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台湾银行有一保险箱,偶尔前往检视,从不假手他人,众人皆疑存放贵重物品。先生弥留之际,在侧的“副监察院长”李嗣聪,“监察委员”刘延涛、王文光、陈肇英,“立法委员”程沧波,长子于望德,次子于彭等,会同开启保险箱。箱子打开,没有一张股票、存单,没有一张台币、外券;只见内藏夫人高仲林手制新布鞋一双,碑帖两册。另有已清偿借据十余张,就时日判断当系小儿子中令赴美留学,学费困拮,向亲友的借款,其中平日向副官宋子才借款次数多,借据集中存放,总数近3万元。此情此景,在场的亲友部下无不热泪盈眶。“八十功名风两袖,一箱珍藏纸几张”,1964年11月10日傍晚8时8分,海峡两岸同胞,全世界华侨、华人共同敬仰的“布衣大臣”于右任先生,满怀悲愤和对故乡大陆的思念,眷眷地闭上眼睛。大海号啕,高山仰颂,先生清清白白地走了,但他的爱国豪情,崇高风范,将永远活在炎黄子孙的心里!
2.功勋卓着习仲勋
习仲勋(1913年10月—2002年5月),富平县淡村人,三原着名学子,共和国元勋,改革开放的倡导者。
1926年3月,习仲勋加入总部位于三原的“渭北青年社”,同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3月,在三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上学期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遭到关押。在狱中,习仲勋转为中共党员,并保留团籍。出狱后,在中共武字区委和黄子文领导下,习仲勋积极参加地方筹赈工作,解决了一些断粮户的吃饭问题。
1930年,习仲勋到长武县王德修部秘密开展兵运工作。1932年3月,习仲勋组织发动了“两当兵变”。9月,习仲勋任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指导员。1933年2月,任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与刘志丹等创建照金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9月,习仲勋被错误关押,后被党中央解救。1936年1月,习仲勋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8月,习仲勋到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先后担任关中分委书记、分区专员、分区保安司令部政委、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执委、西北局党校校长。他提出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政策和纠正“左”的偏向的意见,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并转发全国各解放区。毛泽东为他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予以表彰。后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开展大生产运动,增强了经济实力,巩固和发展了“三三制”政权。在整风审干和“抢救运动”中,他抵制和纠正“左”倾错误,保护了大批干部群众。“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候补中央委员。1947年,他协同彭德怀指挥了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陕甘宁边区的战役,相继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和陇东、三边战斗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习仲勋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等职,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
1952年9月,习仲勋调任中央宣传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主持制定“整顿提高、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16字方针,指导了建国初期的文教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当选为中央委员。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协助周总理工作长达10年,受到周总理的高度称赞。
1962年,习仲勋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遭康生诬陷;“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之久。
1978年4月,习仲勋主政广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他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拥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率先提出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邓小平的赞同。1979年7月,广东创办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
1980年9月,习仲勋被补选为第五届人大副委员长,主持讨论了许多法律草案。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9月,在“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1988年4月,习仲勋当选为第七届人大副委员长兼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了多部法律、条例的审议,为加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3年3月,习仲勋退职后,仍心系国家建设,坚决支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工作,拥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父子国殇
张仲超,又名根泉,1904年11月16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西张堡。父亲张景秋,同盟会员,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归国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1917年张景秋任陕西督军署军需科长,1939年在国民政府监察院工作,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同年遭日机轰炸,罹(li)难。堂兄张仲苍,又名宝泉,曾任共青团天津地委委员,中共中央总交通,1928年春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946年,周恩来同志在重庆接见张仲超烈士的好友马文彦时,对张景秋、张仲苍、张仲超三位烈士表示深切怀念,称他们是“父子国殇”。
1920年,张仲超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影响。1921年他和武止戈、邹均等发起成立了天津南开学校陕西同乡会,在《共进》杂志上发表文章,揭露军阀统治下陕西教育的黑暗内幕。1923年,张仲超加入了陕西旅京津进步青年组织——共进社。
1924年夏,张仲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25年至1926年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历任共进社文书股主任、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委员。他常为《共进》杂志撰写文章,热情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政策。
