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淡蓝色纸鹤
16015100000014

第14章 想和你去吹吹风(1)

想和你去吹吹风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故事,我也一样。

我的一位高三学友曾工工整整地在他的绿色笔记本上抄写着这样一首诗:

书/士兵一样排列/7%恒地占领我的清晨、黄昏/主宰我的日月星辰/我不想埋怨/书包在我肩上很沉很沉/因为我知道/只有沉重的跋涉/才能带来收获的沉重。

的确是的,到高只有在晨曦晚霞的交替中,才知日月的无情;只有在作业考试的轮换中,才知时光的匆匆。高三学习的忙碌使我们忽略了学习以外的一切,班里漂亮的女孩们收起了自做的心爱的风铃,调皮的男孩们割舍了喜爱的足球。可不安分的脚丫子总喜欢忙里偷闲来个凌空抽射。你说你很累,各科作业写得手腕疼痛,各科众多的考试,搞得你头昏脑涨。你疲乏地苦笑了一下,说:“夕阳无限好,人约黄昏后。”今晚出来舒展一下压抑的心情。

有多久,你不曾惬意地靠着河边小柳树,边看夕阳边读书了?有多久,你不曾驰骋绿茵场,和我一起踢足球了?又有多久,你不曾邀上三五个友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坐下吧。我凝视着你血丝缕缕的眼睛,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如果依然不能去放风筝,呼吸新鲜的空气,那么,我们聊聊那些有趣的美好往事吧。

说什么呢?手拿一本课外书,我们促膝而坐,谈笑风生,各自扬起思绪的风帆。还记得儿童时期那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吗?我们迎着风,顶着蓝天,奔走跳跃在绿色的草地上。风筝忽高忽低,我们一会儿大笑,一会儿惊叫,很怕风筝挂落在电线上。那时,洒下了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临走时把一朵朵野花采回家,我们想把春天留住。

生活流逝了,记忆常青。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年夏天咱俩偷瓜的故事……  是啊。你点头微笑,精神一振。还有那次,我们听普乐菲耶夫的《青年》小提琴协奏曲,那优美、健康、明朗、高亢的旋律,使人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它把人心引向幽静、安谧的草原,引向百花盛开的河谷,引向生命丰富的海洋,引向生活沸腾的人间。“青春”这是个多么值得骄傲的字眼,让青春的旋律奏得更响亮、更优美、更深沉、更和谐一些吧…….好了,唱支歌吧,调节一下气氛。我真的不忍心打乱你的思绪,却不得不开口。好呀,《小夜曲》还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我们一起唱。不,唱张明敏的《乡间小路》吧,我轻声提议。你动情地唱着,我打着拍子,没一起唱,许久不曾见你这样朝气蓬勃、精神焕发了。

这时,温柔的春风梳理着我俩的思绪和贴在脸上的黑发,脸上顿觉凉爽爽的。

忽然,你看了看表,说出来快两个小时了,太久了,该回去复习功课了,后天还要测验教学呢。我愣了,无情的现实又一次把我们推上了漫漫征途。你起身和我握手言别,眼睛里好快乐,说今晚心情好舒畅,头也不那么疼了,好长时间没有这种感觉了,谢谢。我怔怔地看着你轻松地穿过草地,走出了我的视野。

我刚迈起脚,猛地想起张学友演唱的一支歌名,飞也似的跑过去,大声呼唤,那深深的夜色和春风拖长了我的声音:“朋友,以后我还想和你——去——吹吹风!”

陈未名

吉他声声

刚上高三那会儿,我常常在晚自习上遨游书海时听到一阵阵吉他声。

开始我以为是幻觉。后来有一次我问坐在后面的芸,她说没错,她也常常听到。

于是我们俩决定弄个明白。

一个周六的傍晚,我和芸吃过晚饭,在校园外的一条小巷中散步。这条小巷处在都市的尽头,曲折、狭小,巷I日的那株枫树将芸的白裙染得火红,风沙沙地摇曳着这片火红。我们就在这么美的暮色,这么美的小巷里走着。

忽然,远处飘来丝丝若有若无的吉他声,我和芸相视一笑,眼里都有掩饰不住的惊喜。

吉他声突然消失了,我们都有些茫然。

快走到小巷的尽头时,那若有若无的音乐又传来了。你看!

