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夏小军医学文集
15893000000014

第14章 经典研读(13)

炭药止血,其理有二:一是水为黑之色,血色红赤,逢黑必止,取其水克火之义;二是烧炭存性,保持药物原有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药物炒炭之后,虽然其四气、五味及升降浮沉等性能均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原有主要作用或某一方面的作用未发生变化,此所谓“存性”。例如黄芩,生用味苦性寒,清热泻火力专,多用于热病邪入气营等;炒炭后味苦性涩,性微寒,清热止血力胜,多用于吐血、衄血等证,其清热之功尤存。生大黄味苦泻下;炒炭后味苦微涩,长于止血行瘀,其化瘀之效仍在。乌梅生用味酸生津、敛肺;炒炭后味酸微苦涩,长于涩肠止血,其收敛之性未减。生荆芥主升浮,能解表祛风;炒炭后偏主沉降,能止血宁络,取其祛血分风邪之力。槐角生用味苦性寒,泻热凉血力胜,多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衄;炒炭后味苦微涩,性偏平和,止血安络力强,多用于便血、痔血及崩漏等。炒炭的目的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多数药物炒炭后微量元素呈下降趋势,鞣质含量多呈上升趋势,而鞣质在医疗上常作为收敛剂,具有收敛止血、止泻等作用。例如荆芥主含挥发油,炒炭后挥发油散失,生成的碳素可以止血,内服能使实验动物的出、凝血时间缩短;大黄炒炭存性后结合性大黄酸绝大部分均被破坏,而大黄酚及大黄素-6-甲醚的含量增高,故有止血之功等。另椐报道,药物炒炭后其理化性质虽产生了变化,但只要处理恰当,则无致癌危险;对于部分具有剌激性的药物还可缓和药性。例如艾叶炒炭后辛散之性大减,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增强温经止血作用等。此外,对于血余炭、棕榈炭而言,其生品不能入药,锻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而止血。从上可见,炭药止血并非以“血见黑即止”一概而论,更重要的还在于“存性”。亦正如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说:“今药肆中止知烧灰则色变黑,而不知存性二字……”。见解深刻,不可不崇。

2用药不在多方法宜灵活

尽管目前临床常用于止血的炭药只有二十余种,但其用途确比较广泛,用法也非常灵活。既用于各种血液病引起的出血,又用于其它疾病并发的出血,既可入煎剂,又可入丸、散之剂;既能口服,又能外用。用于外治者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用血余炭研细末吹鼻治鼻衄,明代王玺《医林类证集要》中以火烧莲房吹鼻治鼻衄,张必禄《医方辨难大成》中用蒲黄炭涂舌治舌衄等。亦正如唐容川所言:“衄血病在经脉,兼用外治法,亦能取急救”。其单用者,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治便血的栀子炭;宋代《圣济总录》治吐血的槐花炭;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治便血的乌梅炭;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治便血尿血的诃子炭;武之望《济阴纲目》治尿血便血的荆芥穗炭及夏枯草炭;近代名医邓铁涛治疗崩漏的“一味血余炭”等。合用者,如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治诸窍出血的黑散子(莲蓬炭、棕榈炭、血余炭);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治疗诸血的十灰散(大蓟、小蓟、荷叶、茅根、茜根、侧柏叶、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烧灰存性);朱震亨《丹溪手镜》治疗便血的越桃散(栀子炭、槐花炭、炮姜炭、大枣炭);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及类方》治疗便血的三灰散(侧柏叶炭、棕榈炭、桐子炭);近代名医刘炳凡治疗诸血的“刘氏三炭”(蒲黄炭、五灵脂炭、荆芥炭)等。组为复方者,则如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治疗血崩所用肠风黑神散中的棕榈炭,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治疗腹痛吐血所用顺经汤中的荆芥炭;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咳血所用化血丹中的血余炭;近代名医柳学株治疗血友病的“二炭一粉”(生地炭、茅根炭、三七粉)等。笔者体会,炭药用于外治时,一般以单用为主,内服时既可单用,又可合用,然而应用最多的是一、二味或数味炭药与其它药物配合,组为复方应用。例如凉血止血药,通常生品凉血力胜,炒炭后则止血作用强,具体运用时若病人血热较盛,且方中已有足够的凉血止血药时,选加部分炭药可增强止血固涩作用;反之,若病人出血量较多,血热又不太盛,但方中已有足够的止血炭药时,选加部分生药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功。可见,炭药止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方法灵活,贵在变通。亦正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所云:“治血之药,凡为君为臣,或宜专用,或宜相兼,病有深浅,方有轻重,其间参合之妙固由乎人,而性用之殊知其矣”。可谓一言中的。

