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渭南年鉴·2011
16013400000041

第41章 农业与农村经济(1)

农业

渭南市农业局

局长张金荣

党委副书记安奋强

副局长王鹰林范继省

刘博刘德学

【农业概况】渭南市粮食总播种面积58.41万公顷,较上年增长2%,总产264.19万吨,增长7.8%。调整种植业结构,秋粮总产继2009年超越夏粮后,2010年再次超越,成为渭南市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水果面积14.77万公顷,总产254.25万吨,增长7%。优果率75%,商品果率85%以上。蔬菜总面积6.58万公顷,产量191.82万吨,增长11.1%。渭南市农业总产值167.18亿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4372元,增长22%。

【粮棉油生产】渭南市夏粮面积31.5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产量126.27万吨,增长8%。秋粮26.9万公顷,增长2.8%,产量137.92万吨,增长7.5%。秋粮作物中玉米24.4万公顷,产量131.04万吨。其中春播地膜玉米6.73万公顷,总产55.47万吨。棉花4.48万公顷,总产6.2万吨,棉花种植面积2009、2010连续两年下降。油料3.18万公顷,总产6.6万吨。

【瓜果蔬菜业】瓜果蔬菜产业向规模化、设施化、园区化发展。增加猕猴桃面积667公顷,总面积达到2134.4公顷,产量1.2万吨。冬枣、红提葡萄等时令特色水果面积2.05万公顷,产量39.8万吨。蔬菜产业政策、市场双驱动,菜农热情高涨,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渭南市增加设施面积4535.53公顷,其中日光温室1371.22公顷、大棚3164.31公顷。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19万公顷,占蔬菜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设施瓜类1.67万公顷,占瓜类总面积的58.1%。

【“一村一品”】“一村一品”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优化提高渭北优质苹果产业带、中部优质酥梨和中早熟水果产业带、中部百里百万亩果菜长廊、渭河沿线设施时令水果及瓜菜产业带。渭北葡萄产业园是集葡萄新品种生产、新技术展示和观光采摘休闲与贮藏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至12月底,已完成园区的园林化设计、园区规划及评审、千亩优质葡萄生产区前期建设等工作。以大棚西瓜为主的蒲城县埝城村、以时令特色瓜果为主的大荔县黄营村等“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民人均年现金收入6000元以上。按照“种养结合、收入倍增、合作社牵头”的原则,推进“村域经济提升示范工程”,华县毕家乡钟张村、澄城县王庄乡水洼村、大荔县埝桥乡黄营村的村域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升。

【农业产业化】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组织。至12月底,渭南市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8家,2010年共申请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贷款20亿元。龙头企业采购农产品268万吨,采购金额为57亿元,共带动建设各类生产基地40.69万公顷,加工农产品220万吨,总销售收入为135亿元,带动各类农户数145万户次,带动农户总增收额为59亿元,户均增收4180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84家,总数达到2707家。入社成员19.9万户,成员出资20.8亿元,带动农户27.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4.6%。合作社兴办各类实体566个,资产总额24.3亿元,申请注册商标182个,涌现了一批知名的合作社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合作社217家,已有39家合作社取得了农产品质量认证。2010年合作社为成员采购、供应各类生产资料43.8万吨,共销售农产品300万吨。渭南市农业合作社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的首批陕西省百强示范社14家,占陕西省命名表彰总数的28%。

【农产品质量安全】设立渭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为渭南市农业局内设机构),加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48次,检查单位50家、无公害农产品52个、绿色食品300个、有机农产品44个。组织10家企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认证1974.32公顷,在蒲城县建设了400.2公顷高标准有机果品示范基地,其中葡萄66.7公顷、苹果133.4公顷、酥梨200.1公顷。至12月底,渭南市绿色食品面积达到5.79万公顷,无公害基地2.41万公顷,有机农产品面积667公顷。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农业行政执法】相继开展了玉米种子、钾肥市场和农药市场专项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和科技人员5400余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8万份,举办现场咨询培训7场次,培训3000人次,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500多人次,对2120个农资经营户进行了检查,查处涉农违法行为754件,其中立案查处51件。

