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江南游老
秦顺儿带着我绕过了太和斋到了如意室后的书房内。将门推开便退下了。我跨过门槛,回身掩了门。向里屋看去,他此刻正在书案前端着酒壶买醉,心内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又见到他了。一直想见他,又怕见到他,可如今他就在面前。只见他又是一仰头,酒已经顺着壶嘴儿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曲线流进他的嘴里。
我慢步走到书案前,一步又一步,看着他离我越来越近。
他听到了我的脚步声,放下酒壶,看向我。眼睛里,闪烁着的,有温情,有思念。
看着那曾经熟悉的眸子,我有些不知所措。
“你,来了?”可能因为有些醉,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有些伤痛。
我来了,当我终于又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知道我的心里已经想你多少遍了吗?当又看见你落寞孤独的面庞,你知道我的心又开始痛吗?又向前走了两步,直至书案前。与他隔着一张书案对望,却情不自禁地抬手拽下了他紧握着酒壶的手。
“我还是忘不了你。”他伸出另外一只手将我的手紧紧包住。也许因为刚喝过酒,此时他的手有些灼人,“你知道吗?我想忘了你,可是我每次闭上眼睛,满脑子竟然都是你。我命令我自己不要想你的时候,你却在我心里越发的抹不去;当我不想忘记你的时候,我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有你的影子。”
忘不了,我也忘记不了你。你知道吗?你已经由我心底的一棵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了。你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我的心底,我心上的每一处地方都有你在盘根错节,我心上的每一处地方都与你缠绵相依。我想把你忘记,可是我发现,如果要除去这颗树,我的整颗心也会随之而碎,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会让坚如磐石的人也潸然泪下。
我抬起另一只手,回握在他的手上,“别说了……”任由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落在我的手背上,弹起一串细微的水珠,再落到他的手上。
“我也想不说,潇儿,我想娶你当我的妻子。我想每日都可以看到你的微笑,我想每天都可以跟你倾吐心事。可是,你知道吗?皇阿玛竟然不准,他竟然不准。还呵斥我,只封我个贝勒做。三哥比我只长一岁,却是郡王,我只是个贝勒。”
他似乎有些醉,但是他的话却让我一阵惊恐。他去跟皇上求过要娶我了吗?
“潇儿,皇阿玛为什么不让我娶你啊?为什么你是佟家的格格啊?”他似乎还醉得不轻,说着说着便趴在桌子上了。
我却被最后那句话吓傻了。皇上是因为我是佟家的格格不同意他娶我的吗?
姑姑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康熙这样一个圣明的君主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佟家的势力日益膨胀。哪有皇帝会看着外戚势力一步步变大。玛法和姑姑是对的,所以他们在最后放弃了让我嫁给你的决定,没有向皇上请旨。你是以后会君临天下的雍正帝,不能因为我让你前程尽毁。今生,我们无缘。
看着他醉倒的样子,心一下子软了。外表如他,再坚韧再隐忍,此时的他也还是会像孩子一样懦弱,他也有自己无力而为的事情。第一次开始惧怕眼前的这个时代。君权,像一座山一样立在我的面前,自由、民主,似乎都成了梦中的天国。到处的勾心斗角,到处的阴谋权术,每一样都让我恐惧,让我无所适从。
快十年了,我在清朝已经快十年了。这十年间,无时无刻我都感觉自己应该是本属于这个年代的。可现在我突然害怕,我第一次觉得我与这里格格不入。看着眼前已经醉倒的胤禛,心抽搐着。你还未明白你最敬爱的皇阿玛已经要毁灭我的家族了。他不让你娶我,是为了你好。转过了书案,第一次勇敢地从他的身后抱着他。感觉着他身上的酒气,感觉着他身上的体温,醉了,也累了。
过了许久,我开门叫秦顺儿进来扶了他躺到书房的榻上。又吩咐秦顺儿去准备醒酒的药和热水。秦顺儿出去了,我在榻边看着他熟睡的样子,安详而温馨。手指划过你的面庞,描画着你的眉毛,这里曾经为了我而紧锁;眼眸,这里曾经满是对我的温柔;鼻子,这里曾经嗅过我的发香;薄唇,这里曾经给我这个世界对我最重要的允诺。
“胤禛,我爱你。”在他的唇边印上深深的一吻,趁着秦顺儿还没有回来转身离去。
康熙三十七年夏。
阿玛拿着舅父的信,告诉我想让我到舅父家去住一段时间,顺便散散心。更何况我选秀是抱了病才批的免选,若是让人看到我在京城完好无损的样子毕竟不好。我才知道,原来我还有位舅父,而且舅父在江南当官。因为想着想远离北京这伤心之地,就答应了。
打点了几天行装,又准备了许多礼物。舜安颜看到我这个架势,直觉得好笑,“你这是长住还是散心?”
