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华五千
16051600000055

第55章 发现千年女尸

西周微刻技术来自何方?

1976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岐山县古周原凤雏村里发现了西周甲骨文,现在保存于陕西省岐山县文物管理所,它们大都是3000年前周文王晚年到周康王初年的作品。其中很多内容是以前发现的古文字中所没有记载的,极为珍贵。

这批甲骨文共293片,上面锲刻的文字小如芥籽,需借助5倍以上放大镜方可辨认。其中有一片卜甲的面积仅2.7平方厘米,上刻细如发丝的甲骨文字共30个,个别字体径方不足毫米。

这些文字需要借助数倍以上的放大镜才能辨别得出。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文字是怎么刻上去的?考古学家联想到2002年在陕西宝山村商代遗址烧烤坑出土的一枚距今3000多年的铜针。针首又尖又细,末端有一微小鼻孔,孔径仅0.1厘米。做工之精致让现代人为之惊叹。它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认为,就是刻甲骨文用的。当然,这也只是猜测,没有一定的根据。

那么,当时的人们刻这些甲骨文干什么用出土精致铜针的宝山遗址烧烤坑。呢?是刻给谁看的呢?据专家研究,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多是周与商王朝的关系,商王狩猎及占卜之类的事情。这些内容之所以要微刻是因为关乎“军事机密”。众所周知,商朝是被周朝取代的,在灭商之前周人必须进行长期准备工作。“这些工作除了发展势力,访贤任能,研究周与商的关系,对商王行踪进行侦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记录属于国家机密,需要微刻。

有人推测,微刻办法可能是想出来的,也可能是偶然发现的。如果是想出来的,说明微刻技术在当时就已存在,周王只需要任用微刻能手就行。但也许当时并没有什么微刻艺术,只是专门负责占卜及其观察天象等职责的巫史在长期思想高度集中的状况下视力得到了提高或者出现了眼疾,从而恰巧发生了看东西比实物大几倍的情况,于是微刻出这些甲骨文。

当然,这一切还都属于猜测,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完成如此精细的工作的?至今尚无定论。

用石器做的开颅手术

大汶口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生动写照,这里有关于5000多年以前原始人生活的点滴记录,特别是一个头骨上的发现,引起了人们无限的猜想和兴趣。在大汶口出土的一个墓主的头骨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三个小型的椭圆形穿孔,孔的周围有明显的刮削及骨组织修复的痕迹。这表明5000多年前的这位古人曾经接受过开颅手术并且在手术后还活了一段时间,因此被发现的头骨上留下的不是清楚锐利的刮削痕迹,而是在手术部位留有明显康复过的痕迹。这一切说明,这是一起成功的开颅手术,而且还是用石器做的!

没有任何资料告诉我们,这位古人为什么会接受开颅手术。但能证明的是:在大汶口文化时代,人们并没有发明金属器具,而只会磨制锋利的石器,甚至还会用骨头做成骨针。于是可能的事实就是,这个人是用石器做的开颅手术并用骨针缝合了伤口。但是我们知道,薄而尖利的石片在承受过度压力时会出现崩裂,在手术完成后还需要取出这些碎片。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成功止血、防止感染以及减轻病人痛苦的呢?我们无从知晓。

这是一个让人大开眼界的发现。原始人所具有的高超医术,让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可在生产力水平如此低的情况下,他们是怎样做好这么高难度的手术的呢?实在让人困惑不已。

大汶口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生动写照,这里有关于五千多年以前原始人生活的点滴记录。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女尸?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震惊了中国的考古界,在世界考古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时隔2000多年,墓室女主人的尸体以及葬具和附葬品,都保存得格外完好。特别是女尸,在刚刚发掘出来时,皮肤还有弹性,这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那么,古人是采用何种办法,使古尸保存得这样完好呢?

经过分析、研究,人们发现了这样几种可能性。首先,是近似真空的墓室条件。墓室建筑在深达16米的地下,上面还有直径50~60米,高20多米的大封土堆,不透气,不渗水,封闭极严。而尸体又殓人多达6层的厚木板涂漆棺椁之中,棺椁四周采用粘性和致密性很强的白膏泥、吸湿性很强的木炭填实。这层层“关卡”,使得水与空气的侵蚀无能为力,从而造成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独特环境,近于真空或即是真空。其次,人们在棺椁中发现了一种红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无疑具有防腐的作用,是入葬时特意注入的防腐剂。这种特殊的防腐剂。可以杀死尸体和随葬品入葬时附带的细菌。在中国古代的药物书中就有关于防腐剂的记载。但是,这种红色液体究竟是由哪些物质所构成,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最后,在墓室密封之后,不但可消除外界光线、温度、湿度等对于葬具、随葬品和尸体的损害,而且在墓室里形成了恒温和相对稳定的湿度,使整个墓室处于一个固定的环境之中。更绝妙的是,当初发掘的时候,人们用时隔2000多年,墓室女主人的尸体皮肤居然还有弹性。探铲往墓室里打洞,结果从里面喷出了很强的气流。这种气流的急速喷出,说明墓室内的大气压高于墓室外面。这种气流是由于开始下葬时带进去的细菌的作用所产生的沼气,沼气的积聚达到饱和,从而加大了墓室内的压强。饱和的沼气对于细菌有杀伤作用,而高压也同样使细菌无法生存,这与充气罐头的杀菌道理是一样的。

此外,人们分析了其他方面的原因,说起来也都不无道理。但对于棺椁中的红色液体究竟为何物,却无人能辨析出来,不知这一奇异的谜何时才能解开。

明代古尸500年不腐之谜

施工现场意外发现明代古尸,历经500年,不仅尸身未腐、皮肤湿润、柔软有弹性,而且在酷暑八月,尸体摸起来居然寒冷如冰。神秘古尸引发众多疑问,他是谁?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的不腐之身?

明代古尸惊现上海

2000年8月5日,上海松江区华阳镇的派出所突然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当地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无意之中挖出了一具尸体。当民警赶到现场,棺木已经被挖土机刨开,一具尸体脸朝下趴在地上,一身古代装束。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华阳派出所民警夏纪芳也在现场,当他走近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死者是名男性,从皮肤和面容判断不是一具现代尸体,但奇怪的是尸体竟然没有腐烂,保存相当完整。

消息上报后,上海市松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很快赶来,初步认定这可能是一座古墓。古墓中出现这么完整的尸体,在场的人都觉得很奇怪。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上海松江博物馆馆员杨坤吓了一跳!他双手接触尸体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双手就如同伸到冰箱冷冻室一样,异常冰凉。明代古尸。历经500年,不仅尸身未腐、皮肤湿润、柔软有弹性,而且在酷暑八月,尸体摸起来居然寒冷如冰。

在寻找古尸随葬品的时候,杨坤在古尸衣服中找到了一个戒牒。戒牒实际上就是颁发给佛教徒、僧侣或者是佛家弟子使用的一种身份证明,当戒牒的持有者云游四方到寺庙里挂单的时候,需要拿出戒牒证明自己僧侣的身份。从戒牒来看,戒牒持有者名叫杨福信,戒牒是明代正统四年颁发的,也就是公元1439年,距今大概五百多年。专家们初步推断这具尸身就是这个戒牒的主人。

既然杨福信生活的年代是元末明初,已经死了五百多年,可他的尸身居然没有腐烂,而且在酷暑八月的江南,尸身摸起来居然寒冷如冰,这该怎么解释?

此人为练武之人?

为了弄清杨福信的身份,专业人员开始在现场寻找蛛丝马迹,在收集到的一些随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武士木俑,还有一杆木制的铁头标枪。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康戈武发现,这杆木制标枪和一般习武的枪不一样。枪头是圆铲形的,在古代兵器里没有类似的枪。可以判定这杆枪并非兵器。但是康戈武称,在它背后曾经隐藏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武林秘史:在元朝,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对于本族人,他们提倡骑马,摔跤,练武。但是对汉民族,则采取了禁武政策。于是汉族人在私下悄悄习武;在公开的场合,则以武打戏掩人耳目。武打戏当中,为了防止刺伤对方,就把枪头做圆了。

随葬的枪说明杨福信生前爱武,还有可能以武打戏谋生。这能否帮助人们解开他的身份谜团?古尸研究专家对杨福信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杨福信皮肤湿润、柔软有弹性,有些关节居然还能活动。据初步测定,他的年龄在75到80岁之间。在检查中,专家还有一个重大发现:杨福信的手掌比较大,特别是手掌的骨骼比一般人要大。这一特征,进一步说明杨福信生前很可能会武。因为常年练习武术,尤其是练掌的人,大量的练习会使手掌的肌肉发达,也能刺激骨骼增长。

尸体不腐难道是因为临死前主动服毒?

陪葬的武士木俑、木枪以及超大的手掌,都说明杨福信可能习武多年。既然是武林中人,他的尸体不腐,难道会与江湖传说里的一些秘术有关?

在我国古代,江湖中流传颇广的一种秘术就是主动服毒,在临终前的几个月里,坚持小剂量服用砒霜和水银等毒物,这样,身体里积累起来的毒素能在死后起到防止肉身腐烂的作用。

但这种秘术仅仅是传闻。杨福信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在他的体内,一定会留下痕迹。砒霜的化学成分是砷,水银的成分是汞,它们都属于重金属元素。为了解开疑问,专家们决定从尸体上采集毛发等样本,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但是通过对杨福信的内脏器官以及毛发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他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属于正常范围以内。看来,杨福信没有主动服毒。可又是什么让他的尸身如此神奇地保留了下来?

下葬环境为尸体保存创造了条件?

在正常情况下,人死亡之后,细胞逐渐失去活力,在自身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溶化,这也就是所谓的自溶过程。然后就是腐败细菌的侵袭,通过腐败细菌的分解,最终人体就变为一具白骨。专家从组织液来观察,杨福信的自溶现象很充分,体内细胞在他死后就开始了分解。既然如此,在接下来的500年里,细菌的作用早应该把他变成了一副枯骨。可是,他的尸体却一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

专家们利用各种仪器对杨福信的尸体进行了检测,但是依然没有找到他尸身保持完好的原因,大家开始把考虑的范围从尸身本身护展到了周围的环境。以前出土的大部分干尸都来自新疆戈壁滩或者是沙漠地区等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可是杨福信尸身的所在地上海古尸。人死后,应该是一幅枯骨,然而他的尸体却一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而且似乎还能看到他皮肤上的毛孔。气候潮湿,在这样的环境中,尸身又怎么可能保存下来?

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徐永庆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推断:杨福信的尸体未腐,会不会与下葬的环境有关?于是,专家们将目光集中到杨福信的墓上。

杨福信的墓室采用的是浇浆结构:四壁用青砖砌起,棺椁放入后,再把三合土浆浇注在砖墙与棺椁之间。所谓三合土,是用糯米熬制成浆,再加上石灰、黄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与现在的水泥相类似。古人用浇浆法给棺材包裹上了一个结实的密封层。

江浙一带的明代墓室当中,这样的浇浆结构并不少见,所以专家最初没有特别在意。但他们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里的浇浆使用了一种特殊物质——明矾。明矾可以作为一种混凝剂,防止浇浆开裂,从而加强密封性。由于墓室密封、恒温、缺氧,细菌没法繁殖,这就为保存尸体创造了条件。

尸体为何一直保持湿润?

