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科学伴你行-建筑经典
15993400000003

第3章 古代中国城市(3)

大都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长7400米,东面宽6650米。北面有两个城门,东、西和南面各开了3个城门,城外修有宽阔的护城河。皇城在城内南部的中央,官城又在皇城的南部。城内的主要干道大都成正南正比,正西正东排列,主要有9条,都通向各城门,只有沿积水潭的东北岸,为了漕运的便利,开了一条斜街。干道两旁是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

大都城的主要建筑是宫城,基本上是围绕太液池建筑,主要有两组宫殿,即大明殿和延春阁。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宫殿建筑,如太后住的西御苑、太子住的兴圣宫等等。

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将北边城墙向南缩进2.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墙分别向南移动,并加筑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个布局反映了明朝强调恢复汉族传统的意向。皇城部分按南京的体制修建,规模很大。整个城市以皇城为中心,按照《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建城传统,在皇城东西(左)建太庙,西面(右)建社稷坛。并在城南、北、东、西4个方向建天、地、日、月4座坛庙。明北京城的规划,突出了南北中轴线的地位,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到钟鼓楼,构成长达8公里的轴线,通过9道门阙,直达紫禁城的3大殿,突出了皇宫的威势。紫禁城的北面堆筑了43米高的景山,丰富了城市的主体轮廓。

清代的北京,城市布局、宫城及干道系统均未更动,只是在内城建立了许多占地较大的王亲贵族府第,在西郊建立了许多离宫园林。这些园林大部分毁于外国侵略者之手。

古代关城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的嘉峪山麓,有一座古老巍峨的关楼,墙垣雄伟,楼阁高耸,飞檐凌空,这便是万里长城的终点——嘉峪关。嘉峪关北面、合黎山、马鬃山岗峦起伏,南面是富饶美丽的祁连山,中间夹着一条狭长的间有水草的戈壁滩,古“丝绸之路”就由这里通过,地势险要。嘉峪关就建立于咽喉之地,人称“天下雄关”,是我国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关城。

嘉峪关关城是一座东面窄、西面宽,略呈梯形的宏伟建筑。城墙的基础勒角,是大石条砌成的,内外两面用砖衬砌。周长733.3米,高11.7米,面积33500多平方米。关城有东西2门,东门叫“光化门”,西门叫“柔远门”,城内北侧建有砖铺面的宽阔斜坡马道,直达城顶。东西门外,有瓮城回护,城门南开,不与正门径通,使关城更为幽深肃穆。东瓮门叫“朝宗”,西瓮门叫“会极”。出西门瓮城10余米,有道长方形重关,巍然耸立与关城并肩。关门西开,是古代出入关必经之门,上题“嘉峪关”3个雄劲大字。

城墙上有东、中、西三座城楼,巍然对峙,气势壮观。各楼都为3层3间式,高约17米。每层楼周围有廊,红漆明柱,雕梁画栋;单檐歇山顶式,飞阁凌空。城墙四角都建筑了两层式的角楼,楼顶周围有砖砌垛口,形如碉堡。南北城墙中段各建有3间式带前通廊的敌楼。城墙的上外侧有垛口,设有许多了望孔,内侧设宇墙。内城的西墙上还砌有方形灯台,下设斜坡形射箭孔。

城西有石条筑底内外包砖的罗城,城的东、南、北3面也有黄土筑起的围墙。它南北连接万里长城,南有明墙,北有暗壁,沿着起伏的山岗伸延出去。罗城东西建有“闸门”,上有1层3间式闸楼,北边筑有烽火烟墩一座。

罗城东面沿坡边围成一个广场,筑有敌墙一堵,环围罗城相接为拥城,城外有城,重关并守。广场内原来建有不少驿站、街道、商店、住宅等关城的附属建筑,现在遗迹尚存,还有明清建筑的关帝庙、文昌阁、戏楼。进入关城内,还可见到清代游击衙门府、夷厂、仓库、井亭等建筑。

