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16042100000073

第73章 爱心王子何吉发

何吉发的面馆在整个成都小有名气,原因是因为面馆有个奇怪的规定:残疾人一律免费就餐。何吉发不但在面馆里设置了残疾人募捐箱,还专门收残疾人做学徒。他对残疾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11年前,22岁的他落难成都街头,是一位断臂的三轮车师傅请他吃了碗面,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一饭之恩,永生难忘。11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这位好心的大爷,并将感恩的心回报给所有他可以帮助到的残疾人。

11年前,陕西小伙何吉发揣着所有积蓄3000元来成都学习川菜。才刚下火车,就被小偷偷走700多元。找到厨师学校交了1800元学费,他身上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3个月的学习快结束时,何吉发身上的钱已花完,并且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其他同学陆续找到工作离开了学校,唯有他还在四处碰壁。那些天,他在学校的楼梯间睡觉,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还是连这一顿饭也渐渐供应不上了。

“说实话,我那时想过偷也想过抢,如果不是遇到那位大爷,真的不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何吉发经常回忆说。有一天,他饿得蜷缩在墙边,一位蹬三轮车的大爷见他可怜便带他去吃了碗炸酱面。“那碗面是我这辈子吃得最香的面。”何吉发吃完面,抬头看大爷,这才发现大爷只有一只右手……

几天后,有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份厨师的工作。慢慢地,他单凭着做面的绝活进了星级宾馆。2003年,他开了家面馆,门庭若市。

在最困难的时候,一碗炸酱面让何吉发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情。11年来,他从没放弃过寻找这位断臂的大爷。遗憾的是大爷一直杳无音信,但他没有因此觉得难受和悲情,而是因为这碗面,开了一家面馆。因为大爷是残疾人,所以他向残疾人敞开了温暖的怀抱。

记者采访时,在何吉发的面馆见到了18岁的小伙子冬冬,冬冬生下来就听不到声音,也没有说话的能力。一年前,他跟何吉发学习做面的手艺。因为他双耳失聪,顾客要牛肉面时,他常常给舀成排骨面。这让其他小工总有些郁闷。尤其是中午特忙时,冬冬煮面总要比别人慢一拍。何吉发对小工说:“你应该庆幸你能说话,也听得见而不是嘲笑他。如果你像他一样是个聋哑人,你会更加渴望别人的理解。”

面馆开业3年来,何吉发一直坚持加付残疾人做学徒的工资,免费让残疾人用餐,并且在面馆里设置募捐箱,每天向成都残疾人基金捐款。

几天前,何吉发的面馆里来了个小伙子,他一见何吉发就猛地跪下,重重地磕了3个响头。一时间,何吉发的眼眶里瞬间充满了眼泪,小伙子的泪也不断往外淌。

小伙名叫罗鲜麟,从老家来成都学擦皮鞋。由于一些变故不幸流落街头,碰巧路过何吉发的面馆。在所有人都反对声中,何吉发留下了小罗。管吃管住,还送他80块钱回家。小罗学会擦鞋再次回到面馆时,给何师傅重重地磕了3个响头,并免费在店里为顾客擦鞋3天,第一双鞋就是为何师傅擦的。

“我曾经在最窘迫的时候被人救助,我懂那种落难的心情。无论别人怎么说,只要我还有一分力气,我就会去帮助别人。”何吉发说。他告诉记者,新的一年,他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感恩的行列中,他说:“让做好事,就像早晚刷牙一样成为人们的习惯。”

不得不说,何吉发是爱心王子,也是个内心强大的小男人。曾经的磨难并没有将他击倒,在经历过磨难之后,更加体会到了人生那些至真的情感。何吉发收留了那些残疾人士,他就如一朵绚丽的大爱之花,在他的店里,花儿正在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