杨福信尸体不腐的谜团被一步步揭开,但仍然让专家疑惑不解的是,尸体至今保持着湿润,这其中又有何玄机呢?杨福信打开的棺木里面充满了水,而且当时没有下雨,棺木里的水从哪来?有人猜测那是古人特制的防腐剂,像今天的福尔马林液体,尸体泡在里面就不会腐烂。可是,专家查遍了古代文献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

看来,明代古尸500年不腐之谜的真正破解尚需时日,也需要科学家们的进一步努力。

埋地百年,古尸容颜未改

2004年8月,一座距今100多年的清代古墓在重庆九龙坡区华岩镇石堰村被人发掘出来。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古尸鹤发童颜,保存完好,皮肤尚有弹性,像人睡着了一样,没有一点腐烂的迹象。

从该墓的墓志铭得知,死者生前是清朝总督段正钢,段正钢的墓在石堰村九社一农民大院子后面的土丘上,是村民杨祥金17日上午在扩建私房挖地基时发现的。据杨祥金讲,他挖沟重庆古尸发掘现场。约至1米多深时发现三块高约1米、宽40厘米的石板。这三块石板是用铁片箍成一块的,打开铁片,中间一块是墓志铭,墓志铭两边刻有段正钢的生卒年月及生平,字迹清晰可辨,杨祥金抬开墓志铭以后发现一个装有棺木的洞穴,立即向村委会及华岩镇政府汇报。

这位在地下睡了100多年的段总督,从头到脚皆为白丝绸裹身,连手指、脚趾均一根一根地缠得严严实实,外着黑色丝棉衣裤。经人用剪刀剪开尚未腐烂并撕得哗哗响的裹尸白绸,露出总督尊容——鹤发童颜,脸部一点未烂,眉毛、胡须根根可见,手指、脚趾也未腐烂。其身高1.9米,体重35公斤。

目前,这具古尸冰冻在石桥铺殡仪馆内,人们期待着有关专家早日解开古尸百年不烂之谜。

干尸神秘复活,棺木里满是抓痕

1999年,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保护区发现一具神秘木乃伊。木乃伊保存完整,来历却很可疑。湿地为何能保存不腐木乃伊?死者生前究竟有怎样的经历?当时,除了能确定其女性身份外,专家们没有找到更多线索。

发现干尸的扎龙湿地保护木乃伊身高约164厘米,整个身体像木炭一样成黑色,面部表情十分狰狞,嘴大张着,四肢成弯曲状,在她的两个大腿之间,还能看到一些黑色的、粘连在一起的物质。经管理员介绍才得发现干尸的扎龙湿地保护区。知,这些物质是这位女木乃伊生前还未处理掉的胎盘。再仔细看,她的左手和左脚也有明显的残缺。通常人们看到的木乃伊都是双手合十,而这具木乃伊从表面看,在死前似乎有过剧烈的挣扎。这不免让人对木乃伊出现的年代、身份和死前的经历产生了多种猜测。

成因之谜:湿地有干尸纯属偶然

1999年的一天,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保护区附近的一个扎龙村村民在修路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青砖墓室,在那里发现了两具棺材。其中的一个棺材里的尸体已经变成了木乃伊,但另一个棺材里的尸体却只剩下了比较完整的头骨。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那里芦苇沼泽广袤辽远,湖泊星罗棋布,居住着150多种鸟类,更是丹顶鹤的重要栖息地。按照地理常识,扎龙湿地保护区空气潮湿,容易滋生寄生虫及微生物,在这个区域的棺木以及尸体应该比较容易腐烂,这具棺木为何能保存至今?

齐齐哈尔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辛健介绍:“我们发现,这个墓室的结构很有讲究,男女木棺分别放在西侧和东侧,中间过道有80厘米宽。男性木棺的棺底镶嵌在没有铺青砖的浅坑里,而女性木棺的棺底前后两端及中间,都垫有三道用两层青砖垒成的横带,通风条件很好,而且墓室的封闭性也很好,室内未见有任何的淤土。”

据辛健分析,由于女棺用砖垫起比较十燥,加之这具木乃伊生前在棺中有挣扎的痕迹,很可能把棺内的氧气消耗殆尽,只留下二氧化碳。体内的水分也消耗很多,腹内各部器官缓慢干瘪,水分迅速消失,所以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木乃伊。

身份之谜:木乃伊真实身份存在三种可能

男墓主人的官袍前后分别有一块约一尺见方的补子,补子上绣有祥云、树木花草、山岗丘陵和金钱豹等动物的图案。据相关资料记载,饰有这种补服的官服是清代“三品武官”的标志。同时出土的铜钱和一些饰物也都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物品。辛健由此推断,墓为清代墓葬,据今至少有300年历史,男性干尸生前是一位“三品武官”。

从墓室的结构和松动的青砖看,两个人是后来才合葬在一起的。从男性干瘪的容貌观察,死亡时的年龄大约在60到65岁之间,而女性的年龄大约在25到30岁之间,因此可以推断,女性墓主人很可能比男性墓主人要早大约30年下葬,而女性木乃伊应该是这个男性墓主的夫人。

在女性棺材的棂牌上还发现了一些满文,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研究员黄锡会专门研究满文,经他翻译,上面记载的是“诰封墨尔根觉罗氏妇之列棺”。然而,史料记载,在600多个满族姓氏中并没有姓墨尔根觉罗氏的。专家分析后确定有三种可能,即这个文字标注的是祭地、赐姓或者是女真部族的一支。而这个木乃伊的真实姓名至今还无法核实,为了便于研究,专家们把她叫做“孟氏”。

死因之谜:死于中毒还是难产?

除了记载的文字和随葬品,孟氏木乃伊还留下湿地女干尸。通常人们看到的木乃伊都是双手合十,而这具木乃伊从表面看,在死前似乎有过剧烈的挣扎。了一个让人费解的胎盘,而这个胎盘与她的臀部粘连着,胎盘分明可以看出没有经过处理。辛健回忆说:“在女性干尸出土时,这个女墓主人的皮肤上还有些发黄,头发眉毛仍清晰可见,就连女墓主人脸上的痣都能辨别出来。在女木乃伊的身上还出现了一层黄白相间的沫状粉渍,有点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晒干了的芥菜疙瘩表面上的盐渍。这很可能是女木乃伊体内的药物通过皮肤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药渍。”

为何出现药渍?难道是药物中毒而死?在木乃伊张大的口里,文物专家只发现了一颗牙齿,但对于一个25到30岁左右的女性,只剩下一颗牙齿并不寻常。

齐齐哈尔市医学院的解剖学专家刘医师看到这具木乃伊后认为,该女子的牙齿很可能是由于体弱多病,服用大量的滋补品和中草药制品而引起的慢性药物中毒,中毒后导致部分牙齿松动和脱落。至于胎盘,刘医师分析,可能是由于孟氏的骨盆口角度比较窄小,分娩时遇上了难产,在经过数小时的痛苦挣扎之后,孩子终于降生。而体弱多病,再加上难产,孟氏因体力不支而昏死过去。

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也许孟氏的家人把昏厥的假死误认为真正死亡,便为其准备了后事,以至于造成了该女子永久性的真正死亡。

复活之谜:女尸曾经复活?

棂牌上的满文可以证明,孟氏是满族人。按照满族人的丧葬习俗,她的家人把她生前喜欢的服装、头饰和其他一些手工绣制的饰件穿挂在她身上或头上。按落叶归根或魂归故里的说现存放女尸的黑龙江省五教道德院。法,将她墓地选择在扎龙村南的月牙形土岗上。

可是,孟氏在送葬、下葬的时候,可能由于过度颠簸而舒缓过来,并发现自己躺在了黑洞洞的棺材里,于是用力挣扎,但却无济于事。

由于她拼命地挣扎和活动,左腿从捆绑的丝带里抽了出来,左脚的鞋袜脱落,脚趾和手指在击打蹬踢棺板时受伤。

木乃伊棺盖打开时,专家发现棺盖上有明显的抓痕,而且她的左手和左脚也有明显的残缺。因此,辛健在后来的推断中说到,这主要是皮外伤引起感染后导致腐烂造成的,时间应该是在下葬之后。“她右脚穿一只深黄色素面丝绢夹袜,套一只纸底(用纸做的鞋底)、绢邦、圆口黑色绣花鞋。而左脚却裸露在外面,后在棺木底部左侧30厘米的边角找到了另外的鞋、袜。同时还发现,捆腿用的丝带也松散地套在右腿髌关节以上的位置。”

孟氏死因有了肯定的答案,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棺木为何会出现在湿地?300年前的扎龙处于一个怎样的政治历史地位?专家认为,这具木乃伊的出土为研究满族部落历史文化提供了很有力的史料。目前,他们也正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希望揭开更多谜团。

香河老人尸身不腐之谜

1992年,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普通村庄发生了一起神秘事件:一位普通老人去世后身体发生了奇怪的变化。有人说老人修成神仙了,具有神秘的力量;还有人说老人睡着了,过段时间还会醒来。

老人名叫周凤臣,香河县胡庄村人。她以88岁高寿享尽天年。停止呼吸以后,遗体没经过任何防腐处理,在自然环境中,经过几度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的考验,至今不腐,自我演化成佛教界视为获得正果的完好肉身,被当地人民奉为修行得道的仙人。现代科学工作者则认定,她创造了人类特异生命演化的奇迹,从现代医学和生物控制论的角度看,她对生命的自我调控自然停息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周凤臣老人于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六(公元1905年11月2日)出生在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24日夜10时45分在长子杨守德家中停止呼吸。

民国初年,周氏举家进京,周凤臣老人那时8岁,不愿赴京,便留在香河县,寄住于姑姑家中。姑姑家境宽裕,待她如掌上明珠。依照封建礼教令其缠足,又感其体弱多病,常常带往寺庙焚香礼佛,以求荫佑。

周凤臣老人自幼天资灵慧,心地善良。由于自己饱受病苦折磨,并且目睹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便从小立志学医,以拯救一方众生。无奈是个女儿家,姑姑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将其藏于深闺,竟不得读书识字,更难接触医学。在姑姑家长到20岁时,姑姑舍不得她远嫁,便做主将她嫁与本镇胡庄村杨景山之子杨士杰为妻。

香河老人周凤臣不腐之肉身。周凤臣老人嫁到杨家时,公爹已经仙逝。其时,由于世道动乱,杨家境况渐衰,兄弟们分家另过。迫于生计,丈夫杨士杰常年在外谋职。家中的各项操持,包括田地里的粗重活计,全部压在了周凤臣老人的肩上。可怜她身单力薄,一双小脚,受尽劳累。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提起,当年周凤臣老人刚到庄稼地,连草和苗都分不清,只好偷偷问小孩子。但老人生性刚强,忍着磨难,历尽艰辛,抚养儿女,勤俭持家,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后来,丈夫去闯天津卫,长期没有音讯。有乡人捎来口信,说他在天津生计无着,处境险恶。周凤臣老人听罢,拖儿带女,去天津寻夫。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丈夫,将其解救回家。从天津归来,丈夫在当地当了一名账房先生,一家人才安定下来。

周凤臣老人一生多灾多难,残酷的命运打击接连不断。她膝下二儿五女。1940年,大女儿13岁,到了刚刚能替她分担家务和忧愁的年龄,却突然被一场暴病夺去生命,老人痛失爱女,肝肠寸断。

