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16018000000023

第23章 着名古城遗址揽胜(10)

城内除民居外全被开为耕地,于田边地角尚见少许遗落的碎陶片、烂砖块等。城址中部残留一座高约2米的土墩,土墩约2.5米见方,该墩边缘上有一处文化堆积层露头,该层距地表80厘米,层厚约25厘米,出露木炭屑、灰渣、灰陶片、碎瓦块等物。安西县博物馆的同志们告诉我,他们在城中还曾发现过汉五铢钱及其它遗物。该城附近数公里内还留存着五道沟八队汉墓群、六道沟四队北三棵树汉墓群、桥湾魏晋墓群等古墓群。由此可见四道沟古城当为汉魏时期的城址,并且是今安西县东半部,即双塔堡、布隆吉以东一带最大的汉魏古城址。

该城的历史面貌如何,是历史上的什么城?我认为它应是汉魏时期的敦煌郡渊泉县城。《汉书·地理志》中的一条注文说,渊泉县的得名就是因为其地多有泉水。东汉后期曾任武威太守、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的着名将领张奂即是敦煌渊泉县人。唐代学者李贤说,汉渊泉县地多泉水,故城在瓜州东北。清代嘉庆年间所修的《大清一统志》记,汉渊泉县故城,在安西州东,旧柳沟卫东。柳沟卫即在今安西县四道沟。清代学者王先谦《汉书补注》一书记载,安西县东125公里有三道沟,由此向西又有四道沟以至十道沟,皆为草地,出泉水,北入疏勒河;而唯有四道沟泉流特别旺盛,正是所谓地多泉水之处,汉渊泉县即应在此处。四道沟古城恰恰位于这里,又正好是在唐代瓜州城(今锁阳城)的东北,并且城址规模较大,符合汉代县城的标准,还出土有汉代遗物,周围又有同时期的墓葬,因而该城确应为汉渊泉县城遗址。该县北周时废弃。

渊泉县城位处疏勒河中游肥沃绿洲,自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良好的自然基础。其地平衍沃腴,良畴万顷,地表、地下径流均很丰沛,而城址又正处于这一带泉流最旺的四道沟侧,这样既有充足的水源供城周农田灌溉及城市用水,又可凭借此沟作为城池的一道防线。该城又地处敦煌、酒泉之间的丝绸之路交通大道上,东南距酒泉郡玉门县(今玉门市赤金堡城)70公里,西南距汉冥安县城(南岔大坑古城)120公里,其交通、军事地位也很重要。

19.肖家地古城

肖家地古城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九上村肖家地南4公里许的荒滩上,西距安西县城约75公里,西南距锁阳城遗址42公里,东北距七道沟农场1公里许,东距旱湖脑古城5公里。

其地有大小二城。小城筑在一座高约3.5米的高台上,平面呈矩形,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70.5米。墙体夯筑得十分厚实,东、西、南三垣宽5.5米至5.8米,北垣更是宽达6.5米至7.2米,残高3.3米至3.5米(不含台基高度)。墙顶宽平,马匹可在其上并驾齐驰。城周护城壕遗迹明显,壕宽20米许,残深0.6米至1.3米。南垣上开有一门,门外筑有回护的瓮城,瓮城方形,长、宽各约18米,门向东开。墙顶东北角立有一座现代测量用的三角架。城内散落大量灰陶片、夹砂红陶片、白陶片以及少许黑瓷片、白瓷片等物,还曾捡到过开元钱币。我们在城内还发现夯筑用的小石杵10余件、石磨残块1件,石磨直径约70厘米,厚20厘米。

肖家地中的大城,位于小城西南约60米处,墙体残损严重,大段坍塌,东西长143米,南北宽103米。东垣几乎全部倒塌,仅剩一道残垄,南垣较为连贯,北、西二垣亦有较多残缺。墙基坍宽约5米至5.5米,顶宽1.8米,残高最高7.5米。城中偏东处有一座高2.2米的台基,台基顶部长宽各约5米。由现存遗迹看,大城形制较为单调,未见角墩、马面、瓮城等设置,恐其建筑时代较早。城内暴露的遗物亦多为时代较早的灰、红陶片,还曾捡到过五铢币、白色围棋子等。

