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已
15900700000009

第9章 高风险赛马(2)

在奶制品中,奶油会浮上顶层。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见得如此。

在企业这个瓶子里,最上面一层却大多是牛奶。如果你给《财富》500 强企业的各位首席执行官测一下智商,一定会大为震惊,任何像样一点的社区学院的教授的智商都会比他们高。

当然,我们并不是在批评这些企业的董事会,选出这些人来当首席执行官。智力是一把“双刃剑”。智力不足,你连企业的案头工作都应付不了,比如写备忘录、安排行程、填报账单。智力过剩,你又会脱离实际,和一个心不在焉的教授并无二致。

高层管理者的智商水平属于中等。正如一位大学校长对教职工所说的:“要善待你的A等生,将来他们会回来,做你的同事,但更要善待你的那些B等生和C等生,将来他们会回来,给我们新添一个礼堂和一栋科研大楼。”

施乐公司(Xerox)的前董事长彼得·麦格拉(Peter McColough)

对他们哈佛商学院1949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个人的成就与班级的名次正好相反,尖子生干得并不是那么好,成绩中等的人干得很好,得分最高的那些人在成就方面往往只是中等。”

如果你相信高分是成功的关键,那么你一定要去参加高中同学毕业25年后的聚会。学业上的成功与事业上的成功彼此并无多大的关联。

智力与成功并无太大的关联,有一个原因就是:越聪明的人越会依靠自己。毕竟,他们无所不知,他们依靠自己获得成功。但那是一匹高风险赛马。

不太聪明的人知道自己不够聪明。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寻找他人,帮助自己爬上梯子。

聪明没有什么不对。如果你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聪明一些也无妨。不过,要另找一匹马来骑。

教育型赛马:60∶1

和智商相关的是教育问题。你应该依靠教育这匹马带你登上巅峰吗?

不错,教育型赛马在冲出起跑线时的表现尤为突出。我们认为你应该设法上名牌大学,比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或者西北大学。在这些地方学到的东西并不会比你在本地州立大学学到的多,但是你会得到一个金字招牌,包你打通大多数企业的招聘部门。

单凭大学学历已经帮不了你太多了。今天,在美国的劳动大军中,大学毕业生约占25%,这个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还在持续上升。如今,59%的高中毕业生都能上大学。

大学学历变得更加普遍,名牌大学的含金量也随之增加。所以常青藤大学成为未来首席执行官的主要来源地。最近一次《财富》500强企业的调查显示,近19%的现任首席执行官拥有常青藤大学的学位。但是,不要因为有了学位就忘乎所以。“这个世界上有的是受过教育的窝囊废。”雷·克罗克说。他带着一帮人,其中没几个大学生(他本人也不是)创建了麦当劳。即使是今天,麦当劳也有一半以上的管理人员从来没有获得过大学文凭。

要记住,教育型赛马的作用是让你进入比赛。仅凭学历不大可能让你的马跑得更快。

在驾驭教育型赛马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在常青藤大学的礼堂里,你可能会轻易丢掉你最宝贵的东西。正如老话所说的:“常识生而有之,学习令你弃之。”

而且,在很多大企业里,你绝不可能靠着炫耀自己的高等学历就升上顶层。尤其是那些大型企业,博士都分在研究部门,情况就更是如此。

小约翰·弗朗西斯·韦尔奇(John Francis Welch)博士能成为1988年销售额达近500亿美元的美国第五大工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凭借的并不是他的博士头衔。相反,他隐瞒了自己的博士头衔,去掉了名字中的“小”字,给自己起了一个更加大众化的名字—杰克。

企业型赛马:50∶1

这在以前可是好马。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会在校园里与很多大企业面谈,而且很有希望拿到一堆录用通知书。一般来说,你会挑一家最大的企业,或者起薪最高的企业,最好是二者兼顾。过去,一旦做出决定,你的余生就算确定下来了,从此不断地向前走、往上升,最后成为首席执行官可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今再也不会有此番情景了。在大多数企业里,高层管理者的升迁之路迂回曲折,比一份意大利面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个人营销领域中,能力大概是最不重要的因素了。

对你来说,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或许代表不了多么美好的未来,但进大企业还是大有裨益的。著名的大企业是你职业生涯非常好的起点,只要它是一家合适的大企业。

今天,那些时髦的雅皮士通常都从精心挑选的名牌大学毕业(希望是哈佛),他们会穿着精心挑选的名牌衣服(肯定是拉夫·劳伦·保罗),驾驶着精心挑选的名车(当然是宝马),喝着精心挑选的名酒,然后在一家谁都没听说过的企业里打工。

要是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那位在其他方面都很时髦的雅皮士就会说:“他们给我开的条件最好。”

金钱不是衡量潜在工作的最佳标准。肯尼迪错了。不要问你能为企业做些什么,要问企业能为你做些什么。

为什么你会以为垃圾债券支付的利率最高·原因是一样的,垃圾企业支付的薪水最高。

要注意商业世界里的那些垃圾企业,它们不仅不会为你做任何事,而且常常会对你长期的职业生涯造成永久性损害。

不管你多么聪慧敏锐,把注压在一个输家身上是永远得不到回报的。泰坦尼克上最优秀的官员到最后也要与最没用的人待在同一条救生艇里,前提是他要足够幸运,没有掉进水里。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开始失去光泽的蓝筹股。通用电气、IBM、施乐,这些企业一度如日中天,现在却已黯然失色。如何分辨这些企业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容易得多,有些企业已经衰退了十多年。

没有哪家企业是在一夜之间垮掉的。就算是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后,仍然在水面上漂浮了3 个小时。

要想慧眼识别一个长期的输家,未必需要财务或者营销方面的天才。像西联国际(Western Union)这样的公司,多年前就没有救生艇靠近了。纽约中央(New York Central)破产之前10年甚至更长时间,其股票一直下跌。

但是,很多前途远大的员工并不想去看这些危险信号,他们的自负始终遮蔽了他们的理智。败局已定的企业不仅支付的薪水更高,似乎也愿意提供更多的机会。“我可以成为英雄。”新员工这么想,“我可以帮助企业扭转乾坤。”

根据我们最近一次的统计,IBM 拥有387 112名员工。你觉得第387 113 名员工会令这一切改观吗?

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在1978年李·艾柯卡(Lee Iacocca)就任时拥有15万名员工。但是,艾柯卡是以总裁身份加盟公司的,其使命是帮助公司扭亏为盈。所以,如果有人竭力推荐你加盟一个输家,那么一定要给你一个实权职务,而且公司董事会要做出明确的承诺来进行变革。

要及早骑上企业型赛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的头10名美国士兵中,有4人最后当上了军官,而最后10名入伍的人当中却1个军官也没有。在苹果、数字设备(Digital Equipment)和施乐这样的公司里,其早期员工中的百万富翁大有人在,后来加盟的人则收获甚少。

怎样才能识别一家尚在襁褓中的大型企业呢·你不要识别,你要寻找另一个看似有前途的人、产品或者创意。

你会在后面几章中找到这些马,我们会更加详细地描绘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