1968年冬,35岁的大儿媳温玉兰因脑溢血突然病故,遗下四个孩子。老人艰难地承担起抚养四个孙子孙女的重担。那时,最大的孙女12岁,最小的孙子才两岁,而丈夫在村里务农,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工分,仅靠在北京工作的长子杨守德每月寄来一点钱,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大孙女杨淑玲不得不中途辍学,过早地帮老人分担些家务重担。由于生活实在艰难,她被迫将小孙子杨学顺送给本县一家没儿没女的人家做养子,因哭闹不止才又抱回来。老人每提及此事就伤心落泪。

1970年春,身体一向强壮的丈夫一夜长睡不醒,撒手西去,家里又少了个主心骨。1990年冬,二女儿杨秀清也因重病不治,先于老人谢世。老人再次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周凤臣老人一生遭受病痛折磨。她38岁时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达40多天,全靠嫂子喂一口吃一口,才得以维持生命。后来老人的一位舅妈采用民间疗法为其祛疾,并劝其从此素食斋戒。老人应允后,病体方渐渐痊愈。

1976~9月,为抚养几个孙儿,老人离开故乡热土,随长子一家迁入京城,继续操劳。直到80岁高龄,不慎滑倒扭伤左脚,方才卸下繁重的家务重担。那年冬天,老人右手突然溃烂,流脓流血,指甲全部脱落,疼得老人彻夜难眠,长达一个月之久,在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老人自己用草药敷治,又经一个月方好。但以后右手失去活动能力两年多,吃饭都无法拿筷子。

到了晚年,老人仍一丝不苟地坚持每日三餐前供奉菩萨。她行走不便,就扶着窗台、桌子一步一挪地到佛前焚香。实在动不了时,老人就在床上点燃三柱香,唤来三岁的重外孙女,帮她把香献到佛前。逢到有人送来新鲜水果点心,哪怕几个小枣儿,老人也要先供了佛以后再食用。

秋冬时节,老人身体格外虚弱,儿女们从营养上考虑,屡劝老人吃些鸡蛋等物。可是老人仍不改初衷,告诫晚辈:“人要贪吃荤腥,吃一口还一口。”

1992年春节过后,老人多次要求回香河,儿孙百般劝阻。直到8月,实在拗不过老人,才将老人接回老家安居。

周凤臣老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虽读不懂儒释道学说大经大论,但她以一颗诚敬之心面对天地,以一颗慈悲之心面对人生,从而感悟到世间善恶因果的本质规律和人生的基本法则。她不仅自己持戒精严,身体力行,还以各种方式教化后人。她的后辈儿孙只要提起老人,就想起她经常挂在口头的五句话。这是她总结出的做人的五条标准:第一,走到天边口要对着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第二,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光想着自己;第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四,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第五,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教育家人相信因果轮回报应,老人经常请述一些善恶终有报的故事教育儿孙,让他们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老人常说:“你们看说书讲古的,好人最终都有好报,坏人最终都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早晚的事儿。”

老人对后辈儿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更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四个失去母亲,由她亲手拉扯大的孙儿孙女,管束尤其严格。她认为,一个人只有从小教化,树立正确的善恶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长大了才能走正道。所以,她在儿孙很小的时候就告诫他们:“学好别学坏,别学偷鸡拔烟袋。”

周凤臣老人崇尚孔孟之道,崇尚仁义礼智信的东方传统美德。她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严格训导后人,重视对他们孝道的培养。她自己也恪守孝道,被后人称颂。

1992年11月10日到11月24日,老人在其弥留之际的最后半个月时间里,又对儿孙们今后做人的品行,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教化。她毫不留情地将家人以前每个人的所作所为和心灵深处的污点一一揭示无遗,使得家人心服口服,并使他们对自己一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准则有了明确的认识。

在此期间,老人身边发生了几件耐人寻味的事情。1992年11月9日,得知老人病重住院,长子杨守德开车同几位家人从北京赶回香河探视。途中在通县加油,遇到一位老妇人抱着小孩前来乞讨。杨守德惦念母亲,心情焦躁,加上口袋里没有零钱,便让其他人拿点零钱出来。但其中一位家里人说,这是坏人来骗钱的,不但没给钱反而将其赶走。回到香河,没有人提及此事。可是,11月10日晚间,老人竟感知到了此事的原委。她训斥儿女们说:“要饭的不都是坏人,你没零钱,就给个三十二十的不算啥!”她还问长孙:“以前我嘱咐你的话,记住了没有?”长孙含泪答应记住了。老人又说:“以后遇到化缘修庙的,多给点钱。”

11月18日晚,老人提出要吃“消炎痛”,让家里人打开自己当年随身的几个布包袱翻找。儿女们挨个把包袱抖个底朝天,忙活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这时,老人把家人叫到一起,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让你们找药是假,我是让你们翻翻看,我这包袱里有没有值钱的东西。你们要懂得,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也带不去。”面对包袱中一堆针头线脑碎布片等日用杂物,面对老人那双深邃而澄澈的双眼,家人恍然大悟,失声痛哭。

11月19日早晨,老人让全家人打扫房间卫生,并对每个人都做了分丁。有的擦桌子,有的整理衣服被褥,有的清扫墙壁。老人特意安排她最放心不下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子清理地面。那些天雨雪连连,屋子人来人往,把地面踏得又脏又乱。两人先用锹铲,又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用冷水擦洗。大冷的天,两人累得满头大汗,脏水倒出去几大盆,直擦得露出干净的水泥地面。清洗完地面,这位拄拐杖来的女儿,竟奇迹般地扔下拐杖行走自如。

由于老人教化有方,后辈儿孙无论做工务农、从政经商,都是本本分分,勤勤恳恳。老人亲手抚养的两个孙子,在高等学府深造后,都成了部队干部。他们为日后保护老人肉身存世,起了关键作用。

有感于人生无常、众生病苦,周凤臣老人行医救人的愿望一直没有泯灭。据老人长子杨守德回忆,她年轻时曾央求丈夫杨士杰将一位身怀绝技的修行人请到家中,向他讨教治疗臆病、邪病、小儿惊风和农村各种常见病的方法。周凤臣老人天资灵慧,一点即通,尽得其真传,再加上自己潜心修持,慢慢掌握了特殊诊疗技能。遇到乡亲们患病且久治不愈的,老人只要上手,便能手到病除,而且用药简单,大都是庄稼院里常见的黑豆、桃树枝、草木灰等等。治疗小儿疾病,同样是药店买的小儿药品,经她吩咐,很快即有特效,令人不可思议。老人常年治病救人,积德行善,有求必应,渐渐声名远播,连很远的渠口镇都有人来求医问药。村里人尤其是妇女和孩子,有个病病灾灾,都愿意找她看,又方便又省钱。而且,凡是经老人治过的病,几乎没听说有再犯的。

据家人和乡亲们回忆,周凤臣老人到了晚年,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特异感知功能。1983年夏季的一天,二孙女杨淑丽中午放学时没回家。不一会儿,有位同学风风火火跑来报信,说杨淑丽让大汽车给撞了。家里人立刻着了慌。老人却根本没着急,好像事先知道要发生这件事一样告诉家人说:“你们都踏实在家等,淑丽没事,用不着满世界折腾去,她一会儿就回来了。”果然,下午两点多钟,一位司机陪杨淑丽走回家来。这位肇事的司机心有余悸地说:“撞上孩子以后,我心想这下完了,就看见一团气裹着孩子滚出十几米远。我刹住车,抱起孩子赶紧往医院跑,一检查,内伤外伤一点也没有。”杨淑丽自己说:“汽车撞过来,我像飞起来一样,摔出去老远,爬起来哪儿也不疼,我想回家,叔叔不答应,非拉我去医院检查。”

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周凤臣老人何以知晓会化险为夷,将永远是个谜了。长孙杨学强也遭遇过危及生命的灾祸,当时奇迹般地死里逃生,大概也只有老人自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周凤臣老人去北京居住以后,乡亲们只要有人去北京办事,大都去看望老人。往往客人一进门,老人就能说出来人到北京做什么事,同行有几人等等,均准确无误。要是谁请老人看病,她也能预先知道,先道出病情,再拿出早已备好的药,使来人大惑不解。

早在1985年春天,她就对四女儿杨秀华说:“我呀,已经修成了,我是个肉身了。”后来的几年里,她还多次向其他女儿、外孙、孙儿们提起或暗示此事。当时家人未解其意,只当是老人年岁大了,没把这些话当真。

1992年11月,老人在弥留之际,又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让香河县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说得多位家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老人的话。直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才使家人恍然大悟。

周凤臣老人对自己遗体最后回家乡安置,可以说是早做了一番长期打算。

现在家中安置老人的土房,是1963年由老人亲手操办盖起来的。1976年秋,老人去北京长子家中居住,临走前,给两个儿子分家,把家里五间房分成两份,每个儿子各两间半。长孙劝老人:“咱全家都去北京,还要这两间旧房给谁住?”老人笑道:“这你不懂!”以后每逢家里修房,老人都要长孙寄一部分修缮费回去。

1989年29月,老人听说二儿子杨守玉要翻盖全部旧房,就专程赶回去,给两个儿子重新补办了分房手续。在老人执意劝说下,杨守玉只好扒掉属于自己的两间半旧房重新翻建。属于长子杨守德的两间半土房,仍保持原貌空在那里。如今,这处土房为安置和保护老人遗体派上了大用场。1993年5月,人体科学专家们考察之初就指出,保存人遗体的最佳环境就是农村的土房土炕。当专家们了解到老人为这两间半旧房所做的一系列安排之后,莫不由衷赞叹。

1992年11月,88岁高龄的周凤臣老人在停止呼吸前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为自己遗体不腐做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从辟谷、呕吐、排泄、咳痰到净口净身,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让家人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老人的神奇功能和超常的身体变化。

11月6日,老人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咳嗽不止,拒绝进食,经香河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肺炎,住院进行了治疗。住院期间,老人出现异常呕吐,喝一口水能吐出一碗呕吐物,里面有红色倒排状的东西和黑色小米粒硬物。

11月10日,老人强烈要求回家,儿女怕老人回家有个三长两短,坚决不同意出院。老人说:“你们再不让我回家,我就让你们后悔!”儿女仍不同意。老人当时脉搏和心跳都停止下来,呈现严重休克状态。儿女们吓慌了,哭叫着答应老人回家。老人立即回应一声,呼吸、心跳、神志又恢复正常,情况令人骇异。当天中午,老人被接回家中。

老人生前所用的物品。老人回家以后,身体虚弱到极点,子女们开始为她准备后事,当晚抬上灵床。但老人神志始终清醒,不愿意躺在灵床上,家人又将老人抬回炕上。第二天老人身体情况有所缓解,家人又开始对老人进行输液治疗。到15日,老人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并要求进食。从此时起,老人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由以前怕凉,一下子变为怕热,家人只好给她吃凉饭,喝凉水。在9天未进食、未排便的情况下,15日上午,老人出现了异常排便。此次排便呈喷涌状,量大粘稠,颜色紫黑。以后直到老人停止呼吸,每天都大量排便。16日凌晨,老人又开始大量咳痰,达3个小时。痰中含有五颜六色形状奇怪的块状物。这天晚上,老人又要求用凉水嗽口,整整一天一夜没有间断。19日早晨,老人让家人给她用凉水擦身,并用清凉油涂抹全身主要穴位。

