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历代科技概论(下)
16040800000023

第23章 北方之马力,中原之技巧

蒙古部落在唐代是一些技术上非常落后的游牧部落。由于草原地区缺乏铁,有兵无甲,甚至多数箭镞也是骨的。在向西发展时期,从与金和西夏的贸易中得到了铁之后,才进入了铁器时代。成吉思汗在其军事生涯一开始就不断以新技术武装他的骑兵。山西浑源人孙威(1183~1240)给他献了一副铠甲,这位惯于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亲自用强弓也没有射透,随之便封孙威为五路工匠总管。在攻灭了西夏和金的部分州县后,蒙古政权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军器、军需手工业工场,生产军队装备和军需品。在兵锋指向西方时,伊斯兰世界的工匠也加入了蒙古帝国的手工业生产行列。蒙古军队在对待反抗的城市居民时经常实行屠戮政策,但惟有能为军事机器出力的工匠会得以幸免。由于大量中亚工匠加入了兵器制造的行业,加上蒙古帝国的版图又扩展到了欧洲,所以,蒙古军队的刀剑和其他武器的制作吸收了中亚和欧洲的风格,工艺考究,加工精良,更加轻便锋利。特别值得提到的是1271年来到中国的阿拉伯人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他们是巨型抛石机——回回炮的制造专家。他们的巨石炮在蒙宋战争中成了宋朝城池的灾星。这二人的家族和后代后来一直担任着元朝“回回炮”制造和使用的首领。正如《黑鞑事略》所记,蒙古人“灭回回后,始有物产,始有工匠,始有器械……灭金虏,百工之事,于是大备”。

蒙古部落不但迅速进入了铁武器时代,而且很快就有了火药武器。这是从金国虏去火器工匠后得到的。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已用上了火罐、火箭、火药炸弹,他的子孙们在进攻南宋时受到了火药武器的打击,但他们自己也在这个时候拥有了火药武器。在进攻巴格达、日本时都使用过火药。而且,忽必烈的元朝把宋的竹管突火枪改进成了金属管形火器。现在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这类武器——铜火铳,便是元帝国时期创造的。金属管形火器相对于用机械抛射的火药炸弹和用弓箭发射的火箭以及用火药推进的原始火箭来说,是最有前途的火器,因为它把火药的动力和杀伤力结合在一起,而且可以直接瞄准并在远距离杀伤敌人。当蒙古帝国衰落之后,东方世界便开始慢慢失去对西方的技术优势。最后,曾受到东方威胁的欧洲人便依靠改进了的火器来进攻东方最古老的帝国。当然,这是成吉思汗去世600多年后的事了。

在谈论蒙古帝国的出现时,不能忘记蒙古民族自身的某些优越条件。游牧生活所造就的对新的疆域和土地(草原)的渴望,高超的骑术和在广阔地域机动作战的能力,对艰苦生活的忍耐和承受能力,以及取之不尽、驱之不乏的马匹……这些优点,在装备了强弓硬箭、标枪、刀斧、剑盾和火药武器之后,再由雄才大略的首领来指挥,驰骋于一个不存在任何强大帝国的亚欧大陆上,自然会像一股草原上疾行的狂风。金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1234)曾认为,蒙古之所以常胜,是由于“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金史·完颜娄室传》)。显然,没有这两个条件,成吉思汗就不能完成他的征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