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夏小军医学文集
15893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刚进入四十岁,我作了一个决定:把自己已经发表的医学论文结集出版。其理由有二:一是对以往学习研究的一个小结;二是回顾一下自己已经走过的从医里程。

从走进甘肃中医学院大门那一天算起,我进入中医行道已经二十四年了。回顾这二十四年的中医之路,我觉得自己与中医此生有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我祖籍甘肃灵台,那里是中医针灸学之祖皇甫谧的家乡;生长在甘肃庆阳,这里又是中医学鼻祖岐伯的故里。父母都是医药工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对祖国中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经常协助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母亲给药斗内上药,也是我闲暇时最爱干的一项“工作”,并因此闻贯了中药的气息,能较准确的辨认出200余种常用中药。但疾病总是与我过意不去,上高一时曾因病休学半年,高考预选后又因病住院,考试时事先向医生请好了假,并由父亲用自行车推到考场,考试结束后返回病房静脉输液,直到赴校的前一天晚上也是在病床上度过的,这也是我矢志学医的一个主要原因。

上大学的1982年,适逢“衡阳会议”召开,关于“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那一年,一个“振兴中医”,“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为我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学里我遇到了文革期间被错划为“右派”,曾被下放到甘肃庆阳工作过的全国知名中医专家华良才教授,是他为我把脉处方,使我边上学读书,边服药治病,先后共服中药汤剂近500剂,从而彻底治愈了我多年未愈的顽疾。我也深深地被中医药这种神奇的疗效折服了,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挚爱。

经过五年的在校学习,聆听了于己百、郑魁山、周信有、华良才、张士卿等国内知名中医专家的教诲,不仅学到了他们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的临床经验,而且学到了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风范。在甘肃省中医院、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实习及见习期间,又得到了王自立、李顺保、李盛华等老师的言传身教。这一切都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我自愿要求返回庆阳这块生我养我的黄土地,这里不仅是革命老区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而且缺医少药状况十分严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决心用我所学为家乡人民的健康事业尽微薄之力。

参加工作后,又有幸师从原庆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赫炎光副主任医师及现任院长谢君国主任医师,他们对中医药事业的酷爱和挚着追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走上了一条立足临床搞科研的无悔之路。工作始初,我被分配到儿科,当时正值年轻,精力旺盛,记忆力好,边坚持临床实践,边巩固理论基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理论中找答案,理论学习中的收获运用到临床中指导实践,短短的几年时间,理论知识得到了拓展和巩固,实践经验得到了初步积累,加上用药简便验廉及医德医风良好而很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1991年冬曾创下了医院个人日门诊量138人次的新纪录。同时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先后研制出“中药小儿退热滴鼻液”、“保婴枕”等儿科新型中药制剂及保建用品,前者已成为院内制剂,后者获医疗器械生产批文,产品畅销国内。在此期间,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中药材人工栽培工作,于1992年主持完成省级“北柴胡人工栽培及质量研究”课题,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在儿科工作的同时,针对当地血液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全省除省城兰州四所综合医院设有血液科之外,基层医院均无血液病专科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中医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作为科研方向,进行中医药治疗血液病临床研究,1995年结业于中华医学会举办为期一年的血液病学习班。经不懈努力,并在国内知名血液病专家、原兰州医学院马兰芳教授、甘肃省肿瘤医院裴正学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丁进芳,任守义主任医师等老师们的指导下,“中药回生汤系列辨治急性白血病临床研究”课题,于1996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并获奖;1998年在庆阳市中医医院组建起全省唯一一所中医血液病专科,2001年被甘肃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中医药专科。2005年,又相继完成了省列“再障生血胶囊系列治疗慢性再障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及“摄血丸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等课题,均通过省级科技鉴定并获奖。截至目前,已收治各类血液病患者6000余人次,门诊10余万人次,接受国内外患者信函或电话咨询2万余人次,病人涉及国内28个省市及国外部分地区,其中有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已无病存活15年以上,近20例已无病存活10年以上;研制的7种专科纯中药制剂已应用于临床,国内30多家新闻媒体曾对此作过采访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多年来,我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不断学习请教思考,不断积累总结经验,稍有心得,便命笔成文。近二十年来先后有近百篇论文分别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各类专业学术会议交流,内容涉及经典研读、名师真传、临证经验、理论探讨及科研撷英六个方面,本书所收录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对于感兴趣且比较重大的课题,就开展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1995年撰写了14万字的柴胡研究专著《药用柴胡》,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被专家誉为“国内迄今唯一一本药用柴胡专著”,荣获庆阳市首届优秀图书奖。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9项,参与完成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厅市级科技进步奖8次,获国家专利1项,目前正在承担的科研课题3项。

对于这近二十年的工作,组织和人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1990年获甘肃省首届医德医风百日评比先进个人;1991年获庆阳市“百名最佳”职工及全市“学、讲、做”先进个人;1992年获庆阳市“优质服务明星”;1994年获“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1995年获“全省职工职业道德标兵”及庆阳市卫生系统“十佳医德标兵”;1997年获“首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创业提名奖”,并入选庆阳市知识分子拔尖人才,同年晋升为中医副主任医师;1998年获庆阳市卫生系统“优质服务明星”及庆阳市“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获“第二届甘肃青年科技奖”,并入选庆阳市“185人才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当选为甘肃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2002年入选甘肃省“333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二层次人选;同年晋升为中医主任医师;2003年入选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并经笔试、面试,层层选择,作为甘肃省唯一一名入选者,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目前除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的研修课程进行学习及参加集中培训之外,又跟随指导老师张士卿教授、裴正学教授、谢君国主任医师进行为期3年的系统学习,已聆听了国内数十位当代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学术讲座,学到了他们非常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学方法,受益匪浅。2004年结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医院管理方向研究生班。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与组织和人民的关心及支持是分不开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闫树江司长,甘肃省卫生厅侯生华厅长、原副厅长石国壁、侯志民、徐怀恩,甘肃省中医管理局鄢卫东局长、甘培尚副局长,庆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庆阳市卫生局李伟局长、王世林副局长以及原任及现任各位局领导等,对我的成长都寄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期望;庆阳市中医医院几任院领导及身边的同事,对我的工作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各位老师对我的学习也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诲,这一切都将使我终生难忘。

回顾这二十年我所走过的中医之路,走进中医之门,适逢“振兴中医”政策出台,是为天时;生长在黄帝、岐伯、皇甫谧的故里,是为地利;出生在一个医药之家,又幸遇诸多良师益友、专家领导的支持和教导,是为人和。有此三者,我在中医道路上的实践才略有收获,探索才略有所得。但我深知,中华医学,博大精深,“路漫漫其修远兮”,正如原甘肃省卫生厅石国壁副厅长在《甘肃中医》2004年第11期“忆老太医翟文楼先生”一文中描述的那样,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他们在拜访卧病在床的清朝太医院最后一期太医之一的翟文楼先生时,翟先生说:“我从医几十年,现在提起来,我在医道上挂了个号,我一只脚在门内,一只脚在门外。做一个医生不容易,譬如像开杂货店,什么货都得准备……”。当代中医大师任继学教授也说:“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我在此道上探索了六十年,只到七十岁时才悟出了一点道儿”。我虽已年过四十,但相对这些大师名医,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学生,整理出版这本文集就是为了总结过去,以明得失;面向未来,奋进求索。由于才疏学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诸多错谬之处,还望各位专家、老师及同道指正。

夏小军

丙戌年闰七月初七于陇右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