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香蕉种植新技术
15890900000004

第4章 蕉园管理知识(1)

(第一节)香蕉的常规繁育

栽培香蕉是以吸芽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大田生产香蕉,过去多用吸芽繁殖和地下球茎切块繁殖育苗,繁殖率有所提高,但仍满足不了需要,且易带病虫害。目前这两种常规繁育方式仅有少数地方采用。

1地下茎切块繁殖

采用地下茎切块育苗一般在11~12月间,将地下茎挖出来,大的可切成7~8块,小的切成两块,每块留一壮芽,块重120克以上,切口涂上草木灰,按株行距15厘米×15厘米的规格,芽眼朝上,平放在畦面上,盖一层薄土,然后再盖些稻草。翌年1~2月,待蕉苗高40~50厘米时,即可控苗定植。此法育出的种苗可与同期定值的吸芽同时开花结果,产量无差异。

2吸芽繁殖

采用3~4月出土、苗高40~50厘米的剑芽和褛衣芽进行分株繁殖。剑芽,即当年春、夏季萌发的芽,形似竹笋,叶片细小如剑,此芽定植先长叶,后长根,苗龄幼小。褛衣芽又称过冬芽,是前年秋末从地下茎较低部位萌发的芽,由于冬后叶片干枯下垂,形似破衣衫,故而得名。此芽定植后是先长根,后长叶,生长迅速,结果较早。分株时要用特制的长柄利铲,从吸芽与母株相连处割离,尽量少伤母株地下茎部。吸芽必须带有本身的地下茎,定植后易于成活,切口最好涂以草木灰,并晾干后进行定植。不能选择生长细弱的母株或收果后残株地下茎抽发出的大叶芽,此苗长势弱,结果迟,用其吸芽繁殖容易发生束顶病。

为了减少蕉苗带来的病虫害,蕉苗必须消费处理。方法是:采用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0.5千克,生石灰0.175千克,加水50千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以消灭炭疽病和叶斑病病菌,可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消灭带毒蚜虫,预防束顶病的发生。

(第二节)蕉园的排水与灌溉

1蕉园的排水

(1)旱地蕉园的排水:旱地蕉园主要问题是灌溉,但排水也很重要,土壤质地较为黏重的蕉园,如不重视排水,整地时又未开好总排水沟、中排水沟、小排水沟(畦沟),到5~8月多雨季节、或大雨、暴雨后,容易造成水流不畅或根本排不出积水,香蕉根系、地下茎直至假茎受淹,水渗漏后,根系与地下茎已受到水“窒息”伤害,一般出现烂根和叶片发黄现象,严重的出现死亡。因此,旱地蕉园也必须开设各种排水沟。

(2)平地和水稻田蕉园的排水:平地和水稻田建蕉园,园地一定要高于河流、小溪和低地,千万别选择地势低而封闭的地段建蕉园,整地后要进行种植区与排水沟的区划,开好总排水沟、中排水沟和小排水沟。四周集雨面积较大而又无防洪与排洪设施的地段,应在规划时将四周的防洪与排洪大沟开好,避免四周过多的雨水集中到蕉园。

2蕉园的灌溉与淋水

香蕉的根系肉质,分布较浅;叶片长而宽,一张成熟的蕉叶面积常达1平方米;植株假茎与地下茎也均属肉质,生长迅速,生长量大;因而,在所有水果中,香蕉是需水分较多的一种果树,香蕉各个器官的含水量也是许多热带水果难以相比的,蕉叶的含水量在826%,果实含水量也在80%,而假茎、地下茎的含水量更高达90%以上;根据分析测定,香蕉每制造1千克干物质需要吸收水分600千克。因此,适宜香蕉栽培地区的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且分布较均匀较理想,一般认为,月降雨量最好在200毫米以上,至少也应有100毫米,假如月降雨量少于100毫米就属于缺水,少于50毫米就是严重缺水。然而目前世界各主要香蕉产区尚无一处是理想的降雨区,绝大多数产区在一年某个时期都需要靠采用灌溉措施来满足香蕉的生长需要。