3急则治其标辨证尤为要

《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宋代窦材《扁鹊心书》又曰:“失血之证,世人所畏,而医人亦多缩手。……唯在辨其阴阳,权衡其虚实,温清补泻各得其宜”。明代赵献可《医贯》更说:“凡血证,先分阴阳,有阴虚,有阳虚,……既分阴阳,又须分三因”。止血乃血证之治疗大法之一,清代吴澄《不居集》中列举降气、导瘀、温中、温散、补气、补益、阻遏、升阳等治血八法,明人盛启东又有“见血休治血”的戒告,意寓治病必求于本。临床体会,止血虽为血证常见治法之一,但只有当出血量较多之际,则无论任何原因引起,总以止血为首要,所谓急则治其标。炭药性多收涩寒凉,属阻遏之品,用于止血多为治标之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由于证有阴阳虚实之别,药又有寒热温凉之分,故作为治疗出血不止时应急之炭药,应用时必须根据血证之性质、缓急、轻重、上下而分治之,并应充分考虑到药物的性能,用之得当,见效迅速;用之不当,变证多端。亦正如清代名医张锡纯所云:“吐衄之证,最忌重用凉药及药炭,强止其血。因吐衄之时,血不归经,遂以凉药及药炭,则经络瘀塞,血止之后,转成血痹虚劳之症”。余在临床时,常遵循清代程履新《程氏易简方论》“治上溢,……阻遏之方则兼用之,治下渗,……而阻遏之方多用之”的原则,对于辨证为实热出血者,善用炭药止血;对于虚热及气虚出血者,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以免耗气伤阴;至于瘀血出血者,则较少应用。此外,炭药止血,并非一尘不变。如《金匮》柏叶汤,由柏叶、艾叶、干姜、马通汁组成,原系温阳和血、引血归经之剂,用治吐血不止。近代名医李寿山将原方三味生药炒炭,并以童便代之马通汁用治各种咳血,均获良效。岳美中教授也以其炒炭治疗小儿鼻衄收效甚捷,余常崇之。再如,清代唐容川治疗衄血“用十灰散塞鼻,并吞咽十灰散,为极稳妥”。余临证时对于因热邪较盛引起的出血,除按原方用法应用之外,也常将方中诸药生用,水煎作汤剂服,取效亦良。总之,炭药止血虽为治标之法,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及时恰当,标本兼顾,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否则,亦正如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所言:“治吐血者,……何今日之医,动以引血归经为谈,不可概用止血之味,甚至有吐出亦美,壅反为害,遂令迁移时日,阴虚阳旺,煎熬不止,至于不救,果谁之咎”?此之谓也。

(刊登于《甘肃中医》2005年第2期,指导:王自立)

十八、童便止血刍议

人尿入药,首载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取健康人之小便,“童男者尤良”,故常用儿童之尿,又称为童便。其味咸性寒,用“疗寒热头疼温气”。《太平圣惠方》中有“斩头取尾”的采集方法。《不居集》谓“以磁器盛之”。《诸证辨疑》曰:“但取十二岁以下童子,绝其烹炮咸酸,多与米饮,以助水道”;并称其有“滋阴降火,消瘀血”之效。《大明本草》谓其“滋阴降火甚速”。《本草拾遗》言其“止劳渴,润心肺,疗血闷热狂,扑损,瘀血在内运绝,止吐血鼻血”。《本草衍义》谓“热劳方中用之”。《日华子本草》用治“吐血鼻洪”。《太平圣惠方》用治“齿缝衄血”。《千金方》用治“金疮出血不止”。《新修本草》用治“打伤瘀血攻心”。李时珍则说其“能治肺病,引火下行”;且“味咸而走血,治诸血病也”。可见,童便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兼清瘀血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以及骨蒸劳热、跌仆血瘀等。此外,凝结在尿桶或尿缸中的灰白色无晶形薄片或块片,称人中白,历代也多用于治疗血证。《医方考》曰:“人中白……其味咸寒,咸则能入血,寒则能胜热。其味厚于人便,故其奏功尤捷”。《杂病源流犀烛》中更有“衄至五七日不止者,宜人中白散”的记载。其功用亦同于童便。用量一般5~10克,外用适量。另外,古有淡秋石一物,系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其与人中白不同。而今多数地区用生人中白漂净,日晒夜露,去净臭味称淡秋石。故现之生人中白与淡秋石是异名同物,其作用不及童便。亦如《本草纲目》所言:“若炼成秋石,真元之气渐失,不及童便矣”。

