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16008800000030

第30章 卢水胡和小月氏(3)

晋元康四年(294年),并州谷远(山西沁源)匈奴人郝散起兵,攻杀上党郡吏。不久降,行至雍州,被冯翊都尉所杀。至六年(296年)郝散弟度元为其兄复仇,“与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俱反,杀北地太守张损,败冯翊太守欧阳建。”晋北地郡因魏置,辖富平、泥阳二县,约当今富平、铜川、耀县地,东邻冯翊。马兰羌是以郡北有马兰山、马兰水而得名,今旬邑县有马栏镇。北地马兰有羌,也有卢水胡,郝度元得到马兰羌胡的支持后,克北地郡,攻冯翊。与此同时,爆发了扶风氐人齐万年为首的氐羌大起义。晋雍州刺史解系为郝度元所败,“秦、雍氐、羌悉反,立氐帅齐万年为帝,围泾阳”。《华阳国志·大同志》记“关中氐及马兰羌反,寇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阳平六郡。”马兰羌、卢水胡的起义席卷秦、雍二州。这次起义虽然不久就失败了,但显示出关中氐、羌、胡的力量。

郝散为匈奴人,但死后其弟复仇不东返并州,而西上马兰,联合羌、卢水胡,而卢水胡立即响应,其中的奥妙如何,过去未曾解决。晋江统《徙戎论》称:“并州之·胡,本实匈奴桀恶之寇也。近者郝散之变,发于谷远,今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此言并州匈奴人数之多,力量之强。据近人研究,由并州匈奴所建立的汉一赵政权,休屠各起着重要作用。换言之,匈奴王族至魏时期已经发生了变化,原先被五大贵族统治的休屠部此时登上政治舞台,加入统治集团行列。休屠部原居今民勤县境,与卢水胡毗连,以后因各种原因向北边五郡迁移,至并州境,自然有卢水胡杂入,休屠和卢水胡都曾受匈奴统治,因有人泛称其为匈奴人。并州匈奴中有休屠人,也有卢水胡人。从并州起兵的郝散及其弟郝度元,可能就是出自卢水胡的“匈奴人”,到达冯翊后,即发动冯翊、马兰的卢水胡起义,响应齐万年。失败后仍居原地。

永嘉元年(307年),晋以南阳王司马模为征西大将军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镇长安。“雍州刺史丁绰贪横,失百姓心,乃谮于南阳王模,模以军司谢班代之。疋奔沪水,与胡彭荡仲及氐窦首结为兄弟,聚众攻班。绰奔武都,疋复入安定杀班。后荡仲子夫护帅群胡攻之,疋败走,夜堕于涧,为夫护所害。”彭荡仲,《资治通鉴·晋纪》胡三省注“安定卢水胡也”,时任刘赵凉州刺史。贾疋所奔之沪水,应以《晋书·南阳王模传》作“卢水”为是,即奔于卢水胡中,非地名。晋永嘉时,刘赵所置凉州刺史是虚职,并无领地。贾疋由安定太守投奔卢水,正好说明卢水胡不在安定,“疋复人安定杀班”更可证明。当时彭荡仲正在渭北。

刘曜占领关中,徙都长安,杀巴酋徐库彭。于是“巴氐尽叛,推巴归善王句渠知为王,四山羌、氐、巴、羯应之者三十余万,关中大乱,城门昼闭”。四山之中,应有卢水胡。后来刘耀“置单于台于渭城,拜大单于,置左右贤王,已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豪桀为之”。卢水胡属大单于管辖。

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匈奴左贤王卫辰遣使降坚,请田内地,坚许之。建元元年(365年),左贤王卫辰、右贤王曹毅“举兵叛,率众二万攻其杏城以南郡县,屯于马兰山。”坚派前将军杨安与毅弟活战于同官川(陕西铜川),匈奴败。坚徙其酋豪六千户于长安,分其部落贰城以东二万余落,以西二万余落,称东、西曹。从此,冯翊北地除原有的氐、羌、卢水胡等族外,又有大批匈奴人加入。