我也哑然失笑。这个样子,明显就是不再回来,“哥,我想逃开这里。离那些让我害怕恐惧伤心的事情都远些。江南风光明媚,且离京城甚远,我可以不见不想见的人,不听不想听的事。”
舜安颜默默地呆了一会儿,“只要你开心就好。不过如果哥哥结婚的话,你可得回来。”
我点头微笑,“哥哥的喜酒妹妹是一定要赶回来喝的。只是不知道哥哥会娶哪家的姑娘。”
舜安颜面色有些忧郁,随即转了头,并没答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坐在马车上,一路南下。后又转水路下江南。看着美景眼前,心里的惆怅似乎化去不少。
记得离京那天十三和十四来送行,看到我四五箱的行李,都是目瞪口呆。
“你不回北京了?”十四问我。
我回头看了眼这个让我难过的地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永远不再回来。可是,这里有我放不下的人,放不下的情。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舅父家在杭州,初到古代的杭州,那种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气息铺面而来。杭州,西湖,一个个现实与虚幻的故事都一一展露在眼前。微粘的江南空气,极其温柔地抚摩着我的皮肤。我握着颈间的扳指,那份空气中的温柔似乎渗入皮肤。
去舅父家后拜见了长辈,又和几位平辈的表兄弟姐妹见了礼便住下了。因为考虑到要在杭州久住,就跟舅父说想让他帮我去物色个房子,当作佟家在杭州的产业。舅父虽然满脸狐疑,但也答应了。新物色的房子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庭院。离西湖很近,附近环境清幽。因琢磨着不好跟舅父说搬出去住,只好跟他说想去布置那边的屋子,又怕下面的人弄得不合我的喜好,便想自己去。
舅父是个明白人,也就没多留。只是临搬走的时候对我说:“毕竟住在杭州了,若是得了空就互相走动走动。”
我点头答应。没有额娘的孩子,跟母亲家的关系毕竟很远。也就难怪离京的时候三叔会给我备那么多银子,让我到杭州自己置一处院子住了。
每日清晨睡觉睡到自然醒,然后朝云暮雨会来伺候我洗漱。一杯明前龙井,用虎跑水浸泡,茶香溢满一室。吃几块荷花酥或者佛手酥,然后就开始磨墨临字。待得无趣了,便带丫头们去西湖玩。在西湖上泛舟,有时就是一整天。有时会收到阿玛、舜安颜和十三、十四写来的信。阿玛常常是询问身体,生活状况;而他们三个则是讲述身边的趣闻,十三有时还会问一些江南的景色。我的日常生活中总是被这些鸿雁填满,然后再花很长的时间去给他们回信,充实而又富有乐趣。有时我会想,他怎么样了?在京城好吗?
康熙三十八年。
因为在杭州许久,已经觉得没有刚来时的新意。刚过正月进了二月天,暖和了些我便急急地张罗带着两个丫鬟到江南各处都走走。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北顾更踌躇。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间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
二月中便到了镇江,此处三面翠环起伏、一面大江横陈,绮丽多姿,雄伟峻秀,人杰地灵。喝一口镇江三白,尝一口镇江汤包,不由感慨纳兰性德的好词。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何必让中泠。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还似梦游非。
三月初到了无锡,才发现无锡的好,不仅好在山,还好在山中的泉,久负盛名的天下第二惠山泉,真要怀疑那泉水一直都是这样的清澈吗?那一饮而尽的感觉一直是这样的痛快,只是不知为何那美名就让给了天下第一中泠泉。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谁与话凄凉。
三月中到了扬州,才发现二十四桥的明月不仅美在杜牧的笔下,更美在桥边的红药,不知年年为人红。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的迷人,在于人、在于琼花,琼花似人人似琼花,有繁华也有凋零,这无端透露的凄凉不免让人叹息。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三月底到了苏州。听寒山寺外的钟声,看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客船。吴侬软语的婉转一下子令我们的京片子显得有些突兀,或者不甚温柔。调笑中,也被那雨雾中的苏州小巷深深吸引。坐在乌篷船上,穿过一条又一条水中的街道,闻着水乡清新空气,似乎自己全部都融进了那片咿呀的天地。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餻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唯马石,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江南好,怀故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
四月初三离开苏州,初十到了南京。这座六朝旧都以它特有的远旧繁华迎接着我们。略带的伤感袭上心头,这里有嵯峨的宫阙、惨淡的皇陵、消歇的街市,繁华过尽,大势已去。玉树夜深歌,曾经的兴兴亡亡又有谁说得明白。
走在南京的街道上,感慨着这里的繁华与衰败,不由得担心起京城的亲人们。水满则溢,月圆则亏,家族也是繁盛后就会败落。难道佟家最终真的逃不过一个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的下场?我拼命地想着我脑海中的那点历史知识,却怎样也记不起佟家的命运。
因为有些累,便找了一家茶馆坐下休息。茶馆里人很少,中间站着老者咿咿呀呀地唱着昆曲小调。仔细听去原来是《桃花扇》中《哀江南》那一段。正好适合这个老者唱,那声音和语调,在诉说着南京城的历史,也在诉说着一个朝代的历史。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记得还是在三百年后的时候,课文中有这一段。当时并不能体会那种古色古香的繁华陨落,而此时,自己身处这样的时代,这样的背景,这样的家族,这曲听起来就感同身受了。
正当细细地伤感的时候,忽然听见旁边桌子一声以拳捶桌的声音。转头看去,一个四十出头的男子,一身贵气地坐在那里,旁边跟着一个显得更老些的仆人。这个男子明显有些愤怒,茶馆的老板立时跑了过来。
“这样的曲子也能唱?不信这舆图换稿?想造反吗?”那个男子恼怒中,火气显得很大。
我心道,脾气不小。看他穿着打扮,估计是个官,而且官位也不小。听口音是京城人士,估计是不知道干什么的官儿无聊得很,在这里挑刺儿这些明亡遗臣的曲子罢了。
茶馆儿的老板连连作揖,“这位爷息怒,这老儿胡唱的,我们将他撵走便是。”
只是那个男子的气焰不消反涨,冷笑道:“撵他走,莫非撵他到别的地方唱去吗?还有多少个地方可以唱这样的曲子?”那老板似乎有些慌,忙说:“官爷息怒,息怒。那依官爷的意思怎么办?”
