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精舍在清乾隆癸未年(1763)和道光年间,都曾重加修葺。清末毁于兵火之中。
民国期间,马理的崇拜者、理学名士赵古如曾为先师在嵯峨精舍旧址立一碑石。
4.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位于三原县鲁桥镇北峪口山麓(今鲁桥镇正谊中学北),是三原人贺复斋于清光绪初在“清麓精舍”的基础上创办的。
贺复斋深研程朱理学,学识渊博,不愿为官而热心授徒讲学。在未建书院前,初由贺复斋亲造“清麓精舍”,授徒讲学。光绪七年(1881),三原知县焦云龙捐集资金,在峪口山麓建五间大厅一座,窑洞多孔,作为讲学和9币生居住的地方。另外书院还自办有印刷局,印刷出版书籍,并设有藏书洞三孔。曾刊印有《清麓丛书》,藏书万余卷,为后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又置水、旱田数十亩,作为书院日常经费。三原乡绅刘升之捐银2000两,发商生息,作为常年修脯之供给。书院以“正其谊不谋私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办学宗旨,故取名“正谊书院”。陕西巡抚冯誉骥曾题“正谊书院”之匾。
正谊书院在清末声誉颇高,关中名儒牛兆廉(蓝田县人,人称牛才子)曾一度在此任主讲。该书院为民间书院,来院学习者食用自备。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大部分书院改为学堂,学习官方编印的教科书,而正谊书院独树一帜,仍沿习理学,不随时俗。书院一直到1948年停办,是本地,也是本省保留到最后的一所有名书院。书院旧址已于“文化大革命”中拆损殆尽,刻板及藏书亦散失一空,遗址建有正谊中学。
除过上述四大书院,基督教会在三原办有崇真书院和美丽书院,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崇真书院清光绪十七年(1891),基督教会英国浸礼会山东青州基督教会派传教士敦崇礼、邵涤元创办,址设在三原县福音村(三原县徐木乡社教村)。该书院当时入学条件,凡男生剪掉头上辫子者,就可以免费入学。
美丽书院清光绪十七年(1891),基督教会英国浸礼会山东青州基督教会派传教士敦崇礼、邵涤元刨办,址设在三原县福音村(三原县徐木乡社教村),是一所女子学校。
该书院当时入学条件,凡女生不缠裹脚者,就可以免费入学。
该书院创建经费是基督教会英国浸礼会一位忠实信徒捐款建立,因其女名“美丽”,不幸年少夭折,便给该书院起名为“美丽书院”。
1920年,崇真书院与美丽书院合并为“三原县私立崇美初级中学”。
三、新学职教启思明智
鸦片战争以来,教育强国、教育救国、教育富民等种种以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成为思想界的主流思想,新学兴起,职业教育,开启思想,增长智慧,从而使三原的近现代教育蓬勃发展,熠熠生辉。
新学兴起在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废科举,兴学堂”的呼声日高。1901年初,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光绪二十八年(1902),省督学沈衡将宏道书院改为宏道高等学堂,废读四书五经,停习八股文章,中学西学并重,倡导学习科学知识,使宏道高等学堂成为陕西传播资产阶级新学的最高学府之一。
光绪三十年(1904),三原知县倪度等在学古书院址建立了高等小学堂,稍后,福音村、东里堡相继设立了高等小学堂。清末,三原的初等小学堂共有40所。教师改称“教员”,就学者改称“学生”。学制定为初小五年,高小四年;课程设国文、算学、舆地、史学、体操等。新课程被广为采用,自然科学知识得到重视,体育教学被纳入正规教育。教育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传统的古代教育开始向现代教育转轨。
民国初,国民学校教育开始兴起。民国四年(1915),三原高等小学堂改为三原县立高级小学;民国六年(1917),于右任创办了民治小学;民国八年(1919),在于右任倡导下,渭北中学成立;民国九年(1920),私立崇美中学在福音村成立;民国十二年(1923),县立高级小学内增设了初中部,成立了县立初级中学。至民国十七年(1928),全县有4所中学,5所高级小学,75所初级小学。特别是渭北中学,先后聘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上海、武汉、天津等地大学毕业生和留日学生来校任教,教师中不少人亲身参加过“五四”运动,一时人才荟萃,吸引了关中乃至甘肃等地的求学青年,被誉为渭北最高学府。大革命时期,渭北中学又是三原早期党团活动的重要据点,故三原有“渭北文化中心”之称。
职业教育三原的职业教育早在清末民初就兴起了。其中影响较大的职业学校有陕西省立三原工业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工职”)和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工职”前身为宏道高等学堂;1910年改为陕西工业学堂,是陕西办得最早的职业学校之一。其时,学校派员东渡日本,请教习(教师),购机器,由日本专家设计,营造了西式教学楼和工厂,专业设置有染织、窑业两科。1913年,易名为陕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4年,改称陕西省立第三职业学校。1934年,更名为陕西省三原初级职业学校。1940年称陕西省立三原工业职业学校。
“工职”早期的主要专业是染织。40年代,“工职”先后增设了应用化学、土木、水利、制革等专业。1951年,“工职”改为陕西省三原水利学校,成为一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1958年水利学校迁往武功县与省武功水利学校合并。“工职”、水校培养的许多学生在西北乃至全国轻纺工业、水利战线上成为骨干力量。
“三师”成立于1921年,址设城隍庙街“大公馆”(今县幼儿园处),属陕西省教育厅领导,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分为四年制、五年制两种,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三师”于1929年迁至西安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
“三师”的学生运动十分活跃,1925年,共青团三原特别支部成立后,特支机关就设在“三师”。“三师”为三原民国时期培养了大量师资,为教育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女子学校三原办女学,开一代新风,在陕西很有影响。
清宣统二年(1910),三原地方名人刘昌显捐款在东里堡创办私立女子高等小学堂。稍后,胡评在县城东关设立了女子初等小学堂。