建元三年(367年)《邓太尉祠碑》记:冯翊护军郑能进“统和、宁二戎、郫城、洛川、定阳五部,领屠各(指匈奴),上郡夫施黑、白羌,高凉西凉,卢水,白虏,支胡,粟。特,苦水杂户七千,夷类十二种。”郑于甘露四年(362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官,经历了匈奴卫辰等部迁至渭北到匈奴降众叛乱诸事,对各地族众了解甚详,“夷类十二种”中,卢水胡即是其一。卢水胡主要集中地一为杏城,一为马兰,另外贰城以西的彭沛谷堡也是卢水胡居地之一。

卢水胡从东汉末年起陆续迁居渭北山间,与各族杂居,势力逐渐扩大,但对前秦的阶级统治和民族压迫,十分不满。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关中大乱,姚苌陈兵于北地。苻登太初元年(386年),“荥阳高陵赵谷招杏城卢水胡郝奴帅户四千人长安。”次年,“卢水胡彭沛谷、屠各董成、张龙世、新平羌雷恶地等皆附于(苻)篡,有众十余万”。《晋书·苻登载记》称“贰县虏帅彭沛谷”,而不称卢水胡,可见卢水胡又以“虏”相称。彭沛谷不久虽然失败,史书对其记载仅有数字,但从“彭沛谷堡”的得名来看,这次起义曾在这里建立过政权,名义上虽附于苻篡,以抗姚苌对郝奴的镇压,实际上是独立政权。十余万众中不仅有卢水胡,还有匈奴屠各人和羌,可能也包括氐、支胡、粟特、苦水杂户等,是一次多民族联合起义。卢水胡在这两次起义中均起了领导作用。

4.郝温、盖吴起义

郝奴虽降于姚苌,被姚秦封为镇北将军、六谷大都督,但实际上并未参与后秦政权的活动。所谓镇北将军,只不过是重返渭北,抚辑各部族民而已。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又降于魏。《魏书·太祖纪》:四月,“鄜城屠各董羌、杏城卢水胡郝奴、河东蜀薛榆、氐帅苻兴,各率其种内附。”当时,渭北北山仍为后秦所辖,北魏拓跋珪仅有平城、雁门、代郡等地,卢水胡等“内附”,仅为名义上的臣属关系,实际仍居渭北北山腰带。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三月,杏城又发生了卢水胡起义。《魏书·世祖纪》:“酒泉公郝温反于杏城,杀守将王幡。县吏盖鲜率宗族讨温,温弃城走,自杀。家属伏诛。”酒泉公为魏所封,大概始于北魏占有渭北之后。县吏盖鲜属卢水胡族姓,其所领导的“宗族”,自为卢水胡人。郝温虽失败,家属遭杀害,但并未将群众的反抗情绪镇压下去,反而更激起了族人愤怒。同年九月,更大规模的起义又爆发了。上引书记:“卢水胡盖吴聚众反于杏城。冬十月戊子,长安镇副将元纥率众讨之,为吴所杀。吴党遂盛,民皆渡渭奔南山。”“盖吴遣其部落帅白广平西掠新平,安定诸夷酋皆聚众应之,杀讬城守将。吴遂进军李润堡,分掠临晋巴(已)东。将军章直与战,大败之,兵溺死于河者三万余人。吴又遣兵西掠至长安,将军叔孙拔与战于渭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河东蜀薛永宗聚党盗马数千匹,驱三千余人人汾曲,西通盖吴,受其位号。”“盖吴自号天台王,署置百官。”次年正月,“盖吴退走北地。”二月,“乙拔等大破盖吴于杏城,吴弃马遁走。”五月,“盖吴复聚杏城,自号秦地王,假署山民,众旅复振。”八月,“盖吴为其下人所杀,传首京师。”“高凉王那破盖吴党白广平,生擒屠各路那罗于安定。”

《资治通鉴》在叙述此事时,有几条重要补充:一是盖吴起兵时,“有众十余万”;二是“安定诸夷”作“诸胡”;三是“盖吴退走北地”,改为“北地山”,胡三省注:“地字衍”,应为北山;四是盖吴数次上表刘宋求援,宋诏“吴为都督关、陇诸军事、雍州刺史,北地公”,并派兵为吴声援。《宋书·索虏传》:盖吴中流矢而死,并非部下有意杀害。

