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大家风采(上)
16040500000022

第22章 何承天

何承天,南北朝时代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人。从小受舅父徐广的影响,爱好天文历数之学,曾在(刘)宋朝廷供职。宋太祖刘裕颇喜历数,元嘉二十年(443年)何承天献出自己的作品《元嘉历》,于445年颁行,至梁天监九年(509年)止。

徐广曾任晋秘书监,坚持天文观测40余年,何承天接受了他的观测资料,自己又有40年的观测,所以《元嘉历》的观测基础较好。他根据一年中影长的观测指出《景初历》冬至点的位置已差3度多,并给予纠正。他正确地指出,春秋分日的影长应该相等,过去历法中春秋分晷景不等是因为春秋分日安排不当。他进一步提出应考虑月亮运动不均匀来排历谱,使朔望与天象相符,但遭到钱乐之、皮延宗的反对未能实现,他还在计算五星位置时抛弃上元积年,取一个较近的起算点,开后世历法用近距历元到进一步废除上元积年的先例。他主张既然以正月为岁首,就应以正月中气雨水为历元,并在《元嘉历》中实行,后来唐代曹士艹为《符天历》也用了雨水为历元。

总结他的工作有下述8项贡献:即纠正冬至点位置;指出春秋分晷影相等;提倡用定朔;五星取近距计算;用雨水为历元;强弱相调的数学方法;天顶的概念;227的圆周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