眼尖的芸指着一幢楼——我们学校的教师宿舍楼,它与我们的教学楼之间,隔着这条小巷。

我顺着芸的手指看去,二楼的阳台上,一个年轻人正低着头,醉心地弹奏着一把旧吉他。他时不时甩动着头发,一副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样子。

我和芸不知不觉走到楼下,抬头看着他。

没考上。现在只好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你们将来千万别目像我一样,后悔都来不及了。

“可你的吉他弹得很好啊。”芸急切地说。

“那又怎么样?为了这,我让我妈伤透了心。她说我不给“我们能……做个朋友吗?”他又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芸轻轻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晚自习时听到吉他声的时候更多了。我们两个都拼命地学着,为的是能在周末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撑起一片天空,一片只属于我们三个人的天空。

周末的空闲时候,我和芸就到他的楼下,和他聊天。这是我们一周的学习生活中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候。我们谈的东西很多,理想、人生、音乐……也听他弹吉他。他的进步很快,每周都能弹出一两首新曲子,而且难度也在慢慢加大。他也告诉我们许多他的故事。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背上吉他去流浪,带着一份执着和勇气,还有不凡的实力。他要把美丽的风景、广阔的天地、心中的呐喊融入他的音乐,创作出许许多多动人的歌谣。他也想过报考音乐院校,可是他的妈妈坚决反对。在她的眼中,学音乐没出息,只有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才有前途。

他和他母亲的冲突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他高考的失败。“如果她当初同意我报考音乐院校,我想我是能考上的。就算不报最好的,省级的也是可以的。”他曾这样说过。“不过你们千万别学我,别觉得这样子很潇洒,其实我真的挺后悔。凡事难得完美无缺,何况音乐这东西。高三一天是一天,好好抓紧,完全来得及。我妈妈已经给我联系了一个补习班,一周后我就得去上课了。”最后一次见面时,他说。他走后,我和芸重新钻入了书海中。我想他也是这样吧。不过晚自习的时候,我们还能听见吉他声。我总是转过头去冲芸一笑。这个秘密只有我们俩知道。

再后来,紧张的学习使我们无暇顾及窗外的吉他声,它似乎也出现得越来越少了。也许他也在忙着高考吧。

高考结束了。我和芸都考上了大学。当我们再去找他时。他已经到沈阳去了。听说他考上了沈阳的一所音乐学院。

“这下好了,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芸兴奋地说。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

现在,每当我在大学校园里听见吉他声的时候,总会想起他。虽然我在信里对芸提起这件事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我不会忘记,那伴我一路走过黑色高三岁月,走进大学校门的吉他声。

张健

逃学

遥坐在火车上,本来这时她应该坐在教室里的。

遥逃学了。在别人眼里,遥总是一个好学生。生活似乎对遥一直很关照,她在同学们的羡慕,老师们的赞扬下轻松地进入了这所重点中学,然后又毫不费力地一直保持在班上的前几名。遥好像从不用为学习发愁,遥不是个乖女孩,但是她的聪明活泼,依然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青睐。可是,就是这样的遥,今天逃学了。

遥逃学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感到有压力,感到不快乐。遥觉得她的生活似乎很平淡(尽管别人并不这样认为),对于别人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遥看腻了。遥觉得生活变得很无聊,I她想从一成不变的生活中跳出来,于是她买了这张车票。遥只想离开她平时的生活空间,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这样会使她轻松。

抬起手腕看看表,8点多了。遥想着同学们正坐在教室里上课,心里不免有些担心,毕竟已经上初三了,遥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落下很多课。这个不安在遥脑子里没装多久,就被彻底地赶走了。没关系,反正是复习,遥安慰自己说。

