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陶冬看中国:崛起与挑战
15900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2009年3月初笔者召开一场电话会议,调高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测,并宣布中国经济可以在短期内步出衰退。这场电话会议吸引了全球各地上万名投资者、企业负责人参加。人员不仅来自传统的金融重镇纽约、伦敦、中国香港、新加坡,还有巴西、南非、阿联酋、文莱等天涯海角的基金经理。5年前,笔者一场电话会议,能够吸引50名听众就相当不错了。

这场电话会议受到追捧,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地位。从日本的机械订单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需求,从巴西货币雷亚尔到美国国债利率,中国因素牵动着所有投资者的心。当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袭来时,中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以及之后的率先复苏,是全世界避免了一场大萧条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经济仅有美国经济的1/3,但是它的活力和增长速度却比美国更强劲、更出色。中国需求,已经是商品市场、机械市场、运输市场的绝对主力。中国消费,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全球重新均衡的支撑点。中国资金,也在逐步进入世界金融市场的舞台。中国经济已经站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

这与15年前笔者入行时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1994年年初笔者到香港时,整个投资银行业中,没有一位全职的中国经济分析员,中国经济研究不过是香港经济师本职之外,抽出10%的时间兼顾一下的领域。如今,每家银行都有一支团队负责研究中国经济。

尽管这样,好的中国经济分析员还是屈指可数的。笔者的一位欧洲客户抱怨道:“如果我需要了解美国经济,随时有20位美国经济分析员恭候。如果我需要了解中国经济,好的分析师不超过5个,而且在任何一个时点他们中的一半都在天上飞。”

市场对于中国经济了解的渴望,在以几何级数上升着。投资者、企业和各国政府都需要了解中国;同时中国了解世界的需求,也在以几何级数上升着。政府的要求、企业的疑惑以及各种名义的演讲邀请纷至沓来。笔者花在飞行上的时间,也就一增再增。在刚刚过去的9月,笔者的飞行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三圈。

出差欧美,往往一天跑两个城市,每天有六七场会议。早餐会、午餐会往往在豪华酒店或餐厅举行,但是一场午餐会下来,肚子却是空的—别人在吃、笔者在讲。晚上拖着疲惫的脚步进入酒店房间,第一件事是接通笔记本上网,那里还有几百条电邮等着处理。今天见到的客户知道你在出差,可是99%的客户以为你在办公室,希望你以最快时间处理他们的需求。投资银行分析员的生活,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奢华和舒适。

不停地飞行的一个好处,是给了笔者写作的空间。当电邮、电话渗透不进来时,那是难得的闲暇。思想如流水,不写出来也就浪费了。于是当别人打瞌睡、看电视时,笔者往往在埋头写作。

思想驰骋在起落架升降之顷刻宁静中,笔触耕耘于小桌板的方寸土地上。

受航程时间所限,笔者的文字往往只要千余字,题材多样。

文章力争具有前瞻性、趣味性。观点可能有对有错,且留给读者评判、时间检验。但是必须讲真话,讲实话,讲自认为有用的话。

本书收录了笔者近年发表的一些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感谢颜诚若编辑的辛苦劳动,感谢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文责笔者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