民国十三年(1924),胡笠僧等人在三原县东关开设私立中山女子中学,后由省教育厅接管,改名为陕西女子中学校,为当时全省唯一的一所女子中学。
民国二十二年(1933),陕西省教育厅在三原县城内原“三师”校址成立陕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1940年迁校于北城前街,更名为陕西省立三原女子中学,并增设了高中部。
创办女子学校,对于提高妇女地位、开阔眼界、增长学识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标志着陕西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和大发展。
四、教育强县硕果累累
三原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原的教育事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的建设人才。
三原教育坚持“秉承传统,重教兴学,立足县情,超常发展”的教育方针,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教育发展之路。大胆使用德才兼备的专业教育人才,引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按照“改革、建设、管理、质量”的总体发展思路,“八五”期间抓“普六”,“九五”期间抓“两基”,“十五”间抓“创强”,“十一五”期间抓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本县1997年被确定为全国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和陕西省素质教育实验县。1999年通过省级普及实验县验收。2002年被命名为三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县。2003年省人民政府复查验收。“两基”教育顺利通过,同年被命名为“全国幼教工作先进县”。2004年通过省政府教育创先验收,并代表全省接受国家三部委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验收。2005年,陕西省中小学信息教育现场会在本县召开;同年省政府命名本县为“陕西省教育强县”。成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本县“发展高中教育突出贡献奖”。2006年,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现场会、国家西部十三省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现场会先后在本县召开。2007年,本县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承担了全省“两基”教育国家检查。2008年,省级教育强县高标准的复查验收顺利通过。“十五大”以来,县教育局获得国家、省、市各种奖励50余项。
高中教育高标准普及。2002年8月,全省高中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三原召开,学习三原高中建设经验。2003年北城中学通过了省级重点(后称省级标准化高中)中学评估验收,2009年5月,东郊中学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高中验收,三原县3所高中(南郊中学、北城中学、东郊中学)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6月,南郊中学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本县累计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人才63000人次,先后有300名学子跨入清华、北大、北航、浙大、复旦等名校之门。2010年高考又实现成阳市高考14连冠,被新闻界誉为“西部学子成才的摇篮”。
义务教育高水平实施2000年以来,我县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投入资金近2亿元,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实现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由“普及型”向“提高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达标型”向“优质型”的根本转变。2005年,我县率先在成阳市通过陕西省教育强县评估验收,成为全市首家、全省第二个省级“教育强县”。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县职教中心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积极开展“校校联办、校企联办、工读结合、零学费入学”等办学新模式,先后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用工协议,开展“订单式”培训,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显着增强。年均招生3000余名,毕业生就业安置率达100%,遍布全国40多个大中型企业,打造了“三原技工”的知名品牌。县职教中心成为省级重点中等职工学校。
学前教育蓬勃发展2000年以来,全县先后协调县、乡、校落实幼教投入2200余万元,加强硬软件建设,建成中心幼儿园16所,小学附设幼儿园(班)72所(个),先后创建省市级示范化幼儿园5所,全县适龄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4%,一年入园率达100%。巩固和发展了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的成果。
三原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资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在建设西部经济强县、建设西安成阳经济圈北副中心的新的形势下,三原教育确立了“创建西部教育强县,全国教育名县,率先在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教育,已成为三原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三原,为陕西乃至西部农村教育树起了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