火车缓缓行驶,遥望着窗外的景色,城市早已被抛在后面,看到的是满眼的绿色。车厢里人不多,人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没有人注意这个靠窗坐的女孩。遥打开窗户,春天的风擦过她的脸(当然,那应该是火车行驶而带来的风,不过遥想这么叫它),遥觉得好惬意,好舒畅,心也越飘越远。遥忽然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她好像就要融到这春天里去了。

火车的小小的震动,把遥拉回现实里来。遥知道,这不是春天,这份恬静不属于她。遥平时热情如火,可不知为什么最近会有这样的不愉快。遥承认,在她男孩般洒脱的背后,藏着女孩的敏感。遥也会因为一片落叶而有莫名其妙的感伤,但遥总是把这些藏得很深很深,她总让人们看到她快乐的样子。遥觉得她完全没有理由伤心,没有理由感到压抑,可是现在它们都来了,遥不知道是来自暖,她努力想找到答案。

火车驶进了遥想要去的小镇,遥下了车,觉得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

遥走出车站,一直放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遥漫无目的地走,想让自己忘掉所有的不快,可是她却发现已经找不到一丝烦恼。遥是为了忘掉它们才出来走走,可现在竞找不到它们了。遥觉得自己该好好想想,她的不快究竟出在删?

在自己吗?不对,决不对。遥承认,她不是一个十分出众的女孩,但她也知道,她用不着为自己担心什么。当然,也曾有一段时间,遥为脸上的青春痘苦恼过。在别人吗?好像,好像也不是。遥是不乏朋友的,他们都很纯,对遥总那么好,他们的帮助使遥很感动。遥甚至想,如果没有这些朋友,遥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遥有开明的父母。而且她总是那么讨老师喜欢。当然,遥的优秀也招来过一些恶意的讽刺,但遥告诉过自己,这正证明她比他们强。

遥在苦苦地找原因,她觉得这似乎是个极大的讽刺。遥不由地笑起来,笑自己真傻,遥这时才知道,她只是为了逃学而逃学。平常遥把自己管得太严,她总是显得那么乖,但遥是个感性的人,她脑子里不乏浪漫的想法,这遥知道。于是,遥的这点不安分拽着她,遥终于还是没有那么乖,她想试试当坏学生是什么样。而她所谓的不快,仅仅是为了骗自己而找出的逃学的理由。

遥记起给爸妈留的那张字条,她在上面写道:“因为我的压力很大,我想出去走走。”遥自责起来,她哪有什么压力,她不应该让父母担心。逃学的新鲜感又变成了懊悔。遥想起了学校,是呀,她是该在学校才对。想想每天和同学们在一起,谈论的是从不重复的话题,这样的生活怎么会无聊呢?

遥跑到火车站,买了一张12:O0的车票。回来的两个小时,要比去的时候长得多。还好,遥的家离车站不远。遥在2:20之前就到家了。爸妈都在,看见遥回来,只简单地说了一句:“快上学去。”遥顾不得多想,胡乱装好书包,去上课了。

等遥赶到学校,老师刚刚开始上课,遥很窘地接受了大家的注目礼。遥坐在座位上,盯着老师的嘴,可是什么也听不进去。下课后,老师问遥:“上午怎么了?”“我……头痛。”遥低下头,不敢看老师的脸,遥觉得自己的脸很红,很烫。老师看着遥:“以后注意身体。”遥点点头。

一下午,遥似乎觉得没什么话可说,她知道老师相信她,但她却恰恰没有说实话。她想告诉同学们,她没病,她上午逃学了,可是她知道,没人相信她,他们会说:“逃学?你怎么可能逃学呢?你是遥啊。”

晚上回到家,遥所预想的风暴并没有发生,爸妈只是平静地告诉遥把落下的课补上。

躺在床上,遥的眼睛却怎么也闭不上。遥仔细想想这一天,觉得自己懂了很多。其实遥的生活是多彩的,她也用不着去改变生活,只需要改变对生活的看法,其实快乐就在自己身边。遥想,明天应该是个好天气,因为今天已经过去了。

