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历代科技概论(下)
16040800000028

第28章 皇家宫殿和私家花园

永乐年间是明朝生产恢复后国力强盛起来的黄金时代。朱棣做了皇帝之后,在文治武功方面想做一些名垂后世的大事。在南京继位后,他便派姚广孝(1335~1418)、解缙(1369~1415)、刘季篪等人负责,由2000多人在5年内编修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计11095册,22937卷。鉴于北方的安全和开发,他计划迁都北京,召集23万优秀工匠至北京,并动用上百万兵民在全国各地采木和营建北京宫殿——故宫宫殿群。这是盘布于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8千米长的一条中轴线上的建筑群,明朝建设后,在清朝康熙年间又进行了扩建。这一巨大工程完工后成了中国历史上两代皇朝政治舞台的中心。北京的故宫宫殿群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曾体现着明、清两代皇朝的威势,以其辉煌雄伟而著称,自1420年开始经历了所有的历史风云。

人们今天都知道下令建筑故宫的永乐皇帝,但却很少知道建造它的那些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在这些人中间,两个杰出的建筑设计者幸而留下了名字。一个是江苏吴江人蒯祥,据说他是天安门的设计者。另一个是越南人阮安,当时的越南北部在明朝的统治之下。他们都是有经验的力学家、艺术大师和杰出的工程师。除了建设故宫,永乐年间还铸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钟——永乐大钟(现存北京大钟寺)。它高6.75米,重46.5吨,内外铸着23万多字的佛经咒语,其声可传响5千米,是当时北京的“镇物”。

在故宫建成约100年后建成的北京天坛与其说是力学和建筑学的杰作,不如说是应用声学知识的杰作。天坛的回音壁具有良好的有规则地反射声音的效果。在现存的中国宫殿中,还有明朝末年(1641)世界屋脊上五世达赖喇嘛重修的布达拉宫。

在明代中期之后,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私家园林开始产生,最著名的要数苏州的拙政园,这所花园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除了苏州众多的私家花园外,无锡、扬州等地也开始建筑私家花园。在整个明清时代,南方许多城市中的私家花园成了王公贵族的住宅和别墅。无疑,明朝私家花园的兴起是整个社会财富增加时上层统治者中的一般成员生活水平升格的反映。在阴宅建设方面要提到皇家陵园。帝王生前的住宅是宏伟的,他们的陵墓同样宏伟。明代的北京十三陵是耗费了无数白银修建起来的不朽的地下建筑,尽管它们的主人早已成为土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