(贾凯峰)

农业综合开发与扶贫开发

渭南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主任万双社

副主任丁运良邓治平

【农业综合开发】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项目9380公顷,完成投资1088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0383万元。新建改造排灌站33座,衬砌渠道428公里,新打修复机井252眼。改良土壤7200公顷,新修和拓宽田间生产路213公里,建农田防护林787公顷。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进展顺利,建设2009年度财政补贴的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11个,完成投资11801万元,财政贴息600万元。

【扶贫开发】实施了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千村互助资金试点”、“雨露计划”、扶贫专项信贷、“两联一包”、科技扶贫及残疾人扶持项目等九大扶贫工作任务。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17亿元,其中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16亿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0.09亿元,投放扶贫专项贷款资金4.72亿元,部门捆绑资金0.2亿元。通过实施九大类扶贫项目,使渭南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400元增长到2010年底的2000元,实现了10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2009年度71个重点村跨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共拨付中、省财政扶贫资金2310万元,占计划任务的94.1%(按规定预留5%的质保金待省级验收后兑付),初步实现两年变面貌的阶段性奋斗目标。2010年度启动的93个重点村跨年度建设任务已完成总投资任务的92%以上,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的重点村有85个,占计划的91.4%。陕西省扶贫办随机抽查了潼关县和华阴市的4个重点村建设情况,两县4个重点村均获得优秀格次。

【“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完成了2009年度的25个移民新村跨年度建设任务,入住率达到87%。共调整安排了宅基地35.64公顷,新建、购建房屋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投入了中、省财政扶贫资金2178.04万元,到户建房补助资金以“一卡通”的方式直接补助到贫困户手中。搬迁新村普遍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广电等基础设施“五到村”,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启动了2010年度37个移民新村建设任务,截至12月底,有30个村完成了主体工程,占搬迁村的81%,7个村已完成宅基地平整,占搬迁村的19%。

【“千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对2009年启动的121个互助资金试点村进行了专项考核,有40个村达到优秀等次,79个村运行良好,2个村需要调整。121个试点村已累计投放资金1800万元,无资金沉淀现象,项目管理运行良好。以2010年度“千村贫困人口搬迁”项目村为主要对象,投入中、省财政扶贫资金570万元,启动了2010年度互助资金试点村26个,已全部组建了机构,进行了培训,完成了注册开户,已有21个村初步开展了借贷业务。截至12月底,137个项目村共组建联保小组4751个,开借贷业务的132个,借贷2719.76万元,占资金总量的80.8%,借贷农户8491户,共中贫困户占到50.4%,已借贷到期709.2万元,回收率100%。

【“雨露计划”】2009年度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于3月31日完成,渭南市共培训贫困学员9750名,是年度计划8800人的110%。陕西省扶贫办下达渭南市培训计划7100名,投入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227.5万元,由13所培训学校承担培训任务。6月12日,召开了渭南市“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2010年度的“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截至12月底,渭南市已投入资金1411万元,完成招生8150名,是计划的115%,其中,培训期3个月2450人,6个月2830人,1年的2060人,学历教育810人。已完成报账4120人,占计划任务的58%,已安置就业3570人,安置就业稳定率98%以上。11月9日至11月10日,在渭南成功召开“陕西省雨露计划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

【信贷扶贫】2010年,渭南市信贷扶贫工作共投放了各类信贷资金4.72亿元,实施了两类项目。一是小额信贷到户超额完成资金投放任务。渭南市共投放小额信贷资金2.16亿元,是陕西省下达渭南市1亿元投放计划的216%。投放范围涉及渭南市的165个乡镇、421个贫困村、17590个贫困户,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苹果梨套袋、特色养殖、地膜覆盖、农村小商贩等产业。二是完成了一批企业贴息贷款项目的申报工作。2010年,渭南市共上报陕西省扶贫办各类加工业贷款项目30个,申请扶贫专项贷款资金4.6亿元。7月20日,陕西省扶贫办审批渭南市加工业项目共28个。至12月底,已到位企业贷款项目21个,扶持龙头企业18家,落实贷款2.56亿元,新增劳动就业岗位5000余个,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龙头加工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千企千村扶助行动”】2010年,渭南市共有277家企业帮扶367个低收入村。截至12月底,已有253家企业与343个村完成了村企对接,已确定帮扶项目103个,计划投资2242.7万元,有76个项目已在实施,已到位资金1831万元,帮扶效果明显。