郝温起义是这次杏城卢水胡起义的序幕。北魏的镇压,更激起了以卢水胡为中心的渭北各族人民的反抗情绪。盖吴起义,立即聚众十余万。后来参加者有安定诸胡,河东并州蜀人薛永宗,范围东起汾水下游,西至讬陇山区,南临渭水,北至鄜县、安定。盖吴两易称号,先称天台王,后称秦地王,署置百官,历时二年,北魏调动了大量兵力、民力镇压,最后拓跋焘御驾亲征,起义军“尽散入北山”,魏军扑空。当时盖吴营地“在长安北九十里”,距大荔洛河渡口六十里,实际控制渭北地区。

盖吴曾两次上表求援于南宋:“倾首东望,仰希拯接,咸同旱苗之待天泽,赤子之望慈亲。”这封表文从“虏主二月四日倾资倒库,与臣连营,接刃交锋,无日不战”等语看,正写于盖吴与魏主拓跋焘激战于渭北之时。但南朝宋王朝没有给以实际支援,仅给“诸将印合一百二十七纽”和雍州刺史、北地郡公的虚名,使起义军难以扭转局势。以后又坚持半年之久,盖吴为部下误箭伤害,起义军失去主帅,吴弟率余众人木西山,起义转入低潮。

这次起义历时二年,参加起义的各族人民团结奋战,屠各首领路那罗一直战死在最后,充分反映出起义军不屈的战斗精神,给北魏王朝以有力的打击。盖吴能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除起义军反映出各族人民反抗北魏严酷的军事统治民族压迫外,盖吴的王号、官职和政治设施等,沿袭了汉文化的传统,各族人民从起义军身上看到了前景和希望。

经过北魏的残酷镇压,卢水胡死难和迁往他处者数以万计,元气大伤。北魏为了加强对雍凉等州的统治,仍置将军于杏城,设华州刺史与李润堡,冯翊郡、北地郡增设县置。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设澄城郡,领澄城、五泉、三门、宫城等县,杏城即在郡治澄城。对卢水胡的分布地区加强了行政管辖。

北魏文成帝时,尉拨“出为杏城镇将,在位九年,大收民和,山民千余家、上郡徒各、卢水胡八百余落,尽附为民。”文成帝在位十三年,正是北魏镇压盖吴起义后不久。所谓大收民和,反映出当时人口稀少,反抗斗争转入隐蔽状态。前来归附的徒各、卢水胡应是魏军镇压起义时北逃的一部分人。另外还有西至安定郡的。

《魏书·唐和传》附《唐玄达传》:“显祖时,出为华州刺史,将军如故。杏城民盖平定聚众为逆,显祖遣给事杨钟葵击平定,不克而还,诏玄达讨平之。杏城民成赤李又聚党,自号为王,逼掠郡县,残害百姓。玄达率骑二百,邀其狭路,未破之。”盖平定与盖吴同姓,且都在杏城,应为卢水胡。成姓在屠各和卢水胡中皆有,其族居杏城,也是卢水胡。这次起义的规模显然是不大的,说明卢水胡的力量已经很弱,并开始逐渐在政治舞台上消失。唐玄达出任华州刺史在魏天安元年(466年)至皇兴四年(470年)间,他所镇压的卢水胡起义,是卢水胡最后一次略具规模的斗争,以后再不见这种反抗压迫的政治活动了。

从渭北出土的许多碑文中,也反映出这种情况。前秦时期有卢水胡,北魏以后的造像碑中出现的大量姓名,主要是羌人。其中也有一些非羌人姓氏,但是否为卢水胡,难以确定。渭北卢水胡经过多次起义,或死于魏军的刀刃,或徙奔它处,也有不少人融合于羌、汉、匈奴等各民族之中了。

卢水胡从西汉文帝时被匈奴统治,授其首领为左沮渠。东汉初登上政治舞台。迁入湟水流域的一支,与羌人、月氏人等族杂居,参加过数次西羌起义。东汉后期湟中各族大起义,卢水胡充当了重要角色。以后随着起义的发展,历四十余年,族人向陇东、渭北、川西北迁徙,参加了各族的政治活动。以陇西金城西平为根据地的麴氏,在曹魏、西晋、汉赵、前凉、后凉、西秦(“卢水尉地拔并率众降于乾归”)、南凉、前秦、南凉等政权中参与政事,麴允为辅佐晋室立过汗马功劳。由金城西迁的一支,在高昌建立过麴氏王朝。迁人天水的麴歆,入蜀后在李特政权中任职。迁居渭北的卢水胡,多次起义,建立过暂短政权,先后被后秦、北魏镇压。失败后有一支奔人安定。迁入川西北汉山郡的一支,在成豚坚、安角、成明石等人的领导下起兵反晋,响应关中卢水胡、马兰羌等族的起义。随着北魏军事统治力量的加强,内迁卢水胡逐渐消失,或死于战争,或融合于其他民族。

