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夏小军医学文集
15893000000034

第34章 理论探讨(8)

1理论依据

中医学对血液与脾胃的认识及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在血液的生成方面,认为“人以水谷为本”;“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五谷之精微,和而为血”。明确指出了饮食中的精微物质是造血的原料。“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亦并胃中,……泌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中焦包括脾胃,“脾合胃”,脾胃接受了饮食中的气和精微物质,再经过变化过程造成血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在血液的生成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血液的生成,且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脾胃的重要性。在血液的调节方面,认为“脾藏营”;“营出中焦”;“夫脾健则能摄血”。若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血失所统而妄行脉外,发生出血。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故外感六淫、饮食起居及内伤七情等因素,皆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血液病的发生又与脾胃功能失调息息相关。如寒邪外袭,可直中三阴,足太阴脾经为三阴之首;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脾阳受损,则气血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两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恶湿”。湿为阴邪,蕴阻中焦则脾胃运化无权,水湿不化而影响气血之生化,发生血虚;湿浊内生,聚而成痰,痰阻气机,血行不畅而成瘀积。“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思伤脾”;“用力过度,……肠胃之经络伤,则血溢于肠外”等论述,皆说明脾胃损伤则健运失常,均可影响气血之化生而发血病。在治则治法方面,提出“虚者补之”,“劳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等大法,强调用温补之法,从脾肾论治虚劳。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于虚劳的治疗抓住脾肾,以建中汤类甘温补中;对于下血,治分远近,属于脾寒不能统血者,用黄土汤治疗等,均为后世所效法。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更有“一切血证,经久不愈,每每以胃药收功”之说。宋金时期李东垣充实了脾胃学说,强调人体以胃气为本,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等观点,并在《内经》“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等理论的基础上,制定补中益气丸升阳益气、甘温除热,作为治疗虚劳发热及气不摄血的有效方剂沿用至今。明代张三锡《病机部》亦说“一切血症、血虚,皆当调理脾胃为主”。至清代,叶天士创立了养胃阴之法,提出“胃为血证之要道,若胃有不和,当先治胃也”;“凡咳血之脉,右坚者,治在气分,系震动胃络所致,宜薄味调养胃阴”等论点,既继承了《内经》的理论,又充实了东垣学说,为调理脾胃法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2调理方法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的疾病。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均属于血液病范畴,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属于祖国医学“虚劳”、“虚损”、“血虚”、“血证”、“亡血”、“急劳”、“症积”、“瘰疬”等范畴。调理脾胃包括补脾胃和调脾胃两大法则。据此,可将血液病临床常用的调理脾胃法归纳为如下八法。

2.1健脾益气法

适用于内伤脾气、脾不健运之血虚、虚劳诸症,以及吐血、便血或急劳化疗后表现为脾气虚弱者。治以健脾益气,调胃安中。方选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2健脾摄血法

适用于脾气虚弱、气不摄血之鼻衄、齿衄、肌衄、便血、尿血、崩漏等属慢性轻型者。治以健脾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2.3升脾益气法

适用于元气亏损、中气下陷之便血、尿血、崩漏等,亦可用于气血两虚之发热。治以升脾益气。方选补中益气丸或升陷汤加减。

2.4温补脾阳法

适用于脾阳不足、阴寒偏胜之血虚、虚劳、吐血、月经量多等。治以温补脾阳。方选理中丸或大、小建中汤加减。便血者方选黄土汤加减。胃寒者治以温胃祛寒,方选吴茱萸汤或良附丸加味。

2.5健脾渗湿法

适用于湿困中焦、脾失健运之虚黄、萎黄,以及急劳发作期证属脾蕴湿热者。脾虚湿困者治以运脾化湿,方选胃苓汤加减。脾蕴湿热者治以清热利湿,方选茵陈五苓散加减。

2.6滋养脾阴法

适用于吐血、衄血、便血以及急劳化疗后证属中土受戕、津少阴伤者。治以甘养脾阴,培土生津。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偏于胃阴虚者,治以滋养胃阴,方选益胃汤加减。