在那些日子里,老人虽然躺在床上,但儿孙们在外干什么,她都了如指掌。11月9日老人在香河县医院里对小女儿说:“你大哥他们一会儿就来。”此话说完五分钟后,老人的长子就进了屋。11月10日晚,老人的小孙子杨学顺还没赶回来,家人为安慰老人,说他一会儿就回来。老人摇摇头说:“他明天才能回来呢。”果然第二天上午,杨学顺才匆匆赶回家中。

11月16日,老人对长孙和身边的其他人说:“我的能耐大着呢,可以使水(指打点滴的药水)不流。”当天,老人不愿意再输液,家人坚持要给老人输。结果医生在老人手臂和脚部扎了五次,每次都有回血,可药水就是输不进去,医生和家人只好作罢。

11月20日夜里零点,老人安排家人护送自己离开香河回北京。老人躺在车里,头上蒙着被,可车走到哪儿她都知道。车过吴村桥时,她说:“进通县了。”车到八王坟时,她说:“走四环路。”到健翔桥时,她说:“快到家了。”老人回北京以后,开始拒绝进食。

11月24日夜10时45分,老人自己拔掉输氧管说:“我要睡觉了,不需要它了。”随后安详老人的足——已呈琉璃状。地合上双眼,停止了呼吸和心跳。老人停止呼吸以后,24小时体温不降,一周后肢体仍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弹性。此间,老人长孙工作单位的有关领导前去探视,见状大为惊讶,认为老人的情况不能等闲视之。以后连续几个月里,老人遗体在常温常压下自然脱水、脱油脂,包括盛夏酷暑季节,此过程仍然不间断。老人停止呼吸前后所显现的一系列生机能量活动和特异身体变化,绝非常理所能解释。

1993年5月初,我国人体科学工作者得知周凤臣老人遗体不腐的消息后,立即组成综合调查组,对老人遗体进行了科学考察,充分肯定了老人遗体存世的宝贵价值,并协同有关单位将老人遗体安置回村。随后,专家们在老人家乡,对她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长达月余的深入调查,了解到许多涉及生命奥村民们经常来看老人。秘的宝贵资料。专家们吃惊地发现,老人对自己最后归宿和遗体存世等事情早已了然于胸,并做了相应安排。

专家们还确认,周凤臣老人遗体至今不腐,留下了肉身演化全过程的科学观测资料,为我国人体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特异生命演化实例,也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老人所具备的非常规诊病治病、特异心灵传感等一系列人体潜在功能和超常现象,与人体科学研究需要突破的前沿科学密切相关。

中国佛教界著名人士闻知老人肉身遗世的消息,十分欣慰和推崇,充分肯定了老人修持所达到的境界,并提出了具体安置意见。他们指出,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老人现身说法,她的事迹将教育和鼓舞后人。老人的生平和美德,为今人如何修持树立了楷模。

现在,周凤臣老人的遗体历经几度严寒酷暑的考验,仍在自然条件下停放。盛夏室温高达30℃,相对湿度可高达90%,冬季室温则降至零度,但老人遗体丝毫不受影响,至今完好。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生活于纯朴的河北农村,既无高深的养生理论,又无惊天动地的功勋伟业,仅于细行小事中谨慎行持,于滚滚红尘中清净六根,贫困艰辛不移其志,厄运磨难不改初衷,以一病弱之躯,竟得以成就如此辉煌的生命奇迹,实在给后人留下一个回味不尽的千古之谜。

村民们经常来看老人。神秘的舍利子

据佛教文献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火化后,他的信徒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莹透明、五光十色且坚硬如钢的不规则圆形硬物,这就是后来被人们视为佛门珍宝的舍利子。“舍利子”一词为梵语,汉译为坚固子,分为火化舍利和感生舍利两种。据说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等人将舍利子分成3份,一份升天,一份入龙宫,一份留存人间。其人间一份,被摩揭陀等国8国均分,各建佛塔以表永久纪念。

中国江苏苏州的虎丘塔内发现迦叶古佛舍利,这在全世界还是第一次,弥足珍贵。不仅是释迦牟尼,历代高僧火化后有时也有舍利出现,如后秦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唐玄奘的头骨舍利、民国太虚的心脏舍利和印光的五色舍利等。解放以来,舍利也屡有出现。《文汇报》1991年1月22日及《台州佛教通讯》分别刊载新加坡宏船法师和五台山净如法师火化出现舍利的消息。前者480粒,后者多达5000余颗,色彩缤纷瑰丽。目前在中国陕西扶风和北京尚珍藏佛指舍利和佛牙舍利。

但是舍利子是怎样形成的?千余年来,一直是佛学者和医学、生物界研究者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止,已产生多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认为,气功家在练气功过程中,在调神、调息和调身的气功三要素要求下,人的思维活动长期处在运气自如、恬淡虚无的绝对入静境界,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然界的真如能量,达到天人合一,内外身心充分融洽,精气神相互转化,从而生发出大无外、小无内的混元(阴阳环抱的太极)现象。这样全身的精力和物质力量逐渐凝结聚集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就出现舍利子。但这种说法似乎太过玄乎。从历史文献和气功实践来检验,不论是中国的儒释道各家气功还是印度的瑜伽术,都从未有练习气功之人死后火化发现舍利子的现象,即使在道家的经典或史籍中也没有这类记载。所以,这种理论显然漏洞百出。

另一种说法是,舍利子实为结石。香港某报曾发表《佛门舍利子本是钙化结石》一文。该文认为“所谓舍利子,其实是人体内的结石,尤以肾结石和胆结石为多”。文中还揭示了舍利子的形成原因:“因为僧人起居以坐为主要姿态,而吃进体内的又多是植物纤维,不易消化,加之长期取坐姿,体内纤维堆积过多,久而钙化成结石。”文中还举出了实证的例子:最近在香港圆寂的保贤法师,火化后发现八九十粒舍利子。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个疑点,保贤是否有结石病。北京灵光寺供奉舍利的舍利塔。

著名老中医董竟成在《法音》撰文中,以其渊博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上述说法进行了反驳。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凡人体内患有此二种结石之一者,必然发生剧烈疼痛。肾结石有肾绞痛和血尿现象,胆结石也要发生胆绞痛或黄疸,一般人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一定会求医诊治,不可能有人长期忍受痛苦而不去治疗的。而且,如果舍利子是结石,无论是生在肾脏或胆囊,都不会没有反应。据文献记载,有些高僧死后火化所得舍利,为数竟达数百甚至数千颗。如此众多的舍利子,若说都是结石形成,试问体积有限的肾脏或胆囊如何容存?而且这些僧人,生前都很健康,未闻发现结石症状,这又如何解释?医学理论告诉人们,泌尿系统结石是人体代谢失常,尿路梗阻或感染等原因,使尿中盐类沉积而成。至于胆结石,是胆汁郁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胆汁含量相对或绝对地增多,呈现饱和状态,就容易析出结晶,从而形成了结石。由此可证,所谓植物纤维堆积过多,久而钙化成结石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董竟成先生指出:有些以坐禅甚至通宵坐禅而不卧为修持的僧人,他们吃的也是素食,多是植物纤维,他们死后火化,却不一定发现舍利子,而出现舍利子的人,也不一定是以坐禅为主,甚至也不一定长期食素。

第三种说法是佛教典籍对舍利子产生的解释。据《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曰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又《金光明经舍身品》说:“此之舍利,乃是无量戒定慧香之所熏馥。”台湾圣严法师认为:“肉食者死后火化也有舍利子,此与肉食与否无关,凡是修定,或是凝心、慑心而达到修身目的的人,烧了会有舍利子。通常说要修持戒、定、慧三学的人,才有舍利子。但是舍利子本身是人体分泌物结晶,它有若干程度的神圣和神秘,为佛教徒所重视,但未必是佛教徒的大事,因为这还是属于界内色身的变化,终究不出无常的范围,这才是圣者所重视的。”

关于人死后火化出现舍利子的科学原理,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还需要医学、生物学尤其是佛教界的相互配合而研究发掘。这正如钱学森同志在论气功时所说的“这将是一场改造人类的革命,当然是不得了的事。”这项研究将对人类自己的生命起到重大的作用。

“无际大师”的肉身缘何千年不腐?

无际大师是唐代有名的高僧,法名希迁(公元700年~790年),广东瑞州人,受法于青原行思,与马祖同时说法,一生云游天下,阅历深广,精通佛学。《参同契》就是他所作。人们称他为“石头和尚”,原因是他43岁云游到南岳,在南山的一块巨石上结庐而居。死后唐德宗赐谥“无际大师”。据传公元790年,石头和尚已达91岁高龄,自知不久于人世间,便不再进食,还吩咐僧徒将平时搜集的草药数百种泡制成大汤剂。据称,制好的大汤剂奇香无比。他每天都饮这种汤剂数十次,喝下以后浑身大汗,大小便频繁。僧徒们大感不解,纷纷前来劝他不要如此。希迁笑而不答,照旧每日大饮不止。转眼一月有余,他渐减饮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此时的石头和尚面颊润如枣色,两眼炯炯有神,镇坐如钟。一日,口念佛经,无病而终。

石头和尚的肉身停放月余不腐,且室内溢满香气。门下弟子与地方绅耆特意四处募捐,筹款建造了一座寺庙以纪念他的无量功德,并安置大师肉身于其中,让善男信女烧香供奉。干余年来,香火不断。20世纪30年代,日本牙医渡边四郎无意中知道了无际大师的不朽肉身藏在这座寺庙中。他居心叵测,想尽一切办法毒死了寺庙内的小和尚,偷偷将无际大师肉身窃移至庙外隐藏。不久,此寺庙被乱兵纵火焚烧,故世人均认为无际大师肉身与寺庙俱毁于大火,无不为之惋惜。

1944年抗日战争末期,日本侵略军加紧掠夺中国的奇珍异宝。这也给渡边四郎偷运无际大师尸体创造了契机。渡边四郎将石头和尚用掩人耳目的手法装船偷偷运回了日本本土,又辗转存放于乡下,尔后存放于东京郊外的一座小山里的地下仓库内。外界无人得知。直到1947年,渡边四郎死后,在清查遗物时,查阅他的日记,这件事才为世人所知。当揭去罩在大师身上的黄绸时,只见石头和尚躯体仍是生前盘腿打坐的姿势,保存完好,余香犹存。

1975年6月20日,无际大师肉身供奉于东瀛的消息被香港《快报》披露了。该文称石头和尚肉身迄今1100余年仍栩栩如生,现供奉在日本横滨市鹤见区曹洞宗总部。但是,为什么无际大师肉身千年不腐?他服食的特别醇香的大汤剂到底是些什么草药?因年代久远,无从探究,石头和尚不腐的肉身成为又一千古之谜。

宇宙外星文明的奥秘

惊现外星人

中国古代的UFO记录

UFO已不算新鲜话题,其历史可一直追溯到古代。早在三四千年前,中国就有“飞车”的传说,以后又有“赤龙”、“车轮”、“瓮”、“盂”等描述,在古籍中也有大量的记载。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描绘了他的亲身经历。他在往杭州赴任途中,夜游镇江的金山寺。当时月黑星稀,忽然江中亮起一团火来。苏东坡深感迷惑,于是写下《游金山寺》一诗:“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柄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宋代科学家沈括常用“地学说”来解释UFO现象。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一中记载不明发光物事件:“卢中甫家吴中,尝未明而起,墙柱之下,有光熠然,就视之,似水而动,急以油纸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涅晃,正如水印,而光焰灿然,以火烛之,则了无一物。又魏国大主家亦常见此物。李团练评尝与予言,与中甫所见无少异,不知何异也。”

乾隆年间,广东“潮州府志”记载,明神宗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转如轮,焰照天,逾时乃灭”。今日人们所见的螺旋状飞行器形状恰似记录中的“尾星旋转如轮”。

清代画家吴有如晚年作品,有一《赤焰腾空》图,画面是南京朱雀桥上行人如云,皆在仰望天空,争相观看一团团熠熠火焰。画家在画面上方题记写道:“九月二十八日晚,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见火毯(即球)一团,自西向东,形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维时浮云蔽空,天色昏暗。举头仰视,甚觉分明,立朱雀桥上,翘首踮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减。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远,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有谓儿童放天灯者,是夜风暴向北吹,此球转向东去,则非天灯又可知。众口纷纷,穷于推测。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时微觉有声,非静听不觉也,系由南门外腾越而来者。嘻,异矣!”