童便止血,其用已久。早在南齐褚澄《褚氏遗书》中就有治疗诸血“饮溲溺则百不一死,服寒凉则百不一生”之说。元代滋阴派代表朱丹溪治疗吐血、呕血诸方中多用童便。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曰:吐血“凡属火证,皆宜童便”。清代吴谦等《医宗金鉴》谓:“产后口鼻黑而衄,胃绝肺败药难医,参兰丹膝生熟地,童便多冲冀万一”。吴澄《不居集》说:“童便者,浊阴归下窍,兼有行瘀之能”;且“诸虚吐衄等血症药中,每入童便半合,其效甚速,或单用童便,无不应效”。唐容川《血证论》更说:“童便尤能自还神化,服制火邪以滋肾水,大有功用……本人小便,清晨服一碗,名回龙汤,各种随笔,赞回龙汤之妙者甚多,病家皆所当服也”。其作用机制,亦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言:“凡人精气,清者为血,浊者为气;浊之清者为津液,清之浊者为小便。小便与血同类也,故其味咸而走血,治诸血病也”。清代张必禄《医方辨难大成》言其“载药下行,即引药入肾”。民国名医范文甫亦言:“用童便既有祛瘀生新之功,又能制约辛温有过,同时对真寒假热之证亦有反佐之功”等。对此持不同见解者,也不乏其人。如明代梁学孟《国医宗旨》说:“世俗谓病痰火者,唯服童便最好。余治火病,每禁服童便。盖童便降火虽速,而损胃多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如肠风,不用童便”。清代罗美《名医汇粹》亦说:“中气既弱,断不宜童便之沉寒”等。由此可见,童便咸而走血,寒能清热,对于因血热妄行,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或兼有瘀血的各种出血,可起到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之功,且祛邪不伤正,止血不留瘀,并可防治产后或跌打损伤等原因所致的出血,既能止血,又能防止厥脱。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正常人尿的成分复杂而多变,但其主要成分为尿素及氯化钠、钾、磷等,另外,尚有微量的维生素和多种激素。服之虽有异味,但却无毒副作用,且价廉易得。今人只知此乃人体之排泄物,认为不洁,多弃之不用,实觉憾矣!近代名医蒲辅周先生云:“童便对阴虚痨怯,吐、衄、咳、唾诸血病,余用之皆有效,且不妨其虚。凡骨蒸劳热,内热入血诸证用之皆效。惜乎世人以秽浊目之,殊不知乃浊中之清,真良药也。产后服之,诸恙皆息,百病不生。又跌打损伤,单服此一味即愈”。当代名医刘渡舟亦云:“童便属‘血肉有情之品’,易被吸收而直接为人所用,是草木滋阴之品所不能比拟的。其既不损阴,也不碍阳,实乃平和有效之药”。余在临证时也常遵是说,应用童便治疗多种血证,每获良效。

究其用法,灵活多样。单用者,如《千金方》“饮人尿三升”;《新修本草》“煎服一升”;《太平圣惠方》“温热含之”;《本草纲目》“当热饮,热则真气尚存,其行最速,冷则惟有咸寒之性而已”等。合用者,如《日华子本草》“人溺姜汁和匀,服一升”;《诸证辨疑》“每用一盏,入姜汁或韭汁二三点,徐徐服之,日进二三服。寒天则重汤温服,久服有效也”。然而应用最多者,除单用外,则是以童便送服其它汤剂或丸散之剂。此外,还可用于炮制其它止血药物,以导血下行,引药归经。其为治标之法,故应中病即止,脾胃虚寒及“气血虚无热者,尤不宜多服(《诸证辨疑》)”。观其用量,古人用1~3升不等,今用鲜者1~2杯即可,同时宜取中段尿液,温服为宜。但总应因人、因病而异,辨证施用,不必拘泥。

(刊登于《中医药学刊》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