2.7健脾和胃法

适用于血虚、出血、急劳、虚劳的各个阶段,尤以急劳化疗过程中最为常用。其属积滞伤胃者,治以消食导滞,健脾和胃,方选保和丸加减。胃气上逆者,治以和胃降逆,方选大半夏汤或橘皮竹茹汤加减。

2.8清胃泻火法

适用于胃内积热、热伤胃络之吐血,胃火上炎之衄血以及急劳化疗时并发口糜的治疗。治以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选清胃散或玉女煎加减。

由上可见,凡生血、摄血、调血,均与中焦脾胃有莫大的关系。上述调理脾胃八法虽为血液病临床所习用,但脾胃的功能必须和其他脏腑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特别与心、肾、肺、肝四脏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凡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虚、出血、虚劳、急劳等证属脾肾阳虚者最为多见,治以温补脾肾,方选桂附八味丸或十四味建中汤加减。心脾两虚者,治以补益心脾,方选归脾汤加减。肺脾气虚者,治以健脾益肺,方选六君子汤加减。肝郁脾虚者,治以舒肝解郁、健脾和胃,方选逍遥散或柴胡舒肝散加减。肝胃不和者,治以舒肝和胃,方选柴平煎加减。

3临床应用

,血液病范围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发生异常所致疾病。

3.1红细胞疾病

贫血既是各类贫血性疾病的首要症状,又是其它血液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故在红细胞疾病中最为多见,属中医“血虚”、“虚黄”、“虚劳”等范畴。例如缺铁性贫血,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平素脾胃虚弱,或七情所伤,或虫栖肠中,大量吸收人体精微,致使脾胃功能减退,胃不能腐熟,脾不能运化吸收,导致精微不足,化血无源而发生。健脾补肾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临床多分脾气虚弱、心脾两虚、脾肾阳虚三型辨证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含有铁剂的中药如绿矾、皂矾等效果良好。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因饮食欠缺或饮食偏颇,致使摄入不足,加之脾胃功能虚弱所致。故调理脾胃法可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末。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变机理虽较复杂,但总以血虚为本,疾病过程中常有疲乏无力、头晕、气短、心悸、纳差,舌淡苔白等气血不足、脾肾两虚的见证,治疗上除用补肾药之外,再加入健脾益气养血之品取效明显。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获得性血液病,多由素体之虚,复感湿热外邪,或由于脾胃虚弱,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相搏,伤及气血而发黄疸及气血两虚之证。疾病本质仍为气血、脾肾两虚,兼以湿热、血瘀等。临床上则分气血两虚、脾肾阳虚、湿热内蕴三型辨治。地中海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遗传性血液病,除与先天不足、肾精亏虚关系密切之外,亦无不与后天脾胃虚弱有关。加之该类疾病多见于小儿,小儿脾常不足,故在治疗时更应标本兼顾,急性重型以清利湿热退黄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急性轻型治以健脾化湿、泄热退黄;缓解期治以健脾和胃、益气补血。慢性起病属寒湿中阻者治以健脾化湿;脾虚血亏者则以健脾温中、补益气血为主进行治疗。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贫血亦可参此辨证施治,并视其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3.2出、凝血疾病

特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不同,但均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故属中医“血证”范畴。急性型多属实热,慢性者多属虚证。素体特异、肺脾肾虚损为其发病基础,瘀血贯穿于疾病始末。其急性型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论治,如属胃热鼻衄或齿衄,治以清胃泻火、凉血止血;血热吐血治以清热凉血、和胃降逆。其慢性者如见经久不愈的便血、尿血、肌衄、月经过多等属气虚者,治以健脾益气摄血;气虚下陷者,治以升脾益气;脾气虚寒者,治以温补脾阳;脾肾阳虚者,治以温补脾肾。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均需加入止血药。

