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科学伴你行-建筑奇观
15993500000002

第2章 名宫古迹(2)

太和殿位于故宫的前半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登基、大婚及举行其他重要庆典的地方,因此地位极为尊贵,建筑也特别高大。这座大殿俗称金銮宝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奉天殿,嘉靖时改为皇极殿,清顺治二年始称现名,寓意皇权至高无上。这是一座重檐庑殿顶大殿,高26.92米,面宽11间,63.96米,进深5间,37.17米,总面积达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大殿内有72根楠木大柱,其中有6根蟠龙金漆柱。菱花格的门窗在边缘接榫处都有镌刻的精巧花纹,以鎏金铜叶加固,门的裙板上雕有金龙图案,这就是历史文献上常说的“金扉、金锁帘”,是我国建筑宫殿的传统装饰之一。室内净空达14米,中部藻井离地16米,为常人高度的8倍以上,藻井为金漆蟠龙吊珠式,制作极为精细。藻井下方就是皇帝的专座——金龙宝座。

宝座镂空金漆,设在7层台阶的高台上,后面是7扇雕龙涂金屏风。殿内的梁、楣都有贴金双龙和玺彩画,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逼人。大殿的墙柱用较深的朱红色,基座是晶莹的汉白玉,屋檐下则用青绿的冷色,这不仅在色调上与屋面的暖色形成对比,而且在视觉上增加了出檐的深度。

太和殿与故宫另两座——中和殿、保和殿共同坐落在一个高8.13米,平面形状呈工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非常宽大,达25000平方米,每层都用汉白玉石栏杆围护着,计有透雕栏板1414块,雕刻出龙翔凤舞的望柱1460根,构成重重叠叠和白玉雕成的山峦,雕工非常精致华丽。在龙凤纹饰的望柱下面,伸出排水的龙头,共有1142个,排水孔内侧口开在望柱下部、出水口巧妙地设计在龙头唇部,每当下雨时,雨水从排水口中流出,看上去如千龙喷水,十分壮观。整座台基从高度和气氛上,加强了太和殿的威势。台基上陈列有汉白玉精雕的计时仪器日晷,象征性的量器玉石嘉量,鼎式铜香炉、铜鹤、铜鹿等。古代遇有大典时,台基下还设有一品到九品的品级山,用以指导各品级的官员各赴其位向皇帝朝贺。清代时,品级山由石质改为铜质山形。从太和殿前到太和门止,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院子,空旷而严整,也起着烘托太和殿主体地位的作用。

最早最大的九龙壁中国建筑布局中,一般喜欢在庭院、府第的门前设照壁,以增加建筑的层次感。照壁的形式很多,因建筑的功能、规格和模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其中比较高级、讲究的,并且有较高建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是九龙壁,我国现存有3座九龙壁,分别在山西大同、北京的北海和故宫,其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是大同九龙壁。

大同九龙壁

原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3个儿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建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府在明代末年毁于兵火,而九龙壁却完整地保存下来。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内东大街路南,全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体积相当庞大。整座照壁共分4部分,最下部是须弥座,上面是壁身,再上是斗拱,最上面是琉璃瓦顶。壁身以6层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腾云驾雾,中间一条是黄色的主龙,龙头向前,成正面列罩。其他龙分列两边。九龙中,有的伸爪抱珠,有的喷须拂云,有的昂首雾中,有的翘尾探海,有的搏风弄雨,有的腾云欲去,姿态各不相同,颜色参差变化,雕塑十分雄浑、粗壮、有力。其施工工艺,包括画面安排、雕龙、绘画、分块、配料、调色、上釉、烧制、装配等,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历经600余年而仍然巍然屹立。

九龙前面还建有汉白玉石栏杆和衬壁的壁池,池中泉水清澈,风清日朗之时,九龙壁上的龙形云影倒映池内,犹如活龙嬉于水中,体现了高超的融景构思。

1954年,鉴于壁身局部倾斜和破损,同时为适应城市规划,龙壁向南迁移了38米,按明初式样和风格重新砌筑,使九龙壁焕然一新。

双面九龙壁我国现存的三座九龙壁中,仅有一座是双面的,这就是北海的九龙壁。

在北海公园的北岸,著名的五龙亭后面,清代时曾有一组叫做大圆镜智宝殿的建筑,殿前真谛门的照壁就是这座九龙壁。1919年,庙宇被焚,仅剩九龙壁,成为遗留至今不可多得的建筑工艺品。