1925年10月,张仲超到陕西澄城县初级中学任教。他经常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讲解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走革命道路。他组织学生会,创建青年社和共青团澄城支部。在他的倡导下,澄城中学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革命培养了不少人才。
1925年7月,张仲超出席了在三原召开的共进社第二次代表大会。当年秋天,回北大复学。复学后,张仲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各项革命活动。1926年初,广州黄埔军校在京招生,张仲超立即报考,决心学习军事参加武装革命斗争。3月18日,他黎明即起,参加在天安门前举行的反对八国通牒的民众示威游行。仲超带领请愿的同学向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铁狮子胡同进发。途中,他一面散发传单,一面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段祺瑞!”奋不顾身地同开枪的反动军警展开搏斗,在执政府门前同刘和珍等47位烈士被枪杀惨死,为民主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4.黄门五杰
三原东北部塬区白鹿塬上,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甘涝池村,该村黄氏兄弟闹革命,燃起了渭北革命的熊熊烈火,照亮了西北革命的天空。黄氏一门,为革命奉献了三位亲人,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称赞黄家“满门忠烈”。
黄子祥(1895—1982),又名云章。幼入私塾,后考入西安成德中学。受其父黄铭影响,思想激进,曾在广东韶关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在杨虎城部担任营长。1926年4月,进驻西安守城,反抗河南军阀刘镇华来犯。西安之围解除,他解甲归田。
1927年5月,赵寿山补充团驻扎三原。赵寿山亲临黄家,恳请黄子祥出任团副,从此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大革命失败,黄子祥主动放弃团副职务,回乡参加其弟黄子文领导的农民武装斗争。193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武字区委委员、武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渭北游击队总指挥、红二十六军第四团团长、中共渭北工作委员会武装委员。
抗战时期,黄子祥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团结抗日力量,组织武字区抗日救国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屈不挠地对国民党顽固派作了坚决的斗争。
1947年5月,黄子祥参与发动陵前起义,历任渭北游击总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三原军分区司令员、陕西省交通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64年11月,黄子祥被错误处理,开除公职,再次回乡务农。1978年4月,黄子祥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
黄侠仙黄子祥的妹妹,黄子文的姐姐。喜爱琴棋诗画,尤擅画画,且具女侠之风,善骑马,会打枪。1927年1月12日,黄侠仙与进步青年郝义在鲍四庙戏台上举行了新式婚礼,带头向旧习惯挑战。此后在三原、泾阳、同官(今铜川)等地倡导妇女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开展妇女放足等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保定中学任教期间,她以政治嫌疑犯之名被国民党逮捕。抗战时期,她在石家庄一带从事抗日工作,被日本鬼子逮捕,壮烈牺牲。
黄子文(1909—1947)又名成章,曾化名王文,192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子文在三原县中上学时就参加了驱逐军阀吴新田的运动及追悼孙中山先生逝世等政治活动。1925年就学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后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军事。1928年5月,发动组织武字区、心字区、军字区、力字区等区的两万多农民“交农”,包围三原县城四天,取得减免粮款的胜利;配合“渭华起义”,武装围攻县城,处决了武字区民愤极大的团总王厚安及恶差、豪绅十多人。1929年5月,担任武字区“地方筹赈委员会”主任,筹粮80余石,分给3700多名贫苦农民。9月,黄子文任三原特支书记。1930年6月,任灾民自救队政委,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分粮食。7月,当选为省委候补执行委员,任省委军事科主任。10月,去天津中共北方局工作。1931年1月,到山西搞兵运工作,任晋西游击队政委。1932年6月,回到武字区,成立渭北游击队,先后担任渭北革命委员会主席、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治处主任、陕甘边区革委会主席。
1942年春,廷安整风运动开始后,黄子文遭受迫害,回到武字区,继续从事革命斗争。1947年5月6日,黄子文率陵前乡自卫队举行武装起义,部队改编为渭北总队第一支队,黄子祥任队长,黄子文任副队长。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电贺嘉勉。6月24日,黄子文带领部队在陵前小道口同敌激战,不幸头部中弹,25日在耀县盐当村光荣牺牲,时年39岁。
三原解放后,黄子文灵柩移葬陵前乡甘涝池村。1989年11月,陕西省委在陵前镇修建了“渭北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碑”。
李盛云黄子文之妻,是一位坚强的革命女性。1931年2月,李盛云在天津被捕,坚贞不屈,后经组织营救出狱,隐蔽在渭南张文华家。1933年盛夏,黄子文、刘志丹、王世泰一同到张文华家。李盛云得知,他们是劫后余生,商量如何渡过渭河,北上照金,重整旗鼓。她主动提出掩护刘志丹、王世泰过河。刘志丹觉得事关重大,不忍心让她冒险。黄子文笑道:“我老婆闯过关,坐过牢,修过枪,胆子大着哩,让她去,你们还有啥不放心?”李盛云和王世泰假扮夫妻,过河“吊丧”。李盛云身穿孝衫,脚穿罩白鞋,手提柳条笼,笼里上面放些纸钱、阴票、献食等祭品,下面放着子弹上膛的四支手枪,王世泰则抱着她两岁的儿子。李盛云牺牺惶惶地边走边哭,哨兵见他们是吊丧的,没有多问,就放了行。
1935年,李盛云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调庆阳抗敌后援会做妇女工作。1937年8月,随黄子文回到武字区工作。1942年,参加延安整风,在南门外一小学任教。1947年,李盛云回富平娘家隐蔽,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李盛云在痛惜哀惋中抹去泪水,一方面继续为革命工作,一方面抚育孩子。三原解放后,她先担任初级社主任,1960年8月任武字人民公社副社长,后又曾任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等职。
黄培兰亦名黄兰,黄子祥的大女儿。1932年,在西安加入共青团。1935年约同学李金芳(李盛云侄女)投奔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陕甘党的地下工作者,创办列宁小学并任教员。同年,年仅17岁的黄培兰在“肃反”中蒙难。
三原县解放后,人民政府核查烈士身份,一次给黄家挂了三块烈士牌,即黄子文、黄侠仙、黄培兰。
5.革命先烈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