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课程百科知识-化学小故事
16010500000002

第2章 硝酸合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的硝酸,不仅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而且也是制造炸药的重要战略物资。

当初,普通硝石法是制造硝酸的一般方法,即利用硝石与硫酸反应,来制取硝酸的。但是硝石的贮量有限,因此硝酸的产量受到限制。早在1913年之前,人们就发现德国有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便开始限制德国进口硝石。这样便以为世界会太平无事了。1914年德国终于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又错误地估计,战争顶多只会打半年,原因是德国的硝酸不足,火药生产受到了限制,由于人们的种种错误分析,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蔓延开来,战争打了四年多,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夺去了人们无数的生命财产。德国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的战争呢?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它呢?这就是化学,德国人早就对合成硝酸进行了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

德国化学家哈柏于1908年首先在实验室用氢气和氮气在600℃200个大气压下合成了氨,产率虽只有2%,这也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后由布什提高了产率,完成了工业化设计、建立了年产1000吨氨的生产装置、用氨氧化法可生产3000吨硝酸,利用这些硝酸可制造3500吨烈性炸药TNT。这项工作已在大战前的1913年便完成了。这就解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