由显美迁居临松的一支,建立起北凉政权。被北魏击败后,余众迁至高昌,恢复政权达十七年之久。灭亡后三十余年,族人金城麴氏重建王国,历时近一个半世纪,成为卢水胡所建政权中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

卢水胡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匈奴授其首领为沮渠官开始,到高昌麴氏政权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统一于唐为止,在中国历史上活动了约八百多年,范围由武威发展至我国西北各地,跨四川西北地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接受汉文化,是当时许多少数民族汉化水平最高的民族之一。这种情况,就为融合于汉族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小月氏

(一)西汉时期的小月氏

“小月氏”名称的出现,约与卢水胡同时。匈奴右贤王西征河西,降服卢水胡,而主要目标是消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可见小月氏是月氏人西迁时在敦煌、祁连南山中遗留下来的一部分人。《后汉书·西羌传》又称“其赢弱者南人山阻,依诸羌居止,遂共与婚姻”,留下来的多是老弱,后来与羌关系密切。此前,卢水胡和小月氏都是河西走廊的民族,张骞出使西域时,和这两个民族都有接触。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第二次出兵河西,“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与小月氏发生军事冲突。此时小月氏与张骞报告中所说的方位一致。居延南至祁连山,酒泉为必经之地。霍去病在此获得酋涂王,酋涂古音与酒泉相近,酒泉即因酋涂王辖地而得名,郡治所在的禄福县,或为酋涂王被俘之地,意为“虏俘”。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瓠谡,以小月氏王将众千骑降,侯,(元封)四年正月乙酉(封)。”徐广曰:“瓤,音胡;,之涉反。”《汉书》武帝功臣表此条下引颜师古注:“瓤读与狐同,诱音之涉反。”胡、狐与胡同音,之涉切音为辄、蚕。《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条下注:“禄福,呼蚕水出南羌中,东北至会水入羌谷(水)。”呼蚕水即今托兰河,水出酒泉南山,其得名即因小月氏瓤王部居此而来。侯封地在河东郡,郡治在今山西夏县。

《汉书·武帝功臣表》:“騠兹侯稽谷姑,以小月氏右苴王将众降,侯,千九百户。四年十一月丁未封。”封地在琅邪郡,郡治在今山东诸县。师古注:“苴,音子余反”,与沮、且同音。匈奴官名有沮渠,卢水胡首领为左沮渠,小月氏有右沮渠。稽谷姑时为匈奴所封右沮渠王后裔,官名仍旧。

以上二侯得封时间为元封四年(前107年),与浩侯王恢为同时。《汉书·西域传》鄯善国:“武帝遣从票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车)师,王恢数为楼兰所苦,上令恢佐破奴将兵……虏楼兰王,遂破姑师。还封破奴为浞野侯,恢为浩侯,于是汉列亭障至玉门矣。”赵破奴与王恢出兵车师在元封二年(前109年),封侯是三年至四年。赵破奴出兵路线从浚稽山、琢邪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东)琢邪径的“赵破奴故道”至车师,回师时汉列亭障至玉门(酒泉西),汉军在玉门至酒泉间曾进行了重大活动,这就是劝小月氏归降,疏通大路上的障碍。玉门至酒泉间正是这两部小月氏分布的地区。其首领归降后,与赵破奴等共至长安,封侯,部众大部仍居原地。

《汉书·赵充国传》记:“狼何,小月氏种,在阳关西南。”阳关在敦煌龙勒西,其西南为阿尔金山脉,接鄯善、婼羌,此为小月氏留在阿尔金山脉的一支。此支与昆仑小月氏在当地保留了千余年时间,至宋代以大众慰、小众慰等族名出现,这支小月氏与敦煌祁连间小月氏关系不密切。

月氏西迁时留在敦煌祁连间的余众,至西汉武帝时已达万人以上。主要分布地仍在敦煌、酒泉间,依祁连山而居,少数在阿尔金山和昆仑山谷间,畜牧逐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