清代画家吴有如的《赤焰腾空》图是一详细生动的目击报告。火球掠过南京城的时间、地点、目击人数、火球大小、颜色、发光强度、飞行速度皆有明确记述。此画约作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100多年前,世人尚无飞碟和UFO之说法,画家显然未能意识到,这幅《赤焰腾空》图,竟成为今人研究UFO的一则珍贵历史资料。

在欧洲古代,也有关于UFO的记录,在他们的钱币上、绘画上,都有明显很像UFO的圆形不明物体。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不能把目击现场像今人一样真实地记录下来。

不明飞行物惊广州上空

UFO的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来愈多,外星人的踪迹也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生活的空间里。

某晚,家住广州市宝岗大道一带的陈小姐等人看到了4个发白光的不明飞行物在上空盘旋飘动着,这些物体一会儿交错移动,一会儿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更为奇特的是,不明飞行物居然打破以往一飞而过的“常规”,在此停留有半小时之久,然后才逐渐隐身进了云层。

广州上空的不明飞行物。陈小姐说,当时是晚上11点10分左右,她感到眼前一亮,发现一个月亮般大小的不明物体发着光出现在窗外天空中。她连忙走到阳台上,看见另有3个光亮度及大小、形状都一样的不明物体,与先前所见的形成一种飞行队形。没多久,队形开始出现交错移动。10余分钟后,它们一起向北边飘去。紧接着,其中两个隐入云层,余下两个过一阵钻进了乌云里。

见到以上不明物体的王先生则说,早在陈小姐看到前的40分钟,他与同事看到了其另一运动迹象。当时是10时30分,加班完毕正坐在楼顶上的大伙看见这4个飞行物的队形有些凌乱:起先,它们一会儿往前走,一会儿又倒回。随后,只有一个移动着,另外3个保持不动。再往后,它们相互追来追去的,既像是在打架,又像是在游戏。就这样,它们停留有半小时之久,然后才逐渐隐进云层。此外,王先生说,他的妻子和岳母也一起看了,大家兴奋得不得了,事件发生后,天文学家告诉记者,目击者看到的一系列关于不明飞行物的情况与UFO联系不大。有一种可能是,太空中陨落的物体与大气摩擦后在云层中产生了这一奇特景象。另有一种可能是,最近天气变化很反常,大气运动快,加之处于暴雨季节有冷空气,一些云朵就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云气光团。

那么,到底人们看见的是UFO还是大气团?现在仍然没有定论,只有期待科学家进一步揭开这一谜题。

中国军队同UFO的神秘接触事件

中国空军飞行员肩负着保卫领空的神圣职责,长年翱翔在万里蓝天,对各种空中现象具有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分辨力;守卫着辽阔疆域的陆军,随时要观察防区陆上或空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下面列举的是我国空军飞行员和陆军地面部队在保卫领空、守卫国土的过程中,多次发现不明飞行物的众多目击案例中,几起较为突出的案例:

1971年11月下旬某晚,内蒙生产建设兵团某连指战员正集中在连部收听广播,骤然,电灯自灭,收音机发出奇怪的噪音,北不明飞行物之一。边后窗透入一片紫光泻在室内西墙上,又逐渐移往南墙再到东墙,这说明室外有一个强烈的光源在移动。连长叫大家出去看看,大伙来到室外晒谷场,只见西边50米外的马车道上方200米空中,有一个像小铜鼓似的扁圆形物体,直径约2米,高80厘米,发着紫色强光,自旋着慢慢下降,落在车道附近一片雪地里,在接地时发出湍流般的声响。连长给团部打电话,摇了几次,没有信号,便通知大家带上武器,当大家回屋取了武器再到外面时,那不明物体已离地起飞,离地3米后骤然加速,闪电般直上云霄,飞驰而去。

1974年10月19日凌晨1时许,驻防甘肃永登县坪城地区的兰州部队炮兵某团侦察班长张登洲在防区流动巡察车炮场时,眼前突然明亮起来,整个村庄洒满淡蓝色的光,如同处在晨曦之中。距他5米远处的一条粗黑线条似的排洪沟,在亮光下清晰可见。张登洲见状大异,急忙四处张望,寻找光源。顿见在本班营房东屋后的山头上,浮动着一个略呈扁长椭圆形、中间为金黄光、四周为桔红色的彩云一般的发光物体。目测距离约160米,其直径约3米。张登洲既惊异,又紧张,出于警惕,他急忙操持冲锋枪,仔细观察它的动向。只见该物并非静止地浮在山头上,而是由北向南徐徐水平移动。大约逗留了2分钟光景,才加速向东快速飞去,消失在山背后。村庄又恢复了原来的黑暗,车炮场两个值勤哨兵也都看到了亮光。

1975年5月4日晚8时左右,驻湖南长沙大托铺机场的航空兵某部夜航大队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飞行训练。突然,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发生了:数百名在场官兵被一个奇异的不明飞行物吸引住:它头部发红光,后部发蓝光,从岳麓山峰后飞出,由北向南飞向机场上空,速度类似于正在空中飞行的歼击机,但无声响。这个现象很像一架发动机停转并燃烧起来的飞机,仅靠惯性维持滑行,直冒火光。一时间,人们以为一架飞机起火而惊呆了!按照飞行计划,当时正有架飞不明飞行物之二。机越过机场上空,指挥塔立即下达命令:“××号,请你看一下仪表,飞机工作是否正常?如发动机起火,立即跳伞!”××号飞行员回答说一切正常,并请求返航。这时那个奇异飞行体已经飞到跑道上空,人们对它看得较清楚:它形同一节火车车厢,长约20~30米,宽约3~4米,头部隐约显出实体,后部闪着红光和蓝光,似有舷窗。其飞行高度约千余米,飞行速度不很快,前后约五六分钟,才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这时飞机已全部返航,安全着陆,由于这个UFO的出现,飞行训练提前结束。

1978年7月26日晚9时40分,北方某机场的空军飞行教官沙永考驾教练机飞行在襄汾上空某空域,高度为3公里,忽然发现有2个发光的不明飞行物在他的飞机上方盘旋了两周,然后离去。同机的一位学员也目睹了此现象。当时,沙教官曾通过无线电向指挥塔询问,塔台的回答是,在他附近并无第二架飞机。

1979~2月下旬某晚9时10分,当沙教官驾机夜航飞过候马县上空时,又一次看到一个不明飞行物发着极亮的强光自南向北掠过天空,速度远高于他所驾驶的战斗教练机,而那个发光体的飞行高度只有1000米左右。为了保障飞行安全,他没有过多地盯着那个刺眼的发光物体。他事后说,任何一个飞行员都能清楚地分辨出来,那个发光物体不可能是一架飞机,因为飞机决不会在这么低的天空做超音速飞行,否则,地面的建筑物会被强大的冲击波震坏。

1979年8月4日20时55分,驻新疆空军某部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张英,在新疆库尔洛地区上空驾机飞行时,在飞机的左前方,发现一个磨盘大小、银白色、圆盘状的发光物悬浮在空中,圆盘的中心有一个鸡蛋大的圆孔,圆盘边缘规则、清晰、整齐,塔台人员也证实了这一事实。10分钟后,这个飞行物缓缓向东北方向飞去,消失在夜空中。20天后的一个午夜,张英再次在空中遭遇到圆盘形飞行物,只是这一次的体积比上次大一倍。

1979年,解放军某部在宁夏贺兰山区拉练途中,走在部队前面的某营话务连几个青年战士梁洪海、沙振民、梅广平、冯海军等人正坐在山道边休息,后续部队亦陆续抵达。正在这时,猛见沙枣林后的山沟里“飘”出来一个有楼房那么高的庞然大物,官兵们大为震惊。当它飞升到与山顶成水平线时(估计与目击者的距离不超过500米),官兵们目测该物形体就像两只对扣着的碟子,直径约40~50米,高约20~30米,顺时针旋转的两侧各有一团闪烁的桔红色“弧光”,飞行中似乎还泄Ⅲ几股浓黑的烟雾,随着光团越转越快,烟雾消散,飞行物加速爬升后,朝着夕阳飞驰而去。次日《宁夏日报》报导了“贺兰山区发现飞碟”的消息,而拉练部队的全营官兵均为目击者。

1981年6月7日夜23时17分,驻舟山大巨岛外高涂部队电话班战士章鸣从连队查线回来,发现一个发光的不明飞行物正由西北向南飞来,该物呈圆球形,脸盆大小(这不明飞行物之三。是观察到的面积,实际面积估计不清),发绿白色强光,犹如雷电闪光,十分耀眼。“飞行物”实体感明显,轮廓清晰,圆球后面拖着一根约50公尺长、带有绿白红黄颜色的尾巴,很像火箭喷出的火柱。飞行时圆球不停地转动,但没有声音。高度约1000~2000米,由西北向西南,经营房上空飞去,最后在一片暗淡的云层中消失。目击时间约3分钟。在飞行物出现前后的一段时间里,飞越地段的收音机收不到电台讯号,在发电厂电压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日光灯亮不起来,白炽灯发红且暗淡无光。这些现象在飞行物消失5分钟左右的时间后停止,一切重又恢复了正常。被章鸣的叫声惊醒,起来后看到这一景象的另三名目击者是连指导员任满根,战士王明福、吴建武。

