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博弈密码
16017300000034

第34章 得失博弈:敢于舍弃,善于抉择(3)

在人生的博弈中,如果我们能果断地放弃人生土地上那些蒙住自己眼睛的花花草草,我们才有机会同真正有益于自己的人和事亲近,才会获得适合自己的东西,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种,致力于有价值的耕种,最终收获丰硕的粮食,在人生的花园里采摘到幸福的果实。

8.名利如包袱,该放下时且放下

爱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但把名利看得太重,则无异于自掘坟墓,所以应该理智地对待名与利,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切莫为名利遮住了双眼。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做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有其一,对一般人来说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得失之间,采取科学的博弈策略,以实现最大的利益。

在名利的博弈中,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该放下时要适时放下,否则会引火烧身,失去更多。奉劝诸君阔达地看待名与利,得到坦然,失去淡然,莫为名利遮住了双眼。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只要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已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振,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更其可悲。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日《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之问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

他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宋之问其实也并非无能之辈,纵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必然要走到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对于名利也一样,应当正当取之,而且应该名副其实,这样才能得来坦然,受之无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依洛吉岛展开了激战,最后将日军打败,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岛上的主峰,心情激动的陆战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把那面胜利的旗帜撕成碎片分给大家,以做终生的纪念。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场面,后赶来的记者打算把它拍照下来,就找来六名战士重新演出这一幕。其中有一个战士叫海斯,是一个在战斗中表现极为一般的人,可是由于这张照片的作用,使他成了英雄,在国内得到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的形象也开始印在邮票、香皂等上面,家乡也为他塑了雕像。这时他的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陶醉在赞扬声中,一方面又怕真相被揭露;同时,由于自己名不符实,又总是处在一种内疚、自愧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每天只好用酒来麻醉自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穿好军装,悄悄地离开了对他充满赞歌的人世。

苏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一点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办得到!这样势必会让名利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得自己喘不上气来。为了一时的名利,让自己终生背着沉重的包裹,这是得还是失呢?

做人要知道什么该得什么该舍,这就是说无论是在人人切齿的恶名前,还是在不属于自己的美名前,都要止住脚步,忍住诱惑。一是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清洁,不使自己的灵魂被污染;二是为了免遭世人、后人的白眼,留下终身骂名。为人放得下名和利,自会留清白在人间!

名和利是人生存的法宝,没有名没有利无以养身无以立业。但是把名利看得太重,则无异于自掘坟墓,所以应该理智地对待名与利,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一时的小失,换来的是一个快乐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9.用理性度量得失

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崩溃。所以,在得失之间一定要保持理性的头脑,切不可贪图小得,让自己失去更多。

在我们所熟知的哲理寓言故事中,“捡芝麻丢西瓜”的典故和“猴子掰包谷”的故事,是为大家最津津乐道的。但是,在说完一笑之后,体味出来的哲理是什么,又有多少人遵循了其中的规律呢?这里面隐含着的博弈智慧却是发人深省的。

耶稣说过:“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如果赔上了自己的灵魂,又有什么益处?”是的,人生的际遇有轻有重,人们若拿捏不当,就容易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得失有轻重之别,我们首先要掂量掂量它的分量,然后才知道哪些该举轻若重,哪些该举重若轻。就某一具体的得失而言,很难说“得”有多大,“失”有多小。得失的分量是称不出来的,必须在得失之间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凡事三思而后行,这样,我们才能看清楚得失的本来面目。

很多时候,我们把握不住得失,是因为有的得失过于深刻,我们缺乏洞察它的远见卓识;有的得失似是而非、亦真亦假,我们少了一些辨析与思考;有的得失虽然一目了然,我们却又因一时冲动,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得失不会顾及我们的感觉,它需要与理性为伍。

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实际上都在播撒着得失的种子,但我们又常常处于无意识的漫不经心之中,直到它开了花甚至结出果来,才大吃一惊。比如,有的人爱发牢骚,发牢骚的时候并没有影响到自己什么,但到了关键的时候,发牢骚便成了罪状,现实中吃这个亏的人已经很多了;有的人做好事,仅仅出于良心、道义,压根儿就没想过得到回报,可喜出望外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人的不理智就在于:只有心栽花,而无心插柳。想到有利可图的事便去做,而做事情的时候从不考虑会失去什么。如果我们换一种态度去做事又将会怎样?

