将香蕉果穗扛在垫有海绵垫的肩背上,由另一人将果轴割断,接扛香蕉的工人便直接将香蕉果穗扛到索道旁。这时再由工人用尼龙绳打个活套将香蕉果穗轴套上并绑紧,然后挂在滑车的铁钩上,每隔88厘米吊一串果穗,待索道上挂完一定数量的果穗后,再由工人沿着索道牵拉果穗到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在整个采运过程中,香蕉不着地,避免了碰伤、压伤等机械创伤,从而提高了香蕉的商品价值。

(第四节)采后处理及加工技术

一、去残存花器

香蕉即使达到八九成熟,其蕉指顶部仍然残留着黑色的花器。将香蕉无伤运到处理场后,应将香蕉垂直悬挂,双手戴上手套细致地将所有残存花器去除,以免影响香蕉外观质量。

二、去轴落梳

香蕉轴约占整穗蕉果的9%~12%,果轴组织疏松,含水量大,并含有糖等营养物质,采收时又留下了伤口,这些都给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尤其是冠腐病,病菌从伤口处侵入,蔓延到小果柄甚至到达果指,导致果实腐烂。因此,采后有必要去轴落梳。去轴落梳后,还可在贮运中节省包装、劳力和费用。

去轴落梳的具体做法是:将整穗条蕉吊起或竖起,用特制的半弧形的落梳刀,在蕉梳与蕉轴的连接处切下,用手拿住蕉梳,直接放入清洗液中,切忌随手乱扔。

在实际的生产运作中,也有对整穗条蕉不进行去轴落梳的。采收后,以整穗香蕉进行贮运,直至催熟后才分梳,而且是带轴分梳,分梳后仍带有一段蕉轴,而在催熟后销售前才切分,这样切口新鲜、美观,而且增加可销售部分的重量,但以整轴蕉贮运,容易造成机械损伤,特别是运输时一般是卧放,易互相挤压,在青蕉时挤压症状不明显,但成熟时蕉果表面便变成了花面,极易招致微生物的侵害,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腐烂。因此,整轴蕉贮运只适用于在短距离、短时间贮运时采用。在贮运时,若将果穗竖立,相互靠放,或采取吊装的方法,更有利于避免机械损伤。

三、清洗修整

新切下的香蕉,从伤口处不断地流出有黏性的汁液,到处流淌,通常在汁液中还带有病菌,干后难以清除,不仅使果实表面不美观,而且还会传播病菌而导致腐烂。因此,在香蕉采后应及时将它清除掉。将落梳的香蕉浸入含06%~1%的明矾或漂白粉的水池漂洗,洗去伤口流出的汁液以及果面上的尘埃,同时去除残果,剔除伤果、残次果,修平落梳伤口,淘汰不合格的果梳之后,再转入清水中复洗,除净残存的清洗剂,捞起沥干,这样可起到清洁果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作用。

四、挑选分级

挑选分级是保证香蕉产品品质的质量控制过程,可帮助栽培者和销售商使产品更符合市场的要求,获取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

采收的香蕉难免有一些不合规格的蕉果。对有病虫的、机械伤的、过长或过短的、饱满度不适当的香蕉在包装前都要剔除,并按货主的要求进行整理、分级。分级的目的主要是达到商品标准化,按国家内销或外销所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标准,有按大小、重量、饱满度以及机械伤程度等标准来分的,但是,一般都是综合各方面的标准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商品整齐划一,不但有利于包装,还可按质定价,优质优价。目前,对香蕉的分级方法以人工为主。要挑选饱满度一致、大小相近、梳形相似的果实包装在一起。1箱中放4~5梳的为一级标准,梳数越多级别越低。通常是挑选、分级、清洗几个步骤一并进行,这样操作起来方便、合理。为保证果实净重达到规格要求,对粗分级后的香蕉还应分别按4、5、6梳为一箱的规格进行过秤分级。

香蕉的质量标准有多种,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等。总的来说,香蕉的质量标准是从以下5个方面制定:果实允许的缺陷、最小果指长度、最小和最大的级别、果梳的大小、排列及净重。

每一等级的果实必须符合该等级标准。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定的,降为下等级,不合格的为等外品。被挑出不能做鲜果用的残次蕉果,可以用于制作深加工产品,以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五、防腐保鲜

香蕉的防腐保鲜一般用药物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杀菌防腐。除此之外,也可以对蕉果的生命活动起抑制作用。

所用的药物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专门抑杀致病微生物的称为杀菌剂或防腐剂;二是能延缓或抑制蕉果衰老的药物,称为保鲜剂,能起这种作用的多数为植物激素类物质。由于性质不同,它们的作用也不同。香蕉主要的病害炭疽病、冠腐病等病菌多潜伏在果实上,采后果实一旦成熟、衰老,病菌吸取蕉果的营养,发病、蔓延很快。因此,采后要尽快进行药物处理。

国内外处理香蕉的杀菌剂有特克多、扑海因、苯莱特、戴挫霉、多菌灵和托布津,以500~1000毫克/千克特克多和500~1000毫克/千克扑海因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将整理好的梳蕉浸泡或喷洒防腐剂05~1分钟,稍晾干用大马力风扇稍风干后进行包装贮运,可有效减少果实病害。经防腐处理后,再用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芳托”系列保鲜剂浸泡或喷洒果蒂,能防止蕉柄脱落。

(第五节)包装

为提高香蕉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能力,除了保证香蕉质量优良外,还要有良好的包装。目前,我国香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装落后。我国香蕉多半还采用竹箩包装,非常粗糙,不但影响美观,而且香蕉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将大大降低香蕉的档次。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包装要求必然越来越讲究。因此,重视和改善香蕉的包装势在必行。

香蕉的包装最好使用具有天地盖的瓦楞纸箱,装蕉时内衬塑料薄膜袋。这种纸箱柔韧且有弹性,保护性能好,容易达到尺寸标准化、规格化,便于搬运、堆叠和机械化操作,也有利于商品印刷标志和装潢。国外香蕉全部采用此种纸箱包装。

我国香蕉包装目前也正逐步以纸箱取代竹箩。从资源再生利用和减少废弃物及城市垃圾着眼,纸箱包装更具优越性。但要注意,纸箱的抗压强度是随纸箱的形状而异,周边越长(纵长与横长之和),强度愈弱;在周边等长的条件下,纵长与横长之比为5∶3左右时强度最大。此外,纸箱抗压强度还与通风孔和手孔的位置、大小有关。在设计和使用香蕉包装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选用的瓦楞纸箱强度必须较坚硬与耐压。

(第六节)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