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老师
15891900000005

第5章 口才的训练(2)

第二,口才与思维能力、语言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口语表达的过程,既是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活动既要利用语言来进行,同时又为着表达思想而产生语言。这种三者循环过程和相互联系使我们明白,一个人口语表达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思维活动的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直接关系,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联系,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带动语言的发展,它们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一些学校的实验表明,通过口语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实验表明,一个婴儿,如果没有人同他交谈,智力发展很慢,作为智力的核心的思维能力发展也慢;有人用语言同他交谈,思维能力和整个智力发展明显加快。

第三,口才与语言修养的关系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口语表达需要脑海里储存语言,这就需要语言修养,口语表达的活动多了,积累的语言也越来越多,口语表达活动促进语言修养。另一方面,通过语言修养,更多地掌握了语言,丰富了语言,掌握了语言规律和支配语言表达的思路,又会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增强。

【例】在一个晚会上,肖伯纳正在专心地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坐在他旁边的一位富翁不禁感到好奇,说道:“肖伯纳先生,我愿出一美元,来打听您在想什么。”“我想的东西不值一美元。”肖伯纳即刻回答。富翁更加感到奇怪,“那么,您究竞在想什么呢?”肖伯纳看着富翁,反问:“您真的想知道吗?”富翁迫不及待地说:“太想知道了。”“我在想着您呵!”

肖伯纳面对突然的发问,迅即作出如此精彩的回答,正是他长期语言修养的结果,也只有经过修养造就深厚的语言功底的人,才能这样不假思索就妙语脱口而出。

(二)口才与教师语言的关系尤为密切

口语与教师语言之间,除了具有上述口才与口语的一般关系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特殊的关系。那就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所需掌握和运用的语言,主要的就是口头语言;所需具备的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的就是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是口才。教师从事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除了运用一些板书和体态语言之外,用的就是口头语言,需要的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所说的教师语言,主要就是指教师的口头语言,教师语言的运用也主要是讲口语表达。教师在语言修养中,应当重点进行口头语言修养和口语表达的训练,努力造就自己的口才。

二、口才的训练

教师要运用好语言艺术,还要练就好口才,一个没有口才的教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是非常糟糕的,一个只能“茶壶里煮饺子”的教师,在公众场合讲话一定是非常笨拙可笑的,这样的人是无法胜任教师这一职业的,要知道,口才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在我国,早在孔子教学时就开设过口才课,孔子三千弟子中不乏擅长应对和论辩的人。

在有些国家,人们常常根据一个人讲话的内容,讲话时的风度,来判断他的水平、学识和能力。因此,人们对口才训练引起了重视。

口才训练不是像语言学那样,把语言当作抽象的理论系统来研究。它是偏重于口语在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职能,并通过交际活动中的口语实践来表达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对策。要想提高自己说话的水平,强化自己说话的能力,训练自己的口才,唯一的途径是下工夫,勤学苦练。

要练口才,必须开口说话,必须进行大量的说话实践。怕说话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会产生紧张情绪的人,有点“口吃”之类缺陷的人,就叹息自己不合适练口才,那大可不必,一定要“强迫”自己开口说话。不要说一般人,就是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首次登台时也会颤抖不已,他们出众的口才都是在实践中反复磨练出来的。世界著名大演讲家中,就有不少人小时候患过“口吃”的毛病。为了克服缺陷,矫正口吃,德摩斯梯尼口含鹅卵石,面对滔滔大海喊叫,有时边跑边朗诵。为了防止别人引诱他走出房门,竟把自己的头发剃掉一半,弄成半阴半阳的“阴阳头”,以此将自己束缚在书房里,潜心苦练口才。最后他成为了举世无双的大雄辩家。田中角荣的练习方法,是常常朗诵、慢读书文;为了发音准确,就对着镜子纠正嘴形和舌根部位,不放过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口才。

我国革命队伍中刻苦训练口才的也不乏其人。

【例】肖楚女当教师时,每天天刚亮就跑到学校后山的一个僻静地方,对着镜子,观察自己讲课、讲演的表情和动作。闻一多先生,1919年在清华园读书时就十分刻苦地练习演讲。他曾在日记中写道:“近来演讲课练习又渐疏,不猛起直追恐落人后。”又写道:“演讲降到中等,此大耻奇辱也”1月9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夜出外演讲12遍。”14日写道:“夜至凉亭练演说3遍,”回寝室又“温演讲5遍”,隔天又是“习演说”。北京的1月,寒风呼呼,刺人心骨,闻一多还是那么刻苦地坚持练习,怎能不获成功呢?可以说,他那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正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写照!