北海九龙壁传说是万历时仿照大同九龙壁建造的,经专家考证,实际上建造于清代前期的康熙二十一年(1756年),其建筑造型和艺术风格与大同九龙壁迥然不同,具有明显的清初琉璃制品的特点。

北海九龙壁比大同九龙壁小得多,长25.86米,厚1.42米,高6.65米。

壁体可分为4个部分,最下部是青白玉石砌成的台基,其上是绿色琉璃须弥座,再上是九龙壁面,是壁体的主要部分,最上面是庑殿式壁顶。整个龙壁结构匀称,造型舒展秀丽。

壁面由七色琉璃砖砌成,两面各有蟠龙九条。这座龙壁的九龙安排很有特色,正中是一条坐龙,中黄色,头向东扭,与东侧龙共戏一珠;西侧一条青色龙与一条浅黄色龙共戏一珠;再西是一条紫色龙和一条深黄色龙共戏一珠;东侧剩下的一组三条龙;因是单数,设计者就势安排为一龙戏一珠,龙的颜色与西侧对应,这样,就突出了龙壁的变化,更觉生动传神,九龙的背景为海水波涛,流云叠嶂,旭日明月,峭立山石,与九龙相映衬,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多层次画卷。九龙采用高浮雕作法,使各龙更加生动逼真,呼之欲出。

全壁是由424块琉璃砖,以整幅图案分块烧制,然后再精心拼砌而成的,壁面的图案连成一气,几乎看不出拼砌的痕迹,施工水平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整体两面的各部分安排了大大小小共635条龙,大脊上有九条小龙与壁面上的大龙两两相对,其余在垂脊、筒瓦、陇垂、斗拱等各个部位均有龙形,但丝毫不冲淡壁面上大龙的主体地位,相反,使整个龙壁主题更加突出,布局更加和谐,表现了很高的总体设计水平。

万里长城万里长城雄踞于我国北部河山,它的走向由西向东,跨过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崇山峻岭,河谷溪流。它雄伟壮观,工程艰巨,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万里长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200多年以前。最早修筑长城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城市,例如秦国的咸阳、赵国的邯郸、燕国的下都、魏国的大梁等,北方的大平原成了北部游牧民族猃狁(xiǎn yǔn)、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的统治者向南争夺的对象。同时,各诸侯国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也达到非常频繁的地步。起先,为了防止来自北方的突然袭击,各诸侯国在北部修建了长城。后来,各诸侯国之间也筑起了长城,进行自卫。保存到今天的有燕、赵、魏、齐各诸侯国长城的遗迹。燕国长城西起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境内),东到辽东,用它防御匈奴和东胡。赵国长城西起内蒙古临河,东到河北蔚县,主要防御林胡和楼烦。魏国长城北起黄河后套,直达陕西西北方,南边接华山,它的防御对象是匈奴和秦国。齐国长城西起山东境内黄河,沿泰山到诸城,主要防御吴国和楚国。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制的大帝国。为了防范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袭,秦始皇把燕、赵、魏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用30万人力连续修了十多年,这项工程才初步完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万里长城。秦代的万里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古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代县、河北蔚县,接燕国北长城,经张家口东达燕山、玉田、锦州延到辽东。

以魏长城为例,可以看出战国时期长城的构造。陕西韩城南马陵庄附近遗留的魏长城,南北平行有两条,相距160米。南长城基部宽7米,顶部宽4米,残存高度4米;北长城残存体型略小,城墙下部宽5米,顶部宽3.5米,残存高度约3米左右。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烽火台建在南长城的南面,距城墙约250米左右,也全部用黄土筑成。平面呈方形,每边7米,总高度9米,台子做出收分。烽火台自地面4.5米高的部位,每面露出方木3根,头端向外,这可能是防止坍塌的“纴木”。