1982年6月18日晚,中国空军飞行员和地面指挥人员200余人,在华北地区上空进行昼转夜航训练,当时空中有5架飞机、7名飞行员在飞,天空能见度良好。可是在机场上空却意外地出现了异常现象,据一名目击飞行员刘世慧叙述:“当晚我正驾歼击机在空中飞行,22时零5分,无线电发出噪声,接着罗盘失灵,指针指向了西北方,从地平线上射来一束桔红色的光,30秒后,光束消失,出现一个球状物体,竟似中秋月亮大小,它逐渐变大变亮。10秒钟以后,突然向我正侧面高速旋转而来,现出一圈圈光环。我与飞机近距离相持的不明飞行物。向地面指挥员报告,但听不到回答。又过了10秒钟,球体急剧膨胀,瞬间出现一个光罩,转眼间铺天接地,静止地悬在空中。它呈乳白色,边缘光滑整齐,各部对称均匀。它的右下方有一条深色竖长形状的物体。我把飞机升到8公里,增速,但仍然超不过、摆脱不了光罩。这时听到其他飞机传来的返航命令,我便左转返航,可是罗盘始终指向光罩,光罩里的深色长状物突然消失,有几块黑影从我左右方掠过机翼。10秒钟后,深色长状物又重新出现在光罩原来的位置。返航途中,无线电和罗盘恢复正常。于22时30分安全着陆。整个过程约34分钟。”机场飞行指挥员杨副大队长说:“当时飞在空中的5架飞机、7名飞行员都受到了干扰,地面观察,22时10分,西北方向出现了光罩,它突然膨胀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急剧向外扩展,内部围绕中心右旋,边缘非常清晰、明亮,22时30分,光罩变淡透明,22时45分消失。”

1982年10月11日晚,空军某部飞行员刘正兴驾机夜航时,发现飞机左后方有一白色发光物体与飞机始终保持2公里距离等速飞行,当飞机关闭夜航灯时,该物体就消失,重新打开夜航灯时又尾随而来。这样重复了多次,与飞机相持近半小时后,从飞机的右上方爬升加速飞去。

1983年6月13日夜晚,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战机正在基地空域进行夜航训练,坐镇塔台的地面指挥员是队长肖庆友,战斗机沿着大气中那条看不见的航线,一架架飞向深沉的夜空,完成科目后又依次呼啸着返回机场,训练正井井有条地进行着。时间已近午夜,夜航接近尾声,天上只剩下刚上去的6架飞机了。高度紧张的肖庆友队长稍稍松了口气,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仍密切地注视着天空。骤然间,空中出现了新情况,北方天空冒出来一个圆圆的“月亮”。这时的月相是下弦月,应该从东方升起残月,怎会在北方出现满月呢?肖队长感到十分震惊,盯着这个奇怪的“月亮”。它从机场北端近距导航台后面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而上升的速度比月亮要快得多,大小像个篮球。肖队长为了不惊动飞行员,不动声色。从天上与地面的通话中,见飞行员尚未因出现异常情况而慌乱,才暗自放心。但在应答飞行员的请示和下达相应指令时,他的眼睛仍注视着“月亮”的动向……只见“月亮”竟不声不响,旁若无人,沿着它自己的航迹在往这边靠近。为了不引起塔台的躁动,他便小声对旁边的飞行值班参谋说:“你看看,那玩意儿是不是飞碟?”此刻,那“月亮”已渐渐升高,越出了远处的树尖,而且还在加快上升速度,值班参谋看着越来越高、越变越大、越来越亮的不明飞行物,眼发直了,不由得“啊”了一声,赶紧从塔台侧门冲了出去看个究竟。就在此时,空、地通话的电台扬声器传来了不寻常的声音:“03报告:北面发现飞碟!”

“05报告:方位290°有飞碟出现!”06的情况似乎更不妙,他的声音紧张得带上了哭腔:“——我是06!我是06!飞碟……飞碟正向我迎面飞来!”

长期的飞行指挥实践,磨练了肖庆友的胆魄和机智。面对天空突然出现的危机,他果断决定,发出命令:“空中注意,停止科目,全部返航。”

命令下达后,肖庆友回头正要向地面指挥班下达“接收着陆”指示,才发现身后空了。他大吼一声:“回来,各就各位!”

这时,天上的“飞碟”已经接近了塔台上空,它的大小变得像一个巨大的餐桌,能感觉到它中心和外缘部分光线的微妙变化。

飞机一架架落地,投出减速伞紧急着陆,惟独06不见踪影,原来他由于紧张,产生了幻视,已经偏离了机场,把城市路灯错当成跑道灯,正要请示“下降”,被肖庆友及时发现,命令“拉起复飞,重新校正方向”,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最后安全着陆。

飞机全部落地后,肖庆友看到,头驾驶座前方的不明飞行物。顶上的飞碟已经变了样,它越飞越高,越来越淡,大约30分钟后,像一团朦胧的云在夜空里消失了……参加训练的飞行员和塔台人员都是目击者。5天后,《解放军报》发了一则消息:6月13日,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看到了不明飞行物……

1987年8月27日晚8时,在我国的浙江和上海沿海上空发现一不明飞行物,该物体开始出现时呈螺旋形光束,顺时针方向旋转,尾部散发着光点,很快变成脸盆大小的椭圆形的光盘,发出黄、蓝二色光,由北向东南高速飞行。据报导,在该光盘飞经浙江嵊泗岛上空时,岛上发电厂突然停电,一些人带的机械手表也暂停了,海军航空兵一架巡逻机曾加以追踪。据驻沪海航某部飞行员毛学忠叙述:“当夜19时30分,我正驾机在空中巡逻,当飞临长江上空时,突然发现右前方嘉定上空有一个亮得刺眼的飞行物体,我立即加大油门,以900公里时速与它成110.夹角,紧紧追赶。此时时钟指在19时57分,我边追边观察,发现‘目标’在下降,亮点颜色为桔黄色,后面拖着一条螺旋形尾巴。2分钟后,它又变下降为上升,速度比下降要快得多。又过了45秒,仍未能追上它,只好放弃追踪,请求着陆。”事后,海航向中国UFO研究会提供了上述情况。

1992年4月11日晚,驻青岛海军航空兵某飞行团开展夜航训练,三架教练机、五名飞行员分别在高空不同方位遭遇同一不明飞行物。中校飞行员陆玉宏与少校飞行员张匡力所驾歼击教练机于17时02分,以航向320°、高度5500米、航速600公里/小时飞往朝连岛上空时,突然发现从飞机后面飞来一不明飞行物,陆玉宏立即向地面报告了这一情况,为了避免碰撞,立即向左转弯,下降高度。据坐在前舱看得真切的张匡力目测,该飞行物有洗脸盆大小,呈椭圆形,四周喷射着红蓝色光焰,尾部有扇形尾光。与飞机同向飞行约6秒钟后,消失在左前方。另一对飞行员中校袁隋忠、少校吴海波,驾同一歼击教练机正以航向160°、航速800公里/小时飞行在青岛市南4700米高空。从耳机听到陆玉宏向地面的报告,回头一看,那家伙正从左后方转过来,转弯动作非常漂亮、灵活,是任何飞机都无法做到的。只见它像玩儿一样,轻轻一拐,就拐到了我机后侧2000米处。估计高度约在5000米左右、速度约为900~1000公里/小时,形体扁平,飞行规迹十分平稳,无声无息,像个幽灵。伴机飞行6~7秒后,在正前方消失。另一名少校飞行员王亚弟单人驾机以600公里时速、4000米高度在山东即墨上空由南向北飞,距离较远。听到陆玉宏报告后,引起注意,也看到了这一不明飞行物正向山东平度方向飞去。形状、颜色、飞行特征与大家所见一样。事后记者又采访了机场地面人员,据称雷达扫瞄无反应,肉眼看到的情况与飞行员所述相似。

1996年3月2日晚22时10分,空军驻云南某部飞行大队正在进行夜间飞行训练。当二大队长董智强带飞行员周利民驾机飞至曲靖市东南7000米高空时,发现正前方20公里处(方位东经104°、北纬25°)有一个1.5米高、0.8米宽的桔黄色不明飞行物在不停地盘旋转圈。董智强立即用无线电向地面指挥员作了报告,另一架由中队长张侍忠带新飞行员顾荣光的飞机也看到了这一情况。3月5日晚22时10分,飞行干事费国显、杨骞驾机飞临6000米上空时,在同一区域的左前方25公里处,再次见到了不明飞行物。与前次所见不同的是它如排球大,圆形,且不断变换着颜色,先黄、后红、再白,每变一次色,间歇约5分钟,最后呈五颜六色状,8分钟后,消失在茫茫夜空中。

1996年7月23日20时17分,驻河南南阳空军在进行正常飞行训练时,突然发现在东北方向上空出现一雾状火球,中间有较强光点,向东南方向缓慢移动。特级飞行员弋春昌、孟庆海目视该物直径约45~60厘米,飞行高度6000~7000米,当时空中除该部训练飞行外,并无其他飞行活动,至20时20分,该火球改向西北方向移动,至20时25分消失不见。

1998年10月19日晚11时30分,对于多数人来讲很平常,可对于空军驻河北沧州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的飞行副团长刘明、飞行大队长胡绍恒来说,可能会终生难忘。他们亲眼目睹了UFO,并驾机追赶至12000米高空。

这天,白天飞过5个起落、晚上又参加夜航指挥的李司令员显得有些困倦,他收起文件夹正准备下楼休息。突然,“呜、呜、呜”,一号雷达报警!接着,又有三部雷达报警,空中有一个飞行实体在移动,目标就在机场上空,并迅速向东北方向移动。与此同时,正在机场工作的地面勤务人员发现上空有一个亮点,开始像星星,后来变成了并排的两颗“星”,一红一白,两颗“星”还在不停地旋转,渐渐地又并成一颗。“星星”大了,像一个“短脚蘑菇”,下面似乎有很多盏灯,其中一盏较大,不停向地面照射。这是什么?李司令员立即警觉起来。他当即下令查明情况,并向上级汇报,然后请战出击。很快,航管部门证实,此时没有民航机通过这个机场上空,兄弟单位的夜航训练也已在半小时前结束。“很可能是外来飞行器!”李司令员凭着军人特有的敏感和警惕决定:部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夜11时30分,标图员报告,飞行物已移至青县上空并悬停在那里,高度1500米。刘副团长和胡大队长同驾“歼教6”机紧急升空,飞空军飞行员拍摄的不明飞行物图片。到青县上空,很快发现了那个不明飞行物,它就像科幻片描述的那样,圆圆的,顶呈弧形,底平,下面有一排排的灯。光柱向下照,边上有一盏红灯,整体形如草帽。

“靠近它!”李司令员命令道。刘、胡二人推动油门,离“草帽”将近4000米时,目标突然上窜。二人立即拉杆跃升。当飞机上升到3000米,发现目标已飞到飞机的正上方。显然,飞行物上升的速度比飞机更快。硬拼不如智取。两名飞行员便调转机头,下降高度,佯装离目标而去。那怪物果然驾驶座前面的不明飞行物。尾随而来。飞机突然加力拉起,一个筋斗倒扣,想以此来抢占制高点。但当飞机改平飞时,却发现目标像幽灵一样,早又上升到高于飞机2000米的位置。刘副团长打开扳机保险,套住瞄准光环,向地面请示:“司令员,干掉它吧!”李司令员沉着地指挥道:“不要着急,先看清楚是什么。”于是他们一直追赶,可就是追不上那个飞行物,当飞机升至12000米时,目标已上升到20000米高空。这时飞机的油量表指示告警,李司令员果断命令飞机返航,地面雷达继续跟踪监视。当另两架新型战机再准备出击时,不明飞行物不见了。当时地面目击者除地勤人员外,尚有当地群众140余人。