有的得失又像是迷魂汤,在你乐呵呵以为得到了许多的时候,实际上你却失去了更宝贵的东西。

春秋时期,晋国南面有两个姬姓小国,一个叫虢,一个叫虞。这两个小国关系很好,在政治上也是互相支持。但虢国国君常派兵在晋国边界闹事,晋献公一直想讨伐虢国,由于虢国国君很警惕,在两国边境陈设重兵,晋献公一时没有办法。

一天,晋献公与大臣谈论此事。众人都说:“虢国军队正面难以攻击,只有从背后偷袭才能奏效。”但是如此非要经过虞国,而虞国与虢国同姓相亲,关系很好,如何肯放晋国兵马过境?

这时一个大臣献策说:“臣听说虞国国君贪宝,请大王将国宝、千里马和玉璧交给臣下,臣下出使虞国,一定能向虞国借道。”晋献公一听就急了:“祖宗传下的国宝,如何能轻易送给他人。”这位大臣就告诉晋献公:“国宝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国,灭掉了虢国,虞国还能独存吗?到时候,国宝还不是照样回归晋国国库吗!”

晋献公听了大喜过望,立即派遣他出访虞国。晋献公赠给虞国国王很多宝物与骏马,要求虞王让晋国军队通过虞国,顺利攻打虢国。虞国有一位大臣极力反对借路给晋国。他说:“我国与虢国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灭亡的同时也将是我国灭亡之日。请陛下绝对不要接受晋国的礼物。”

但是受到耀眼的宝石和美丽的骏马所蒙蔽的国王却不听大臣的忠告,借道给了晋国。结果正如同大臣所猜测的,晋军在灭了虢国之后,回程便攻破虞国,宝物和骏马当然又物归原主。

虞国国王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而不顾无穷的后患,终致亡国。

对于这种“丢西瓜捡芝麻”的举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常见的。难道人类在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与洗礼之后,还尚处在猴的世界吗?人是利益动物,在本质上都会趋利避害,这个无可厚非。然而,为什么上当受骗的事屡屡发生?并不是骗子有多高明,只是人们在欲望和得失之间失去了理智。为了贪求财富、名声、美色……往往蒙蔽了自己的智慧和理性的头脑,为了一时的得,最终不免承受更多的失。有许多人都会因为贪图近利而得不偿失;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大都是从一开始的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而到最后的腐化堕落、走上严重的违纪违法之路的。其实,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崩溃。所以,在得失之间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贪图小得,让自己失去更多。

眼前的利益容易让人动心。人之所以目光短浅,并不见得都是“视力”太差,而是因为我们太现实了:眼前的“得”,我们不能放弃;眼前的“失”,我们又不能忍受。其实,我们面对的种种得失绝大多数不需要用远见卓识来判别,有的明知是不可为的,只是因为我们对眼前的诱惑或失落过于冲动,才不计后果。只要我们理智一些,少一些冲动与侥幸,是能够冷静对待眼前的得与失的。一时的得,最终不免承受更多的失。有许多人都会因为贪图近利而得不偿失;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大都是从一开始的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而到最后的腐化堕落、走上严重的违纪违法之路的。其实,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崩溃。所以,在得失之间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贪图小得,让自己失去更多。

眼前的利益容易让人动心。人之所以目光短浅,并不见得都是“视力”太差,而是因为我们太现实了:眼前的“得”,我们不能放弃;眼前的“失”,我们又不能忍受。其实,我们面对的种种得失绝大多数不需要用远见卓识来判别,有的明知是不可为的,只是因为我们对眼前的诱惑或失落过于冲动,才不计后果。只要我们理智一些,少一些冲动与侥幸,是能够冷静对待眼前的得与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