畏惧、怯场,是初次登台演讲者的普通心理,甚至包括大演说家在内,如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蔡特金,还有前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她们首次演讲时,也不是尽如人意。然而罗宾森教授在他的《创造中的大脑》一书中说:“畏惧是无知与犹豫的私生子。”确实,训练和练习会把对听众的恐惧磨光耗尽,给自己增添自信心。

有人问肖伯纳是怎样学会演讲的,他回答说:“我学讲演就像学滑冰,办法是不断让自己显得像个傻瓜,直到习惯了为止。”青年时代的肖伯纳是个最腼腆的人,在他第一次演说完时,像是受了莫大的惊吓。于是他发誓要“以十倍的努力工作”,并决心每星期至少当众演说一次。从此,人们在学校、教室、市场、公园、码头,在挤满三四千听众的大厅或只有几个人的地下室,都能经常见到他激昂陈辞的身影,在12年中,他的演讲达千次。

罗斯福一向被视为勇气的象征,然而,他曾经也是个胆怯的人,他在《自传》中讲自己儿时相当瘦弱,也相当胆怯,年轻时,对自己的力量起初感到又紧张,又没有把握,于是不得不吃尽辛苦和劳累,不仅劳其筋骨,而且还磨练自己的心灵和精神,经过反复的口才训练终于成为演讲家。

林肯也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说家。他的《葛底斯堡演说》被铸成英文,至今存放在英国牛津大学。我们知道,牛津大学是享誉世界的高等学府,它有一个该校最大的学生社团,这就是被人们誉为“政治家摇篮”的牛津大学辩论会。许多名声显赫的政治家,如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希思和撒切尔夫人、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都是经过牛津大学走向社会的。

林肯的口才又是怎样练就的呢?他的伙伴胡思登说:“林肯最初经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就学他们的样子,经常对着树、树桩或成行的玉米演讲,终于解除了怯场心理,成为有名的演讲家。”

上述诸多事例告诉我们:我们不要仅仅羡慕那些成功的演说家的口才,更要学习他们成功之前的那种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意志。成功在于苦练。

训练口才,除了坚持苦练,当然还需要有效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训练方法:

(一)练习绕口令

绕口令亦叫拗口令,有的地区叫急口令。练习绕口令对训练口才很重要。相声演员就得练绕口令,让口舌受训练,能够快速而清晰地发音说话。我们不妨找一两段绕口令反复地加以练习,这对训练口才是大有裨益的。如“14是14,40是40,不要把14说成40,也不要把40说成14。”这是一种语言游戏,先可以慢些,然后再加快,练熟到能一口气急速念出,这样,才能嘴里说着这句话,心里已在想着后面的话,这样熟练、自如地表达,在口才中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二)泛读和精读

要广泛阅读、默读、朗读历代名著和诗文,以及革命导师、优秀人物的作品,还有优秀教师的讲课稿、演讲家的演讲词,如景克宁、郭海燕主编的《人生的论证——中国当代九人演讲集》、邵守义主编的《外国名人演讲选》等,然后精读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读书的速度可由慢至快,声音可由低到高,边读边领会其含义、诗韵,边读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吸取养料和精华。

这里须注意的是,不光教师读,还要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与说的能力。这是当前实行素质教育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学校应重视,具体到每个教师也应行动。像《中国教育报》记者王增昌在无锡南洋学校采访,听了语文教师诸向阳的一节课,了解到他在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诸老师执教的《麻雀》课,引入新课后,便以深情的语调、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动情地朗读了《麻雀》全文,接着提出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先默读,再让学生每人读一小节,从第一排第一个同学开始,依次轮流朗读,使七八个学生得到朗读机会。读完课文,讨论思考题时,大家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讨论中诸老师有意识地请一位没举手的学生发言,在他的启发下,这位同学也答得不错,诸老师为鼓励他的进步,请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最后,诸老师选择课文中最感人的两段,让学生当堂背诵。课堂效果颇好。

