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15926100000011

第11章 讲求批评的方法艺术(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严格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纠正了开展批评中某些过火现象;但必须防止出现自由主义的倾向,不能取消思想斗争,不能放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六、防微杜渐

犯错误有一个量变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等同志的小错已经酿成大错再去处理,而是在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时,就要经常提醒他,帮助他,使他能及时认识、改正。毛泽东同志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要及时抓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

自己有了缺点,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对别人的毛病,也不能听之任之。大错误一般都是由小缺点、小毛病发展而来的。请阅下面“扁鹊治病”的故事,蔡桓公是因讳疾忌医而病亡的: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站了一会),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皮肤表面),不治恐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皮肉之间),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扭头就跑)。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热水敷烫)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扎针)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汤药)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我不再请求去为他治病了)。”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这个历史典故告诉我们,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缺点错误,都应经常、及时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否则,等到问题严重了,造成的损失也就大了。

七、尊重他人

过去常说,开展批评要不拘情面。这要具体分析,不能因为私人感情、私人面子而迁就姑息;另一方面,一点情面也不留,伤别人的自尊心,也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人都有脸面。这个“面子”是一个人自尊心的一种表现。一个人没有了自尊心,连自己的脸面都不要了,这个人那就失去了可贵的内在力量。留点情面,有利于被批评的同志树立克服缺点错误的信心,也有利于同志间的团结。

如何做到留有情面,不伤别人的自尊心,做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这要做具体地分析、对待。

重要的是区分不同对象。被批评者是老同志还是年青同志,是修养好的同志还是修养差的同志,是自尊心强的同志还是自尊心差的同志,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农群众,被批评的同志的心理、性格有哪些具体特点,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历史上的赵太后是一位有尊严、有权势的人物。我们看看《触砻说赵太后》一文中,前者是怎样批评后者的。赵国因秦来攻而求齐,齐要赵太后小儿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大臣强谏”,惹得太后大怒。左师触砻采取了迂回战术,先从起居之事说起,缓和了气氛;接着又说了自己的小儿子和赵太后嫁女之事;最后才提到长安君,仔细分析为质对长安君的好处。这样,说服了赵太后,收到了其他大臣“强谏”收不到的效果。因赵太后尊严大,所以触砻就绕了这么大的圈子。又因赵太后要保持自己的权力,触砻把长安君为质与巩固赵的政权相联系,这才打动了她。

还应分析问题的性质、特点,区分不同的场合。是生活问题,不要当人面批评,最好背后谈心;两个人平时十分对立,就不要当着一方,批评另一方;一个人的错误涉及到另一个人,也不宜当着所涉及到的人去批评;遇有技术、知识或其他较复杂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最好采取商议、讨论的方法,取得共识。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情”是不可缺少的。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不能是漠不关心、互相冷冰冰的。在批评中,“以理服人”固然重要、还应以情作为桥梁。“情”不通,则“理”不达,离开了热情真诚的情感,被批评者是难以接受的。

八、含蓄暗示

暗示式批评,即对要批评的人和事,不采取公开点名的方式,而是用一种比较含蓄而深刻的语言,进行“旁敲侧击”,使受批评者在思考中接受到一种批评的信息,促其醒悟。一位指导员很善于用语言暗示。有的战士气量狭窄,他送了一句箴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战士不仅深受感动,而且心胸开阔起来,主动和难处的战士关系好起来。暗示批评不伤对方的自尊心,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韩非子》载:楚庄王执政三年,从来不发什么命令,在政治上也一无所为,文武百官莫名其妙。有一天,右司马在马车里悄悄地对楚庄王说:“大王啊,我听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山之上,三年不飞、不叫、不理羽毛,默默无闻,这是什么道理呢?”楚庄王答道:“三年不动翅膀,是为了让羽毛更加丰满;三年不飞不叫,是为了窥看民间的情形。虽然不飞,一飞就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就惊人。你所比喻的意思,我知道了。”在这则故事中,右司马的比喻,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语言暗示。

世界上,凡是有关交通安全的通告、标语和警告,一般都带有恐吓的色彩。然而,马来西亚柔佛市关于交通安全的标语却别有风味。请看标语的内容是这样写的:“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公里,可以饱览本市的美丽景色;超过60公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公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公里,祝君安息吧!”这种幽默、含蓄的提示、批评,往往能收到特殊的效果。

某国一个新兵训练营,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文化水平低,又沾染了不少坏习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训练营想出了一种办法:印发一些家信,要新兵读并学着写。信的内容很平常,无非是告诉自己家里,在军队里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刷牙,晚上睡觉前洗脚,衣服鞋袜如何放置等生活琐事。说来也怪,不久,这批新兵真的克服了原先的坏习惯,军容整齐、精神焕发,待人接物礼貌周到,个人卫生合乎条令。当然,新习惯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暗示起了不小的作用。这种办法比总是板着面孔,对新战士批评、训导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批评中,运用暗示的方法有利于消除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立心理,有利于保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暗示随机应变,适可而止,没有“强刺激”,可以遏止被批评者的自卑心理的产生。暗示有利于提高被批评者“自我转变”的积极性。如果经常是“你必须这样做”,就容易使被批评者养成“怎么拨怎么转”的被动意识。如果是“想一想,应该怎样做”,它就可以促使被批评者调动自己的每一根思维神经,而且他的洗心改过就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致于出现反复。

当结束这一章的时候,笔者把有人提出的“批评艺术十则”录下,供读者参考。这十则是:寓批评于尊重之中;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寓批评于谈心之中;寓批评于谅解之中;寓批评于自责之中;寓批评于关怀之中;寓批评于希望之中;寓批评于说笑之中;寓批评于幽默之中;寓批评于激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