现在的嘉峪关城楼,最初兴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3年)。征虏大将军冯胜下河西,以嘉峪山下为咽喉之地,选“九眼泉”西北坡上,置关首筑土城。嘉峪山下的九眼泉,古称“峪泉活水”,冬夏澄清,碧波不竭,列为“肃州八景”之一。《清边纪略》记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敦煌杂钞》记载:明弘治八年(1495年),兵备道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明正德元年(1506年)8月,兵备副宪李端澄监修东西2楼,次年2月落成。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西北,以嘉峪关为“河西第一隘口”,上书皇帝加固关城及其边墙,由兵备道李涵监筑了一道百余里长的城墙,南起文殊山下的卯来泉,穿过关城到达野麻湾,东北两只铁翅南连悬崖,北接峭壁,与长城成犄角之势,更加壁垒森严。

嘉峪关的建筑是十分精工的。传说,当时筑城用的黄土,要筛选后放在青石板上烤干,再掺入丝麻和灰浆混拌,有的甚至要掺人糯米浆夯筑,以增强粘结力。工程完成后,在一定的距离,用箭射墙。如果箭头射入了夯土墙,就要返工重筑;直到箭头碰壁落地,才证明坚固合格。

过去,人们登上嘉峪关,可见一块石安砖放在西瓮城阁楼的后檐台上。

传说,明朝正德元年,有一位工匠师傅叫易开占,接受工程任务后拟定了一个设计方案,并准确地计算出用料数。按此施工结束后,只剩下一块砖,据说还是主管承修的官员为了加害能工巧匠而故意多加的。易师傅和工匠们只好商定,说那是一块不可缺少的“定城砖”。这表达了人们对古代能工巧匠的景仰之情。

新中国成立后,嘉峪关经过1950年、1957年和1973年3次较大的修缮和装饰,使这座古老的关城更加雄伟壮丽。

举世闻名的城楼北京的天安门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楼。

天安门坐落在北京的市中心,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当时叫承天门,仅是一个黄瓦飞檐3层楼式的5座木牌坊,沿用了唐代皇城正门的旧称,表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被火烧毁,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新修建,成为9开间的城门楼。明朝末年,城楼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世祖福临重新修建了这座城楼,并改名为天安门。形成了与现在的城楼相似的样式。古时,这里是禁地,除了皇亲贵族来往出入,老百姓不准过往。封建帝王出入天安门有特定的日子,冬至祭天、夏至祀地、孟春祈谷等才走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五星红旗,使这座古老的城楼成为世人瞩目的建筑物。

天安门是一座红色宫墙中间耸峙的一座雄伟城楼。基部是一座汉白玉石砌成的须弥座,上有10余米高的长方形砖台,由每块24公斤的大砖砌成。

砖台底大上小,有明显的收分。中间洞开五座城门,门洞为拱券式,中间一门最大。砖台上是大殿式城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总高33.7米,上覆黄瓦,城楼东西宽9间,南北进深5间,表示了封建时期“九五”的至尊地位。

门楼南向的窗门共有36扇,构图单纯整齐。窗门的下部是木雕裙板。砖台上部有矮墙,墙内有汉白玉栏杆环绕城楼。城楼的每条垂脊上有9个琉璃走兽,分别是龙、凤、狮子、麒麟、海马、天马、獬等,另外还有一个琉璃仙人,为城楼增色不少。

天安门前有五座石桥,叫做金水桥,正中的一座桥身最宽,过去只有皇帝才能通行,称为“御路桥”。城楼门洞的前后,各有一对华表,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每一个重10000多公斤。造型端庄古朴。上部有云板、承露盘等装饰,盘上都有一石兽名叫“犼”,均背向城楼,俗称“望君出”和“望君归”