沈龙莹

贺卡

翱翔轻轻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张贺卡,虽然贺卡多,但是都那么单薄。

今夜是平安夜,不知从哪家窗户里飘来了“圣诞快乐”的英文歌。岁羽岁羽忍住眼泪,她收到的这一张张两层的贺卡是今年班上贺卡中最差的了,但这也许要除掉翱翎的吧。

翔岁羽的贺卡虽然单薄,虽然只有两层,但是却全是她辛辛苦苦工作的成果。家里没有多少钱给她买贺卡了,爸爸妈妈每个月也只领130多元的生活费,翩岁羽不好意思向妈妈要买贺卡的钱。

岁羽翔认为自己画的比买的好,况且翱岁羽的画在班上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她精心地从向邻居张阿姨家讨来的很硬的白纸中挑出很干净的纸张,并细心地把它们裁成平整的贺卡,然后一笔一画地画起来。这花了岁羽岁羽多少时间和精力呀!岁羽岁羽力求把每一笔都画。好、写好。为了它们,翱翔绞尽脑汁,为了它们,翔翔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每张贺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张贺卡都有自己的赠言和祝福,每张贺卡都有自己的风格……  当贺卡全部画好后,岁羽岁羽一张张仔仔细细地欣赏了一遍,想像着第二天同学们看到贺卡的兴奋场面。

但是,第二天,当翱期满心欢喜地把贺卡发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中时,每个人只是轻描淡写地看了一眼,便放进书包里了。

翱翔当时呆了,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虽然每位同学都回了她一张贺卡,但都是最普通的那一种,贺卡上不是潦草地写一个“HappyNewYear(新年快乐)!”就是随便抓几句抒情的话,文不对题地写上去。有的同学连贺卡给谁都不写。

岁羽岁羽的心在流泪,连最好的朋友也只给了她一张不怎么样的卡,在卡上随随便便地抄了几句抒情诗。诗虽然写得好,但这毕竟不是自己心里的话,字一贯写得非常好的这位朋友在贺卡上的字迹也是潦草的。

岁羽岁羽的思绪又回到了贺卡上。这一张张贺卡上的并不怎么好看的卡通人物全都微笑地望着翱翔。翱翔也笑了。

“岁羽翩,你在干什么呢?”妈妈走进了房间,轻轻地问到。“今夜是平安夜呢。”翱翔回过头,望着妈妈说。

“是贺卡吗?哟,收到了这么多。”妈妈笑了,但又说,

目“别耽误时间了,快做作业吧。”“我都做完了。”

“那也得复习呀!你就快要中考了,要抓紧呀!”妈妈轻声教诲到。

是呀,还要中考呢!她慢慢地收起贺卡。

妈妈走出了房间,岁羽岁羽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

岁羽岁羽睡觉前把省了好多天早饭钱才买到的一条小圣诞袜挂在了床头,虽然她知道,这里面是不可能会有圣诞礼物的第二天,岁羽岁羽同往常一样起得很早,她发现小圣诞袜里插了一张小小的贺卡,上面写着:圣诞快乐!翱翔!

肖亚兰

竞争

兄尹她埋着头,在算着自己和他的期中考试总分。

“唉!又是两分之差落在他的后面。”她撇了撇嘴,望着左边的他。天很热,他还在想那道数学题,薄薄的衬衫已经湿透了,他不时地用手拧几下。她觉得他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想不出,却硬要去钻。

她摇摇头,捧着书本懒洋洋地走了出来。树阴底下,她无聊地翻着书,她真有点不愿意再落在他的后面。树上的知了一个劲地叫着热,她听得好烦,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朝树上扔去。“啪!”的一声,石头落在好远处的地上。她似乎还觉得不解恨,朝着树干狠狠地踢了一脚。脚踢得钻心的痛,而她却没有去可怜她的脚,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坚强。

“太棒了!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他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就像发了疯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