我国几个香蕉产区的年降雨量是不少的,主要是雨量分布极不均匀,雨量集中分布于4~9月,月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而10月至翌年3月降雨量则很少,尤其是12月至翌年2月,雨量极少达到或超过50毫米。因此,我国的香蕉产区如要种好香蕉,就必须解决香蕉在各个生育期的水分问题,尤其是10月至翌年3月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对水分的需要,水分不解决,其他技术措施的效果就逊色三分。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各蕉区的科技工作者与生产者大都有一个共识,即香蕉一个产量周期的需水规律是:润、湿、润。也就是说香蕉苗期要求土壤润,因苗期植株小,叶片少,叶面积小,根系小而少、吸收水分能力尚弱,故需水分不多;当植株长大,生长旺盛,叶片多,叶面积大,土壤要湿,以满足叶面蒸腾量大,需水量多的要求;抽蕾后果实发育期,需水量较少,足以维持叶与根系的正常活动,防止根系与叶片早衰,使果实发育充实就行了。

干旱季节,如久旱无雨又无灌溉条件或水源,受旱植株的叶片会下垂,受旱严重时,叶片甚至枯萎下垂干枯,叶片干枯后假茎也折断;地表干旱,根系也同样干枯致死;地下茎因深长在地下,通常尚能保持着生命能力。而且还有能力抽生吸芽。在干旱季节如能根据香蕉生长发育的生态要求,适时适地适量进行灌溉,香蕉基本上能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结果并获得较好的收益。例如云南省开远地区在11~4月干旱,蕉区农民能在干旱季节进行淋水,使香蕉能在3~4月抽出花蕾,使香蕉结果正常。福建省龙海县1981年8月的观察认为,水肥管理好的蕉园每5~6天可抽生一片叶;水肥管理一般的需7~8天才抽生一片叶,受旱10天不淋水;抽生一片叶需10天或更长时间;若10天无雨又未进行灌溉,蕉叶边缘就开始干枯,因而在夏秋高温高湿季节,通常每5天至少淋水1次,10天无雨则需进行沟灌。1985-1988年广西香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实施小组在玉林、浦北与博白进行高产优质栽培时也发现,在3~11月如能经常保持蕉园种植畦面土壤湿润,畦沟能经常维持有水,在肥料充足的前提下,香蕉植株生长迅速,平均5~6天能抽生一张叶片,温度适宜、肥料充足、水分供应充分时,甚至4~5天抽生一张叶片;前面已提到水分供应不足或者干旱既影响叶片的抽生时间,同时还影响到叶片的寿命,在营养生长期水分不足,叶片容易早衰,叶片寿命缩短,往往由100~110天减至80天以下;这就影响光合产物的制造和累积,造成减产。因而,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水分供应充足,植株生长旺盛,抽蕾正常,蕉梳、蕉指发育良好、饱满、肥大,株产与单产都高。反之,则较差或极差。实施组的水分管理技术是:无雨天蕉园畦面土壤出现干旱现象时,早上或傍晚应进行浇水或喷淋水;在无雨天撒施化肥后,也应进行浇水或淋水,加速化肥溶于土壤和提高肥效;冬天已收蕉的蕉园通常不浇水或浇水极少,但秋植蕉仍需浇水,保持蕉株正常生长,不过浇水量不多,仅维持蕉株根系不干枯能生长即可。实施中也发现霜天晚上蕉园(秋植蕉)畦面浇水还有提高蕉园防霜效果。

干旱天浇水或灌溉蕉园畦面不仅仅是满足于香蕉植株生长需要,同时还避免出现了蕉园空气相对湿度过低的现象。蕉园空气湿度低,会影响蕉株正常营养生长,也影响香蕉生殖生长。例如在果实发育期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影响蕉叶的蒸腾作用,从而影响根系对水分与养分的吸收,使发育中的蕉指发育不充实,降低产量。相对湿度80%左右对香蕉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发育较为适宜(当然,果实发育期可以较营养生长期稍短一些)。我国各蕉区各月的降雨量与空气相对湿度基本上一致,降雨量多的月份相对湿度也相应大,同时月降雨量少、相对湿度低的月份又恰值低温月份,假如水源条件好、设施又齐备的蕉园,在低温月酌量对秋植蕉浇水,增加蕉园相对湿度,对植株越冬会有利。

