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知识文库)野人未解
16051800000030

第30章 俄罗斯科学家邂逅“阿尔雪人”

如果法国和俄罗斯联合探险队在哈萨克偏僻的高加索山脉成功捕获了一个传说中的喜马拉雅山雪人的兄弟——俄罗斯阿尔玛雪人的话,雪人声音将传遍全球。

这个探险队的领队是73岁的玛丽珍妮·科夫曼博士,她过去20年里骑车或乘吉普车到荒无人烟的卡巴尔达——巴尔卡荒原,收集了500个神话般目睹阿尔玛雪人的叙述。她得到的印象是阿尔玛雪人的脚印巨大。此外,她还研究了阿尔玛雪人的大量粪便。

科夫曼博士的同事格雷戈里·潘琴科夫声称,这为他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地区看到一个阿尔玛雪人的努力增添了新的动力。于是,由法国资助组成联合探险队,寻找阿尔玛雪人。这支探险队的名称叫:“阿尔玛92探险队”。

阿尔玛92探险队的组织者潘琴科夫说,这种雪人外表上和其他人看到的非常相似。它是一个两足动物,行走完全靠两只脚,身高在170~198厘米之间,头顶上长着一块约15厘米长的微红色毛发。面部既像类人猿,又像尼安德特人。它必须转动整个身体,才能转动脑袋。

潘琴科夫在拴马的圈里发现过阿尔玛雪人,好像马对阿尔玛雪人很有吸引力。遗憾的是,潘琴科夫当时没有带相机。

据科夫曼博士说,阿尔玛雪人习惯于突袭牧人的小屋,寻找食物和衣服。它们有时还穿着偷抢来的衣服。这种明显的学习人类的行为,说明了1988年到西藏寻找雪人的探险队员克里斯博·宁顿的两根滑雪杖神秘失踪的原因。

按照当地农民目击称,阿尔玛雪人体重超过200千克,但行走如飞,每小时能奔跑64公里。据一个目击者1991年说,新生的小雪人很像人类的婴孩,除了个头较小之外,小雪人像小孩一样长着一身桃红色皮肤,有同样的脑袋、胳膊和腿,但没有头发。阿尔玛雪人生活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原,它有时下山来掠夺农作物,有时到海拔更高的地方去避难。

联系到中国湖北境内神农架山区出现的野人,同样可以看到野人并不怕冷这样一种生存特征。海拔高度的突出变化,会在陡坡上产生一种包括热带到寒冷的连续的植物群,猛烈的季候风使山腰终年云遮雾绕,橡树、木兰、山杜鹃、枞、赤杨、山毛榉等繁茂的密林,无数大型哺乳动物都享受这优厚的条件而保持一个相当大的群体。

野人现在就是在这样的神秘的环境中,利用大高山从上到下各部分的气温不同,和老天爷打游击战。在中国境内,1980年初的一天,神农架野考队员黎国华就是在高山雪地发现野人脚印。在跟踪中亲眼见到了一个七尺高的棕红色毛野人。类似在高山地带寻找到野人脚印的例子很多,表明野人能耐高寒。

中国湖北省一位对野人生活习性颇有研究的文化干部为此指出,依照生物学排外竞争的原则,当两种生态相似的动物在同一地区并存时,其中具有选择性的优点的一方必然取代另一方。居于劣势的一方必然被迫迁徙、或者自我灭绝。在冰河时代的中期,人类已掌握了火,并广泛使用石、骨、木制的工具,就具有了强有力的生存竞争能力。由此想到巨猿,在日趋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为了减少人类社会的威胁,巨猿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去寻找新的居所,如喜马拉雅山较高的地区。我们可以据此推断:神农架野人也迁徙到了高山丛林。

这位文化干部指出,神农架野人并不惧怕寒冷。野人是被逼向高山后,从心理到生理上对高寒产生适应。野考队员在从野人擦痒的栗树皮上得到的毛发中发现,除硬的长毛外,野人也贴肉覆盖着一层密细软厚的绒毛。这便是一件最轻便最暖和的皮袄了。

为了考察,阿尔玛92探险队配备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装备,其中包括红外照相机、小型直升机、悬挂式滑翔机、四轮汽车、机动脚踏车等,探险队最主要的装备是一支能发射皮下镖的枪。

科夫曼博士说:“我们的目标是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捕捉阿尔玛雪人。我们希望取得阿尔玛雪人脸部模型、头发、皮肤和血液标本,所有这些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取得标本后,给它戴一个无线电示踪频带装置,予以释放。”

没有消息表明,阿尔玛92探险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尽管它拥有野考设备是一流的,但在邂逅“雪人”的几率上,其效果绝对比不上中国神农架“野考”更好些。邂逅“野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运气”。除了当地人中无法确定的某一个或某些个,见到它们并不容易,“无功而返”因而就毫不足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