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活创造探源(下)
16041000000021

第21章 邮政

在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没有文字,中国古代人就创造了“以物示意”的方法,互通信息。例如:把辣椒捎给朋友,说明自己生活非常艰难;若是送上弓箭,表示有打仗的危险,等等。到了2700多年前,中国创造了利用火光作为通信的工具,在边疆设烽火台,当遇到敌人侵犯时,人们立刻在土垒的烽火台上烧起木柴、畜粪,用浓烟火光作为信号,向远处传递消息。长城上的烽火台,就是用来报警的。

这以后不久,中国就出现了文字的通信——世界上最早的邮驿。邮,就是步行送信;驿,是指骑着快马来传递信件。当时在全国设立许多驿亭,驿亭的亭长管理送信的事儿。那时送信就像现在体育游戏跑接力赛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向前传。遇到军情紧急时,就在信封上插根羽毛,驿亭接到插有羽毛的信后,便马不停蹄,飞速把信传递到收信人的手中。

到了700多年前的元朝,中国的邮驿通信已经非常发达。那时,除“马驿”外,还出现了用来送信的“狗驿”。狗跑得快,又能认路,不需人骑,只要在它身上缚一个装信的小袋,狗就很快把信送到固定的地点。当时,最大的“狗驿”,驯养着3000多只专门送信的“邮犬”,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狗驿。

中国的邮政事业到了近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1865年8月,上海工部局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套龙图邮票,这枚邮票主图为云龙,铭记为“上海工部书信馆”,所以集邮界称作“海工部大龙”或简称“上海大龙”。邮政在中国近代发展很快,甚至连农民起义军也非常重视邮政。世界第一套起义军发行的邮票,就是中国黑旗军于1895年9月在台湾发行的。那一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日本据“马关条约”侵占台湾。黑旗军在民族英雄刘永福的率领下,建立了台湾民主国,并发行虎图邮票,俗称“独虎票”。全套3枚,面值分别为30钱、50钱、100钱。中国在邮票的制作上也很讲究,世界上从发明邮票以来,最大的邮票就是中国1913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快运邮票”,这枚票长24.8厘米,宽7厘米。

1988年11月,中国又首创邮政编码图集,把邮政业务与地图学相结合。它的发行,对于实现邮政现代化,将起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