那男子冷哼一声,冲着旁边伺候他的仆人和临桌的看起来是他的一众仆人说道:“把那个唱曲儿的给我带走。”话毕,几个青年仆役已经将那唱曲儿的老头架起来。
那个老头连忙跪地求饶:“官爷,我家中还有黄口小儿要抚养。您就饶了我吧。老朽以后再也不唱这劳什子曲子便是。”那男子冷哼一声,没有理会。径直地带着人往茶馆儿外走去。
看着那个老者的样子有些于心不忍,又想到那首哀江南刚才给我的感动,不由站起来冲着那个中年男子喊道:“站住!把这位老伯留下。”
一行人并着茶馆里其他人的目光瞬时集结在我的身上。待看见我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丫头时又都露出鄙夷的神色。
我径直走到那个中年男子的身前,他的仆人伸手想拦却被他挡了回去,“麻烦您放了这位老伯。”
他神色清冷,目光犀利地注视着我,似乎想洞穿我的企图。
对上他的目光,有些害怕。原来一个人的目光可以如此有穿透力。只可惜我没有什么不良企图,只是想帮助一个老人而已,这目光似乎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他看了我一会儿,开口,淡淡的:“理由?”
“那敢问你带走他的理由?”我面带微笑地问他,似乎并不在乎他的严肃。
“他不信这舆图换稿几十年了,分明是明末余党。”他依旧淡淡答道。
“哦?我看不然。这老伯已经‘将五十年兴亡看饱’了,怎么还会是明末余党?”
“那依姑娘你的看法这首曲便不是反曲了?”他饶有兴趣地问我。
“自然不是。”我坚定地说。
“为何不是?”
“任是谁走在金陵这石头城里,眼见的都是嵯峨但是风光不再的宫阙,黯淡已经失去历史光彩的皇陵,眼见着淮水日日夜夜都打着这里的城墙,可是已经时世变迁,朝代兴亡,都会发些牢骚或是感慨。这套哀江南正是这样的感慨罢了。”
“好一个感慨。那我问你,若是人人都这样感慨,谁还记得我大清国,怕是全都开始忆江南,忆前明了吧?”
“官爷您说对了。大清是用来记在心上的。前明,确实是用来忆的。难道官爷不知道忆苦思甜?老伯也只是感慨感慨朝代变迁,感慨感慨南京城的变化,再忆一忆前明的苦日子,记住现在大清的好日子罢了。”巧舌善变是女人的天性,所以即使是胡搅蛮缠依然是那么有理。
中年男子的嘴角出现了莫名其妙的微笑,“小丫头挺会说的。你是说我大清过的是好日子了?”
“自古每朝每代都不能确切地说过的是好日子,只是看执政者是否真的替老百姓着想了。走在这南京城就更能体会这一点。得民心者得天下,好的执政者能为老百姓着想,不好的执政者只会贪图自己的享乐。南京城数易其主,究其原因,只是一个民心得失而已。官爷您今日若是将老伯带走,老伯一家生计就出了问题。民心项背,官爷自己分辨吧。”
中年男子看我的眼眸有些发亮。一时恍惚,竟觉得他的眼神像一个人,却又不认识。
“想不到小丫头极有见识,竟让我这个老头子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那个男子捋了捋胡子道,“好,就冲你的话,这个人我放了。”
中年男子冲着身后看了一眼,他的仆从立刻放了那个老伯。又有一个仆从拿出一锭银子递给老伯,“让您受惊了,这个请您收着。”那老头连忙磕头道谢。
我心内感慨,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若是在现代我必定通过行政诉讼与这个当官的好好打一场官司不可。看事情已经结束,说了声告辞就领着丫鬟们出了茶馆。身后传来那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姑娘请留步,不知姑娘可否赏脸与在下共品一杯香茗?”
我学汉族女子的样子道了个万福,“对不住得很,小女子才疏学浅不敢污了官爷的耳目。何况今日还有他事,不便再做耽搁。”
那中年男子点了点头,“那敢问姑娘芳名?”
“潇童。”我不假思索将名字倒过来告诉了他。量他也打听不到的。
“肖彤……”那男子在身后默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