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小站不留客
16036700000058

第58章 送温暖

一进腊月,舞舞扬扬的两场大雪,断断续续地下了十几天,把个大山深处的小小连山乡,抚弄成一片冰雪的世界。

青的松柏,红的砖墙,掩映在厚厚的积雪里,若不是那辆绿色甲壳虫一样的吉普车,进进出出在乡政府大院里,你会觉得这大山深处的一切,都被冰雪凝固了。

乡政府,一连几个座谈会、联欢会,以及慰问地方官兵的活动,都因大雪封山而耽搁了。

眼看,已近年关。

这天,一大早,小林乡长就把民政办的老吴叫到他办公室。说雨雪再大,也不能再等了。

小林乡长翻出前几天老吴列给他各村军烈属以及五保户、老党员一览表,问老吴:“慰问的礼品都准备好了?”

老吴递过一支“红塔山”,先给小林乡长捧上火,又给自己燃上,轻轻地吐着烟雾,说:“和往年一样,不买东西,每户军属给四十块钱,烈属给一百,老党员和五保户什么的,享受军属的待遇,也是四十块钱。”

小林乡长想:这大过年的,买点鱼呀肉的,送到人家门上多体面!专门送几十块钱去,是不是有些别扭?

但,这话小林乡长没有说出口,他来到连山乡任乡长时间还不长。

老实讲,眼下这个春节,是他到连山乡的第一个春节,好多事情,还要按老规矩来。

小林乡长数了数慰问表上的名单,说:“这么多人家,要跑几天?”

老吴说:“我们有重点地跑几户,剩下的,交给各村,让村干部给送去就行了。”

小林乡长略顿了一下,告诉老吴:“你去办公室告诉陶主任,让他把吉普车给我留下。”随后,小林乡长去里间,换上了他春秋天爬山穿的耐克鞋。

第一站,是全乡最远的一个小村——连山湾村。

车上,小林乡长问老吴:“连山湾村有多少户军烈属?多少四七年以前的老党员?”

按照县里的文件规定,只有四七年以前的老党员,才享受政府的津贴。本地是四八年解放的。

老吴翻了半天表格,只说连山湾村有多少户军烈属,对连山湾的五保户、老党员什么的,他一时间还拿不准。老吴跟小林乡长解释说:“有些老党员、五保户,都七八十岁了,说不在就不在了。”老吴说,等会儿到了村部,再跟他们村干部具体核实一下。

小林乡长没有吱声,但,他对老吴模糊不清的数字,很不满意。

此刻,吉普车已左摇右晃地进入了山区小道,小林乡长紧抓住车前的扶手,瞪大了两眼,紧盯着前面白雪覆盖的一弯又一弯山路。等望到前面山嘴的拐弯处,站着一群人时,老吴指给小林乡长,说:“村里的干部已经等在村头了。”小林乡长的车子一出乡政府大院,办公室的陶主任,就给连山湾村打电话,让村里的干部们准备接待。

这会儿,村部的花生、瓜子什么的都准备好了。

按往年的常规,乡里下村来慰问的干部,到村部喝杯茶,剥几个花生瓜子,由村里的锣鼓队引路,象征性地看望一两户能说会道的老党员。民政办的老吴,再跑前跑后地举起相机,“咔嚓咔嚓”地拍几张照片,就算是慰问到千家万户了。

可今年,小林乡长非要拿出名单,一家一家地慰问到户不行。

小林乡长说得也很有道理,他说他刚到本地工作,有些老革命、老党员,都没有拜访,趁这个机会,一家一户地走走。

哪知,他这一走,露馅了——表格上列出的连山湾村的十八个老党员,有十二个已经不在人世了,九个五保户,目前也只有两个。其中,有三个老党员,五年前就死了。

小林乡长冷冷地板着脸,看着村里的干部和民政办的老吴,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老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村支书看事已经败露,便把责任全揽过来。

支书说,他们保留了那些已故的老党员、五保户的名额,目的,就是想多领点抚恤金,以补贴村里的开支款。

说这话的时候,村支书自感心中有愧,没等小林乡长批评他,自个先把头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