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知识文库)野人未解
16051800000042

第42章 驯化挪威“雪人”

1920年初,一连前苏联红军士兵被派往第比利斯(今格鲁吉亚首都),执行增援反击邓尼金残部弗兰格尔的军事任务。可是,在穿越高加素山脉的行程中,整队人马却神秘地失踪。对此,红军司令部大惑不解,而当地老百姓则平静地说:“这一百多人都被雪人掳去做丈夫了……”

地球上真的有“雪人”吗?为什么在世界许多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雪人的记载?

在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民把雪人叫做“岗拉仓姆吉”,意即雪山上的野人。据说,雪人体型高大,可达二米左右,全身披浅灰色的长毛,头发为棕黄色,直立行走,快捷如飞;以挖食草根,捕捉雪兔、雪鸡等小动物为生。力大惊人,敢与凶猛的灰熊搏斗。它们常年累月地生活在雪山之上的悬崖绝壁、冰川雪岭之中。由于毛色极易与积雪、荆棘相混,又极机敏,稍有响动便飞速避匿,连照相机也很难捕捉到它。

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上兴起“雪人”热。人们将好奇的目光投向西藏地区。来自世界各国科学考察队都聚集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千方百计搜寻“雪人”。女作家吉尔宁也曾在一群尼泊尔少女的陪同下来到喜马拉雅山南麓寻觅雪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里,这群少女在雪山间的一条小涧里嬉戏,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跃出十几个雪人来,它们呼啸着一拥而上,将惊慌失措的少女尽数掳走。正在一旁山崖上观察雪景的吉尔宁还未来得及下水,因此才得以逃脱。她劫后余生,将这次身临其境的冒险经历写进了那部引起轰动的著名探险记——《雪人和它的伙伴们》里。

1985年10月,有个个体牙医在从那曲羌塘一带返回拉萨的途中,曾见到这样一个怵目惊心的场面:一大群受惊的野驴从山谷中狂奔而出,在它们的后面,一头棕色的怪兽紧追不舍。不一会儿,一头落伍的野驴便被它紧紧地攫住。这个牙医确信那棕色的怪兽就是人们传说的“雪人”。

帕米尔高原也有目击“雪人”的报告据统计,近几年来,从世界各地陆续传来的发现“雪人”的报告仅美洲就达1350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中国和白俄罗斯的中部、北部地区及西伯利亚、高加素、中亚细亚的山区——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和天山等地区也不断有目击“雪人”的报告传来。

1986年,在美国隐居动物学家安·乌尔德里兹的率领下,一支庞大的考察队伍风尘仆仆来到喜马拉雅山区。令人惊喜的是,一天黄昏,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考察队与一个“雪人”不期而遇。在转瞬即逝的当儿,有人拿出照相机拍摄下了“雪人”的照片。尽管这张照片不够清晰,却至少可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这种身高大约二米、浑身长满深红色毛发的类人生物是客观存在的。

这张照片重新勾起了人们对喜马拉雅山区存在“雪人”的幻想,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考察组再次深入喜马拉雅山区,却无缘再创造一种奇遇。

前不久,从欧洲传来的一则消息让“雪人”迷们异常激动:由英国人类学家和隐居动物学家仲‘沃勒格尔和尤·斯科特率领的一支科学考察队,在挪威斯匹次皮尔根群岛的一个山区考察时,意外捕获一个“雪人”。为了维护它的自然天性,科学家们把它带到苏格兰北部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农场里,并专门指派了一个勇敢多智的管理员照管它。

这个身高2.14米、体重98公斤、脚掌长0.54米的“雪人”,虽然看上去枯瘦如柴,却是一个肌肉发达的大力士。它有一双修长的手臂,一直垂到膝盖。全身长满了浅棕色的毛发。在管理员的照料下,这个“雪人”总是随地大小便。一旦把它关进卫生间,它就会野蛮地狂叫起来。

研究者计划让这个“雪人”在农场再呆一段时间,然后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驯化,以使其能够适应最起码的现代人的生活。人们期待着有新的报道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