秦代的长城,就甘肃临洮那一段来说,全部用黄土筑成。城墙下部宽4.2米,上部宽2.5米,残存高度3米左右。有的地段用黄粘土夹杂少量的碎石筑成,用夯头紧密捣固。夯窝比较小,可能用夯杵施工。

汉代万里长城从遗物的尺度和烽火台的体形看来,都远远超过前代,城墙和烽火台都保存到今天。汉代重修秦代所筑的万里长城外,还修筑“朔方长城”(今内蒙古境内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大修“凉州西段”长城,建立河西四郡凉州(今武威)、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和沙州(今敦煌)。当时用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筑“凉州西段”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河西走廊的畅通,维持对西域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同时又能切断匈奴和西域的交通联系。“凉州西段”长城在甘肃境内,北端自额济纳旗居延海开始,向西南方向经过大方城到金塔是北长城;从金塔经破城子、桥弯城到安西是中长城;从安西经敦煌城北直达大方盘城、玉门关进入新疆是南长城。这三段长城是汉武帝时开始修筑的。《居延汉简》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记载,据现场调查,实际上三里左右就有一燧,几十里就有一城。

汉代长城和魏、秦长城构造不很相同。从敦煌西南玉门关的一段长城看,墙身下部宽3.5米,上部宽1.1米,墙身残存高4米。墙身筑法,自地面50厘米开始,每隔15厘米铺芦苇一层,做防碱夹层。芦苇摆法纵横相交,厚6厘米。芦苇至今保存完好。墙身夯土用当地的土,土中夹杂一些细小石子,全部用夯筑实。汉代长城的烽火台都建在长城边沿,有的建在长城外,也有的建在长城里,遗留到今天的数量很多,不下几百座,仅在甘肃金塔、额济纳旗就存留200多座。烽火台平面呈正方形,每边17米,高25米左右,4个壁面有明显的收分,有的用夯土筑成,有的用土坯砌筑,也有的用夯土和土坯合筑。土坯尺寸长38厘米,宽20厘米,厚9厘米。土坯砌法,每隔三层土坯夹一层芦苇。目前各烽火台除四角被剥蚀外,其余都还完好。施工中采用芦苇,可使城墙坚固不易坍塌。从烽火台留下的洞眼来分析,城墙和烽火台施工时都采用“夹板脚手架”的施工方法。例如金塔一个烽火台的壁面上,保留洞眼两排,每排四个,第一排距地面高14米,两排间的距离80厘米,洞眼间距1.2,可见墙面土坯砌筑采用了“插杆单排脚手架”。在那千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搭盖临时住所,解决食宿,运输材料,兴建巨大的工程,显然是非常艰巨的。特别是西北地区风沙漫天,气候变化无常,寒冷天气占一大半,可以想象施工时的艰苦状况。这更说明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

今天,我们在北京居庸关、八达岭等地所看到的雄伟的长城,是明代重新修筑的,前后经过100多年才完成。

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山海关,总长6350公里。当时分段进行防守。起初设立四大镇。辽东镇,设在辽宁辽阳,管辖范围南起凤凰城,西达山海关,共长975公里(1950里)。宣府镇,设在河北宣化,管辖范围东起居庸关,西达大同市,全长511.5公里(1023里)。这一段地处北京外围,为了加强防卫,筑造长城九重。大同镇,设在山西大同,管辖范围西起山西偏关,东到山西天镇,全长323.5公里(647里)。榆林镇,设在陕西榆林,管辖范围东起内蒙古清水河,西达宁夏盐池,全长885公里(1770里)。后来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卫,又设立三镇。宁夏镇,设在宁夏银川,管辖范围东起宁夏盐池,西达甘肃靖远,全长1000公里(2000里)。甘肃镇,设在甘肃张掖,管辖范围东起兰州,西达嘉峪关,全长800公里(1600里)。蓟州镇,设在河北蓟县(今属天津市),管辖范围东起山海关,西达居庸关,长达600公里(1200里)。蓟州镇的城墙非常坚固,靠近居庸关一带有长城三重,用意在保卫北京。此外偏关、宁武关、雁门关是外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是内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