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理财家
15891600000003

第3章 基础知识(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绝大部分货币黄金落入了美国和英国手中。而其它国家则缺乏必要的黄金以进口所需的物资。为了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机制重新运转起来,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上确定:以可同黄金兑换的英镑、美元与黄金一起构成各国的国际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金汇兑本位。但不久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种类型的金本位制便宣告瓦解,继而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如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等。这些货币集团是由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并受它们控制的,在货币集团中居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货币成为集团内各国的储备货币和相互结算的工具。

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确定以美元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和储备货币,而美国则承担义务,将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这样,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70%以上黄金储备的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主要的国际结算工具。这就是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是不稳固的。因为:①这种制度包含着一个深刻的矛盾:一方面各国的储备货币的来源要依靠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另方面为保证储备货币的稳定却要求美国国际收支有顺差。②实际上美元并未排除黄金的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仍然是国际结算的最终手段和国际储备的重要构成因素。而且,就是美元本身的地位也有赖于黄金的支持。美元之所以能取得“等同黄金”的地位,同它可以按一定比价兑换黄金是有密切关系的。一旦美国的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对黄金的兑换,美元的特殊地位就会发生动摇,对美元的信任就会急剧下降,最后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的瓦解。

4.西方国家设想的扩大信用货币

国际流通的另一种形式是发行世界性的信用货币。这类计划早已存在,但过去并未付诸实施。19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发行特别提款权,可看作是一个初步的试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已经同意使特别提款权在未来的国际货币制度中逐步取代黄金与美元,成为各国货币的定值标准和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但要使特别提款权成为真正的世界性信用货币,却殊非易事。因为,要做到这一步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特别提款权稳定性的保证、它的发行与分配、国际收支的调节等。这些关键问题的真正解决,要求各国经济之间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为此有时不仅要求有关国家放弃一部分利益,甚至要求它们放弃一部分国家主权,以服从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统一计划与调节,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5.对黄金最终发挥世界货币作用的不同观点

在国际流通中,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以一种特殊的信用货币(一国的信用货币或世界性的信用货币)来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但是黄金作为国际结算中最终的清偿手段和最可靠的储备资产的作用,仍然不是任何信用货币所能取代的。所以,黄金最终仍然在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当然,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黄金的这种作用不可能以金本位制下那种形式表现出来。但在货币危机尖锐化的情况下,它却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黄金已不再用于国际支付,而且金价对汇价也无决定作用,所以黄金已失去其世界货币的作用,而成为一般的商品。至于黄金储备也只是起着商品性质的价值储备作用。

6.世界货币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掠夺的工具

世界货币是实现国际经济贸易联系的工具,它促进了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大与发展,从而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在经济上逐渐联结起来。但这一过程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它不是通过各个国家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激烈斗争、经济发达国家对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掠夺来进行的。为了扩大商品输出、夺取销售市场和进行国际不等价交换,帝国主义国家力图扩大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周转中的使用范围,操纵外汇行市,并使其它国家、特别是殖民地附属国的货币依附于本国的货币。世界货币的职能也广泛服务于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奴役掠夺殖民地附属国的有力工具。此外,世界货币的职能还被用于准备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以及瓜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为了上述目的,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加紧争夺和积累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借以加强自己的财政与金融实力,而且力图以本国货币取代黄金的世界货币地位,树立本国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统治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对汇价进行控制;并以本国货币来抵偿对外收支逆差,进行资本输出,以免受黄金储备的束缚。

(第四节)理财时代来临

时下,一些小学生的零花钱越来越多,超前消费,畸形消费等不良风气在他们当中愈演愈烈,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这一话题也就是显得极为关键、紧迫、刻不容缓。

说到“理财”,这个词眼并不陌生,我国有句古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能挣会花”的第一步,只懂得挣钱而不会“算计”,也就是不会正确地花钱,往往最终还要感受到金钱的窘迫。“算计”一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财”,可见理财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现今社会,理财教育并不那么尽如人意,许多小学里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连中学里也很少有学校重视这一块的教育,下面我们还是来看一看家长们的说法吧!

家长A:学校可以适当引导小学生如何管好、用好自己的零花钱,但没有必要专门开设一门理财课,因为小学生现在还小,根本接触不到这些东西,也不允许他们接触。

家长B:孩子们现在只要把学习弄好就行,钱不要接触太多了,长大了自然就会理财的。

只有少量家长认为在课堂学习理财非常重要,一位姓吴的家长说:“学校应该早点开展理财教育,让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让他们逐渐适应未来经济生活,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

那么,小学里到底该不该开设理财课呢?教育专家朱棣云认为,小学阶段是开展理财教育的最佳时期。因为“理财”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现代人社会生存必备的基本素质,它直接关系到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为此,我们应门开设了一门课程——理财教育。

对于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认识到钱币,知道钱币的作用、学会钱币之间的换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就要自己开始接触钱了,开始知道钱的消费、银行的功能等等;四、五、六年级的是理财教育深化的阶段,这时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方面。对于孩子的金钱观的培养,没有哪一步可以跳过,需要教师、家长一步步的教育。

总之“理财教育”从娃娃抓起,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者,而是让孩子在接受理财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学会价值判断和提高道德尺度,树立自尊、自立和责任感,促进其个性能力的良好发展,从而为其长大后独立理财和开拓一番事业打下较好的基础。

让我们呼唤理财教育,让它回到我们的身边,回到我们的校园!