3.3白细胞疾病

白细胞减少症为常见血液病,属中医“虚损”、“虚劳”范畴。疾病本质是脾肾虚损,亦可兼夹外感湿热之实证。故在无发热感染的情况下,补法是其基本治疗原则。证属心脾两虚者,治以补益心脾;脾肾阳虚者,治以温补脾肾;合并口腔溃疡者,加用清胃泻火之品;纳呆食少者,加入健脾益胃之品。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急劳”、“虚劳”、“症积”等范畴。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各类白血病的主要症状。其中贫血、出血可参照“血虚”、“血证”辨证治疗。联合化疗作为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已被广泛采用,但化疗祛邪亦伤正。中医药配合化疗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化疗前调理脾胃可化生气血,增强体质,为化疗作先期准备。由于化疗药易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脾胃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反应,故在化疗过程中正确配合应用调理脾胃的中药,可起到调和中焦气机,恢复脾胃化生气血、运化水谷、升清降浊等功能,以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因强化治疗而引起的骨髓抑制,更应健脾益气,填精补髓。化疗后调理脾胃则可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疾病康复及防止复发的目的。可见,在白血病治疗的各个阶段均应顾护脾胃。至于造血系统其它恶性肿瘤性疾病,亦可参此辨治。

4应用注意

4.1辨病辨证结合

由于血液是以液体状态存在,它不是一个定型的器官,而是由功能各异的细胞和血浆成分构成的综合体,同时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协调功能。因此,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常见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如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也可见于其它许多疾病。全身性疾病都能引起血象的改变。实验室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故在采用调理脾胃法治疗血液病时必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原则,既可同病异治,又可异病同治。

4.2遣方用药灵活

对于各类血液病的治疗不能拘泥于常规大法,一成不变,特别在调理脾胃方面尤需灵活配伍方药。由于脾与胃相表里,一般而言,若脾运失常,当先治脾;纳降失常,当先治胃;纳运同病,应脾胃同治,但还需究其孰主孰次。如血液病临床常见的脾气虚弱,脾胃虚寒,脾气下陷三证,证有不同,治各有别,但均需甘温补气。阳虚者应加辛热温阳之品,下陷者应加升提之品,出血者则加入止血之品。遣方用药宜灵活掌握,同时应注意防止苦寒败胃、辛散耗气,做到祛邪不伤正,滋补不碍脾。

4.3注意脏腑相关

血液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所涉及的脏腑也是多方面的。有些疾病是直接由于脾失健运引起,也有些疾病是因其它脏腑疾病间接影响脾胃而引起;有些疾病开始就出现脾胃症状,也有些疾病当以展到一定阶段方出现脾胃症状。因此在应用调理脾胃法治疗时必须分清这几方面的相互关系,注意脏腑之间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疗效。

,(刊登于《中医药学刊》2006年第1期)

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勿容置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障已取得显著的成就,业已被人们所公认。但在治疗研究方面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有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不够统一,特别在中医辨证分型分面,有沿用1989年大连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讨论标准的,有用自拟标准的,也有引用某种书籍资料拟定标准的等,缺乏统一性。二是有的对所应用的中药未进行辨证施治。由于慢性再障的治疗疗程长,配合应用的西药如雄激素等长期应用易出现肝功损害、男性化、皮肤色素沉着等副作用,中医证型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但治疗过程中都固定一法一方等,缺乏灵活性。三是有的未分别分析对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的疗效,也未设阳性对照组,数据资料未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缺乏精确性。四是有的对所应用的中药或制剂未进行毒理及相关的药效学实验,既使长期应用某些含有毒性成份的中药也未进行毒理学试验等,缺乏科学性。五是有的虽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但在总结报道中对所配合应用的西药避而不谈,只提中药的疗效,致使有效率和治愈率过高,令人难以置信等,缺乏可信性。六是有的片面强求用药后实验检查数据的变化,未重视临床症状的改善,甚至于部分患者常年卧床,部分患者通过长期大量输血维持生命,生活质量低下等,缺乏整体性。七是有的对于临床某种证型确实行之有效的中药处方,未进行有效药物的筛选及有效成份的提取,未研制出对该证型有特效的药物等,缺乏先进性。八是有的虽介绍了一些新的给药途径及方法,但多数仍以口服中药汤剂为主,服用量大,味道较苦,不便于长期服用,对于新型剂型及给药途径的研究较少等,缺乏实用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