2001年3月22日下午17时55分,驻重庆空军某部正在开饭时,接到雷达团通报:在大足机场以北30公里上空,发现三批分别向北和向东移动的不明飞行物。该部立即于18时02分果断下令: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来不及开饭的官兵们当即放下碗筷,迅速进入临战状态。指挥部向成都军区空军报告了情况。军区空军首长接到报告下达命令:令雷达团继续监视,判明情况;令该部立即派人与地方联系,共同侦察;指令副部队长王安石亲自到该部指挥警戒系统,组织指挥。该部按命令迅速与重庆公安部门进行了联系,共同侦察不明飞行物;并提醒民航部门注意航班安全。

成群的不明飞行物。18时20分,在大足机场30°方位、距离65公里处,第一批不明飞行物自动消失;18时47分,向东移动的第二批不明飞行物,在大足机场10°方位、距离65公里、高度3000米处消失;20时00分,经过两个多小时、行程130多公里、且高度忽高忽低的第三批不明飞行物在南充上空1800米高度处消失。

着陆或低飞的飞碟,除非负有接触或绑架使命者外,一般都不愿接近地球人,不知是因为悄然入侵羞于见人,还是贼胆心虚怕遭捉拿,凡是有目击者主动接近,飞碟不但不表示欢迎,还会弄点小苦头给你尝尝。由于接近飞碟而被光束击倒或致瘫(定住身体)的案例在西方已屡见不鲜,中国居然也发生了。以下是两起低飞飞碟击伤跟踪战士和地面部队围捕着陆飞碟的特殊案例:

1972年10月26日傍晚,驻在湖北十堰市从事某工程建设的某部安装一团三营战士王殿明,下班后由工地骑自行车回宿营地。途中,他猛见前方相距60米处有一“白色物体”从地面徐徐升起,离地约5米高后贴地飞行。该物呈上圆下扁的半圆形,周边有一道菱形的绿色光环,并闪烁着无数彩色光点,在漆黑的夜色衬托下煞是好看。王殿明在好奇心驱使下,加速蹬车,想追上去看个究竟。等他靠近时,看清该物竟有房子那么大,可是“白色物体”对他的友好追踪却不表示欢迎,先后两次向他射来刺眼的白色“气流”,将他击下车来,然后加速飞离,瞬息即逝。王殿明受击摔倒后,感觉脸发烫、两腿发软、体温骤升,勉强回到住地,觉得眼不听使唤,口渴饮水时,水竟从嘴角漏出,拿镜子一照,发现嘴歪了,眼也斜了,高热整夜不退。当地医院因不明病因,难以对症施治。后经组织批准,转送北京诊治。

1978年6月的一天清晨,一支全副武装的解放军部队驱车拖炮,正向克拉玛依油田地区的一个戈壁草滩全速前进。他们是接到油田总部“发现一银白色不明飞行物在油田区着陆”的报告而奉命前来武装围捕的。据油田总部反映:在戈壁草滩上发现的一个银白色、发亮的圆盘形物体,它既无螺旋桨,也无向下喷气的发动机,却十分灵活,忽而升起,忽而着陆,既无声响,也无烟尘,行动怪异,动机可疑。当部队接近目的地时,还看到该银白色圆盘形飞行器赫然停泊在草滩上,可是当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向“目标”展开队形包抄合围时,“目标”却骤然腾空飞升,犹似离弦之箭直射蓝天,瞬息登临万米高空,向遥远的天际飞驰而去,转眼便失去踪影。眼看着“目标”消失,围捕不成,部队只得回营复命。

以上仅是已公布的案例,未公布的案例还有很多。据军方声称:仅在96、97两年,发生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上空的不明飞行物目击记录就不下百余起。我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都对之进行了严密的监控,设防在各地的雷达站一经发现,立即锁定目标,跟踪监测,将活动轨迹记录存案,并及时报告了最高军事当局。为防不测,也曾多次出动歼击机、高空侦察机紧急起飞,进行追踪观察。但都因追赶不上、靠近不了,无功而返。

北京上空惊现不明发光“云团”

2005年3月12日晚8时许,北京某报在半小时内陆续接到数名读者来电,均称在房山区上空发现一块类似于棉絮的不明发光“云团”,“云团”一直在天空南方盘旋,大约持续有一小时左右。

家住韩村河五侯村的林先生较早地发现了这一可疑“飞行物”。它酷似一块小云彩,微微发亮,但不及月亮的光芒。“小云彩”沿着一条直径约十米的椭圆形轨道旋转,时而顺时针,时而逆时针,往复盘旋了许久。

当时在房山南尚乐镇后石门村的王先生也看到了这一场景。他称,虽然这一飞行物看上去模模糊糊,发出微黄色的光,但却找不到明显的点光源。而家住房山琉璃河的谢先生称,不明飞行物像一块大棉絮,形状不规则,大约在晚9时05分消失在东南天空。

这一不明发光“云团”到底为何物?难道是“天外来客”再度光临地球?我们不得而知。

“云团”样的不明飞行物出现在北京上空。认识另一个世界

贵阳北郊出现“空中怪车”

1994年12月1日凌晨3时许,贵阳市北郊18公里处的都溪林场附近的职工居民,被犹如从天而至的火车开动时轰隆隆的响声惊醒。他们发现有发出红色和绿色强光的不明物体呼啸而过。据当时值夜班的保卫人员说,他看到低空中有两个移动着的火球。

几分钟过后,都溪林场马家塘林区方圆400多亩的松树林被成片成片地拦腰截断,在一条断续长约3公里、宽150~300米的带状四片区域里只留下1.5~4米高的树桩,并且折断的树干与树冠大多都向西倾倒。有的断树之间又有多棵安然无恙,个别几棵被连根拔起,还有周围的一些小树有被擦伤的痕迹。这些被折断的树木直径大多为20~30厘米,高度都在20米左右。

和都溪林场相距5公里的都拉营贵州铁道部车辆厂也同时遭到严重破坏,车辆厂区棚顶的玻璃钢瓦被吸走,厂区砖砌围墙被推倒,地磅房的钢管柱被切断或压弯。重50吨重的火车车厢位移了20余米远,其地势并不是下坡,而是略微有些上坡趋势。除了在车辆厂夜间执行巡逻任务的厂区保卫人员,被风卷起数米并在空中移动20多米落下但并无任何损伤外,没有任何的人“空中怪车”事件现场一。畜伤亡。高压输电线、电话电缆线等均完好无恙。

都溪林场事件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专程赴现场考察。中国UFO研究会也组成了专家考察组亲赴考察,详细观察了林木折断的方位及断茬情况,并利用了现代化的先进仪器如卫星定位仪测定了被毁的具体位置及面积。对于贵州车辆厂被破坏的重点地方及对象进行了时频、弱刺及γ射线的测试,对都溪林场实地进行了监测分析。

专家们首先排除了人为的假设,因“空中怪车”事件现场二。为几分钟的时间内人为是不能将大面积的松木截断和对厂房进行严重的破坏,同时将火车移位的。种种推测都为寻求一个合理的科学依据,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当时有一部分人认为是龙卷风造成的。但北京UFO研究会理事长孙式力解释说,龙卷风是冷暖空气交汇,温差急剧变化而形成的气柱,中间呈负压,吸力特强。如果是龙卷风,由于吸力强将会有70%的树木(常规来讲)会被连根拔起,但并未有这种现象出现,所以龙卷风的推测也是没有根据的。

“用UFO的现象来研究都溪林场事件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因为UFO现象并不是只作为孤立的现象而单独存在的。”孙式立教授说。

都溪林场事件发生前后均有不明飞行物现身,是巧合还是存在必然的联系,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在都溪林场事件发生前后曾有旁证证明见到过不明飞行物的出现。

1995年的2月9日,贵阳机场的中心雷达上发现有不明物体的移动,随后在从广州飞往贵阳的中原航空公司波音737第2946航班万米高空飞行途中,有一不明飞行物追随,它形状由梭形变成圆形,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它距飞机大约有1公里左右,最后在贵阳东北70公里处消失。

据当时的气象分析,这并不属于天气现象。经证明当时这架飞机周围有其他的飞机,而且也不属于军用。与此同时,海外传来信息,意大利也发现不明飞行物体。这些事件的发生和都溪林场发生的事件是否有联系?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UFO在新疆追赶汽车?

2005年9月9日19时许,一辆汽车行驶在从克拉玛依油田至布尔津的途中,当时正是夕阳西下,车上夫妇一面开车一面用DV拍着美丽的夕阳。

当车子到了布尔津,他们吃完饭便聚集在一起看片子。这时,大家意外发现有UFO闯进了镜头!在场所有人一阵惊呼跳跃。虽然UFO出现的时间只有一两分钟,但是,大家对那个出现的发光体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那如闪电般消失的一瞬间,更让人惊诧不已。

图为在摄像过程中变为螺旋型的不明飞行物。后来,通过光盘,科学家来回看了几遍这对夫妇拍摄镜头。从镜头里看到,美丽的晚霞,透过云层的霞光,都显得十分壮观。突然,那个不明飞行物出现了,在屏幕上只有豆粒那么大,却特别明亮,十分显眼,看上去是一直在追着汽车跑。因为车子在抖动,就好像它也在上下抖动,忽隐忽现,一会大一会小。到后来,它好像突然飞得速度很快,遇到一股强光,紧接着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针对这一不明飞行物,这对夫妇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飞碟光临地球了吗?为此,有人专门请教了云南UFO研究会的段立新老师。段老师这样解释:从这短短的录像看,这是一段十分珍贵的资料,一个因为它是在白天拍到的,很好辨别不明飞行物的颜色;还有就是它拍到了参照物,这些参照物有远山、有云层。只是因为UFO离我们太远,所以在画面上显得很小,要进一步研究它要切开画面,一个个放大后才能看清,现在确定它是UFO无疑。

录像的最后一刻最为精彩,飞行中的UFO在突然遇到一股强烈的光波照射后,突然之间像闪电一样爆炸消失了。夫妇俩认为UFO爆炸了。段老师反复看了几遍录像后解释道,这不是爆炸,而是突然消失,但给人的直觉像是爆炸。录像显示不明飞行物的光亮特别耀眼,速度也是很快,所以,对于它的突然消失,我们不能用人的正常思维来判断它。因为它离我们很远,肉眼的判断,会出现误差。段立新说,很遗憾的是他们夫妇没有拍到后面的镜头,也许,这只是突然的变异,后面说不定它又会出现,而且会变成另一种形状的图案。

至于UFO为什么要追着汽车跑?是出于好奇还是有别的原因?恐怕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青海白公山有外星人遗址?

