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渭南年鉴·2011
16013400000020

第20章 渭南市人民政府(1)

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

市长徐新荣

副市长田军(3月退休)雷超武郭伯权刘宝琴程勉贵刘新兴魏稳柱

潘洁王守安(12月任职)

市长助理高远洋

秘书长孙建升

副秘书长苌占民(5月离任)王天久贺兵褚锦锋(6月离任)张晓民

张永王万林冀会康(9月离任)张拴劳汝增瑞

霍文军(3月任职)刘筱萍(5月任职)

市人民政府工作概述

【概况】

坚持不懈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区域竞争实力快速提升。全年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较2005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是2005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8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23元和267元。全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支持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明显增强。

【项目建设】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下大气力招商引资,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建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十一五”期间招引项目1017个,到位资金584.8亿元,年均增长59.7%。实施重点项目383个,完成投资1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960.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9倍,年均增长47.1%。多年想建而未建的渭蒲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关中环线、西潼高速扩建、郑西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740万千瓦,输变电骨干网架提升至750千伏,长期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中联重科、拓日新能、紫兆环保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渭南,为全市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工业经济】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根本出路。高起点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项目与企业入园发展。渭南高新区成功晋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开区、卤阳湖开发区成为省级开发区。13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到7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716户,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4.8%,成为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极。首家专家工作站在北人印机挂牌成立,紫兆环保拥有6项国家专利,全市申请专利1500余件,长寿命复合强化高温钼合金舟研制等25项科研成果获全省科技进步奖,煤制烯烃技术产业化入选全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由236户增加到540户,产值过亿元企业由49户增加到106户,金钼股份成功上市,龙钢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1020亿元和339.7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2.9倍。万元GDP能耗下降20%,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15.1%、13.6%,超额完成省控目标。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涉农工业初具规模,成为工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

【特色农业】坚持以“一村一品”为抓手,积极实施农民增收“六大工程”,优质粮食、设施蔬菜、有机林果、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全年粮食总产达到264.2万吨,创历史新高。水果、蔬菜总产分别达到254万吨和192万吨。畜牧业产值达4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91家,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2707个,农民从产业分工协作中得到更多实惠。十一五时期,节水灌溉面积6.8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440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4.83万公顷。建设户用沼气池7.8万口。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2万公里,建制村通油路率达到100%,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天然防护林工程12.4万公顷,秦岭北麓形成110公里宽幅林带,渭河堤岸建成165公里绿色长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9%。

【城市建设】坚持“一城四创”,高起点修编渭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跨河发展、一城三区、五大组团”的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基本建成“五纵六横一环”的城市路网,供、排水管网覆盖建成区90%和70%,供气管网实现全覆盖。坚持“大绿、大水、大空间”理念,加快城市绿化,仓程路、渭清路等主要路段建成绿色长廊,南部台塬初显绿色屏障,中心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8平米,亮化率达到98%,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三年超过300天,渭河水质考核获全省唯一达标城市,成功跻身“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行列。建成渭南高中、实验初中和三贤路小学,中心医院新区主楼完工,沋河公园、朝阳公园、信达运动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县城扩容步伐加快,27个建制镇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1万农民进城落户,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0%,较“十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

【文化旅游产业】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做大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整合旅游资源,加快项目建设,华山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开园,洽川景区、韩城古城、白水仓颉庙开发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等节会活动,渭南市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和最佳旅游城市。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328.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7.6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2倍和3.7倍。餐饮、酒店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保险、信息咨询、社区服务业势头良好。

【改革开放】“十一五”时期,国有企业改制取得明显成效,33户工业企业实施破产重组,焕发出新的生机。粮食企业通过诉讼减债,核销债务9.4亿元。棉花企业改制面达75%。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总数缩减30%,农业税全部取消,“普九”债务基本化解,土地流转机制初步建立,30.66万公顷集体林地确权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三统一”制度全面推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缓解。文化体制改革开局良好,市广电、电影传媒、演艺集团三大公司成功挂牌,在产业化经营上迈出新步伐。成立金融办,充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本,引进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别在富平、韩城设立村镇银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6家,金融支持发展力度不断加大。调整高新区和临渭区管辖区域,理顺经开区、卤阳湖等工业园区和华山景区的管理体制,促进了城市和园区快速发展。公开拍卖城市天然气股权和加气站经营权,南塬绿化改变了以往植树模式,为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探索了新路。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下大气力优化投资环境,被省政府授予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浙商、粤商、苏商投资首选城市称号。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十一五”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6.7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63%。

