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代帝王(下)
16062500000008

第8章 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1068~1123),即金太祖。女真族完颜部首领。公元1113年继任都勃极烈。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充实实力发动对辽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称帝,国号金。使完颜希尹制女真文字。天辅三年(1119)与北宋订约共同攻辽,陆续占有辽的大部分土地。

带领女真摆脱契丹的奴役,建立奴隶制,使北方广大地区稳定下来,生产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阿骨打出生在一个女真族上层贵族的家庭,他的祖先世代担任女真族部落联盟的领袖。女真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0世纪中叶以后,完颜部的绥可担任了部族的首领都勃极烈,他领导族人改变生活方式,在富饶的按出虎水河畔定居下来,开始建造房屋、种植五谷,过上了农耕生活。完颜部人还学会了烧炭炼铁,制造工具。铁器的使用使完颜部迅速发展强大起来,成了女真各部的核心。到了11世纪末,乌古乃担任都勃极烈的时候,完颜部已经非常强大了,开始对女真各部进行统一。完颜部的酋长开始取得了世袭部落联盟领袖的权力,乌古乃就是阿骨打的祖父,而这种部落联盟就是后来女真国家的雏形。

阿骨打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中,他的祖父兄弟们为了统一各部,连年跨马征战。这使得阿骨打从小就养成了尚武的精神,十几岁的时候,阿骨达就已经因为擅长骑射而远近闻名了。他力大无穷,射出的箭能达到320步之远,就连完颜贵族中最善射的漫都诃也望尘莫及。阿骨达年轻时起,就追随父兄四处征战,为女真族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女真族正处于契丹人建立的辽国的统治之下,契丹经常对女真各部烧杀抢掠,逼迫女真人每年进贡大量的马匹、珍珠、貉皮、海冬青等强行和女真人进行不平等贸易,低价抢购女真人的人参、金子等土特产还不断派出使者,号称“银牌天使”,骚扰女真各部。女真人对契丹人恨之入骨,开始酝酿反抗契丹压迫的斗争。

公元1113年,阿骨达继任为完颜部的首领鄱勃极烈,他励精图治,担起了领导女真人民进行抗辽斗争的重任。他首先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最后统一,随即着手发展生产,蓄积粮食,修筑城堡,练兵牧马,增强军事力量,为发动抗辽战争做好了准备。同时,阿骨达还继续向辽国进进贡,并不时贿赂契丹权贵,以麻痹契丹人,争取准备时间。

这时,辽国在天祚帝的统治下,已经是内外交困,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公元1112年,天祚帝到浑同江钓鱼游乐,大摆鱼头宴,招待前来祝贺的女真各部首领,酒酣耳热之时,他让各部首领依次歌舞,为他助兴。慑于天祚帝的淫威,各部首领都无可奈何地唱歌跳舞,惟独阿骨打昂首正视,以不会为由,严辞拒绝了。天祚帝见阿骨打气宇非凡,觉得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辽国的大威胁,就让枢密使萧奉先借故杀掉他,萧奉先说:“阿骨打虽然粗鄙无礼,但是他没有什么大过错,就这样把他杀了,恐怕不太妥当。”这次事件表明,阿骨打与辽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尖锐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而阿疏的叛逃更给了阿骨打发兵的理由。

阿疏是女真一个部落的首领,他的势力被消灭后,就逃到了辽国,借助契丹人的力量,阻挠女真的统一。阿骨打多次要求辽国交还阿疏,天祚帝却置之不理。于是,阿骨打就以此为借口,起兵反辽。

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召集女真将士2500人,在涞流河祭祖誓师,发动了反抗辽国残暴统治的战争。他历数辽国统治者的罪恶,并激励女真将士说:“大家要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凡是有功者,部曲奴隶释放为平民,平民百姓授予官职,原先做官的加官进爵。”于是,女真将士个个奋勇冲杀,阿骨打脱去甲胄,一马当先,一箭射死辽军大将耶律谢十。辽兵溃不成军,全线退败。阿骨打率领女真将士一举攻占宁江州。这次胜利,大大鼓舞了女真将士抗击辽国的信心,宁江州因此成为女真族代代传颂的胜利战地,为后人纪念。

攻右宁江州之后,阿骨打乘胜进击,出其不意,只率3700人,就击败出河店10万辽国精兵,缴获不大量军械物资,攻占了辽国的大片土地。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军反辽战争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这次战役之后,女真军队迅速壮大,达到1万人。据说,辽国曾经流传过一句话,说女真军不能满1万,满了1万就天下无敌。阿骨打起兵之时,只有2500人,辽军就已经连吃败仗。这时,女真军队已经满了1万,辽军更无力抵抗了。

