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15926100000027

第27章 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主要指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到抓经济工作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经济工作出发,彻底改变两脱节的现象。

一、两者结合的必然性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不能孤立地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前者把握后者的方向;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生产、交换、流通、分配等各项经济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业务活动中去,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把经济工作做得更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离开了经济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就成了空洞的说教,甚至会干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经济工作离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脱离党的领导而走到邪路上去。

促进经济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的。劳动者是各项经济活动的主体,就企业来说,所有的生产经营任务都是由职工完成的,而职工的劳动态度是受其思想支配的。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政治觉悟,就可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提供发展的动力。职工的许多思想是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产生、发展,并反映出来的。例如,在产品数量与质量、劳动分工与协作、管理制度与纪律、技术革新与革命、劳动报酬与奖励等问题上,经常存在着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存在着公与私的矛盾。发现与解决这些矛盾,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存在决定意识,思想支配行动。就以企业来说,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等项活动,是我们了解和掌握职工思想的重要源泉。要解决职工的思想、观点、立场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离开了改造客观世界(如生产劳动),改造主观世界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是由职工思想活动规律决定的。

二、两者结合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不能单打一、各搞各、不沾边,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徐鸣同志提出应在以下四个方面相结合:(一)结合贯彻党的路线、政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党员、群众牢固确立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使他们正确认识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二)结合各个时期的实际任务进行形势教育。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党的基层组织应经常把全国和本单位的形势、任务结合经济活动的实际,向党员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认清国家和本单位的形势,明确自己肩负的光荣任务,激发他们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劳动积极性。上海自行车厂在抓生产任务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他们把“五讲四美”活动深入到生产实际中去,引导职工讨论:自私自利,不顾国家利益,算不算心灵美;纪律松懈、工作马虎、违章作业,算不算行为美;乱堆乱放,不打扫作业现场,不擦洗设备,算不算环境美。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永久牌”自行车,他们在全厂职工中征集并确定了“勤奋创新,质量求精,文明团结,永久为民”的“永久”精神词。不仅丰富了“五讲四美”的内容,而且推动了生产经营业务的发展。

(三)结合日常经济活动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要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分析职工的思想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有说服力的、就事论理的教育,把经济活动中的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有的企业结合日常经济活动,开展了如下“六个教育、六个树立、六个反对”的教育:一是进行议大事、想全局的教育,树立“升级”(指企业升级)、升位(指各项指标在全国同行业排列的位次)的雄心壮志,反对本位主义;二是进行“转轨”(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轨道上来)、“变型”(变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型)的教育,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思想,反对小生产的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三是进行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兼顾的教育,树立为国家多做贡献的思想,反对利己主义;四是进行“爱企业、’献身本行事业”的教育,树立主人翁思想,反对雇佣思想;五是进行经济形势和任务的教育,树立按月全面完成任务的观念,反对企业任务与己无关的思想;六是进行合格企业的教育,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思想,反对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这六个方面的教育,就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了起来。

(四)结合提高经济效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什么是经济效益好?通俗点说,一个生产企业,就是投入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产出多而好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一工作人员和每项具体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特别要具有针对性,即针对提高经济效益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哪个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得好,哪个单位的凝聚力就强,士气就高,经济形势就好。

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目标应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渗透到经济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源于经济工作,寓于经济工作。政工干部要有明确的生产观点,关心生产、关心经营、推动经济的发展。生产行政干部要有明确的政治观点,善于从政治上考虑经济问题,端正经营思想,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抓业务工作,首先从思想政治入手。有些企业的领导者深有体会地说,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经济工作密切配合,职工才有志气,企业才有朝气,产品才有名气。

为避免“两张皮”的现象,政工干部与业务干部要各向自己不足的地方学习。政工干部要熟悉经济活动,学习必要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多从生产出发考虑思想政治工作的课题。业务、技术干部要重视做人的思想工作,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善于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职工队伍建设方面考虑经济工作问题。为了使政工系统与行政系统协调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如相互之间的联系制度、相互列席有关会议的制度。在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成员中,不仅有政工干部,而且要有行政、业务、技术干部。

有许多单位在以下三个环节,进行了针对性强的思想教育工作:布置计划时,教育职工认识任务的重要性,明确具体要求;实施计划时,教育职工团结协作,攻克困难,使生产顺利进行;完成计划后,利用完成情况的信息、资料、数据,发动职工总结经验教训,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以争取更大的胜利。

有的同志提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七个最佳结合点:计划任务的决策点上,要突出全局观念,强化目标教育;生产过程的控制点上,要突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职业教育;生产任务的突击点上,要调动多种积极因素,强化形势和任务教育;生产环节的不平衡点上,要加强协作,强化整体效益教育;总结验收点上,强化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教育;物质利益的分配点上,要防止攀比,强化共产主义风格教育;意外事故的特殊点上,要研究职工情绪,做过细工作。

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人的思想觉悟,使其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否则,即使是正确的经济政策,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但是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手段还必须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结合起来运用。上海第21棉纺织厂,在运用这四种手段过程中,把“疏(导)、奖(励)、罚(处)、法(治)”结合起来,收到了明显效果,后进青年中的大部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他们坚持了四条原则:一是立足点要放在思想教育上,但也不放松行政纪律;二是行政纪律要执行,运用处分要慎重;教育在执行纪律之前,处分后仍然要进行教育;对教育后不改并继续进行犯罪活动者,应进行必要的法律制裁。

衡量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得如何,最根本的是要看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具体讲,看是不是认真地、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不是从根本上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从而加强了职工队伍的建设;是不是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为企业增加了积累,为职工谋取了利益。

应当说明的,生产经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此外,还有其他社会活动。因此,政治工作必须与各行各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例如,在军队,政治工作要与军事工作相结合,在教育领域,政治工作要与教学相结合。总之,政治工作不能脱离本单位的中心任务,而要促进并保证本单位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