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渭南年鉴·2011
16013400000043

第43章 农业与农村经济(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2010年中、省水利投资8.4亿元,确保了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前完成了2009年扩大内需增加的东雷抽黄泵站改造和水保生态项目建设任务。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汛前完成了罗敷河堤防退建加固、洛河护岸、南塬3号沟应急度汛工程建设任务,黄河小北干流大荔雨林上延抢险、渭洛河下游治理、三门峡库区移民防洪保安10个单元工程和灾后水毁修复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在建的2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建设任务,通过竣工验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水保生态项目完成治理面积354.4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对东雷抽黄23.1公里总干渠进行了清淤和加固改造,共清理泥沙约50万立方米,总干渠过水流量恢复到60立方米/秒以上,是抽黄工程运行以来清淤最彻底的一次。

【防汛减灾】坚持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快防洪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建设,弥补防洪标准偏低的不足。汛前,召开了渭南市防汛工作和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开展了包括防汛责任制落实、抢险队伍组建、防洪预案修订、物料储备、堤防整修、河道清淤、抢险演练、河道专项执法、汛前安全大检查为内容的汛前准备工作。完成了防洪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和12个移动及固定视频监测站建设任务,在南北山塬沟壑易发洪灾的66个重点村安装了77个雨量观测桶。进入汛期后,各级防汛部门,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严密监测雨情、水情信息,及时传递汛情信息。“七·二三”局地暴雨和渭河洪水灾害发生后,及时撤离了受暴雨洪水威胁的群众,成功封堵了罗敷河决口,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渭南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夏季和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以点带面,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县(市、区)和市属灌区以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为重点,依托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区泵站改造、中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和中央增加的农资项目,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加快灌区末级渠道更新改造步伐。全市衬砌各级渠道1192公里,新打修复机井399眼,增建修复抽水站25处,增加蓄水能力444.4万立方米,2010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3万公顷,增修改造基本农田0.21万公顷,增加恢复灌溉面积0.37万公顷。

【抗旱灌溉】2010年渭南市发生了春、夏、冬三季干旱,农作物受旱面积49.36万公顷。渭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8次下发紧急通知,安排部署抗旱灌溉工作。各大、中型灌区利用水源优势,加强用水调度,实行“巡渠、浇地、送票、收费”一条龙服务,发挥抗旱主力军作用。整合2.9万处小型水利工程、2000处临时设施和各县(市、区)渠、井、库、站等抗旱水利资源,全力抗旱保增收。完成灌溉面积59.43万公顷次,挽回粮食损失45万吨,挽回经济损失9.2亿元,实现了大旱之年粮食增产。

【水利普查】1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渭南市澄城县、合阳县及富平县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县。按照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精心选聘了599名人员担任一线普查员和指导员,组织参加了专业培训,开展了现场清查登记,资料整理、汇集,按期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渭南市水利普查工作受到了中、省普查办的充分肯定,澄城县在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10月,开展了普查人员选聘工作,组织200余人参加了业务培训。

【水政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严格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向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传达了节水考核任务,并对节水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严格取水许可,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实施取水动态监测管理,全年征收水资源费3055万元。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加强重点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工作,开展河道执法和水保监督专项活动,加强水产品市场监管,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开展煤气油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提前完成了3000万元的年度征收任务。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在30万元以上的水利项目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管材和重要设备实行了统一招标采购,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为后续运行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严格验收程序,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防汛保安、病险水库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项目验收。

(华红安)

畜牧兽医事业

渭南畜牧兽医局

局长范继省

副局长李坤乾李强

【畜牧产业发展概况】截至12月底,渭南市存栏猪285万头、牛41.8万头(其中奶牛10.5万头)、羊103万只(其中奶山羊53万只)、家禽1608.7万只,比上年增长11.8%、13.6%(21.4%)、19.4%(26.5%)、23.3%;肉、蛋、奶产量达到31.6万吨、11万吨、35.1万吨,同比增长21.5%、10%、28.1%;实现畜牧业产值56亿元,增长24%。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670元,净增130元。畜牧业成为渭南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财政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渭南市政府列支2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发展畜牧业,并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各县(市、区)观摩考核内容,强力推进。各县(市、区)也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推动畜牧业发展。2010年各县(市、区)财政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6000余万元。合阳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扶持政策,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1000多万元。蒲城县与正大、石羊集团合作,组织实施千万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550万元扶持肉鸡产业发展。大荔县确立了“百万生猪十万牛”的发展目标,整合各项支农资金600多万元扶持畜牧业发展等。财政资金的投入,有效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和信贷资金加速向畜牧业集聚。2010年社会资本和信贷资金累计投入畜牧业46亿元,其中信贷投入21亿元,社会投入25亿元。

【标准化规模养殖】大量社会资本的注入,推动了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渭南市引进和建设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大的大中型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成为畜牧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0年增加扩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365个,其中千头奶牛场5个,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小区)25个;韩城盛大、大荔石羊等万头生猪养殖场10个,千头养猪场30个;万只以上的蛋鸡、肉鸡养殖场86个。共发展各类畜牧重点村127个,适度规模养殖和规模养殖场1.9万户,规模养殖畜禽饲养量占畜禽饲养总量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