公元1115年,阿骨打在众将的拥护下,称帝建国,他在诏令中说:“辽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可是镔铁虽坚,最终也是要腐烂的,只有金子不坏不烂。金子是白色的,完颜部尚白,所以定国号为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之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兵分三路,进攻辽国的北部要地。金军势不可挡,迅速占领了宾、祥、咸三州,并攻克了辽国统治者控制女真各部的军事重镇黄龙府。至此,天祚帝才放弃了议和的幻想,御驾亲征,率领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地进驻驼门,发誓一举翦除女真军队,消灭金国。这时金国刚刚建立,兵少将寡,全军只有2万人,如何对抗得了十几万辽军?金太祖阿骨达闻讯之后,也非常忧虑。最后,金太祖竟然使用了女真的一个古老的风俗,用刀划破前额,仰天痛哭,与部将诀别,说:“我当初率领大家起兵,本来是想摆脱契丹的残暴统治,建说我们自己的国家。可是如今,辽国皇帝亲自领兵前来征讨,我们如何是好?如果不拼死决战,绝对抵挡不了辽军。大家不如杀掉我一族,投降辽国,或许还会有一条生路。”众将士听后,群情激愤,异口同声地表示愿意追随太祖,同契丹人决一死战。于是,金军依靠仅仅两万人的兵力,击溃了辽国十几万大军,天祚帝退保长春州。

金军乘胜进击,在公元1116年,攻占辽国的东京辽阳府城,夺取了隶属辽国籍贯的女真人的驻地。至此,阿骨达终于实现了整个女真族的统一。公元1117年,金军攻占长春州和泰州。

金国的迅速崛起,也引起了中原北宋王朝的注意。而对此宋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金太祖阿骨打也不敢小觑,只能以礼相待。公元1120年,北宋皇帝徽宗派遣马政出使金国,商议联合进攻辽国的问题。公元1120年,宋金终于订立“海上之盟”,联合进攻辽国,灭辽之后,宋朝将每年输送给辽国的岁币转送给金国,而金国将燕云十六州一带归还北宋。

公元1120年,金太祖领兵亲征,夺取了辽国的上京临潢府。公元1121年,金军又攻占了辽国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公元1122年,金军又配合宋军攻克了燕京析津府。至此,辽国的5座京城都已经被金军攻破。天祚帝在国破之日,逃入西北的荒漠,公元1125年,被抓获斩首,辽国覆亡,金国占领了原来辽国统治的绝大部分领土。在白金之王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女真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推翻了辽国的统治,彻底摆脱了辽国的压迫奴役,并统治了我国东北和北方的广大地区。这个曾经远远落后于中原汉族的民族,最终还将成为汉族北宋王朝的克星,将赵氏皇族驱逐出中原,自己做了近百年的中原主宰。

金太祖不仅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军事首领,还是一个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成为女真族的领袖之后,一方面领兵征战,进攻辽国,统一女真另一方面建立政权,励精图治,革旧布新。金国的建立是女真历史上划时代的发展,它标志着女真族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为了巩固发展新兴的国家,金太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金太祖首先确立了皇权的无上权威,将女真部落联盟的领袖都勃极烈改称皇帝,处于全国的最高统治地位。而皇位的继承,虽然没有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但兄弟相继的形式,仅仅在表面上保留了氏族公社中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某些痕迹,实际上却将皇权牢固掌握在一个家族的手里。金太祖又发展了女真族的都勃极烈、国相、勃极烈制,设置各种勃极烈,建立中央统治机构。勃极烈制虽然保留了部落联盟时代的军事民主制形式,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听命于皇帝的中枢辅佐机构。

金太祖还改猛安谋克制为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制对女真族历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原本是一种军事组织,后来发展为一种军政合一的政权组织。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之后首先完善了作为军事组织的猛安谋克,以300户为一谋克,设置百夫长每一谋克之中,按什伍制编成战斗小分队。又以10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猛安谋克制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机动性和组织纪律性。后来。猛安谋克制发展为一种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和地方行政机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为金国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发挥重要的作用。

金太祖登基之后,确立了新的法制,规定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保留了原始氏族时期的一些平等观念。新法还规定犯罪者可以用财物赎免。金太祖还积极改革女真社会的不良风俗,他下诏革除原始婚姻习俗,严禁同姓通婚,凡是在宁江州战役之后结婚的同姓夫妻,必须离异,这项措施有利于提高女真族的人口素质。

金太祖是一介武夫,一生戎马倥偬,但是他却很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女真人建国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纪事时使用信牌,作战时只能口头传达命令在与辽国和北宋交往时,也只能借用契丹文字,非常不方便。阿骨打建国之后,意识到没有自己的文字对民族的发展进步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于是命完颜希尹创制了第一种女真族自己的文字——女真大字,作为全国官方的通用文字。文字的创制,大大推进了女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金太祖还十分注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重用汉族的知识分子。这对于女真族的文化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公元1123年,金太祖在追剿残敌,由燕京回师上京的途中去世,终年56岁。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伟大英雄。他建立了女真族的第一个政权,将女真人民从契丹贵族的奴役压迫下解救出来,并带领女真人民摆脱了原始氏族公社的社会形态,建立起奴隶制,进入文明社会。此后,女真族迅速发展强盛起来,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推翻了辽国的腐朽统治,还占据了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和北宋政府形成和平对峙的局面,使长期遭受战乱的北方广大地区稳定下来,生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这为后来元朝完成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为女真历史和中国历史做出如此卓越的贡献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作为女真族的英雄领袖,永远为后人称赞。