【科技扶贫】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举办以畜牧养殖、果树栽培、大棚蔬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培训班120余期,发放技术资料10多万份,累计培训贫困人口22万人次,使他们掌握了1到2项实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使科技进步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两联一包”社会扶贫】2010年,按照陕西省扶贫办的安排,“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中,各包扶村与包扶单位已全面进行了对接。参加渭南市“两联一包”和社会扶贫工作有334个处级领导、804个省、市、县三级工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其中,渭南市有26个市级领导、76个工作部门,共为贫困地区引进资金和物资折值2000万元。

【残疾人生产发展及培训项目】2010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万元,支持渭南市农村残疾人生产发展项目,开设实用技术培训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达到自食其力的目的。

(苏波)

林业

渭南市林业局

局长王万胜

副局长张建芳(6月离任)

姜经济(6月离任)王智峰

王升卯(11月任职)

【造林绿化概况】渭南市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完善提高潼关陕西东大门绿化工程和渭南秦岭北麓南部台塬迎坡面绿化,启动实施西禹高速公路渭南段绿化,继续板块推进“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2010年共完成造林3164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7246.7公顷,封山育林14400公顷。中幼林抚育13173.3公顷,组织完成义务植树1205.5万株。

【秦岭北麓迎坡面绿化】陕西省重点绿化工程陕西东大门绿化工程潼关县在陕豫交界栽植雪松、女贞、元宝枫等5万株,加快了景观林建设。至12月底,总投资5000万元的陕西东大门绿化工程共栽植绿化苗木25.6万株,绿化面积1533.3公顷,打造了入陕的第一道生态绿色长廊,被国家“三北”局评为优质工程。渭南城区沋河东岸南塬绿化工程临渭区栽植侧柏等10.7万株。华阴、华县南部台塬迎坡面绿化分别栽植侧柏1.5万株和1.7万株。按照地埂边栽植常绿大规格苗木和埂内营建经济林同时进行的方式,推进南塬干杂果经济林建设,新栽经济林466.7公顷。

【“三化一片林”】陕西省林业厅确定富平、蒲城、合阳等3县共35个行政村实施“三化一片林”板块建设。富平富淡路、蒲城三合、合阳路井等板块完成绿化面积266.7公顷,整体推进了35个村的庭院、村庄巷道、路渠绿化,营造了村旁片林,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西禹高速公路绿化】渭南市政府召开了西禹高速公路渭南段绿化工作会议,启动西禹高速公路渭南段绿化工作。渭南市林业局编制了《西禹高速公路渭南段防护林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利用3年(2010-2012年)时间,投资1.95亿元,在西禹高速公路渭南段封闭网外两侧建成总长度173.03公里,宽度50米~1000米的公路封闭网外两侧防护林带,其中平坦地50米宽(10米防护树种、40米兼用树种),台塬、沟壑1000米宽(全部为防护树种)。造林总面积3861.3公顷。至12月底,西禹高速公路渭南段迎坡面完成造林133.3公顷。

【林木育苗】渭南市政府以50万元为专项资金扶持乡土树种育苗生产,要求各县(市、区)主管领导抓一个100亩(6.67公顷)以上新育苗示范基地,林业局长抓一处50亩(3.34公顷)以上的育苗示范点。共创建政府主管领导育苗示范点11个,育苗面积226.7公顷,林业局长育苗示范点11处,育苗面积86.7公顷。渭南各地以县(市、区)中心苗圃为骨干,以育苗大户规模育苗为主体,以合同育苗、定向育苗等方式为突破口,扩大行道树种、针叶树容器苗育苗规模,组织开展育苗生产。2010年完成育苗16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