【社会事业】始终把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加舒心作为执政的第一理念。连续五年实施民生十大工程,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就业、住房、看病、子女上学等难事、烦心事。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0.3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90万人左右。建成寄宿制学校100所,完成1100余所农村学校危房改造,“蛋奶工程”惠及29.1万学生。开展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完成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查体115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6.6万人。五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3.8亿元,37万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五保供养标准增幅达到344%。出台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五年发放救灾救济资金3亿元。建成51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159个城市社区健身广场,成功举办两届全运会。完成11个县级文化馆和197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为1063个边远贫困山村通上广播电视。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2000户。完成578个重点村扶贫开发任务,解决了6569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和15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55.7万人实现脱贫。累计发放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3.9亿元,惠及全市70%农户。投入移民专项资金15亿元,受益群众达86万人。累计发放抚恤金5.2亿元,连续三届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健全维护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全市治安满意度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信访总量大幅下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任务,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严格依法行政,在全省率先制定建设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规范行政许可,清理精简市级行政审批项目27项。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成立城乡规划委员会,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主动接受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连续五年达到100%。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61名博士硕士等急需人才。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政府公信力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钟磊)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任孙建升

副主任王宝红(女)孙坤刚

党国栋(10月离任)王海峰

【提高文稿质量】以提升领导满意度、基层认同感和工作指导性为原则,创新思维,改进文风,不断提高综合文稿及各类公文质量。历时百余天,集体起草完成了换届《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指导全市加快发展、凝聚民心、赶超进位的行动纲领。先后修订完成《市政府工作规则》、市政府领导在全委会、政府全体会及其他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中60篇30余万字综合文稿起草工作。

【有序办理公文】严把公文格式关、质量观和审批程序关,全年办理公文2116件,复核印发各类公文1627件,办结率达96%。转办领导批示件1076件,退回不合格公文97件。举办了全市第七期公文处理与写作培训,开展公文写作处理讲评活动,评选优秀公文15篇。积极开展保密宣传月活动,签订保密承诺书,每季度不定期检查,保密要害部位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到位、管理有序。按照全市机改规定,及时清理规范各部门印鉴。落实传真和电子公文传输管理职责,省、市政府之间公文网上传输顺畅,接收省政府公文350件,上报公文101件,收发传真2700余件,未出现差错和失泄密。扎实细致地做好2万余件机要信件、3万余份报刊杂志的征订及收发,机关档案电子化步伐加快,档案管理日趋规范。

【加强信息服务】全面履行政府系统调查研究职能,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等方面的课题,组织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增收、特色产业、民生工程等针对性强、价值高的调研报告20多篇。搞好经济运行分析,不少建议意见转化为政府决策。积极参与编制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做好“十二五”规划研讨会相关组织服务工作。编辑《渭南快讯》486期,其中上报省办信息285条、《渭南积极探索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新模式》等2条信息被转报国办,采用量和名次列全省第二。向市政府领导专报信息201条,领导批示39条。加强网上和报刊信息搜集整理,编辑《媒体信息摘报》275期,领导批示302条次,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完成了《渭南政报》12期编发任务,刊物质量明显提高。政务信息工作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

【做好综合协调】加强与市级各大班子、部门及县市区的工作关系,安排好市政府领导日常公务活动,统筹协调好全市各类重要会议和活动,为全市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优质服务。严谨周密地做好市委三届九次、十次全委会观摩活动、全市2009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全市重点项目督查情况汇报会、卤阳湖国际通航大会及新一届市政府全体会、常务会、专题会、党组会等100余次重要会议的组织服务和各级领导在渭视察接待工作,受到领导和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年底前组织召开市政府领导班子集中听取26个市级部门专题汇报会,精心讨论制定“十二五”规划和下年各项工作。协调处置310国道“肠梗阻”、手足口病防治、企业改制等重大问题,强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征地拆迁等关键工作,对一些重要现场会提前实地查看,充分准备方案,严密会务组织,及时起草纪要,督办落实有力。

【强化政务督查】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开展重点督查和一线督查。及时细化分解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工作任务,印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全市政府主要工作目标责任制一览表》,明确各市长、秘书长及科室责任,跟踪督办,下发督查函并及时通报落实情况。全程配合做好全市两会组织工作。坚持突出重点、讲求方法、规范程序、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明察暗访、台账管理等办法进行专题督办、现场督办、媒体曝光,推动决策落实。如对白水非法盗采煤炭资源等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及时进行现场核查,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对“十二五”规划制定、廉租住房、林权制度改革、社区卫生体系建设等项目进行了专项督查,收到明显的成效。坚持编发本周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强化了对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项问题会议决策事项落实情况的督查和情况反馈,全年编发《渭政督查通报》14期,《督查送阅》30期,下发督查函74件,配合各级人大和政协开展了50多次调研、检查和视察活动。办结省长信箱批件17件,承办并办结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7件。办理省、市政府领导批示件800余件,其中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52件,办结率99%。按时办结12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250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政务督查工作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及时办理市长信箱有效信件3000余封,人民网网友留言428条,办结回复量排全国地级市第六、全省首位,回复率全国第一,被评为人民网办理工作全国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