白公山坐落在青海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处,它四周被荒漠和沼泽包围,戈壁随处可见。在白公山西南面,有两个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上,一个叫托素湖,一个叫可鲁克湖。“外星人遗址”和众说绘纭的神秘铁质管状物就在这白公山中。已经风化的铁质管状物散落在山体的表面上,沙石的岩层上有一串神秘莫测的符号和未解的字母,黝黑的岩洞仿佛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里,真的就是外星人造访地球时留下的遗迹吗?有“外星人遗址”的白公山。

记载柴达木盆地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的文物资料表明,这一地区的人类最早活动时限可追溯到上万年以前。所见的出土文物,远者为兽骨、石器、陶器或皮革,近者为青铜器、刀箭、衣物等等,虽然也有毛纺织品,但都工艺简单,制作粗糙。在此之前从未有过铁管之类的现代工业品。加之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从未找到有关此地工业的片言只语的记载。解放以后,国家曾经几次大规模开发过柴达木,但根本未在白公山的周围施T过。

据当地人回忆,除了白公山北草滩偶有流动牧民外,这一带没有任何居民定居过,所以可以肯定这里不可能是古人或现代人的遗址。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是外星人的遗址。他们的依据是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极好,是观测天体宇宙理想的地方,外星人如光临地球,白公山应该是星际交往的首选地点之一。

白公山山脚下的岩洞。令人吃惊的是一根直径为40厘米的大铁管从山顶斜插到洞内,由于多年的锈蚀,现在只能看见半边管壁。白公山山脚下依次分布着三个岩洞,中间的岩洞最大,而其余的两个已经被坍塌的碎石掩埋。中间的洞离地面约有2米,洞深约6米,最高处约8米。与通常所见的岩洞不同,它有点儿像人工开凿的洞。洞内上下左右都是纯一色的沙岩,除了沙子之外,没有任何杂质。令人吃惊的是,一根直径为40厘米的大铁管从山顶斜插到洞内,由于多年的锈蚀,现在只能看见半边管壁。另一根相同口径的铁管从底壁通到地下,只露出管口,可以量其大小,却无法知道它的长短。洞口处十余根铁管穿人山体,铁管之间的距离不等。这些铁管直径在10~40厘米之间。管壁与岩石完全吻合,不像是先凿好洞后放进管子,而好像是直接把铁管插入坚硬的岩石中。

洞口对面约80米处就是波光粼粼的托素湖,就在离洞口40多米的湖滩上,又有许多的铁管。这些铁管顺东西延伸,从残留的铁管形状上看,有直管、曲管、交叉管、纺锤形管等,形状奇特,种类繁多。托素湖里,也有一些铁管,有的露出水面,有的隐藏在湖水里,形状、粗细同湖滩上的铁管相类似。

这里的铁管样品曾被送到锡铁山冶炼厂化验室进行化验。化验结果证实这些铁管的时间已经很久远,而且样品中有无法化验的元素。这更增加了铁管的神秘程度。

白公山存在“外星人遗址”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后,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关注,经探访,人们猜测:

1.是不是史前期留下的遗物?也就是说在我们这届人类之前,还有一次人类史,他们的工业、文化水平远高于现在,这届人类被冰川灭绝了,但其遗物犹存。这个说法显然不存在,因为这一带未见到任何冰川活动的迹象。

2.铁管是化石吗?如芦苇等类的茎管植物化石,在高压下形成了铁管。但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任何动植物化石,只能保持其原样,而不可能形成有规律、有排列方向的铁管。而且这一带的沙石没有成化石的条件。

3.特殊地质现象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郑剑东曾赴此处实地考察,认为所谓“外星人遗址”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据郑教授介绍,这些奇特的管状物分布在距今五六百万年前的第三纪砂岩层中,都呈现出铁锈般的深褐色,成分以氧化铁为主。谈到管状物成因,郑教授表示有多种可能。一种是植物埋葬形成的化石;另外管状物也可能是砂岩层快速沉积形成,这在沉积岩石学上是很常见的现象。郑教授还说:“从科学探秘的角度讲,这些管状物的确存在许多谜团,比如尺寸之大国内罕见,但如能深入研究,我相信‘外星人遗址’的真正成因不久会大白于天下。”

4.外星人的选择。有关专家认为,以外星人的眼光看,柴达木盆地是星际交往的最好之地,首先,托素湖和可鲁克湖非常醒目;其次,白公山也很容易辨识。可见这里是外星人进入地球后,来去起落的最理想地点。

5.海底沉船说。亿万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欧亚版块的漂移、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造就了群山环绕的高原盆地。于是,就有了一个更具想像力的说法——一艘类似“诺亚方舟”的巨船搁浅于此。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这艘巨船被风沙掩埋,形成了现在的状况,而那些形形色色的铁管则是巨船上的构件。

各种猜测和说法萦绕不去,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对以上的种种说法,需要有更强有力的证据和更加缜密的科学分析来证实。

重庆“天坑”:外星人的工作基地

与长江三峡毗邻的重庆奉节县有一个神秘莫测、堪称世界之最的特大型天坑,因它位于该县境内小寨村,故被人们称为“小寨天坑”。

所谓“天坑”,从地质学角度解释,即“漏斗形下陷地貌”;又一说是数亿年前陨星撞击形成。天坑边沿由峭壁悬崖围成,呈桃形,短径520米,长径622米。坑内四面山峰向下延伸,铁壁般合围成漏状,直至坑底。站在天坑边沿向下俯视,目光一落千丈,令人魂飞魄散;站在坑底向上仰望,仿佛就在十八层冥冥洞府之中,肃杀阴森,令人毛骨悚然,广阔的天空只留下一个小小的亮点。坑底一条阴河从西南方流向东北方,露出段为110米,宽约4米,河水黑绿,但清澈见底。

1997年4月,一支由英国考古学家威廉·霍德博士、天文学家敦切利萨博士、地质学家威尔金斯博士联手组成的科学考察队抵达奉节小寨天坑。他们决定在以往基础之上力争得到新的资料、数据,通过对天坑成因等进行详细研究,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俯瞰“小寨天坑”。

4月17日上午,天气晴好,考察队沿西过一条羊肠险径下到天坑底部,由密密麻麻的海螺、贝壳化石凝结成的岩层呈现在他们面前。待安装好超导远红外探测摄像器,从天坑底部自下向上对数百米的峭壁做逐一圆周扫描时,考察队发现,峭壁内约6米深处竟隐藏着7只直径为4米的大圆球!这些大圆球呈曲线排列,球面上还刻着一些无法破译的文字和符号。经“裂变径迹法”测定,圆球距今有7500~8000万年,主要成分是金属钛,而包裹圆球的岩石密度和月球表面岩石的密度差不多,这使大家惊讶不已。

有趣的是,在天坑底部,威廉·霍德博士居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恐龙头骨化石。就此,威廉·霍德在他的日记里曾这样写道:“4月20日,考察队继续对中国奉节神奇天坑着手考察。我惊喜地发掘到一个恐龙头骨化石,这是多棘龙的头骨化石。多棘龙和其他恐龙一样,生活在侏罗纪,距今1.5亿年至7500万年以前,属食肉类恐龙。令人困惑的是,这个头骨曾被锯成相等的两半,之后又缝合,其切割痕迹十分整齐,手术水平与我们现代医学不相上下,很难想像这是地球原始人所为,那么,是谁对它实施了外科解剖呢?”

在之后的几天里,考察队于天坑底部一侧测出有道狭长岩缝向北延伸。延伸至何处还不知道,这也是以前未曾发现过的。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劈开乱树丛小心翼翼地步入其间。黑暗中许多蝙蝠被惊动,在周围乱飞,有的干脆直扑人体,发出吱吱怪叫。行至300米处,看见7只三角形箱子,和圆球一样,也排列成曲线,箱子间或熠熠发光。考察队员们试图接近它,但感到四肢麻木,好像有电流穿过。由于岩缝里阴暗潮湿,空气稀薄,众人不敢久留,一个个退了出来。但他们分析这7只三角形箱子当属通讯器材之类的东西,只可惜得不到实物,只摄下了箱子的图片。当图片被送回英国天体信息研究院,鉴定报告上清楚地写着:经分析,这7只箱子有向宇宙发射信号的功能,圆球是接收器,接收地球外发来的信号并输送给工作室……

据此,有人便推测天坑很可能曾是外星人的一个工作基地,之后不知何故被废弃了。持该种观点的人对“地陷说”不屑一顾,对“陨星撞击说”则驳斥:倘若小寨天坑系陨石撞击而成,为什么在它周边没有发现丝毫的陨石痕迹?更没有散落着的角砾岩块?有文章认为,小寨天坑若非外星人所为,那么那些大圆球、三角形箱子、被切割的恐龙头骨,个中奥秘又做何解释?

不过一些严谨的科学家目前仍然认为,小寨天坑是否系外星人工作基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眼下所有的证据尚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何况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值得认真研究,除非拿出更加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

宇宙是如何诞生的?

各个民族、各个时代都有种种关于宇宙形成的传说。不过那都是建立在想像和幻想基础上的。今天,虽然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重大进步,但关于宇宙的成因,仍处在假说阶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假说。

到目前为止,许多科学家倾向于“宇宙大爆炸”的假说。这一观点由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加莫夫和弗里德曼提出来的。这一假说认为,大约在200亿年以前,构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天体的物质都集中在一起,密度极高,温度高达100多亿度,被称为原始火球。这个时期的天空中,没有恒星和星系,只是充满了辐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组成火球的物质飞散到四面八方,高温的物质冷却起来,密度也开始降低。爆炸两秒钟之后,在100亿度高温下产生了质子和中子,在随后的自由中子衰变的11分钟之后,形成重元素的原子核。大约又过了10000年,产生了氢原子和氦原子。在这10000年的时间里,散落在空间的物质便开始了局部的联合,星云、星系的恒星,就是由这些物质凝聚而成的。在星云的发展中,大部分气体变成了星体,其中一部分物质因受到星体引力的作用,变成了星际介质。

宇宙中的一隅。当我们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仰望天空,我们对这浩瀚的天空和那熠熠生辉的星星就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向往。1929年,哈勃对24个星系进行了全面的观测和深入的研究。他发现这些星系的谱线都存在明显的位移。根据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这些星系在朝远离我们的方向奔去,即所谓退行。而且,哈勃发现这些星系退行的速度与它们距离成正比。也就是说,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大。这种观测事实表明宇宙在膨胀着。那么,宇宙什么时候开始膨胀?已膨胀多久了?根据哈勃常数H=150公里,(秒·千万光年),这个意义是:距离我们1000年的天体,其退行的速度为每秒150公里,从而计算出宇宙的年龄为200亿年。也就是说,这个膨胀着的宇宙已存在200亿年了。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中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微波背景辐射认为,星系背景普遍存在着3K微波背景辐射,这种辐射在天空中是各向同性的。这似乎是当年热大爆炸后遗留下来的余热,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支持了爆炸宇宙学的观点。但是,热大爆炸宇宙学也有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如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大爆炸是怎么引起的?宇宙的膨胀未来是什么格局?

这样迷人的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吗?第二种是“宇宙永恒”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宇宙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动荡不定,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宇宙中的星体、星体密度以及它们的空间运动都处在一种稳定状态,这就是宇宙永远假说。这种假说是由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邦迪和戈尔特等人提出来的。霍伊尔把宇宙中的物质分成以下几大类:恒星、小行星、陨石、宇宙尘埃、星云、射电源、脉冲星、类星体、星际介质等,认为这些物质在大尺度范围内处于一种力和物质的平衡状态。就是说,一些星体在某处湮灭了,在另一处一定会有新的星体产生。宇宙只是在局部发生变化,在整体范围内则是稳定的。

第三种是“宇宙层次”假说。这种假说是法国天文学家沃库勒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宇宙的结构是分层次的,如恒星是一个层次,恒星集合组成星系是一个层次,许多星系结合在一起组成星系团是一个层次,一些星系团组成超星系团又是一个层次。

综合起来看,以上种种假说虽然说明了模式的部分道理,但还缺乏概括性,还有继续探讨的必要,宇宙的诞生之谜对充满了求知欲的人们来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