肖家地大、小二城地势低洼,恰处于古绿洲农耕地带与绿洲边缘的沼泽草甸地带的交接处,城址东部、北部今为一大片盐碱化的草滩,当地称其为唐墩湖。所谓“湖”,在河西当地有两种含义,一指一定面积的水体,即真正的水湖;另一种指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带有沼泽性特点的盐碱化草甸、草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湖泊。唐墩湖即属于后一种。该湖的得名是因“湖”中存留一座唐代烽燧,该烽距城址约1.5公里,覆斗形,底部4米见方,残高4.2米。大城东南约60米处又有残烽燧一座,高约3.5米;大城南、西两面还有内夯粘土、外裹土坯结构的烽燧3座。

城址南部地势稍高,见大片风蚀弃耕地遗迹,当为昔日的农耕区域。大城南1公里至3公里许,存3条较大的古渠道遗迹,渠口宽约12米,低于地表1.5米,渠道总长度近40公里,纵横贯穿于古耕区中。

这两座城址是历史上的什么城,它们何以离得如此之近,彼此间有什么关系?凡是来到这里的人们不免会提出这些问题。我认为,大、小二城有明显的前后相承的关系,从城内暴露遗物、城址形制及城垣倒塌情况来看,大城时代较早,应首先筑成大城,但因其地处“湖”滨,墙体受地下水、盐碱侵蚀严重,易于倒坍,若干年后大城就被迫废弃了,于是又在大城东北不远处构筑小城。小城建造时汲取大城的经验教训,先筑起一座3.5米的高台,以彻底隔绝地下水源,然后再在其上建城,并且墙体筑得特别宽厚,以确保其坚固耐久。

我曾考得,肖家地古城的大城为十六国西凉时期所置的广夏郡城、延及北凉、北魏沿而不废,迨至北周时并入晋昌郡。唐代杜佑所编的《通典》记载,十六国后秦时曾将长江、汉水一带万余户人和中原一带7000余户无土地的农民,迁到敦煌耕种;到了西凉时又设置会稽郡安置江汉之人,设置广夏郡安置中原之人;北周将二郡并入晋昌郡。《太平寰宇记》亦有相同记载。当时广夏郡领辖广夏一县,肖家地大城南部的大片古耕地即应是当年由中原地区迁来的广夏人的耕种之域。该城应废于北周之世。

至于肖家地古城的小城,则应是唐代的合河戍(镇)城,属于军事性质的城堡。该城台基高耸,墙垣挺拔,墙体厚重坚实,易守难攻,具有明显的军城特色。《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瓜州城东北有合河镇;《元和郡县图志》记得更为详确,合河戍在瓜州城东北40公里。肖家地小城恰在锁阳城东北80唐里(约合今42公里)处,又位处连接古代瓜、肃(酒泉)的大道上,城周烽燧罗置,其交通和军事地位自很重要,因而该城当为唐代合河戍(镇)无疑。

20.安西旧县城址

安西旧县城址位于今安西县城北1.5公里处被称作大宛的地方,北距疏勒河干流4公里,西南距敦煌市城120公里。

据史书记载,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于布隆吉城(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政府东侧1公里处)设置安西直隶厅,领辖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卫与沙州所。三年(1725年)将沙州所升格为沙州卫,又把柳沟所(位于今安西县四道沟)改属安西厅辖。五年(1727年)柳沟所亦升格为柳沟卫,至此安西厅共辖安西、沙州、柳沟三卫。因布隆吉城位置偏东,不便于统辖管理,遂于这年在其西约70公里的大宛一带建筑新城。第二年新城就建成了,遂移安西文武于该城,这即是所谓的安西旧县城址。