(第五节)新时期要求少年会理财

孩子说:我的压岁钱我做主

学生甲:我今年收了2000元压岁钱,我准备这样花:留200元作以后养老用;拿500元请爸爸帮我买5只股票,每只投100元;500元交下学期学费;300元存入银行,让它钱生钱,利滚利,得到的利息捐给灾区;400元作为下学期的零用钱及一切的娱乐费用。

学生乙:我今年收了1000多元压岁钱,如果全给我自己花,我一定去欢乐谷和世界之窗那里爽快一下,过山车、空中飞人、水上飞车,每一种都玩一下;我还会去吃麦当劳,一个人去,痛痛快快吃个够。

学生丙:我会把钱分成3份。三分之一交学费;三分之一存入银行;剩下三分之一分成6份。六分之一买笔,六分之二买零食,剩下的六分之三买书。

学生丁:我今年总共得了1450元,我准备把1300元存入银行。再花70元买一套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我看过《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真是太过瘾了,据说还有一些后续事情在《倚天屠龙记》里有写,我可以再过一把瘾了。连续剧《数码宝贝》我漏了很多集,我这回准备花50元买一套,把没看过的都补上。剩下的钱不多了,只有30元,我再买点好吃的零食,和爸爸妈妈分享,这回我物质和精神就双丰收了!

学生戊:压岁钱的87%(一个整数)用来购买五年期国债。由于深圳年初开展了“第三届关爱活动”,而且学校也鼓励我们积极参与,所以我决定将压岁钱的5%捐给市社会福利院。该笔款已支出,于2006年2月6日看望残疾儿童时实施(有福利院收据为凭)。4%用于新学期需要缴纳的学杂费。每年我的生日,长辈们都送我许多礼物。为了表达我的孝心和对他们的爱的回报,我将在长辈们生日的时候送上亲手制作的卡片和购买小礼物,这笔费用将占2%左右。因该项属不定期支出,所以我将其存入活期存折。最后剩下的约2%将是我的零花钱,这将包括购买简单的文具、同学间的小礼物、食品饮料等。

家长说:孩子的钱我早有安排

家长甲:我的宝贝四岁多了,每年过节的压岁钱我们都给她存起来,等以后给她买些适合她的书籍、玩具等。

家长乙:卿卿的压岁钱被我收下了,嘻嘻,我记得前年卿卿的压岁钱就被我买了一双皮鞋。每年通常是我收,我老公付给别的孩子压岁钱。所以今年我老公就嚷嚷着要和我轮流坐庄呢,我的回答是:除非你生,否则就别想啦。

家长丙:给孩子的压岁钱能少则少,钱多了有什么用?我们的标准一般就是一张,手里有50就50,有100就100,别人给的钱,记入双双的小账本,遇上捐款什么的事,就从那里面支出。现在双双已经捐了两次啦!

钱可以拿来用,但账面上要记住有孩子的压岁钱这一笔。

家长丁:兵兵去年是第一年得压岁钱,所以收了不少压岁钱,有好几千块。一般奶奶的朋友给的归奶奶,外婆的朋友给的归外婆。我只收亲戚、同学的。去年用那钱给外婆买了一个电冰箱、一个空气净化器,我们自己买了一个加湿机。今年的压岁钱在去掉我们给别人的钱的情况下,把剩下的给他存起来,做平时购物的基金。

家长戊:我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今年收了几千元的压岁钱,我们都让他自己支配。

专家说:不宜不管,也不宜全权代理

专家指出,家长对孩子的压岁钱不管不问或全权代理均不可取,前者容易导致孩子盲目浪费,后者可能会使孩子认为家长对他们不信任,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如果孩子已上学,不妨将部分压岁钱交给孩子自己打理,同时引导其制定简单的开销计划、建立消费小账本,让其明白货比三家等简单的消费常识,以此培养孩子的理财观。

(第六节)学会理财对青少年未来人生的影响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压岁钱让不少孩子一夜“暴富”,但压岁钱的“流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少儿理财教育的不足。

一、压岁钱花起来似流水

年前,初中二年级的沉明皓想让妈妈给自己买一双某品牌运动鞋,因为一双鞋要1380元,妈妈没给买,这让他很不愉快。正月初三,沉明皓已经收到1500元压岁钱。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商场买下了那双鞋。

上高一的任爽阳今年收了2000多元压岁钱。

任爽阳的妈妈说,从正月初二开始,任爽阳就和几个同学相约出去玩。第一天去滑雪,第二天去电影院看电影,至于第三天、第四天的去向,根本没告诉家里。任爽阳的妈妈怀疑儿子是去网吧了。

二、不会理财容易染上坏习惯

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压岁钱”已经成为家长十分头痛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压岁钱的用途,90%的孩子表示会购买玩物,80%的孩子表示会用压岁钱请客、买食物,只有10%的孩子表示会把压岁钱存起来留着交学费。

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缺少投资渠道,大部分家长和孩子在面对压岁钱这笔不小的“财富”时,不懂得如何正确管理和使用。孩子也往往容易因此沾染盲目消费、攀比等坏习惯。

上海团市委曾经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92.8%的青少年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呈成人化趋势。

三、学会理财就是学会生存

部分银行理财专家表示,在现代社会中,理财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理财,不仅仅是学会如何用钱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郑州市商业银行理财专家介绍说,该行去年专门发行的“学生卡”业务,已发行了12.3万张,而如何做好“青少年理财”这篇大文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