。城门前面有四座雕刻石狮,增添了天安门的庄严气氛。

明清时期,天安门城楼主要用作国家有重大庆典如新皇登基、册立皇后等时,在此举行“颁诏”仪式,叫做“金凤颁诏”。可见天安门在封建时期也是一座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建筑物。1952年8月,国家对天安门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并增添了大量现代设备,安装了电梯、暖气等,这是自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以来260多年的一次彻底修缮,使天安门更加壮丽、雄伟,成为我国最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

古代城市平面图古城苏州市博物馆内保存着一块宋代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幅精美的城市平面图,图上精细地勾画出宋代苏州城。图的四边有山有水,四周有高耸的城墙,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规划整齐的街道、坊市,河道四通八达,小桥河港密布,城内寺、衙、宅、园等建筑刻画清晰,各种建筑物等都标列着名称,完整地再现了800年前苏州城建设的基本格局,这是我国现在最完整的古代城市平面图,也是世界史上罕见的古城建设的珍贵资料。

苏州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称平江,因此,这幅碑刻图也叫做《平江图》。据前人考证,《平江图》刊于宋绍定二年(1229年)。从图中的形象、名称等记载来看,苏州城在许多方面保留了古平江城的原貌。

苏州位于长江下游,水网密布。河汊众多,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平江图》形象地反映了江南水网地区城市内外河流纵横的特点。图上清晰地表明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它通过水城门与城内的河道相通,西面一段护城河是唐开凿的大运河的一部分。城内的主要街道,东西向有3条,南北向4条。还有一些小河,一般与城市街道平行,形成一条街道一条河的景象,在城的北部尤其明显。《平江图》记载的这种河道和街道并行排列的苏州特有的城市布局直到今天仍是苏州城的一大特色。

《平江图》中对古苏州城的商业布局及园林、寺观、民居的配置记载的非常详细。北宋时,手工业非常繁盛,出现了“行”的组织。《平江图》中有许多以鱼行、果子行、丝行、鹅行、鸭舍等命名的街道、小巷、里坊、桥渡,图中还有以西市、利市、谷市等命名的坊桥,说明当时苏州已经有了固定的集市。

当时,平江府城是宋代江南官僚、地主、高利贷者集中的地方,平江府有不少建筑体现了这种喧闹、富足的景象。《平江图》上标有供达官贵人、豪绅、雅士寻欢作乐的“跨街楼”和私家园林。如建于五代时期的名园“沧浪亭”,曾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私宅,当时又称韩国。城西部还标有“南园”,东面有“杨园”,胥门内有“百花洲”等,说明当时的城内已经有不少私家园林了。

《平江图》上记有139个寺观,较大的寺还建有高塔,如城北报恩寺的北寺塔,子城东面定慧寺的双塔,城南端光寺的端光塔等。寺观均占据着府城的显要位置,用地也大,高耸的宝塔,巍峨的殿宇,构成了府城的主体轮廓。

《平江图》上有关民居的记载,还反映了宋代里坊制度与唐代的不同,图上刻有65个坊表,作为坊里划分的标志。图上的坊表都是跨街建造,但又无门扇,说明此时的坊仅是某一街巷的标志或装饰。

从《平江图》中可以看出,府城的中央建有衙城,称为子城,是府衙门的所在地。子城内有府院、厅司、兵营、教场、库房、庙宇、住宅和园林。

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子城四周有城墙,墙有城壕,是南宋一般州府城常用的布置形式。

《平江图》对府城的防御设施有详尽的记载。平江城有内土外砖的城墙,墙上建有向外突出的马面,射击用的堞墙等。马面共有50余座,与排列整齐的雉堞相配合,防御设施很完善。城门有5座,即盘门、葑门、娄门、齐门、阊门,每座城门旁边有1座水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门外又加设瓮城,瓮城门开在另一侧,进门须经2个转折,2二道关口,对城市防御非常有效。

《平江图》的绘制,运用了传统的地图画法,在平面位置上把府城各类构筑物的轮廓、规模、立面造型等作了简练生动的描绘,能清晰地看出城市面貌。图上各种图示有一定的比例尺度,测绘水平较高,表现了当时较高的筑城和制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