(第三节)青蕉施肥技术

1香蕉的施肥量

据国外研究,香牙蕉每株一年需要氮150.5克,磷40.7克,钾561克。但植株只能吸收肥料的一部分,其中氮占施肥量的50%(也有称仅1/4),钾占施肥量的50%,磷仅占施肥量的20%~30%,即是说,施用的氮、磷、钾肥料有50%~80%流失或被土壤固定。因此,施肥量应包括植株的吸收量和流失或被固定两项的总和。而要确定本园合理的施肥量,还得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本园的土壤结构与肥力,以及水的供应状况,生产目标(即单位面积产量、单造蕉或多造蕉栽培、新植或宿根)、种植密度、品种类型、管理水平等因素。例如,海南省要比广西少施点肥,土壤缺钾的要多施钾肥,要高产优质的施肥水平必须比一般生产的高,打穴深施的比撒施的要少些,等等。在广东珠江三角洲蕉园。产量要达到每公顷30000~45000千克(亩产2000~3000千克)时,要求每株一年施肥量氮518~823克,磷186~297克,钾750~1185克。

为了使施肥科学合理,既满足香蕉生长发育的需要和生产目标的要求,又不致多施浪费肥料,最好是进行香蕉叶片营养分析和土壤养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施肥,按其缺乏量多少,合理补充不足的部分。

2香蕉的肥料三要素配比

肥料中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不同会影响香蕉对氮、磷、钾的吸收与生长发育。笔者综合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近年的香蕉配方施肥经验,认为要获得施肥效果良好,氮、磷、钾三要素配比范围应是1∶(0.2~0.5)∶(11~20)。要确定香蕉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配比,还应做到以下两点:(1)必须根据本园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尤其是钾的含量不同而不同,氮、磷、钾的配比;土壤含钾十分丰富(交换性钾达006%以上)的应为(1∶03)∶05,含钾较丰富(交换性钾0.025%~0.059%)的应为1∶03∶1,含钾中等(交换性钾0.015%~0.0249%)的应为(1∶0:3)∶(11~13),含钾偏低(交换性钾0.0075%~0.0149%)的应为(1∶0:3)∶(14~17),含钾低(交换性钾只有0.0075%以下)的应为(1∶03)∶(18~20)。

(2)必须根据香蕉不同生长发育期而定。据非洲几内亚的分析结果,花芽分化前期要求氮钾比是1∶(135~16),花芽分化后期则为1∶(15~17),超过或低于上述比例都不利香蕉的生长发育。

3香蕉重要施肥时期

香蕉对养分的需求一般随着叶期增大而增加。香蕉18~40叶期生长发育的好坏,对香蕉的产量与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而这一时期是香蕉重要施肥期。这个时期又可分为营养生长中后期与花芽分化期两个重施期,应把大部分肥料集中在这两个时期施用。

(1)营养生长中后期(18~29叶期),即春植蕉植后3~5个月,夏秋植蕉植后与宿根蕉出芽定笋后5~9个月。从叶形看,这个时期由刚抽中叶(此时刚抽出的新叶多呈弯曲像虎尾状)至进入大叶1~2片。这个时期正处于营养生长盛期,对养分要求十分强烈,反应最敏感,蕉株生长发育得好坏,由肥料供应丰缺所决定,假如这时施重肥,蕉株获得充足养分,就能长晚叶大茎粗的蕉株,进行高效的同化作用,积累大量有机物,为下阶段花芽分化打好物质基础。

(2)花芽分化期(30~40叶期),即春植蕉植后5~7个月,夏秋植蕉植后与宿根蕉出芽定笋后9~11个月,从叶形看,这个时期由抽大叶1~2片至短圆的葵扇叶,叶距从最疏开始转密,抽叶速度转慢;从茎干看,假茎发育至最粗,球茎(蕉头)开始上露地面,呈坛形;从吸芽看,已进入吸芽盛发期。这个时期正处于生殖生长的花芽分化过程,需要大量养分供幼穗生长发育,才能形成穗大果长的果穗。根据国外研究,当营养生长后期进入花芽分化时,叶片的氮素含量骤然下降,由于这时急需大量的氮素供应花芽分化使用,当根系从土壤吸收的氮不能满足需要时,氮素不得不从叶、茎等组织器官转移过来。这时施重肥,可促进叶片最大限度地进行同化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供幼穗的形成与生长发育。

4香蕉施肥次数

香蕉具有周年生长、生长迅速、增长量大的特性,而我国气候特点是香蕉生长最佳季节里出现高温多雨天气,肥料施后易渗漏,挥发流失,因此,香蕉施肥必须贯彻勤施薄施、重点时期重施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