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夏小军医学文集
15893000000048

第48章 科研撷英(10)

例2李某,男,17岁,学生,住镇原县太平镇。住院号:58381。主因困倦乏力,面色苍白3月,伴纳差、恶心,并渐见加重,曾在当地卫生院按“贫血”多方医治无效,于2000年11月16日入院。入院症见:形体虚胖,神情倦怠,少气懒言,颜面、口唇、爪甲苍白,畏寒喜暖,大便稀薄,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无力。血常规化验:Hb52g/L,RBC1.62×1012/L,WBC2.3×109/L,PLT9×109/L,BR0.1%。骨髓象:骨髓增生重度减低,粒:红=1.92﹕1,粒系明显减少,红系减少,晚幼红细胞占优势,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极少,可见大量浆细胞和组织嗜碱性细胞。西医诊断为CAA,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型虚劳。予再障温补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康力龙每次4㎎,每日2次口服,同时配合静滴能量,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20天,复查血常规:Hb56g/L,RBC1.88×1012/L,WBC2.8×109/L,PLT32×109/L,BR0.2%。患者精神好转,纳食增进,未发恶心。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要求带药出院。遂停用液体,继服原用药物治疗。2001年2月6日复查血常规:Hb70g/L,RBC2.4×1012/L,WBC3.1×109/L,PLT34×109/L,BR0.8%。按中医辨证继服再障生血胶囊系列,至2001年9月24日复查血象、骨髓象各项指标均达正常范围。此后康力龙逐渐减量,持续服用中药,1年后中药减量,2年后停药。随访3年未复发。

再障温补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1处方

红芪15g,当归10g,人参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肉桂6g,肉苁蓉10g,鹿角胶10g,阿胶10g,茜草10g山楂10g,鸡血藤10g仙灵脾10g,熟地10g,白术10g

2制法

将方中人参、白术,部分红芪、当归(各一半量)分别清洗干净,65℃以下干燥,准确称量,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其余当归及补骨脂、肉桂以水蒸气蒸馏法(共水蒸馏)提取挥发油,然后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备用。蒸馏余渣同红芪、菟丝子、肉苁蓉、茜草、山楂、鸡血藤、仙灵脾、熟地等八味药以煎煮法煎煮三次,分别为120分钟、90分钟、60分钟,合并三次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1~1.35(80℃热测)的稠膏(含水量18%±5%)。鹿角胶、阿胶烊化加入到稠膏。将挥发油重蒸馏液加入备用药粉与稠膏混合制成软材,移至恒温干燥箱65℃以下干燥,测含水量在规定范围之内(不超过9%),粉碎,混合过筛装0号胶囊,即得。

3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的粉末;味微苦。

4鉴别

4﹒1取本品内容物,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0~80μm。纺锤形薄壁细胞。

4﹒2取本品20粒,倒出其内容物,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80ml,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移置分液漏斗中,用1%碳酸钾溶液振摇提取3次(20ml、20ml、10ml),合并碳酸钾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再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芪对照药材5g,用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苯(3:2: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桃红色斑点。

4﹒3取本品20粒,倒出其内容物,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乙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乙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IL)。

6功能主治

温补肾阳,益髄生血。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证属肾阳虚者。

7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8注意宜饭后服。

9规格每粒装0.5g(相当于原生药2g)。

10贮藏,密封。

11使用期限暂定三年。

12起草说明

12﹒1人参精细昂贵,所以采取干燥粉碎全粉加入的方法,充分利用。

12﹒2补骨脂、当归、肉桂均含挥发油,所以提取挥发油加入,同时低温干燥(65℃以下),以避免有效成分损失。

12﹒3白术及部分红芪、当归全粉作为赋形剂加入有利于浸膏成形烘干,同时避免当归挥发油等有效成分损失。

12﹒4人参的显微特征草酸钙簇晶,以及人参、当归二者都具有的网纹及梯纹导管,都有较明显的特征,故以其作为人参、当归的定性鉴别。

12﹒5红芪所含有效成分以薄层色谱法试验,特征明显,故作为定性鉴别。

12﹒6所有项目均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制定。

12﹒7此标准是在初步实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修改和充实,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再障滋补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1处方

红芪15g,当归10g,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龟甲胶10g紫河车10g,熟地10g,山萸肉10g,茜草10g山楂10g,鸡血藤10g,白术10g

2制法

将方中人参、红芪分别清洗干净,65℃以下干燥,准确称量,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当归以水蒸气蒸馏法(共水蒸馏)提取挥发油,然后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备用。蒸馏余渣同麦冬、五味子、女贞子、茜草、山楂、鸡血藤、旱莲草、熟地、紫河车、山萸肉、白术等十一味药以煎煮法煎煮三次,分别为120分钟、90分钟、60分钟,合并三次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1~1.35(80℃热测)的稠膏(含水量18%±5%)。龟甲胶烊化加入到稠膏。将挥发油重蒸馏液加入备用药粉与稠膏混合制成软材,移至恒温干燥箱65℃以下干燥,测含水量在规定范围之内(不超过9%),粉碎,混合过筛装0号胶囊,即得。

3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的粉末;味微苦。

4鉴别

4﹒1取本品内容物,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0~80μm。纺锤形薄壁细胞。

4﹒2取本品20粒,倒出其内容物,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80ml,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移置分液漏斗中,用1%碳酸钾溶液振摇提取3次(20ml、20ml、10ml),合并碳酸钾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再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芪对照药材5g,用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苯(3:2: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桃红色斑点。

