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16042100000012

第12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

有句俗话叫: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这句话让我深有体会。那一年毕业之后,我便立刻拎着行李踏上了旅途,头也未回地直奔我想去的城市。我首次出去旅行的时候,母亲总是写好一封封信邮到我下一个要去的城市里,让我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都可以体会到家的温暖,那些信件,也成为了我坚实的后盾,每当我思念家里的时候,就拿出来默默地读着。

有一天,在家休息够了,我又要离开去往远方,走到楼下,我回了一下头,本是无心之举,却发现我那已经被岁月带走年华的父母站在阳台上看着我。

原来我的家人一直这样默默地看着我离开直到远去,我从不知道,如果不是偶然间地回头,或许我永远不知道他们就站在那里看着我。

我冲他们挥了挥手,我看见母亲靠着父亲不再宽阔的肩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站在那里守望我的人都相继离开了,只剩下母亲,永远地站在那里,在我回过头的时候,悄悄地擦掉担心的泪水冲我微笑。

某一年,我因为特殊的原因要去寒冷的国度,临走的时候,母亲熬夜为我赶制了一双厚实的袜子。在冰天雪地中跋涉的时候,进到靴子里的雪接触体温变成了水,又冻成了冰,还好有母亲为我准备的袜子,我才在寒冷中度过。

去年,我被单位派到国外,追寻先人留下的轨迹,要连续几年都待在国外。临走的时候,是母亲为我整理的背包,她仔细地帮我收拾着,怕我忘记带什么会在途中造成不便,又担心我东西太多,无法背动。母亲纠结地收拾了很久,年迈的她收拾好,还自己试着背了背,感受我能接受的重量。

我一直看着这一幕,母亲的腰深深地弯着,她已经不再年轻了。

在国外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恐怖袭击,我躺在宾馆的床上,听着外面的枪响和尖叫声,蜷缩在被窝里不敢动,那种恐惧感紧紧地缠绕着我。

第二天我联系了当地的警察,在全副武装之下,走进了可以打长途电话的地方,话筒里传出了“嘟”的声音,这一刻,仿佛我所有的紧绷感都被释放,母亲的话语从远方通过小小的话筒传入我的耳中,撕破了我伪装的坚强,我大声地哭了出来。

母亲的声音很平静,她静静地听我的语无伦次,安慰我,告诉我要注意安全,寻找帮助。是的,无论有多担心,她都要平静,因为现在我需要她,如果连母亲都慌乱,那么我在外面会更加雪上加霜。我渐渐地平复下来,按着母亲说的,寻找大使馆庇护我的安全,终于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那段恐惧的日子。

回到宾馆,我想到曾经采访过的一个老人,他的儿子在旅途中去世,他把自己最为光辉美好的时候,都留在了路上。我找到儿子的父亲,进屋的时候,发现老人正在看儿子的照片,照片里的人,笑得那样灿烂。年迈的老人对我说:“对于我来说,他只是一个出门忘记了回家的孩子而已。”

我无法忘记老人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有无奈,有凄凉。我想,母亲站在阳台上望着我的时候,也一定是舍不得的,却又不忍心阻止我。

母亲是远行孩子背后的支撑,她们的内心柔弱而又坚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又有哪个母亲不为孩子担忧?出门在外的游子,无论你走得多远,都要记得回过头,给你在家等待的亲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