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知识文库)中华五千
16051600000008

第8章 黄帝是人还是神

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他为什么被称为“黄帝”?他究竟是人还是神?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有人认为,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个雷电之神,后来崛起而为中央天帝。相传他长有四张脸,能同时顾及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事情,总逃不过他的眼睛。后来,他战胜了东、西、南、北四个天帝,建立了自己的神国。传说,他在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中,以熊、罴、狼、豹、罴、虎为前驱,以雕、鹗、鹰、鸢为旗帜,场面宏大;在与蚩尤的“涿鹿之战”更是“血流漂杵”。起初,蚩尤作法喷出大雾,黄帝则造指南车打败蚩尤。后来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兴起了狂风暴雨,黄帝则请来了天女止住了暴雨,冲乱了蚩尤的战阵,抓住了蚩尤并把他杀掉。

以后,黄帝和炎帝合并在一起。直到今天,人们常用“炎黄子孙”来称呼中国人。

黄帝像有学者认为,黄帝实有其人,他应该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并以《史记》中的记载为根据,证明他是一历史人物。据说,黄帝是少典氏的儿子,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来就神奇灵异,襁褓中能言语,幼小伶俐,长大勤勉,成年后聪明通达。他修明政治,整顿军旅,顺应四时五方的自然现象,种植五谷,安抚百姓,使远方人民也能安居。后来他征服了炎帝,杀死了蚩尤,四方诸侯都尊称他为天子。当时,天下有不顺从命令的,他便去征伐,平定之后,便即离去。他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制礼仪、施教化、创立法、规典章,作为治世准则,并置官员到各处治理天下。他还会用蓍草推算历数,预测未来的节气。他还指导百姓种植百谷草木,驯服猛兽。他娶西陵氏的女儿嫘祖为妻,教给人民养蚕、织布、做衣服。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他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的玄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帝王尧,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创始者,中华儿女世世代代,永远纪念他。

看来,说他是人更有道理。

那么,他又为什么被称为“黄”帝呢?

据说,黄帝在五个天帝中,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又因专管土地,而中原土地是黄色,故名“黄帝”。学者认为,这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对黄土地的崇拜。黄帝在征服各个部落之后,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按天时、审地利,播种百谷草木,并教民节用水火财物,还专门设立土地种植之官,因此,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古史称他为“以土德为王”。因土地为黄色,故而称为“黄帝”。后世之人以此而崇尚黄色,把黄色演变成一种权力的尊贵的象征。历代帝王穿的“龙袍”、“马褂”都是黄色,就是由此引发来的。

应该说明的是,“黄帝”与“皇帝”在实际应用中不能混淆。“皇帝”的称号虽在个别古代文献中出现时与“黄帝”通用,有“上帝”的意思,但自秦始皇起,“皇帝”则泛指中国最高统治者,“黄帝”则专指五帝中的首帝,“上帝”则另具神格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历史典籍还是神话传说,都有许多关于黄帝的记载,但因年代久远,许多说法亦都无法考证了。然而,黄帝作为中国人的始祖却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