4﹒3取本品20粒,倒出其内容物,加硅藻土适量,研匀,加乙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乙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IL)。

6功能主治

滋补肾阴,养血填髄。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及其它各类贫血证属肾阴虚者。

7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8注意,宜饭后服。

9规格,每粒装0.5g(相当于原生药2g)。

10贮藏密封。

11使用期限,暂定三年。

12起草说明

12﹒1人参为贵重药品,且用量少,当归含挥发油,故人参以全粉形式加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当归提挥发油以利于有效成分吸收。

12﹒2人参的显微特征草酸钙簇晶,以及人参、当归二者都具有的网纹及梯纹导管,都有较明显的特征,故以其作为人参、当归的定性鉴别。

12﹒3黄芪所含黄芪甲苷以薄层色谱法试验,特征明显,故作为定性鉴别。

12﹒4鸡血藤缺少相关资料,故未作理化鉴别。

12﹒5所有项目均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制定。

12﹒6此标准是在初步实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修改和充实,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摄血丸治疗ITP目的意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rua,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PLT)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出血性疾病。目前已公认本病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自身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过多、数量减少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故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在疾病早期很难鉴别,两者病因病机及转归也迥然不同。儿童80%为急性型(AITP),无性别差异,冬春两季易发病,多数有病毒感染史,为自限性疾病,一般认为是病毒感染后的一种天然免疫反应,一旦病源清除,疾病在6~12个月痊愈。而成人ITP95%以上为慢性型(CITP),男女之比约为1:3,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本病病死率约为1%,多数是因颅内出血而死亡。

由于ITP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涉及中医病证范围很广,临床不仅可以见到肌衄、鼻衄、齿衄、舌衄、目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表现,包括了整个中医血证门类,还可以见到急性发作期出现的“发斑”、“葡萄疫”,以及脑出血引起的“中风”等特殊临床表现,但现代中医仍将其归于血证范畴。

西医治疗ITP经典方法有皮质类固醇和脾切除。近年来虽出现很多新的治疗方法,但疗效未能超过这两种方法,各种新方法均为探索性尝试。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西医治疗ITP的首选药物,作用机理为抑制抗体生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以减少血小板的过多破坏,减少脾脏对致敏血小板的清除作用。此外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出血症状,同时也有刺激骨髓造血的作用。多数急性型患者用药后疗效迅速出现,数天后出血停止,血小板数上升,60%~70%的急性型病例可缓解。但停药后复发率高,副作用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常见,去除有自愈倾向的急性型,维持长期缓解率小于20%。脾切除是西医治疗慢性型ITP的一种重要方法,急性型或慢性型急性发作期的ITP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先兆,有危及生命体征时,有条件者也做为紧急抢救手段之一,作用机理在于减少血小板抗体的生成,消除血小板的破坏场所。其近期缓解率可达70%~80%,但其中30%~50%病例可复发。近年来国内流行脾动脉栓塞术亦基于上述原理,但疗效不如脾全切,也不易被患者所接受。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可由多种外感及内伤原因引起,其病变机理主要有热迫血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三个方面,故以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益气摄血之法为主治疗取效明显。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ITP分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两大类。在辨证施治中又分辨证论治和基本方随证加减两种方法;辨病施治则有单药及复方两种形式。中国中医研究院周霭祥教授等人分析国内1988年3月~1993年12月5年中医治疗ITP文献48篇,总结辨证施治16篇计553人次疗效,显效率51.2%,良效率24.7%,进步率13.3%,总有效率89.2%。总结辨病施治11篇文献计727人次疗效,显效率43.2%,良效率20.6%,进步率23.4%,无效率12.9%【1】。同时证明,中医药治疗ITP具有明显改善出血症状,稳定性好,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等诸多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尽管目前中医药治疗ITP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现代医学研究至今仍未对ITP的病因病机得出结论,常用的西医疗法存在着毒副作用大,容易复发等缺点;中医治疗ITP存在着诊断和疗效标准尚不统一,未分别分析急慢性ITP疗效,大部分临床研究未设立对照组,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以及至今仍无适当的ITP实验动物模型等不足。因此,还有许多工作要我们去做,在中医现代化道路上尚需各位同道共同努力【2】鉴于此,我们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以弘扬祖国医药学事业,以期为ITP临床提供一种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中药新制剂。

参考文献[1][2]邓成珊,等.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442–443﹒

六、摄血丸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研究

2005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2006年获甘肃省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研究人员:夏小军张鑫智开金龙肖志俊姚金华

殷建峰谢君国俄静(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

赵继胜(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

摄血丸治疗ITP理论依据

ITP为血液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ITP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若起病急骤,出血病势重,并伴有发热口渴,面赤烦躁,舌红脉数者,多属血热实证,为实火,多见于本病急性型或慢性型急性发作期。外邪侵袭,蕴毒于内,从阳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灼伤脉络,血溢脉外,乃发斯证。若病势缓和,时发时止,伴低热盗汗,手足心热,脉细数者,多属阴虚火旺之虚火,急、慢性型均可见,但较少。劳伤过度,损伤真阴,或久病、热病耗伤阴津,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故见斯证。若病程较长,反复出血,瘀斑色淡,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则属气血亏虚、血失统摄之虚证,多见于本病慢性型。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守,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气虚不摄,血失所统,则有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