(三)背诵

在对作品加深了理解,也相当熟悉时,便要求熟练地背诵下来。如林肯背诵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等名剧的大段对话。要背那些好的用口语写成的文章,背得越熟、越快越好。

当然背诵时最好是面对听众,哪怕是只有一个听众。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善于演讲,当有人称赞他时,他说:“写下了讲稿,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把纸扔了。”这个“记”,也即是背诵,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吴晗同志生前曾讲过,一个自学的青年,若能背会50篇古文,阅读浅近文言文就可以过关了。还有人说,熟记百把篇范文,比之学习文章作法之类会更有用。现在引导学生读、背于一时,将来使他们受用一辈子,不是大好事吗?

(四)试讲

要想讲话获得成功,试讲是个有效的办法。一边试讲一边可以体验讲话的内容,还可以在别人评论的基础上作一些改进。

因此,教师讲课之前应进行试讲,除准备好教案外,还要加强口才的训练,即试讲,不妨由家长或朋友请一两位有一定相关知识的人来当听众,这是小范围试讲,模拟一下,让他们给予评论和参谋。

【例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几乎每次演讲前的试讲都会请自己的妻子当听众,同时小心地记下妻子独到精辟的批评,每当丘吉尔练习他所写的关于不幸事件的演讲稿,眼泪从他的眼眶流出时,妻子也会同他一起悲伤;而听到他机智感人的话语,妻子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无怪乎别人提到他的成功时,丘吉尔会说:“没有我的妻子,我可能不会成功。”

试讲方法还有独自试讲,即一个人讲,用以体会、记忆要讲的内容,增强效果;有对着镜子练习,用以掌握适度的表情和姿势,效果甚佳;有对录音机试讲,然后记录音,找出问题,予以改进。

口才训练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注意在说话的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有时在某种场合下说话没说好,事过以后,不要只是后悔、难过,而是要亡羊补牢,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反复琢磨当初自己如何讲才好。长此下去,必有收获,必定会使自己的口才大有长进。

这里还需指出的是教师不光要自己训练口才,还应指导和引导学生训练口才,学生训练口才的机会很多,大到大型的演讲、辩论,小到课堂的发言,向老师汇报思想,与同学座谈、聊天,都是训练口才的极好机会,教师只需从旁稍加指导和引导,就能使学生达到理想的目的。

【例】原《教育艺术》杂志编委徐晓超有许多口诀,其中《教学三七开》口诀:三分学,七分练,学习效果看实践;三分练,七分想,学习收获深又广;三分古,七分今,古为今用少而精;三分外,七分中,洋为中用信息通。《天天练》口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师傅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故而要天天练。

无论如何,口才的训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踏踏实实,是练不出口才的。

(第三节)说话的思维能力培养

所谓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我们都见过一些口才好、脑子很灵的人;但是,是否见过口才很好,而脑子反应却很迟钝的人呢?可见口才绝不仅仅是一个口齿伶俐的问题!练习绕口令也只是口才训练的第一步。

近年来,在迅速发展的心理学、思维学、脑科学的影响下,人们更加重视“言”与“思”即口才与思维的关系。口才是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反映,思维是口才的内功,只有想得清楚,才说得明白,只有才思敏捷,才能应对如流。

对“口才思维”的研究,早在孔子讲学时就谈到过:“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意思是讲话的时候,注意言辞和口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而《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在魏晋南北朝的年代就把演说、演说词作为一门艺术科学来加以概括总结。如下表:

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古人还进而强调“多思”,“精于思,而美于言”,意思是一个人说什么,怎么说,都反映出他的思维品质。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和时局》报告中曾生动地指出:“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俗话说:‘眉头一皱,记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这里讲的就是思维能力的作用。

思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从研究口才的需要出发,从思维对口才的影响作用这个角度,来研究如何培养说话的思维能力,或者说研究如何培养与说话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就需要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一个知识和科技竞争的时代。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充分表明,教育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存亡。

确实,在事业发展中,第一位就是人的素质,从每年度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来看,角逐和较量就是靠实力。这个实力,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不只是指企业家本人素质,而且还包括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生产者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