安西旧县城址平面为正方形,长、宽各有980米,周长近4公里。黄土夯筑,外用砖瓮。据有关史料记载,其主墙高7.3米,主墙上女墙高1.8米,墙体通高9.1米。墙基宽7.8米,顶宽4.8米,显得分外巍峨。东西南北四垣各设城门一座,门上均有城楼,门外皆置瓮城,瓮城城门上亦设城楼。另在每面城墙上各建敌楼6座,四面共有敌楼24座。城周环列城壕,壕宽2.1米,深1.5米。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座典型的县城城池。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该城靠近疏勒河岸,地下水位较高,城内地面翻浆泛碱,威胁房屋安全,特别是每到春季冰消融冻之际,每每造成房斜墙裂,居民苦之。为此陕甘总督禀奏朝廷,准许在地势较高的城南1公里许,即今安西县城北部一带另筑新城一座。新城亦正方形,每边长482米,不足旧城之半。墙基宽7米,顶宽4米。在还未来得及建造墙顶的雉堞以及敌楼、瓮城之时,又因此处为风沙口,风多沙大,以及南门屡有火灾等原因,又上奏弃之,仍然治于旧城,新城空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安西旧城内居民不足2000人。机关、学校、商店、民居主要集中在城中心一带,全城建筑面积仅占城区总面积的1/6,且危房累累。城内大部分地面荒芜,多有沼泽。

建国初期,城内兴建了一大批建筑,城市面貌一新。当时的主要建筑有县委礼堂、红旗剧院、县招待所等,但这些建筑使用不到10年亦都成了危房。城内地面大量积水,道路严重翻浆,被戏称为弹簧路。县委礼堂门前,“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人们曾用开挖排水沟、街面深挖填充石料炉渣等办法予以治理,但结果都不理想。于是从1967年起动议迁城,1969年于今县城处修建新城,1970年起党政机关等单位陆续迁至新城。从而彻底避免了地下水位过高之害。今天的安西县城,高楼林立,屋宇齐整,绿树成荫,车水马龙;道路宽敞平坦,两边店铺鳞次栉比;街心花坛内各类花卉鲜艳夺目,松柏四季常青。昔日荒凉寂静的戈壁滩成了欣欣向荣的重镇,人们无不感叹:安西城变化真大,真美!

今安西旧县城址,仅存东、北两面残垣,余皆拆毁,城内大部地面被开为农田,所存墙垣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县城两侧的大道上,当年栽植的“左公柳”仍郁郁葱葱,参天蔽日,屹立道旁,成为当地的一处胜景。左公柳为清代晚期着名将领左宗棠(1812年至1885年)率部用兵西北、进军新疆途中沿路种植的。左公为湖南湘阴人,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对绿树有着特殊的爱好。他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后,深感气候干燥,又水土不服,且看到许多地方因战乱和自然灾害的破坏,树少林稀,农田干裂,沙漠蔓延,一片荒凉景象,于是命令军队并动员沿途官民,凡是大路两侧、近城道旁宜于植林的地方都要栽植杨树、柳树和沙枣树等树种,统称其为“道柳”。

左宗棠主张,在道旁“植树一行两行,乃至四五行”,其好处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限戎马之足,三是供给夏时行旅的荫蔽”。凡他所到之处,都积极倡导植树造林,同时制定有保护林木的措施,并严加执行。由此取得很大成功,据记载仅从陕西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县止,历年植树就有26.4万余株。自古河西植树不易,但泾州以西至玉门,竟然也形成了“夹道种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上奇观。杨昌浚应左公之邀西行,看到河西沿途绿树成荫,不禁吟诵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后人为纪念左公这一业绩,遂把“道柳”尊称为“左公柳”,并沿路立有榜示:“昆仑之墟,积雪皑皑。杯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侯所植”,提醒人们爱护好这些林木。

左公柳已成为历史的胜迹,安西旧县城周围路旁是其存活、生长最好的地段之一。这些至今仍蓬蓬勃勃的杨柳,一如左公“不以塞外为苦”的品格风范,挺立在古老的丝路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