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伴你行-动物奇趣
15993200000021

第21章 偶蹄类动物

偶蹄类趾的基本排列方式是在每一脚上一般都有两个或四个脚趾,脚的中轴在第三和第四趾之间。第一趾几乎从不存在。踝部的距骨从最原始类群开始就有两个滑车,一个向上与胫骨相接,一个向下与踝部其它骨头相接,这与只有一个滑车的奇蹄类距骨很不一样。这种有两个滑车的距骨使后肢有可能进行很大程度的弯曲和伸展;因此,偶蹄类通常有非凡的跳跃能力。偶蹄类股骨干上没有第三转节。在较进步的偶蹄类中,桡骨和尺骨可能愈合为一,腓骨可能退化成一薄片,连在胫骨上。第三和第四趾的长骨(或掌骨、骨)也常常愈合为一,被称为“炮骨”。

偶蹄类通常也有一个壮大的体腔,以容纳复杂的消化道和大的肺。背部强壮,大多数都有强壮的背肌,与后腿的肌肉一起活动,使腿部有推进力。

原始偶蹄类有完整的齿列,但在进化过程中,上门齿有消失的强烈趋向。

在很多偶蹄类中门齿全部消失,代之以角质的垫,下门齿咬合其上,形成一非常有效的剪割工具。这些偶蹄类的下犬齿常常变成门齿的形状,而且与门齿一起成为一齿列,因此下面一共有八个剪切齿。在另一些偶蹄类中,犬齿大而成短剑形,用以争斗或自卫,也有很多偶蹄类犬齿不同程度地退化消失。

颊齿与前面的牙齿之间通常有一齿缺,前臼齿很少臼齿化。原始偶蹄类的颊齿为丘形齿和低冠,很多进步类型的颊齿成为月形齿,有脊形的齿尖,而且是高冠的。除最原始的以外,所有偶蹄类的上臼齿有方形的齿冠,但不是像奇蹄类那样后内尖由次尖形成,而是常常由一个增大了的后小尖(通常位于后尖和次尖之间的齿尖)形成。进步的有这种牙齿构造的偶蹄类没有次尖。

头骨在比例和适应方面有各种改变,这与牙齿的退化及在某些类群中角的发展有关。在进步类型中,脸部一般长而高,头骨背部的骨头常常压缩,在有角的偶蹄类中尤其如此。

新生代晚期偶蹄类的成功,大部分可以归因于复杂的消化系统,这是这一目哺乳动物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特点。在称作反刍动物的偶蹄类中,胃分成4个室。植物性食物,咬切后首先进入胃的第一、二室:瘤胃和蜂巢胃,被细菌作用消化成软块,然后这些软块状物重新反入口内,再充分地咀嚼;这就是反刍动物的特点——反刍。反刍后的食物重新吞入,进入其它两个室——重瓣胃和皱胃,继续进行消化。这种复杂的过程使反刍动物能在短期内匆忙地吞下大量植物性食物,然后躲在一个安全地方安闲地进行充分咀嚼和消化。这种适应性,使偶蹄类在新生代后期当侵略性的肉食类因身体变得更大而且成群地追逐而成为更有效的狩猎者时,能够大大地胜过奇蹄类。

现代大多数有蹄动物都属于偶蹄类,它们种类繁多,因适应于多样的生态环境而在形态上千差万别,分布范围遍及世界上几乎上每一个有草的角落;再考虑到它们历史上那些大量绝灭的类群,它们的情况就更加复杂,在此我们只能作一简单的介绍。

偶蹄类分为不反刍类、骆驼类和反刍类三大类。在不反刍类中包括古齿类或称原始偶蹄类、猪形类和弯齿类。弯齿类中的两大类动物——新兽类和岳齿兽类分别存在于欧洲和北美。古齿类和猪形类分布较广泛,在我国均有化石代表,它们牙齿一般为丘形齿尖,如中新世较常见的利齿猪。较进步的石炭兽类向月型齿发展。

骆驼类实际上也是反刍动物,但因为它有独特的进化历史,可以与其它反刍类明显分开。骆驼类具月形齿,齿冠高,已初步形成炮骨,但其下端仍是分开的,由于适应沙漠生活而有很多退化的现象,例如我国华北的巨副驼。

反刍类包括鼷鹿类、鹿类、长颈鹿类及牛类。它们均具有月型齿。

鼷鹿类和原始的鹿类均为小型无角的动物。鹿类具角(有些只有雄性有角,有些雌雄均具角),每年脱换,鹿角生于头顶额骨的角柄上,底部为一圆形角盘。鹿角的第一分支向前方分叉名眉枝。各种鹿类角的变化很多,进步的鹿类随年龄的不同而角的分叉也增多,因此鹿角的特征是鉴定鹿类化石的重要依据。

长颈鹿类的早期代表并未形成长颈和长腿,而且角很明显,只是后期才发展成为具不脱换的短角、长腿、长颈、体形高大的长颈鹿。因此化石长颈鹿常是有角的,我国上新世的河南兽,就是一种个体较小的进步长颈鹿类。

牛类包括各种羚羊、羊和牛,它们均有角。这种角是在额骨的骨质角心上覆盖一层坚硬的角质鞘而形成的,不能脱换(只有北美的叉角羚角鞘逐年脱换),角心及鞘均逐年增大,但只有角心能保存类化石。这种角名为洞角或空角、虚角。它不同于鹿类的骨质实角,也不同于完全由角质物形成而不具角心的犀角。因此也有人推测雷兽的角也可能是外面覆有角质物的。牛类是现代极为繁盛的动物,它们的角是鉴定化石种类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